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資本主義在美國(3)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7 10:10:32 責編:767股票 人氣:

這些清教徒幫助美國建立了現代化社會、政治、宗教及經濟的基礎,但是對他們的投資人來說,除了讓他們破產外,毫無建樹。威士頓、佩爾斯及其他投資人都是這項計劃的最大輸家。對這些工于心計的人來說,他們千方百計用心經營的投資計劃,起碼也該有些回報,但實際上他們從這個投資上幾乎沒有得著任何利益。他們的失敗突顯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再好的計劃都可能失敗。因為投資本身就是有風險的事。
雖然荷屬西印度及東印度公司是股票公開發行公司,清教徒所擁有的樸利茅斯公司卻非公開發行公司,但投資兩家公司卻同樣得不到什么好結果。這是一個一般大眾因無法參與股票買賣、而避免損失的實例。
以下例子卻正好相反,投資人雖然可以自由從事股票交易,但下場卻一樣悲慘。
17世紀初期,密西西比及南海兩家公司的股票,分別在巴黎及倫敦股市上市。事實上,密西西比公司是約翰·勞(John Law)所創造的一則詭計。勞是一位善于運用權力財勢、華而不實的理想主義者,由子生意失敗在一次爭吵中把合伙人殺掉后,離開蘇格蘭老家逃到法國。他運用計謀爭取認識法王路易十五,當時路易十五仍未成年,攝政權在奧爾良公爵手上。彼時,認識皇族是躍升龍門的唯一渠道,勞以他絕對有能力解決法國政府巨額負債的說辭說服皇室。他向法皇所提的建議是,買一臺印鈔機然后大量印刷紙幣,以償還所積欠的巨額款項、皇室非常賞識這項創舉,因此法國皇室讓這位從蘇格蘭來的移民,擁有完全掌控皇家法國銀行及皇家印鈔機的主導權。
打劫者乘虛而入
不久后,勞的紙幣發行遍布各地,一夜之間,勞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人物變成法國最有名且最富有的人,而他的財富也僅次于法王路易十五,成為法國最有錢的人。
仗著如日中天的知名度,勞宣布他的第二個大計劃;成立密西西比公司。這個計劃構想來自一些前往美國拓荒的法國移民,其目的是投資開采密西西比河尚圍豐富的金銀礦產。當年,法國的拓荒者河爾貝爾(Colbert)、喬利那(Joliet)及馬凱特(Mzquette)最先發現沿著路易西安那區順流的密西西比河,而此區隨后又被法國所占有。據當時這些來自美國返國的法國人描述,密西西比河有如第二個墨西哥,到處都是金礦及銀礦等待開采。因此,從未到過美國新大陸的勞遂創立密西西比公司,提出一個強而有力的銷售計劃,說服廣大群眾相信他們所聽到的淘金計助是一個事實,而開始蜂擁搶購密西西比公司股票。
就像搖滾樂迷在滾石音樂會場一般,瘋狂的法國人涌進離勞住所很近的狹窄街道,申請購買密西西比公司股票。他們揮舞著鈔票,企圖賄賂勞的員工們將股票賣給他們。這股搶購熱潮使得密西西比公司股價不斷向上攀升,甚至荒謬到比金礦本身的價值還高,但投資人仍不斷盲目搶進。
幾乎每一個住在法國的人都躬逢其盛、幻想著這個并不存在的密西西比河金礦能讓他們一夕致富。當時,并沒有像華爾街日報、夜線商業新聞等媒體提供這些投資人足夠的資訊,教育他們勞的計劃根本是個空中樓閣。事實上,當時只要有人問起密西西比公司的一切時,勞都躲躲閃閃,避而不見,避不回答。
任何時候,當人們瘋狂的將其畢生積蓄下注在一個毫無希望的事業上時,這種現象常被稱為“狂熱(mania)或“泡沫”(bubble),而其過程也都很類似-瘋狂的投資人付出超乎尋常的價格,去買一個不實在的機會,股價卻早晚因無所支撐而大跌。在密西西比泡沫破裂后,人們才知道勞的公司根本是他所設下的一個騙局,這時候投資人急于出脫手中股票,但沒人接手。許多人賭上一生的積蓄,法國的經濟瀕臨崩潰,銀行體系也受到拖累瓦解,而快速發跡的勞本人也在最短的時間里,成為人人唾棄的騙子。
英格蘭也出現一個同樣的例子,幾乎是密西西比公司的翻版。1711年一個投機者效仿勞的做法成立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他向英國君主提出交換條件,如果英皇核準他在南海,尤其是墨西哥及秘魯經商的獨占權力,他就幫英皇償還大筆軍事債務。
1720年南海公司提出一個計劃,該公司將以5%的利息借款給英國政府,幫助政府清償軍事及其他債務。同時,南海公司開始大量拋出該公司的股票,吸引了半數以上的倫敦人瘋狂涌進倫敦股票交易所,購買股票的人駕著馬車,絡繹不絕于途,甚至一度造成交通癱瘓,市況紊亂。
由于過多的搶購人潮不斷涌入,在英國議會尚未同意這個協議前,股價一夕之間已飆漲三倍,政府雖然出面提醒投資入不要盲目投入,但在一片搶購聲中,根本沒人理會這個呼吁。
眼看南海公司因為出售股票而大發利市,一般人也開始想盡辦法跟進,紛紛成立公司發行股票,而他們募集資金的方法五花八門,譬如靠著一部耐久的機器,或利用巴勒斯坦的鹽田,從維吉尼亞進口胡桃樹,運用熱空氣烤干麥片,以木屑制造木材,或者是新發明的肥皂等無所不用其極。而發行股票的公司除了一再強調這是個“賺取雄厚利潤的投資計劃”外,根本從不說明投資計劃的詳細內容。
當時,不論是皇室君主、商人或奴仆,各行各業的人都紛紛將他們的錢投進倫敦股市,期待能因股價上揚而賺取利潤。但虛構的美夢畢竟經不起考驗,南海公司的股價就如同法國密西西比公司股價般一泄干里,投資人喪失了畢生的積蓄,英國財政系統也因此而崩潰。
接下來,南海公司的高級主管一一遭到提訊,他們的不動產也被查封,最后被關進牢里,有一些甚至被送進專關極刑犯的倫敦塔(Tower of London)監獄。科學家艾賽克·牛頓(Lsaac Newton)在這個投資案里也滲遭套牢損失慘重,他曾說“他可以計算、了解天上諸神的行為舉止,卻無法看穿人類的瘋狂作為”。。
南海公司的慘敗經驗,讓股市一片聲名狼藉,英國議會更隨后通過一項法案,嚴禁任何行業的股票買賣行為。證券交易所被廢除,所有交易商一律停止營業。而股票經紀人的聲名則一落千丈,比扒手、強盜、甚至娼妓還要不受歡迎。
雖然這是股票市場一個很失敗的起步,但是股市也因此警惕而有相當大的改善、尤其最近幾10年來更有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