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資本主義在美國(5)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7 10:10:31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喬治·華盛頓很同意漢密爾頓的看法,他本人甚至也投資位于其家鄉佛南山近郊的亞歷山大銀行(Bank of Alexander)成為股東之一,不過,當時有許多重要人物極力反對成立銀行,其中最激烈的要算美國總統托瑪斯·杰斐遜。杰斐遜是個溫文爾雅的農人,他堅信人類靠土地維生的真諦,厭惡工廠及工廠林立的城市,對他來說,銀行是罪惡的深淵,尤其是為政府所用的銀行。
基于此,杰斐遜并不善于理財。到1826年去世時,他花光了所有的財產甚至破產。揮霍無度的他把錢全用在私人收集品和藏書一七,給人腦筋比較守舊、熱愛讀書蛀書蟲形象的杰斐遜,其藏書比早他一百年成立的哈佛大學圖書館藏書還多。
杰佛遜總統希望美國是一個充滿牧草、麥田的鄉村化國家,拒絕接受歐洲政治的自大貴族論,他主張自耕農民可以參與政治,同時這些農民有權主導民眾事務。但是他根本沒有想到數以百萬計的農民會被吸引進工廠里工作,而他們之所以棄農從工的主因,是認為到工廠工作是一個提高生活品質的臺階。
事實上,雖然工業化會衍生出一些農業社會所沒有的社會間題,但工業化卻是帶動美國在人類歷史中創造出高品質生活水準的關鍵。不過如果沒有投人大量金錢興筑公路、運河、高速公路、橋梁及工廠來提高效率,這一切將流于空談。而這些造橋鋪路的經費最重要的來源,卻是杰斐遜總統最排斥的銀行體系。
盡管杰斐遜總統反對,美國國會仍在1791年通過成立第一個美國銀行,直到1811年因一群對銀行存有偏見的國會議員拒絕發給新的執業許可。美國銀行才在經營了20年之后關閉。
第二個美國銀行是1816年被核準在費城執業,當時的銀行總裁是杰克遜(Jackson)。他來自田納西鄉下,皮膚粗如樹皮,身高將近185公分,人們都稱他“老胡桃樹”。杰克森的政治觀點和杰斐遜總統很接近,兩人都認為州政府的權力應大于聯邦政府。
1819年這個新的美國銀行讓美國金融體系嘗到苦頭,當時無數的商人破產。一般人也賠掉他們畢生的積蓄和工作,這一連串的折磨使得整個國家亂成一團。此時西部的農人聯合東部的工人群起對抗銀行,并指控他們是造成這些混亂的元兇。
銀行成為熱門行業
杰克遜在這次經濟事件發生十年后當選為美國銀行總裁,在廣征民意后,他將存在聯邦政府的錢提出來,轉存進不同的州政府銀行,第二個美國銀行因此遭到結束的命運。自此,各州政府可以自由掌控銀行體系,且從那時起,張三、李四或任何人認為沒有更好的行業可經營,都可以開設銀行,而不需要取得特別許可。禁令一解除。數以于計的銀行在大街小巷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其普遍程度有如今天的炸雞店。由于每家銀行各有一套貨幣發行系統,以致貨幣的價值各州銀行不同,在美國境內做生意變得很復雜,而在美國國內旅行,亦有如我們今天在海外旅行般,每到不同的州都需要兌換錢幣。
在銀行家數的控制上,美國政府與歐洲相去甚遠。歐洲國家一向以廣設分行來取代新設銀行,相反的,美國卻有一大堆不同的銀行。在1820年以前,美國有300多家不同銀行,而英國只有少數幾家銀行。今天,如果把全部的儲蓄貸款銀行、信用貸款銀行加起來,在美國有超過l萬家的銀行;反之,在英國只有不到15家銀行。
由于許多美國銀行都是小資本額投資,常有資金不足之虞,往往容易發生金融危機。因此在1810到1820年間成立的銀行,到了1825年已有一半倒閉;而在1830到1840年間成立的銀行,到1845年時也只有一半存活;在那個年代,錢存在銀行相當沒有保障,一旦銀行倒閉,存款人的畢生積蓄也跟著血本無歸。
不過,雖然把現金存到銀行很不安全,但仍然阻絕不了一般人的心志。銀行將這些存款借貸給興建橋梁、運河、公路及鐵路的建筑商,而美國也因為這些建設計劃而有長足的進步。換句話說,這些經濟成長的活力、刺激和推進力,都是來自于一般大眾口袋中拿出的錢。
政府推動建設或計劃所需的資金,通常有四種方法籌募:稅賦、銀行借款、發行彩券或發行債券;而任何一個公司需要募集資金時,可以向銀行借貸、發行公司債或發行股票等方式籌措,但在19世紀上半,發行股票是一個公司幕集資金最后的手段,因為其募款速度其慢無比。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
彼時,市場充斥著各種買賣交易行為,沸騰的商業市況使人們努力尋求前所未有的“自我實現”,而這些從個人私利出發的舉動,并不見容于歷史。.
經濟學家的出現,為這種現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釋。思想家認為,人類生活的演變是來自他們對財富及生活品質的追求;與數于年來,一貫由宗教哲學家按照上帝的旨意,來規范人類的生活、推舉政府及政治體系與國家領袖的方式大不相同。
蘇格蘭的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是第一位也是最聰明的經濟學家,他個性閉塞,為人老實,生長在美國獨立戰爭時代。平日不喜歡參加聚會,也不外出旅游,只全神貫注在自己的思想領域中鉆研。其最著名的著作《國家財富之本質與導因》(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就是今天人們普遍所知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
《國富論》是在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同年付梓出書,但史密斯當時并未因寫這本書而得到更多應有的尊敬。歷史上他理應與約翰·洛克(John Lock)、本杰明·富蘭克林(Ben jam in Franklin)、托瑪斯·潘恩(Thomas Paine)等政治思想家齊名。他們主張政治自由是社會和諧公正、人們生活安康的關鍵。只有史密斯提到經濟自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