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突破前人,而不是死搬教條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5 15:44:40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在發現我們喜歡的股票之前,我們會一直等待。我們喜歡在把握十足的情況下才采取行動,這就是我們的投資風格。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投資策略

巴菲特認為,股票投資要克服各種教條很不容易,為此要學會怎樣突破前人,不斷修煉內功。考察巴菲特的成功歷史,就能發現他得益于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不斷總結、不斷突破自我,而不是死搬教條。

他碩士畢業后剛剛進入投資領域時也像其他人一樣,書生氣十足。例如他嚴格按照老師格雷厄姆的投資理論操作,一心一意尋找出售價格低于凈資產的公司,先后購買了無煙煤公司、地方鐵路公司的股票。可是他很快發現,這種做法很成問題。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他購買的這些股票,雖然價格低于凈資產,就眼下看沒什么投資風險,可是正應了那句老話“便宜沒好貨”——雖然沒有價格風險,可是風險會從其他地方冒出來。

道理很簡單,這些公司的股票之所以價格低廉,主要原因在于其業務不景氣,這是投資者必須直接面對的新問題——如果公司業務將來有好轉,股價當然就會隨之上升;可是如果公司業務繼續惡化呢?股價就會變得更加不值錢。

更重要的是,即使將來業務好轉了,要想以一個比較好的價格脫手,市場上也必須有人扮演流通者的角色才行。也就是說,要有人來買你的股票才能成交。

巴菲特舉例說,如果一家公司的凈資產為1000萬美元,而你現在能以800萬美元的價格買到手,這當然是好事。可是如果這家企業的營運狀況很不好,今后要把這家企業賣出去,就可能會怎么也賣不掉。在這種情況下,你仍然無法從購進價格和凈資產價值的差額中獲得可觀利潤;即使最終賣出去了,可是由于拖延了太長的時間,也會使得你的投資收益得不償失,最終低于社會平均水平。

更不用說,這家企業在你手中捂著的時候,同樣有可能會重蹈它過去的覆轍,經濟狀況越來越糟,最終大大貶值的。你買下來的時候凈資產值為1000萬美元,難保就不會跌到800萬美元以下去。用股票行話來說,就是跌到“肉”里去。

巴菲特經過幾次碰壁后,在這一點上很快就不再迷信老師格雷厄姆了。他在“農業機械制造業(丹普斯特米爾)、百貨公司(赫區柴德-肯恩)、新英格蘭紡織業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等股票上都栽了跟頭,吸取教訓后,他決定不再嚴格按照格雷厄姆的投資策略操作,而要脫胎換骨了。

這種脫胎換骨的過程是異常痛苦的,因而也是很遲緩的,因為他太崇拜老師格雷厄姆了。直到今天,巴菲特仍然非常崇拜格雷厄姆,認為從他那里學到的東西對自己終生受用,尤其是他的安全邊際理論。

1984年,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為紀念格雷厄姆《證券分析》一書出版50周年所舉行的慶祝大會上,贊賞許多成功的投資者把格雷厄姆看作是公認的精神領袖。其實,這更確切地反映了巴菲特的內心世界。不是嗎?巴菲特才是全球最偉大的投資者!

他說,格雷厄姆提供了安全邊際理論,而格雷厄姆的每個學生都各自發展出了不同的方法來運用這個理論,從而尋找上市公司的實質價值和有價證券價格之間的差價。

你看巴菲特在這里說得多好:他既肯定了老師的安全邊際理論,又肯定了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其他人脫離老師而又適合自己的具體操作方法的做法。

據巴菲特回憶,他最后一次運用格雷厄姆的數量法輕而易舉賺到投資利潤的時間,在1973~1974年間。

正是巴菲特在前*威理論的基礎上得到了有效繼承和進一步創新,才使得他逐步形成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智慧。他引用凱恩斯的話解釋他的兩難處境:“困難并不存在于那些新的主意,而是來自跳脫出舊的圈套。”

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是,巴菲特曾經說自己絕對不碰不懂的股票,例如以網絡股為代表的高科技股,甚至還對這類投資者予以嘲諷。因為當初正由于他沒有去碰網絡股,才躲過了網絡股泡沫破滅所造成的災難。

可是他后來也意識到,正是他對網絡股一竅不通,不去投資,他在躲避網絡股股價暴跌引發的災難的同時,也失去了網絡股股價飆升所帶來的巨大投資收益。

難能可貴的是,他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在這方面的問題。因為在以高科技為主導的美國股市牛市中,他長期持有的藍籌股如通用電氣、寶潔公司等股票,投資收益遠遠落后于科技股。于是,他后來終于勇敢地克服科技股恐懼癥,開始轉而投資起高科技股。他原來不是說不懂么?沒關系,學就是了。

后來,在美國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SEC)的一再要求下,伯克希爾公司公布了最新投資組合。這時候人們才發現,原來其投資組合中高科技網絡股已經赫然在列,如投資1690萬美元的互聯網軟件公司微軟公司、投資7780萬美元的美國第三大有線電視網絡公司考克斯,等等。

【投資心法】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連巴菲特這樣全球最偉大的投資者也在發展他最崇拜的老師格雷厄姆的某些投資理論,普通投資者還有必要迷信各種教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