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對市場的正確理解(1)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7 10:04:22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對市場的正確理解

巴菲特一再強調,投資者必須保持理性,只有這樣才能戰勝非理性的市場。在這一方面,巴菲特堪稱表率。他在第一次碰到1968年的大牛市時,毅然做出了退出的決定。

當時,美國股票的日平均成交量達到了1 300萬股,比1967年的最高記錄還要多30%。股票交易所被大量的買賣單據壓得喘不過氣來,這在美國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而且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了許多天。到1968年12月,道瓊斯指數竟然攀升到了990點,1969年初又升到1 000點以上。

面對一天比一天令人狂熱的股市,巴菲特清醒地意識到,狂熱背后的危險正在一步步逼近,為了防止自己的盈利付之東流,在1969年5月他最終拿定了主意,做了一件非同尋常的決定:解散巴菲特合伙公司。當時市場正處在牛市的高潮中,很多股東對此大為不滿,巴菲特的解釋是:"我無法適應這種市場環境,同時我也不希望試圖去參加一種我不理解的游戲而使自己像樣的業績遭到損害。"

事實證明巴菲特的決定是無比明智的。就在巴菲特退出股市不久,股票交易所的平均每一種股票都比1969年初下降50%。而在這次近似瘋狂的牛市中,巴菲特合伙公司沒有賠一分錢。

巴菲特說:"這場游戲的參與者是那些容易受騙的人、自我陶醉的人和無所顧忌的人。我相信,當這一時期的股票市場和商業發展被寫進歷史的時候,這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這種現象將會被認為是最重要的,也許是最具特色的狂躁病的表現。"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這是巴菲特戰勝市場的根本原則。所以當他第二次碰到大牛市的時候,他選擇了賣出大部分股票。

美國股市在1972年出現了歷史上的第二個大牛市,股價大幅上漲。當時幾乎所有投資基金都集中投資到一群市值規模大、企業聲名顯赫、被稱為"漂亮50股"的成長股上,如雅芳、施樂、寶麗來、柯達和得克薩斯儀器等等,這些企業的平均市盈率奇跡般地上漲到80倍。

在巴菲特的指揮下,伯克希爾公司開始大量拋出股票,只保留了16%的資金投資于股票。

結果,"漂亮50股"的股價在1973年初開始大幅下跌,道瓊斯指數也不斷回落,市場搖搖欲墜。那些1969年上市的公司,如沃爾特·迪斯尼、通用汽車、施樂、IBM、西爾斯等,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60%。

甚至到了1974年10月初,道瓊斯指數更是從1 000點狂跌到580點,美國幾乎每只股票的市盈率都跌回了個位數,這在華爾街非常少見。對那些被套牢的投資者來說,恐慌性的拋盤似乎永遠不會停止。而另一些投資者竭盡全力持有自己的股票,等待著反彈,但是反彈遲遲不見蹤影。他們被弄得筋疲力盡,最后不得不屈服了,他們賣出了股票。其他人也從市場的變化中得到了啟示,大家紛紛拋盤。然而,拋盤招致了更多的拋盤,一個有序的市場就變成了一個產生損失的邪惡的怪圈。

到1974年底,已經沒有幾個投資者有耐心和勇氣再進入股市這個競技場,在市場一片悲觀聲中巴菲特卻高聲歡呼。他在當時接受《福布斯》記者的訪問時說:"我覺得我就像一個非常好色的小伙子來到了女兒國。投資的時候到了。"是的,投資的時候到了!觀望了許久也等待了許久的巴菲特,在這個時刻終于裹挾著大量的資金,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那些連市場本身都難以忍受的股票上。就像一個貪嘴孩子遇到了一家糖果店,巴菲特在看似哀鴻遍野的股市中卻找到了很多有投資價值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