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第二章 如何看報表(21)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7 16:44:54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東方電子:偽造的“藍籌股”

2001年9月7日,稱雄五年的績優大哥大、科技王中王東方電子首次披露,“因公司涉嫌虛構利潤和操縱股價,正在接受證監會調查”。該股股價立即大跌,市值折去逾七成,把數以萬計的投資者推進了深不見底的陷阱。

從東方電子的財務報表看,公司凈利潤從1997年的7061萬元增長到2000年的47296萬元,增長了6.7倍;凈資產收益率平均高達30%。這在上市公司中是不多見的。因此東方電子曾連續三年被中證報和上海亞商評為最具潛力上市公司的第一名,被投資者公認為是真正的“藍籌股”。

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分析該公司的財務報表,則也會發現其中有些不可解釋的東西。該公司在1999年、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85576萬元、137501萬元和70292萬元,而公司的應收賬款余額也隨主營業務的增加不斷的增長,增長幅度甚至大于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應收賬款期末余額已經高達58230萬元,占2001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的82.8%。在應收款增加的情況下,東方電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卻為-4595萬元,這說明公司的贏利能力和流動性正在下降,財務狀況正在惡化。

另外,東方電子的利潤率也出奇的高,2000年為35%,遠遠高出其它幾家同行業上市公司,當時就有電力自動化行業的技術權威,某大學教授提出質疑,認為單從工業企業的角度來說,百分之三十幾的利潤是不可能的。一般來說,工業企業的利潤率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幾才是比較實事求是的。

如果投資者在東方電子大顯神威的時候,能夠冷靜而客觀地分析其財務報表,是不難發現其中一些弄虛作假的蛛絲馬跡的,但事實上,相當多的投資者僅僅是簡單地看了幾個財務數據,甚至單純聽信了一些股評人士或者證券媒體的鼓動,就把這只弄虛作假的股票當作了真正的藍籌股,因而大舉介入,很多投資者還是高價介入的,結果公司造假的丑聞敗露后,他們便成了違規違法者的殉葬品,投入的血汗錢灰飛煙滅。

藍田股份:“漁塘里放出的衛星”

從藍田股份公布的財務報告來看,該公司上市后一直保持著“優異”的經營業績:總資產規模從上市前的2.66億元發展到2000年末的28.38億元,增長了近10倍;1996年股本為9696萬股,2000年底擴張到4.46億股,4年時間股本擴張了360%;主營業務收入從4.68億元大幅增長到18.4億元,凈利潤從0.593億元快速增長到令人難以置信的4.32億元。上市后凈資產收益率始終維持在極高的水平,最近三年更是高達28.9%、29.3%、19.8%,每股收益分別為0.82元、1.15元和0.97元,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作為一家傳統的農業和食品加工企業,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確實出乎一般人的想象。

藍田股份的業績神話,最終被中央財大的一位女教師劉姝威戳穿了。劉姝威本來是從事銀行信貸研究和,她只用了大學中最基本的財務分析方法,用了最基本的20個比例,就發現藍田公司已成為一個空殼,已經沒有任何創造現金流量的能力,也沒有收入來源,完全是依靠銀行的貸款維持運轉,并拆東墻補西墻地支付銀行利息。出于對銀行及國家的責任感,劉姝威寫出一篇600字的文章發表在金融內參上,一個造假大案由此大白于天下。

劉姝威等人是如何識別藍田股份的造假黑幕的呢?其實他們并沒有用什么高深的理論,更沒有用什么特殊的手段,而只是根據其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從而發現了其中的破綻。

其一、應收帳款怎么會如此之少?該公司2000年銷售收入18.4億元,而應收帳款僅857.2萬元。在現代信用經濟條件下,無法想象,一家現代企業數額如此巨大的銷售,都是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自然經濟狀態下完成的?

其二、融資行為為何與現金流表現不符?2001年中報顯示,藍田股份加大了對銀行資金的依賴程度,流動資金借款增加了1.93億元,增加幅度達200%。這與其良好的現金流表現不太相符。按照公司優秀的現金流表現,自有資金是充足的,況且其帳上尚有11.4億元的未分配利潤,又何以會這樣依賴于銀行借貸?還有,2000年該公司實現經營性現金凈流量7.86億元,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則為-7.15億元(絕大部分是固定資產投入),這兩個數字極為相近,這是巧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