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20年投資路(1)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wǎng) 時間:2019-05-17 10:43:06 責編:767股票 人氣:
【第一篇】

20年投資路

李振寧走過的道路對一般投資者很有借鑒意義,他的投資生涯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最早參與證券市場的投資者如何從一個簡單投資者轉變成市場前進的推動者,又是如何從市場推動者轉變?yōu)轭I先國內的私募基金管理者的。在這一切背后,有著怎樣的投資邏輯和財富秘籍呢?

之一:操練,從黑色星期一開始

1985年,李振寧獲得中國人民大學西方經濟學碩士學位,被選拔到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負責股份制的國際比較和借鑒。

1986年,他作為中國青年經濟學家代表團成員專程赴日本考察,與日本大藏省證券局、東京證券交易所、野村證券、日興證券等機構的眾多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

回國之后,在1987年10月,李振寧來到香港,任香港東南經濟信息中心客座研究員,他抵港沒幾天,就發(fā)生了國際股市著名的"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的背景是:紐約股市經過夏季連創(chuàng)新高后,在1987年10月16日星期五開始下跌,當日跌逾91點(約5%)。之后的周一,即1987年10月19日,香港恒生指數(shù)一開市即受紐約影響,恐慌性下瀉120點,全日收市共下跌420.81點,收市報3362.39點,當日跌幅超過10%。

受香港暴跌影響,各亞太地區(qū)股市開始全面下瀉,效應如多米諾骨牌一樣迅速擴展至歐洲市場,最終繞地球一圈回到紐約,在10月19日,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shù)大幅下跌508點,跌幅達到22.61%,紐約股市市值一日之間消失了5600億美元,此輪股市下跌引發(fā)了金融市場的恐慌,隨之而來的就是20世紀80年代末的經濟衰退。

當香港恒生指數(shù)從3900點跌到1800點時,李振寧回憶說:"當時中國還沒有股市,我雖然研究了美國、日本、香港的股市,但還沒買過股票。到香港工作,給了我一個親身參與股票買賣的機會;港股大跌,提供了入市良機,所以我從在美國工作的妹妹那兒借了5000美元,生平第一次買進了股票。"但在當時,李振寧就表示,一定要買業(yè)績穩(wěn)定的藍籌股,"因為那時候股票還是有紙化的,需要半個月才能完成過戶,在此期間,如果你買的公司倒閉了,你的投資也就泡湯了。"

在這次簡單的操作中,李振寧賺了60%,用時僅為半年。

之二:第一桶金

1992年,李振寧回到大陸,他參與籌備一家注冊資金為1400萬美金的公司,并已被內定為公司的董事常務副總經理。

但當公司正式成立后,他卻選擇了離開,獨自下海,投身于剛剛萌動的中國證券市場。促使李振寧做出這個決定的理由是:第一,由于前幾年的研究和實戰(zhàn),他對股市的認識比一般人要深入得多;第二,李振寧自己這樣說,投資股票不用走后門搞關系,這種方式比較符合他直爽的性格。

在深證綜指還在100點左右時,李振寧開始大膽介入國內股市,當時,他以3.75元的價格買了5萬股寶安權證,兩個月后,深證綜指翻了兩倍達到300點,寶安權證最高時漲到每股23元。這一年,李振寧還做過幾次類似的投資,初始投入的20萬資金迅速增長到500萬,李振寧初戰(zhàn)中國股市告捷,也積累了自己投資生涯中的第一桶金。

之三:轉身私募

其實,李振寧的投資生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但他每次都憑借智慧和勇氣度過了難關。李振寧說,20世紀90年代初期,有人因為炒股虧了幾百萬就要跳樓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他最多時也曾欠著證券公司3000萬。

這筆錢是怎么欠下的呢,李振寧解釋,那是一個機構以他名義開的賬戶,不但在1994年股市的大跌中虧掉了屬該機構的1000萬,連以每年50%的利息從券商那借來的2000萬元也所剩寥寥,于是李振寧被券商追上了門。雖然這筆債務實際上與他無關,但李振寧認為,既然這筆債是用他的名字借的,他就一定要把這筆債務還清,因為與金錢相比,"李振寧"這三個字的聲譽更重要。

于是在1995年,李振寧來到上海,與那家券商簽訂了還款協(xié)議,之后他僅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就把賬戶內的700萬變成2300多萬,還清了欠券商的2000萬,之后,他又用剩下的300萬在半年內翻到4000萬,就這樣,他創(chuàng)造了半年賺13倍的神話。

因為這個神話,李振寧名聲大噪,很多大客戶、企業(yè)紛紛找他做投資咨詢。1996年,李振寧開始以個人名義幫別人理財,規(guī)模最高時超過了10億元,可以算是當時國內最大的私募基金。

之四:做自己想做的事

1997年,李振寧決定做自己想做的事:"1997年我就對我的總經理說,我要做中國最好的私募基金。"于是他還掉所有的理財盤,著手打造自己的投資事業(yè),上海睿信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應運而生。

為什么他偏愛"睿信"這兩個字,我們從《說文解字》中可以找到解釋:"睿,深明也;通也。""信,誠也。"--英明而富有遠見,誠實而恪守承諾。李振寧說,這兩個字不僅是公司企業(yè)文化的核心,也是他最初的信念和永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