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第二章 美國股市風云(3)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7 10:10:25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有許多人到現在還是不敢買股票,以致錯失了原本屬于他們的賺錢機會。他們下意識認為,股市可能隨時崩盤,許多人一輩子辛辛苦苦賺的錢可能一夕間付諸東流,并且從此流浪街頭,披著毛毯、睡在無家可歸的收容所,吃著冰冷的豆子,并以販賣蘋果及鉛筆維生。30年代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喬叔叔在街上沿街叫賣蘋果及鉛筆。”這可說是當時最流行的行業。
當然,崩盤危機并未從此銷聲匿跡,近期最大規模的一次發生在1987年,較小的一次發生在1981年、82年間,再往前推,還有1973、74年發生了規模較大的一次,但是,就像股市定律般,股價最后都一一反彈回來了。其實,往樂觀的方向想,崩盤本來就是一個大好的撿便宜時機。真正的問題是,如果發生崩盤,到底要等多久才能使股市恢復生機?道瓊斯指數第一次占上1000點是在1972年,但在隨后的十年內股價回落到800點的價位。股市不斷考驗著投資人的耐心,不過再大的考驗也抵不過1929年那一次;那時,投資人等了將近22年才等到股市回歸崩盤前的水準,也就在這段期間,人們立誓再也不涉足股市。
將這種災情全部歸咎于大崩盤其實并不合理,30年代的景氣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所帶來的沖擊也難辭其咎。大蕭條延續了將近十年,整個社會資金短缺,就業機會更加稀少,商店倒閉的倒閉,員工失業的失業,企業賺不到錢,股價自然也就無法上揚。
歷史學家一再聲稱股市崩盤并不是造成經濟蕭條的主因,雖然它的確也脫不了直接關系。因為1929年股市崩盤時,手上真正握有股票的人并不多,所以影響范圍并不很大。大蕭條應歸咎于全球的經濟不景氣,以及當時政府不當的財政緊縮,也就是說,政府在最不應該調升利息的時間調高利率減少通貨發行,經濟體系大量失血,經濟活動只有跟著停擺。
從歷史中記取教訓
所幸,美國政府從這次慘痛的教訓中學會因應之道。現在只要經濟成長趨緩,政府就會馬上放寬貨幣政策、降低利率,使貸款取得更加容易;一旦資本增長降低。企業貸款的意愿就會變高,工廠擴張營業的意愿更強,人們也更愿意以融資的方式買進房屋或是較貴的商品。當然,要使經濟升溫可能需要若干次的降息行動才能達成,但在戰后九次的經濟蕭條中,經濟最后都能夠回升,大蕭條從此亦不復見,彈性的財政政策的確助益匪淺。
在1930年以前,景氣蕭條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但自從大蕭條后,大規模的最氣蕭條已不復見。事實上,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美國再也不曾出現大蕭條的經濟窘況。那表示美國政府已經找到對抗蕭條的方法,其主因在于,首先,聯邦儲備局(Federal Reserve Bank System)對抗衰退的反應非常快,只要主要經濟出現遲緩現象時,馬上便會降低利率;第二個原因是,美國成千上萬的民眾都有社會福利措施以及退休基金,如果生活出現變故,通常也不至于流離失所。再者,美國政府的就業人口從中央到地方有1800萬人,這些都是基本的消費來源。經濟在消費帶動下并不至于大幅度衰退。因此,也許經濟會疲軟,但不可能有完全停滯的現象。
第三點是,現在幾乎所有銀行都加入中央存款保險,因此就算銀行倒閉,存款人也不至于全盤皆輸,血本無歸。可是在30年代,存款人卻完全沒有政府的保障,因此當上百家銀行倒閉時,所有的存款被債權人取之一空。光是這點就足以使經濟陷入絕境了。
這些重大的改變完全來自政府的公權力提升。在今天政府所扮演的角色相當吃重,然而在扮洲年政府對經濟卻只能坐壁上觀,更不用提本世紀初的政府了。所以當你抱怨政府管得太多,請你也仔細想想沒有政府管理空中交通,也許飛機撞機的事件會層出不窮,沒有政府龐大的支出,社會也許會發生另一次的大蕭條。
如果你相信景氣大蕭條從此會自生命電消失,那么崩盤危機來臨時你就能面不改色。只要經濟仍舊持續成長,公司還在賺錢,手上的股票就不會變得一毛不值。隨著時間的療傷止痛,大多數企業調養生息后自會重新出發,直到下一個景氣高峰,股價自然能夠翻揚而上,如果你只為了擔心崩盤不敢涉足股市,恐伯那才是另一個悲劇的開始。
大崩盤中的悲慘故事
有關于1929年大崩盤的民間流傳還真不少,當時傳說許多投資人不堪虧損紛紛從紐約最高樓層跳樓自殺。根據威廉·克林洛曼(William K liegeman所寫的一本書叫做《l929:大崩盤的那一年》(1929 The Yea of :he Great Crash),美國全國平均的自殺率并沒有在崩盤后的第一個禮拜大幅增加,而跳樓的人,也不見得全因在股市里賠錢所致。
一家名叫、愛爾收音機公司(Earl Radio Corporation)的副總裁從他11樓的辦公室跳樓摔死,但發生時間在10月初,和崩盤的時間不符;另一個例子是,在10月24日崩盤幾天后,有一個人在一個營建工地死亡。大家都以為這個人是不堪虧損而自殺身亡,其實是那個建筑王人吃午飯時不慎摔倒而已。
還有一個例子是,當英國首相邱吉爾在美國訪間時,其所下榻的旅館對面有一個人從巧層樓往下跳,跌得粉身碎骨,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該項自殺案和股市崩盤有任何關系,但是許多人仍認為其和股市脫不了關系。其實,商人們自殺的方式比較干凈利落,例如舉槍自殺,或是把頭塞進煤氣爐里,卻很少人采用不綁繩子的高空彈跳方式。例如,鄉村信托公司(Country Truest Company)的詹姆斯·瑞而登(James Riordan)選擇把子彈放進自己的腦袋里;哈瑞·庫·柯爾斯比(Harry Crew Crosby),一個有家世的人則選擇用鴉片來麻醉自己,最后和他的女友一起死于鴉片中毒;紐約長島的一位交易員妻子則舉槍自殺;一位羅徹斯特的公共事業主管把自己關在充滿一氧化碳毒氣的浴室里;一個費城的貸款專家在運動俱樂部里結束自己的生命;一個來自羅德島的投資人在自己的交易員辦公室里看著黑板暴斃;一個密爾瓦基
的投資人留了一張字條在自殺現場,上面寫著:“我的身體捐給醫學實驗室,我的靈魂交給安得魯·米隆(Andrew W·Mellon,是匹茲堡的商業大亨),愿上帝祝福我的債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