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第一章 資本主義在美國(8)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7 10:10:29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不過好景不常,一如早期英倫經營的南海公司般曇花一現,1836年美國的股價也如它當初狂飄的情形,一路狂瀉,投資人賣不掉手中的持股,那些向銀行借貸巨款一心想成為房地產大亨的人則因為過度的負債,無能力償還銀行借款。銀行的庫房一貧如洗,不少存款戶的錢也因為銀行關門大吉或倒閉而付諸東流。很快地,在現金極度短缺的情況下,人們沒有錢買任何東西,整個財政體系瀕臨瓦解崩潰,造成了1837年美國的經濟大恐慌。
美國的經濟狀況就這樣在優越的生活及經濟大恐慌之間反復循環。在經濟景氣時,物價上揚,工作機會普及,投機者可以用盡最后一毛錢或典當珠寶、借貸,無所不用其極地炒作股票、債券及土地;當經濟大恐慌來臨、景氣跌到谷底時,投機者雖然獲得了應有的報應,但社會大眾也連帶深受其害。
美國股市分別在1853年和1857年崩盤,當時熱門股艾瑞鐵路(Erie Railroad)股從一股622美元跌到只剩11美元。歐洲的投資人并未記取前車之鑒,在這次美國股市崩盤中再度成為輸家。直到1850年時,仍有將近一半的美國股票由外國人所擁有,其中又以英國人最多。
發明改造歷史
在歐洲上流人士的眼中,美國人就像是一群愚笨的烏合之眾,一群沒受過什么教育又粗獸的“揚基人”(Yankee doodles)。但是,當美國人搞出了許多偉大的發明時,歐洲人所受到的震驚也最大。為了彌補到美洲開發土地時不足的人力,美國人只有設法發明機器來代替人力,但這并不表示所有的發明夢都能美夢成真。反而由于資本主義—人們愿意將金錢投資在機器的制造生產上,才使得美國進入其發明的黃金時期。
這些發明包括富爾頓(Fulton)的蒸汽船,喬治·卡巴特(George Cabot)的磨坊,弗朗西斯·卡巴特·科威爾(Francis Cabot Crowell)創立的“全自動工廠”,節省人工的麥克米克(McCormick)大型收割機。此外,一個來自康涅狄格州、當時在南部平原擔任教師的笨拙工人伊萊·惠特尼(E1i Whitney),發明一種可以摘取棉花種子的軋棉機,憑著他的一雙手把南部變成產棉中心。其中麥克米克所發明的收割機,塞繆爾·科爾(Samuel Colt)的轉輪手槍及掛鎖,都曾在1851年英國倫敦水晶宮(Crystal Palace)工業機械大展中大放異彩。歐洲人對美國的產品嘆為觀止,并且對其生產線上的品質標準化感到不可思議。
這些發明要成為具體的產品,有賴金錢的投資。其中有些是從銀行借來的,但隨著投資風氣日盛,也有不少的資金來自股票市場
至于農業方面,機器也大大地改善了農民的生活。1850年以前,農民們還在使用五千年前埃及人的方法耕種之后,農民利用牲畜或是靠人力犁田,其中的人力多半假奴隸之手,這些奴隸可說是農奴制度下的犧牲品,命運就像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的奴隸一樣。
建立奴隸制度的元兇,首推農業。直到反奴役風潮掀起,才得以廢除這種罪惡的制度,不過,資本主義對農奴制度的廢除也是功不可沒。資本主義的興起刺激投資人把錢拿去興建工廠,制造農業機具(如打谷機、收割機、圓型耙、鋼犁及稻谷起降機等),從此改變了農業的經營形態,農務上不再需要奴隸,農奴制度遂無存在必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數家于100年前便開始生產制造農業機械的公司,如迪爾(Deere)、國際豐收者(International Harvester,如今改名為Navistar以及凱特皮勒(Cater-pillar)等,至今仍持續運作著。而正當這些企業陸續發明了能鋤、能種、能收割的各樣機械時,也有不少公司致力干能使土壤更為肥沃的除蟲劑及肥料的研究。在新的機械及化學品的發明結合之下,美國成為全球最有效率的食品上國,并且遠較其他任何國家具土地生產力。
美國擁有數百萬公頃的肥沃土地,不比歐洲和亞洲的農民們必須汗流俠背地在貧痔又過度開墾的土地上辛勞,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是,發明及創新豐沃了美國的平原,并使美國農業成為世界羨慕的焦點,卻也不容置疑。當時,100萬名愛爾蘭人因為洋芋欠收而餓死,無數的中國人因為稻米不足而勒緊皮帶,饑餓對其他地區的人民造成威脅時,美國仍能繼續生產超過其本土人民所需的糧食。
盡管農業機械改變了人們種稻的方式,但卻沒有改變美國人的飲食習慣。大部分的家庭自給自足,基本的三餐是面包、洋芋、根類蔬菜、干果及一兩道切片的咸熏肉。人們吃腰子當早餐,加上廚房里沒有冰箱,許多盛產的蔬菜水果,為求新鮮都必須盡快吃掉。到了冬天,則只有黃瓜沙拉果腹。而如果住家離水邊很遠,就沒有機會食用新鮮魚類。檸檬是最常見的水果,柳橙則是每年圣誕節才有可能看到的稀品。
當時還沒有冷凍卡車或火車可以運送蔬菜,也還沒有罐頭蔬菜,人們只有用玻璃罐保存多余的食物,牛、羊和豬則常常被整頭運往各個城市,然后再切割成不同部位,以確保新鮮。
最近幾年,復古風盛行,人們開始返璞歸真,向往比較簡單的生活,常聽到人們念念不忘那些美好時光,只是那些懷舊者一旦親身體驗真正的簡單生活,恐怕就不會再那么熱切渴望了。那種簡單的生活也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落日后只有汗水及背痛。想要溫飽家庭、有吃有穿就必須要全天候辛勤地工作。在缺乏現代便利服務及產品的協助下,女人們的工作永遠也做不完,連男人也不例外。當時大部分的房屋都是靠人力搭蓋,更逗論其它像衣服、窗簾、家具及肥皂等各種用品,一般人很可能有好長一段時間都不需向外購買產品。準備食物要花時間,整理花園要花時間,砍柴升火取暖、煮飯更要花時間,而從爐子里冒出來的裊裊炊煙,也就成了居家附近主要的污染源,這些污濁的空氣把新鮮的空氣破壞了,也破壞當時人們應該享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