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第一章 資本主義在美國(11)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7 10:10:27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大家對漢斯蕃茄醬(Heinz Ketchup)應該是一點也不陌生的,它是由賓州一個醬菜制造商亨利·漢斯(Henry J Heinz)所制造。這個人也是個傳奇人物,他在1873年經濟大恐慌時破產,不久,他憑著自己的努力,不斷研究創新而成為酸菜大王、醬汁大王以及蕃茄醬大王。漢斯制作蕃茄醬的配方是擷取東方的醬汁秘方調配而成,不過原來的調味是放入醬魚,漢斯把魚拿掉,加入蕃茄。便制成今天的蕃茄醬。
從殖民地時代至1世紀初,美國人深信蕃茄是有毒的,即使有人很勇敢地在新澤西州的法庭上吃了一粒,證明它無毒,敢吃的人仍然不多。直到漢斯將蕃茄制成罐頭后,忽然間所有人都流行把蕃茄醬放在食物上面,尼克松總統甚至還把蕃茄醬加在煎蛋上,蕃茄制品因此大為盛行。
到今天,所有可以放在漢堡上的佐料包括蕃茄醬、芥末、橄欖、酸菜、香料等,都是由漢斯大雖生產。其分公司分布在六個州,銷售點遍布全球雇傭2800位全職員工,及兩萬個農民專門生產制造所需的原料。
當漢斯忙著他的蕃茄醬及另外56種醬料生意時,另一個食品界名人兩爾威斯特·格雷厄姆(Sy1vester Graham)正悄悄地生產一種著名的餅干。格雷厄姆對外聲明反對使月烈酒、肉類、芥末,甚至漢斯的蕃茄醬,因為他本身是禁欲主義聯盟(Temperance Union)的參與分子。該聯盟主張包括洗冷水澡、睡硬鋪床,吃水果、生菜、全麥面包,其中部分后來都成為他生產的零食產品。在他眼里,格雷厄姆餅干可不是普通的講干,它是控制青春期荷爾蒙的秘方,吃格雷厄姆講干的人會變得比較冷靜,比較專注,行為也比較檢點。
正當格雷厄姆進行他的餅干革命時,約翰·可樂氏(DR. John Kellogg)開始提倡年輕人禁欲。約翰本身也是素食和健康食品的提倡者,而他的方法和產品聽起來也的確相當健康,那就是玉米片。玉米片的起源相當有趣,約翰的本意是要做出一種好嚼的面包食品,當時有一種流行食品叫做史威百克硬面包(Zwieback)但這種面包卻硬得讓許多人咬斷牙齒。約翰把土司而包放人烤箱里烤到整個面包都酥掉了,成為現在的玉米片的前身。約翰認為他的食品更能夠使年輕人克制情欲,并且遠離煩惱。
盡管不是每個人都同意格雷厄姆及約翰的論調,但是卻也很少人能夠抵擋格雷厄姆餅干及可樂氏玉米片的魅力??蓸肥虾髞碚J識了一個快嘴行銷家,名叫波斯特(C·W·Post)。波斯特是可樂氏療養院的一個病人,他不斷尋找能夠治療他神經緊張的食品,最后發現可樂氏玉米片非常對胃口,但卻找不到一種適合的飲料搭配,于是利用谷類發酵,發明了一種味似咖啡的飲料,叫波斯頓酒(Possum),并因此而開設波斯頓公司,專門生產波斯頓酒(Post Toastier)與可樂氏葡萄核桃玉米片搭配,廣為行銷,大受歡迎。
當年米爾頓·斯內瓦利·賀喜的糖果店(Milton Suavely Hershey)也是赫赫有名的食品店。這家糖果店的老板從1年芝加哥食品展覽會中看到德國巧克力制造商參展的焦糖機器,便買了一部回來。賀喜利用這部機器大量生產包裹焦糖的巧克力棒,其中著名的產品包括1907年的賀喜之吻(Hershey’s Kisses)及1925年的賀喜糖果棒(Hershey’s Good bar)。該公司并在I927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另外還有一個專門制造蘋果奶油及蘋果西打的杰羅姆·史末克(Jerome Smacker),他的材料都是取材自俄亥俄州的強尼·蘋果子(Johnny Puny,A&P)。其后由一家衍生為五家,販售的產品也由一開始的茶葉發展到,咖啡、奶油、牛奶,成為全部上架的多樣化商店。到了1912年,兩位喬治先生的事業發展成為一個擁有400個分支店、5個大型雜貨專賣店的龐大事業,一年的營業額高達10億美元。漸漸的、該公司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商店名稱。
由于連鎖店及郵購方式的普及,市售的商品越來越價廉物美。對當時一些鄉村地區來說,收到郵寄物品可說是一件大事,尤其是來自摩岡郵購商店(Montgomery Ward,Aaron Montgomery Ward于1912年創設于芝加哥)或西爾斯公司(Sears Roebuck)的郵件,更是引人注目。原本西爾斯百貨只賣手表,后來一個小插曲造就了西爾斯公司有今日規模。當時,一個住在阿拉斯加諾門市(Nome)的市民有一天寄上了一張支票,言明希望購買衛生紙。西爾斯公司回函表示并未銷售郵購手冊上沒有的商品,然而這個顧客不死心,回函說:“如果我拿得到你們的郵購手冊,我就不需要衛生紙了?!睆拇宋鳡査拱l展出多樣化的產品,帶動了郵購商品風行草偃式的蓬勃發展。
郵購商品其實就是資本主義興起的主要媒介。當年、在美國本土大量的郵寄品帶動鐵路的發展,而大宗物資就靠著鐵路的興起,使商品流通更為快速,形成良性循環。不過當時郵局的服務品質相當令人垢病,那比斯可的總裁阿道弗斯·格林甚至撥出時間宣導改革郵政服務,郵購方式對商品銷售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強盜男爵”的興起
企業文化是現代美國建立的根基。19世紀中期,美國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經濟活動是由企業組織所產生。但是,到了20世紀,企業活動在每個美國人的生活中逐漸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大量生產其實是推動產業革命的關鍵,唯有靠大量生產,才能有效推動物流順暢,并且促使小型商店轉化為大型地區性商場。而市場規模的擴大有助于社會支出型態的改變,其影響力一點也不遜于美國革命對人們的影響。舉例來說,20年代有三分之二的人衣服都是自己以手工制作的,到了世紀末時,同比例的衣服卻多來自工廠。
一些知名品牌如鉆石(Diamond)、菲士寶(Pillsbury)、康寶濃湯(Campbell)、漢斯(Heinz)、博登(Borden)、桂格燕麥(Quaker Oats)、立比(Libby),以及寶鹼(Proctor & Gamble)等,逐漸成為每個家庭耳熟能詳的名字,它們和著名作家、畫家或政治家等公眾人物一樣受人歡迎。舉例來說,象牙(Ivory)肥皂在1880年時,就已經是全美家喻戶曉的品牌;1884年時,伊士曼大量生產的軟片以及相機廣為大眾使用;十年后,使用柯達相機及軟片拍照,成為民間最流行的娛樂節目。
大量的工業產品排山倒海而來,迅速掃遍社會的各個階層,影響之深遠非當時人們所能想像。不僅財產法因此重新改寫,商業法規也跟著重新建立。一批人趁著這股工業生產的熱潮大賺一筆,他們所積累的財富遠比歷史上的埃及法老、回教國君主,甚至許多國家的開國元勛都來得富裕,這些一夕致富的人們在1920年被馬修·約瑟芬(Matthew Joseph son)統稱為“強盜男爵”(Robber Barons)。
他們的共同特色為出身貧寒,專門從事炒作投機事業,雖然沒有真正的違法行為,但他們足以影響政府為他們修改法律以圖謀自己,并且汲汲營營于攀龍附鳳,可說是富可敵國、法力無邊。
這些人包括了來自上紐約州的杰·庫德(Jay Could,他一手建立了鐵路王國;卡尼爾·范德比(Cornelius Vanderbilt)則是從紐約碼頭的搬運工人起家,一手建立了蒸汽貨運的船隊,后來還插手鐵路事業;丹尼爾·德魯(Daniel Drew)原本是一個趕牛上市集的牲畜販子,后來成為股市最有名的作手;摩根(J·P·Monogram)原本是一個虔誠的教徒,而后他開設的銀行規模甚大,甚至美國政府預算拮據時還請他出資拯救財政危機;杰·庫克(Jay Cooke)則是一個玩弄股市及債市于股掌的投機家,美國股市崩盤時,他的銀行倒閉,一度使整個國家的金融秩序為之大亂。“鉆石”吉米·菲斯克(Diamond Jim Fisk)出身于街頭小販及馬戲團里的小丑,喜愛穿著夸張的衣服、手戴斗大的戒指;羅素·薩奇(Russell age),則是翻云覆雨的股市作手及鐵路大王;李蘭·史丹福(Leland Stanford)后來成為加州州長并大興鐵路,最后用他的財富建立了著名的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最值的一提的就是約翰·洛克斐勒(John D·Rockefeller,約翰本來只是一個蛇油販之子,他本身是一個虔誠的浸信會救友,但卻是美國歷史上最精明、最令人敬畏的資本家,他所建立的石油王國具有壟斷市場的能力。
大財閥帶來的經濟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