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綻放我們的生命(1)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5 15:36:33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投資札記之八:綻放我們的生命(1)

每個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想到這些免不了感嘆要及時行樂一生,但是我們還要努力、奮斗,不僅僅是因為有一顆不屈服的心……

新的人生篇章

再到中歐,想不到這一次竟然讓我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篇章。

第一次到中歐工商管理學院還是2000年,當時正在國泰君安研究所工作的我,接受中歐MBA班同學的邀請,做了一次有關證券投資的演講。轉眼間整整7年過去了,很慚愧,希望當年以技術分析為主題進行的演講,不要耽誤了青年學子未來的前程。

33歲到40歲,是一個男人走向成熟的年齡。芒格說:他從不見40歲以下的投資人。頭頂的依稀白發(fā),也許真的意味著我的投資生涯剛剛開始。但到了40歲,越發(fā)覺得不懂的東西更多,當年人大法學院碩士畢業(yè)時,曾想這輩子再也不要參加考試了,可人生實際上一輩子都在考試,每一個歷史關頭,每一次重大抉擇,都需要你用歷練的心、積累的知識來幫助你選擇,進而有更高的境界。回頭看,恰恰是當年的知識積累,才讓我有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未來。40歲,我將懷著一顆似年少的心,再次展開求知的旅程。

2007年3月20日是中國農歷的春分,和暖的陽光照耀在中歐的校園里,流水潺潺正好感悟人生。查理·芒格在2006年Wesco股東大會上,回答股東提問時說:“我沒有太多的遺憾。唯一的遺憾就是我快要死了。我以猶太人的方式來看待這個問題(死亡的問題),我幽默地看待它,有點像宗教。”

如果人能活100歲,人生最美好的光陰只有幾十年,然而當你真正學習并懂得如何生活和工作時,已沒有多少時間來讓你完成更偉大的事業(yè)。我也像許多人一樣感嘆人生短暫,如果我們真的能像某些科學家說的,能活到800歲多好啊!如果那樣,在40歲成熟我們將有760年的時間,實踐我們的理想和信念,當然,有一萬年更好!

可惜,眼下的我已快經歷了一半的人生,很遺憾我們沒有更早的站在格雷厄姆與費雪爾的肩膀上,像巴菲特與芒格一樣盡早開始投資的旅程。如果能將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無論是在哪個行業(yè)里,將他們大腦中的精華儲存、下載,制造成人腦芯片,讓人類的后代減少學習的時間該有多么美妙啊……

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想到這些免不了感嘆要及時行樂一生,但是我們還要努力、奮斗,不僅僅是因為有一顆不屈服的心……


投資札記之八:綻放我們的生命(2)

所有的星星都將離我們遠去

為什么指數會呈現螺旋上升?按萬有引力定律,無論指數上漲多高最終必然回到起始位置。有關這一問題的思考困擾了我很久,這實際上是一種哲學的解析過程,它給了我有關投資的價值傾向、價值選擇與價值設定的思索。在更廣闊的意義上,這是有關永恒與死亡的話題。

所有的星星都將離我們遠去

從孩提時代,便對深遠的夜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璀璨的天空怎么來的?這燦爛的美會是永恒的事物嗎?其最終的歸宿又將指向哪里?

還小的時候,看著天上的北斗星,聽大人講牛郎織女的故事,以為這美麗深邃的天空是永恒的。但天文學家觀測到的事實卻是遙遠的恒星正離我們遠去,在宇宙中有90%的物質是不能為人類所直接觀測到的暗物質。人類不僅不處于宇宙的中心,甚至也不由在宇宙中占主導地位的那類物質構成。地球及在夜空中閃爍的繁星只是宇宙汪洋的一點。

科學家認為,暗物質的存在有助于解釋宇宙的膨脹速度——我們的宇宙正以接近于區(qū)分坍塌和永遠膨脹的臨界速率膨脹。宇宙的終極命運到底怎樣?這是科學家要杞人憂天回答的問題。對我而言,則要思考的是——從自然的角度,是什么力量引領指數螺旋上升?這是否導致這樣的結論——只要人類存在螺旋上升就是永恒?!假如是!那么,對天性中取向樂觀的人們來說,是否就占有了博弈的先機?

永恒與完美便是死亡

1986年夏天,準備上大學的我,突然對死亡的問題產生了興趣。不僅僅是那些偉大詩人關于死亡的詩歌讓我感動,在那個時刻,一位校友的離去讓我第一次感到生命的短暫。在那個時期,每天獨自到離家一公里遠的亂墓崗跑步,我想感受死亡的氣息,想了解有關生死的意義。可能有的人無法接受死亡的概念而且認為這與股市的價值判斷無關,但我相信作為人類感受最深的情懷之一,有關的思考會滲透到我們的情感、思想與意識的各個方面。

我知道我的名字能夠停留多久。“當羅馬將軍凱旋歸來,阿庇亞大道旁歡聲如潮……智者卻說‘這一切只是過眼云煙’。”股市是自然的一部分,有些人卻賦予了它太多的含義,就像是演繹音樂。其實在紛繁多彩的樂曲中,那些旋律本身是悲涼的,剛剛演奏的音節(jié)就會成為永逝的一部分。音樂,我深情的感受是悲涼的,對股市亦然。所以,對資本市場我只尋求最本質的事物,愿意從自然的角度傾聽、理解和思考問題。

 我們的未來

“死亡的觀念無所不摧:就死、生及其所關連的一切事物都將因此而喪失意義。”但就死亡的事實,如果我們認真地探求過有關生的意義,便不會就死產生恐懼。宇宙已經存在一百五十億年,如果把這么長的時間濃縮,人類的全部文明歷史至今可能還不足十秒鐘。因此,從宇宙的觀點看,一個世紀的時間不足以一瞬。即使宇宙與人類最后都要毀滅,從現在看,以后的路還長。也許人類能存在多久,資本市場就能存在多久。如果筆者具有科幻小說家的想象力,一定會根據宇宙的生命力畫一幅股市走勢圖,也許現在只是開始。

我難以想象自己給出的問題,有人能替我解答嗎?

從香格里拉到北京

“太陽最早照耀的地方,是東方的結塘,人間最殊勝的凈土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藏族歌詞)。2007年6月3日,迎著初升的太陽、湛藍的天空,我們告別藏區(qū)群山峻嶺之中的和平、寧靜之地——世外桃源的香格里拉,經停昆明轉機飛北京。

四個小時的飛行,睡意朦朧中香格里拉——那伸手可及的白云、白云下的群山、靜謐的原始森林、點綴著各色花朵的大片草甸、草地上悠閑的牛羊還未消逝,就到了北京的上空。陰霾籠罩著北京的天空,因為能見度低,飛機不得不盤旋30多分鐘,等待機場上空陰霾稍微散去才降落。

從人間天堂到首都,環(huán)境巨大的差異,讓我懷疑人類工業(yè)文明導致的是一場災難還是幸福?雖然人類改造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越來越強,但我們是否該收斂些人類自私、貪婪和短視的天性?聽載我的出租車司機說:“北京365天,只有大風、暴雨過后,才有機會見到湛藍的天空”;深圳也一樣,1992年來時,常見的晴朗天空次數越來越少,珠三角的空氣污染甚至影響到了香港。中國大城市什么時候能還天空以蔚藍?

想想我見過的日本東京和美國紐約的類似香格里拉一樣的天空,難怪國際上有中國環(huán)境威脅論的觀點。發(fā)改委主任馬凱曾對中國“環(huán)境威脅論”進行反駁。他說,有三組數據能說明問題:第一組,中國的歷史累計排放量少,從1950年到2002年,50多年,中國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占世界累計排放量的9.33%;第二組數據是中國人均排放水平低。2004年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國是3.65噸,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87%,為OECD國家的33%。1950年到2002年的50年間,世界平均排位,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只占到第92位;第三組數據,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彈性系數小,從1990年到2004年,15年間,單位GDP每增長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要增長0.6%,但是中國僅僅增長0.38%。

數據本身也許能說明部分問題,但媒體披露的部分地區(qū)土壤中重金屬元素含量不斷超標的全國土壤背景值,官方統(tǒng)計的10%的農田受到的嚴重污染已讓我們吃的部分蔬菜、水果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我們基本的生存環(huán)境在面臨嚴峻挑戰(zhàn),我們自身的健康在受到環(huán)境的威脅,據說,由于受到平時接觸的裝飾材料、殺蟲劑以及被污染的土壤與水,中國男性的精子量已從1940年的每毫升1.13億個減少到今天的2000萬個。可怕的數據還不止這些,國家環(huán)境環(huán)保總局說,中國有70%的江河湖泊受到某種污染,28%污染過于嚴重,甚至不能用于灌溉和工業(yè)。90%的城市地下水不能飲用,環(huán)境問題將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最嚴峻的挑戰(zhàn)。如果這些得不到刻不容緩的依法治理,中國面臨的將不僅是石油而是水資源的危機。

不遠的日子,2008年北京就將舉辦奧運會,多么希望屆時沒有陰霾籠罩運動場。


投資札記之八:綻放我們的生命(3)

我為是河南人而驕傲

2007年5月10日上午,我們一行5人在美國洛杉磯的蓋蒂博物館參觀美術館,一位管理員微笑著問:“你們是哪里人?日本?韓國?”當我們說是中國人時,他說了幾句生硬的漢字:“不要摸!不要喧嘩!”就差“不要隨地吐痰”了。我知道絕大多數美國人不會由此就鄙視中國人,也許,他們只是好心的提醒。

但在我自己生活的國度,似乎有一種氛圍,只要你是河南人,某些人的心理就會有種異樣的感覺。我的同事曾好心提醒我:不要說自己是河南人,你也不是。確實,我不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我出生在浙江東陽夏程里一座時間仿佛永遠靜止的古老房子里,旁邊就是家族的祠堂和江南水鄉(xiāng)常見的池塘。母親是江蘇常州人,每次去常州,還能到母親出生、成長的地方走走(常州的城市化,已將母親生活的鄉(xiāng)村變成了城市),到舅舅家里看看。我的養(yǎng)父是四川樂山井研人,他和我的養(yǎng)母(我的姑姑)給了我無私的愛與支持,某種意義上,我更愿意說自己是四川人,他們的愛是我動力的源泉,我為擁有他的姓氏而驕傲!

但此刻,我不想說我是浙江人、四川人,我想說——我是河南人!河南是我腦海里的故鄉(xiāng),我三歲以后的童年、少年、青年——21年都在這里度過,我的成長、思想、記憶、理想與夢想都與這個中華民族崛起的黃帝的故鄉(xiāng)有關,這塊土地帶給我正直、誠實、信用、勇敢、堅強、善良、正義、奮進與拼搏,當然,我知道,無論我在哪里成長,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只要有文明存在的地方,這都是普世的價值觀,而非某個地區(qū)或國家所獨有。每個地方的人民都寄希望他們的兒女擁有這些品質與美德,當然,每個地區(qū)都有不具備如此品行的人。

為什么我們常常會根據地域、種族和文化背景,甚至性別去評判一個人?為什么生活在信息時代的中國人,會因你是河南人、湖北人、東北人、廣東人、北京人、上海人等等而產生彼此的偏見和對人的刻薄?哲學家兼教育家伊萊·西格爾曾經認為,人只有認識和尊重他人才能稱之為“人”。曾在《參考消息》上看過一篇報道韓國記者鄙視“齷齪的中國人”的文章,但當這位記者將他在中國火車上所見所聞發(fā)表在韓國報紙上的時候,卻遭到了85%韓國人的質疑,認為他有辱一個不斷進步的偉大民族。可如果換了一個中國記者,比如記錄非洲某個國家悲哀的一幕時,我們中國人能否表現出如此高貴的一面?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事件的守夜儀式上,美國人點燃了33根蠟燭,為33個生命祈禱(兇手打死了32個人,并飲彈自盡)。牧師看著33根蠟燭說:“當那名兇手在開槍的時候,我相信他的靈魂在地獄里,而此刻,我相信上帝也和他的靈魂在一起,他也是一個受傷的靈魂。”當韓國僑民甚至是亞裔普遍擔心復仇的烈火熊熊燃燒的時候,一個社會卻以愛來承擔罪惡與不幸,這是一群多么神圣和高貴的人! 

在美國,無論我們來自河南、浙江、湖南、福建、廣東、香港、臺灣,還是來自中國的什么地方,我們都被統(tǒng)稱為中國人。當我們尖酸刻薄鄙視別人的時候,我們也是在鄙視自己,我們不會因我們的偏見、狹隘而變得高貴,而只有當那陌生的愛與寬容進入我們的靈魂,我們中國人才能真正變得高貴!
(767股票學習網 http://www.acgnp.com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