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坐莊機構風險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6 09:49:05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機構操盤手培訓手冊

 前面我們講到的主要是在股票二級市場坐莊的知識,但是隨著證券法的出臺和管理層監管措施越來越成熟,中國股市日趨規范。因此,在二級市場坐莊的機構也面臨越來越大的政策風險。

    在二級市場上坐莊,主力必須遵從低買高賣的原則,如果買進股票后,不去采取措施和手段引導和控制股價向自己預定的方向發展的話,股價無疑會成為一潭死水,甚至走出緩慢下 跌的趨勢,最終導致被套!相反,如果采取積極措施引導股價變化,即使達到自己低買高賣的目的,勢必要以身試法,承受一定的法律風險。這一點,也是大多數主力,經常在管理層臉色下委曲求全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國股市被投資者稱之為政策市的根本所在!再加上政治面上的風云變幻(比如:中東局勢、臺海局勢等),宏觀上的調控手段(比如金融危機),行業內的潮起潮落,甚至包括上市公司經營面上的千折百回等等,都使二級市場潛藏著巨大的市場風險。

    但是如果脫離了二級市場上的炒做,從純粹投資的角度上來講,目前國內的股市基本上是無法運作的,推動經濟發展也成為不切合實際的幻想!不要說大部分上市公司成年累月的沒有給投資者分過紅,即使分了一點少得可憐的紅利,也不夠市場上股價一個極小的震蕩!從

這一點來看,實物資產短時間內,甚至在較長時間內不可能有很高的收益,有的甚至就沒有收益!這也是投資者把買賣股票稱之為“炒股票”的原因所在,也是很多專家在嚴格的監管措施下呼吁“水至清則無魚”的一個重要緣故!所以,炒做是必然的,但同時炒做肯定又是非理性的。投資者投資股票,主要是想通過二級市場上的股價的波動賺取低買高賣的利潤差價!需要將股權定價以不同方式脫離合理區域,炒作才變得有利可圖,才能夠將風險轉移給別人。但是炒做的過于厲害,要承受法律風險!所以機構投資者們一直在這種矛盾的夾縫里尋求生存。

    有沒有既能規避法律風險,又能夠逃避市場風險的坐莊方案呢?有!

    這就是一級市場上的坐莊方案!

    和在二級市場坐莊不同的是,在一級市場坐莊,必須首先要成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這是最基本的先決條件,離開這個先決條件,將無從做起!在一級市場坐莊必須逐步地從一個信息的接受方過渡和轉換到信息的制造和掌握方!

    一級市場上的運做同樣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選定運做目標后,首要問題就是融資,然后進行資本運做,收購目標的股權,直到掌握和控制上市公司。

    譬如:某上市公司總股本是3.6億,流通股是10000萬股,每股凈資產2.5元,市價17元,第一大股東持股1.8億,占總股本的50%。第一大股東進行股權轉讓,根據我國的證券法規,應以不低于凈資產的價格進行出售。主力以每股高出凈資產0.3元的價格(即2.8元的價格)高價進行收購,共計投入成本2.8元乘以1.8億股,合計5.04億元資金。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掌握和控制了上市公司。從表面上看,主力是吃虧了,因為每股多掏了0.3元,1.8億股就多掏了5400萬元,原第一大股東也因為賣了個較好的價格,額外收益了5400萬元!但是,主力可以增加一些攻關成本和費用,通過各種關系和途徑,拿到管理層的增發批文,在二級市場進行融資。

    比如按增發6000萬A股,每股以15元比市場價格便宜2元的價格進行增發,共募集資金15元乘以6000萬股計9億元,扣除各種發行費用后,全面攤薄,每股凈資產上升至4.5元左右。這樣,主力再進行股權轉讓時,還是參照國家有關資產轉讓的政策法規,以不低于每股凈資產值的價格轉讓,4.5元乘以1.8億股合計轉讓費用為7.9億元。減去投資成本5.04億元,凈收入2.86億元,利潤率高達57%。這樣高的收益,又不擔任何風險,何樂而不為呢?

    還有一種可以在一級市場坐莊的方法。仍然是采用資本運做的模式,成為上市公司控制性的第一大股東,不同的是這一次在二級市場上融資的方案是配股。但這種以配股為融資方式的坐莊方案,關鍵的問題是作為主力的大股東必須放棄配股。

    譬如:某上市公司總股本是3億,流通股是20000萬股,每股凈資產2元,市價12元,第一大股東持股6000萬,占總股本的20%。第一大股東進行股權轉讓,根據我國的證券法規,以不低于凈資產的價格進行出售,主力以每股高出凈資產0.2元的價格(即2.2元的價格)高價進行收購。共計投入成本2.2元乘以6000萬股,合計1.32億元資金。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掌握和控制了上市公司。從表面上看,主力是吃虧了,因為每股多掏了0.2元,6000萬股就多掏了1200萬元。原第一大股東也因為賣了個較好的價格,額外收益了1200萬元!但是,主力仍然花費一些攻關成本和費用,通過各種關系和途徑,拿到管理層的配股批文,在二級市場進行融資。

    比如:按10:3的比例進行配股,一共實際配售股份數額為總股本3億減去6000萬第一大股東的股數再乘以0.3合計7200萬股,配股價格以每股10元比市場價格便宜2元的價格向股東進行配股,一共募集資金10元乘以7200萬股合計7.2億元,此時總股本已擴張至3.72億股。扣除各種費用后,全面攤薄,每股凈資產值上升為3.6元左右。這樣,主力再進行股權轉讓時,還是參照國家有關資產轉讓的政策法規,以不低于每股凈資產值的價格轉讓,3.6元乘以6000萬股合計轉讓費用為2.16億元,減去投資成本1.32億元,凈收入8400萬元,利潤率高達63%。

    通過以上案例的剖析,我們發現在一級市場坐莊,既規避了法律風險,又逃避了市場風險,還產生了較高的收益。難怪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上圈錢成風!在一級市場坐莊的機理是由于我國上市公司股本結構的特殊性,由此導致了股權轉讓時計價方式的不同,正是因為這種不同導致了公司再籌資時財富由流通股股東向非流通股股東自然的轉移,而控制上市公司決策權的正是非流通股股東,從而起到把一級市場上的風險轉移到二級市場上的流通股股東身上!     可是,有時在資本運做結束后,股權并不一定能夠快速轉讓出去,投資上的收益也只是賬面形式上的。這樣融來的資金不是自己的,又有一個歸還期限,怎么辦?

    這時,可以采取股票向銀行抵押的方式,獲得資金。先行歸還融資。但是仍然享受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應有的權利!而并不失去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其他的利益還可以慢慢的得到,等于白賺了一個上市公司。

3下一頁   另外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可以采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相結合的辦法共同運做股價,比如把股權進行抵押貸款,用獲得的資金借助資產重組的題材,在二級市場對股價進行炒做。這樣從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同時下手,獲得雙重豐收,把在二級市場上炒做股價的盈利部分,用來歸還當初坐莊的融資成本。這樣的無本買賣,簡直和空手套白狼沒有什么不同。不但白撿了一個上市公司,運做得當的話,還可以賺到大把的現金,真正的一石四鳥。既賺得了實物資產(上市公司)又獲取了較大現金的利潤,創造實質性炒做題材的同時,還解決了歸還融資資金的問題,并且還通過募集資金的陸續投入,改變了上市公司的質量,擴大了上市公司的規模,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業績。

    以上講的幾種方案,都是上市公司符合再融資政策下的方案,那么,如果上市公司不符合再融資的條件怎么辦呢?

    除了成為控制性股東后,向上市公司注入好的項目或利潤外,還有一種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調節財務杠桿,促使上市公司符合再融資條件。

    比如A公司上市以來一直業績平平,由于行業一般,效益一直處于中下游階段。雖然不至于虧損,但是也很難有大的起色。股性也極度呆滯,這個公司每股收益每年就是0.15元附近,勞心費神的苦心經營,一年到頭,并沒有很大的收獲。那么我們就可以采用最簡單的調節財務杠桿的辦法,隱瞞凈利潤,讓它虧損。隱瞞的利潤越多,報表顯示虧損的越厲害,該上市公司到時間的增長速度也就越快!比如報表顯示其每年虧損0.5元,連續兩年,其實際相當于每股隱瞞利潤1.3元,到第三年可以對A公司進行重組,每股收益可以扭虧為贏,提高到0.20元,第四年可以進入成長期每股盈利0.3元,第五年進入高潮,每股收益高達0.8元,這樣,又一家中國第一藍酬股就橫空出世了。股價成為大黑馬是絕對的,實際上僅僅是財務杠桿的調節的作用,根本就不用費事。

這樣在塑造高成長神話的同時,只需要簡單的調節一下財務報表,不但有了理直氣壯的股價炒做的題材,而且也符合了上市公司增發和配股的準則。這樣A公司就有了上市公司再融資的資格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