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司機給基金經理上投資課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5 15:36:39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司機給基金經理上投資課

在云南昆明參加中信證券組織的企業調研活動,一行30余人,多數是基金經理或研究員。

從云南銅業調研出來,到云南白藥時間還早,中信證券的組織者建議沿著昆明最好的地方游車河。大巴行駛到翠湖邊的“云南陸軍講武堂”前停車、休息。

大巴車司機問:“你們是干什么的到公司參觀?”一位基金研究員回答“我們是研究股票的”。司機接話:“股票!上午股票大跌200多點,是買入的好機會。這個時候有多少錢都敢買,抵押房子都可以……我看,到奧運會之前不會有什么問題……我買了一個ST股票,1塊多買漲到8塊多,還有一只沒有ST之前就是不漲,帶上ST馬上漲了三個停板。”

“那你拿住了嗎?”我問。司機回答說:“如果我拿住了,我早回家開寶馬泡浴池,誰還開什么大巴!”“你炒股票幾年了?”一位原來君安的同事,現在某基金任基金經理的朋友問。司機回答:“我炒股票十年了,但一直虧,差不多虧了一個房子(估計是按昆明標準),這波牛市回來了半個房,還差半個,估計今年能回來。”

司機的半套房能回來嗎?我心里想。

2007年5月30日

投機·投資·收藏

2007年9月1日下午2點,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余丁博士為中歐深圳校友做了一個《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的點與面》的演講。

很遺憾,對當代繪畫藝術十分陌生,余丁博士展示的許多畫卷從來沒見過,但他對中國近20年當代藝術派代表人物的介紹與作品想表達的思想與意境,我還是有感覺。畢竟是60年代生人,那個時代大背景以及經歷的希望、痛苦與彷徨,影響著生活在那個時代的每一位愿意思想的年輕人。今天,作為一個逐漸強盛的國家,我們的文化和藝術該向何處發展,我們該如何建構未來的藝術、復興中國的文化,是擺在每一個中國藝術家面前的課題,也是每一個知識分子應該思考的。(767股票學習網 http://www.acgnp.com收集整理)

余丁博士對于自身文化自強不息的信念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非常贊同。除此之外,今天有所收獲的則來自他講述的兩個人物故事。

一個是年輕時夢想成為運動員,但后來成為中國第一個合資企業的副總裁,之后又做了4年(1995~1999)瑞士駐華大使的烏里·希克(UliSigg)。烏里·希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是中國當代藝術最有影響力的人物。2005年英國出版的《藝術評論》把他列為世界藝術100強中第81位,他總共收藏了包括王廣義、艾未未、張曉剛、周鐵海、張洹等200多位中國藝術家的大約1500幅作品。烏里·希克不僅僅購買藝術品,收藏藝術品,還把中國的當代藝術家推向世界。

烏里·希克喜歡在他風景如畫的家里招待中國藝術家,余丁博士曾率領一個中國代表團訪問過他位于盧塞恩湖一個獨立小島上、建于17世紀的城堡。余丁博士的路演資料上顯示烏里·希克的城堡中陳列的全是中國的藝術品,而隔離城堡的湖是屬于烏里·希克母親的。余丁博士說:“在瑞士,看到烏里·希克的家,深感財富積累不是一代人完成的……”中國經歷了太多不確定的年代,讓投資看得久遠,讓財富跨越幾代人的積累,從心里上接受可能還真有個過程,當然,這也需要中國歷史在變革時更加文明。

從投資的角度,無論是作為代表瑞士迅達控股集團(SchindlerGroup)的副總裁還是瑞士駐華大使的烏里·希克,能從1985年始,持續系統性地收集大批油畫、裝置、影像和雕塑等當代中國藝術品體現了他超人的眼光、寬廣的視野與他內心蘊藏著的力量。偉大的收藏家與投資家這方面似乎有相同之處。

另一個則是猶太人甘孜夫婦(Ganz·Family)的故事。甘孜夫婦是一對并不太富有的美國夫婦,他們在1941年結婚時,正處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但這并未妨礙他們用僅有的7000美元買下了畢加索的《夢》,此后一直到1965年他們每年只收藏畢加索的作品,甘孜夫婦與畢加索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畢加索還奉送給了他們三幅畫。1965年之后,他們又開始購買賈斯帕·約翰斯、勞申柏、利希滕斯坦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直到90年代去世。50多年間甘孜夫婦總共花了250萬美元購買藝術品,其中大部分錢用在了購買波普藝術作品上。這些藏品在他們身后創造了2億零6百萬美元的拍賣成交紀錄。其中畢加索的《夢》,在56年后的1997年,賣得4840萬美元,平均每年溢價86萬美元。

據說英國的鐵路養老基金靠購買藝術品一直維持高速的增長,但他們的投資周期一般都在10年左右。余丁博士講目前有許多有錢人都想轉到藝術品投資,但許多人并不真正懂藝術,他們其實是在投機,有些懂的人一方面投資一方面投機,他們是為賣而買,而只有哪些真正熱愛藝術的人,才會收藏。真正的收藏家除非遭遇財務危機,他們是不會賣出自己能經得起歲月錘煉的珍貴藏品,無論價格多高。

股票市場上我們經常見到投機客,也常見投資客,他們都是為賣而買,而購買后希望賣出那一天永遠不要降臨的股票收藏家似乎并不常見。如果有少數能真正挑選到自己熱愛的企業的人,如果他們用心與偉大的企業一起同呼吸共命運,也許會像那些偉大藝術品的收藏家一樣,有遠超出他(她)們想象的回饋與收獲。
(767股票學習網 http://www.acgnp.com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