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拋棄“低市盈率=高投資價值”觀念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22 15:37:03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我們一直提倡價值投資,那么,許多投資者接著經常會問,簡單地說,是不是就是說要買低市盈率的股票呢?確實,不止是一般投資者,很多專家(參與前一陣關于基金黑幕的討論的很多專家即持有這一看法)都抱有這么一種看法:低市盈率的股票是安全的,是績優的,從而持有就是投資行為。

這其實是另一種投資誤區。

不同于一件商品,股票的價格不等于公司的凈資產,這是因為這些資產和人力資源的結合之后就不僅僅是各件孤立資產了,這些價值具有了創造新價值的能力, 這些能力是各不同的。所以,公司股價可以認為是公司將來贏利的折現,當然要再乘上一個不確定性系數。

而市盈率是什么呢?它只是去年的數據,是過去的,而不是將來的。它是靜態的,不是動態的,它代表過去,代表已知,它只是一種表象,而不是深刻的內容。是的,它只代表去年,而不能反映將來贏利的能力,尤其是成長性。對此,投資大師彼得.林奇,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一家公司每股贏利1元,市價為20元,市盈率為20,每年的贏利以20%增長;另一家公司每股贏利也是1元,市價只有10元,市盈率僅為10,每年的贏利以10%增長。那么十年后,第一家公司的每股盈利為6.19元,繼續按20倍的市盈率,市價將為123.8元,即使按10倍來看,市價也為61.9元;而第二家公司每股盈利為2.59元,10倍市盈率后僅為25.9元。高成長的股票的市場表現要高于市盈率低而低成長的股票。

華爾街教父格雷厄姆教導我們要尋找隱藏價值,尋找被打折的被低估的資產。在如今,這種傳統意義上的隱藏資產比較少了,其實更重要的是,尋找被低估的贏利能力,被打折的成長潛力。市盈率只代表過去的贏利能力,要發現企業的將來的成長潛力,只有對企業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吉姆.羅杰斯曾和索羅斯合作,他們的合作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投資領域里最成功的雙子星,吉姆.羅杰斯本人也被認為是最了不起的投資大師之一。在他的概念里,重要的是變化和將來而不是現狀。70年代晚期,汽車工業大面積虧損,汽車股少人問津,而羅杰斯卻認為這種情況是不正常的,汽車行業很有前景,肯定會復蘇,他大量地買入,賺了一大筆。1974年洛克希德公司被謠傳可能破產,羅杰斯卻成為他的最大的外部持股者,因為1973年的阿--以戰爭暴露出美國在國防電子方面落后于前蘇聯,必須趕上,而洛克希德公司有最好的設備,結果它的股票從每股2美圓上升到120美圓。羅杰斯甚至喜歡買處于破產邊緣的股票,如果由于折舊原因虧損而有正的現金流,那么這個公司就仍然有希望。

關于成長性,尤其要提到次新股。因為上市之后,股本金增加了,而大部分募集資金所投入的項目尚在建設期,未產生效益,所以每股收入會被攤薄,使市盈率顯得偏高。但是隨著這些項目的建成投產,產生效益,市盈率會降低。所以選擇次新股一定不要被市盈率所困,而要看它是否有好的、有潛力的項目。這一點在最近的煙臺萬華(600309)上表現的最有說服力,煙臺萬華還有很大的潛力。

以上,大師們已經用生動的事實給我們很好地證明了選股不能唯市盈率,要打破唯市盈率的錯誤觀念。但是注意一點,我們一直到這里,都是假定所看到的市盈率是真的。

但是在國內來說,尤其不能相信市盈率,還因為有另一方面問題:我們看到的市盈率根本就可能是假的,是做出來的。在國內我們面對的環境太復雜,有許多公司心懷叵測,各懷鬼胎,年報里的贏利根本就沒法相信。

有公司做高利潤,粉飾自己,為了能配股,再圈錢,或為了配合莊家出貨;做高比較好理解,更讓人防不勝防的是,還有的公司故意做低利潤,這更加可氣,而且比較費解。那么為什么呢?原因至少有二:其一,次新股等為給股民造成一種成長的印象,給自己的明年年報增長留有余地,而有所保留,低報利潤。其二,為配合莊家低位吸貨,防止打草驚蛇,而故意低調處理??傊褪菦]法看。

就算是贏利沒錯,但是也必須看看這錢是怎么賺來的。有的帳上有利潤,甚至很多,但是都是應收帳,現金流為負,埋下了以后壞帳甚至虧損的隱患。有的主營虧損或微利,大大的利潤是投資轉讓,固定資產或房產出售等一次性的非經營性損益;或者大股東臨時讓托管經營而所得的奇高的托管費或贏利。這種所謂的利潤,猶如打腫臉充了個胖子,暫時讓公司精神煥發,看起來簡直都神采奕奕了,但是,這只是浮腫,都是表象,外強中干,沒用。真要長線投資指望它跑個長跑,半路倒地的可能性很大。  

以上凡此種種要說起來例子可太多了,簡直罄竹難書。多少"績優英雄"最后竟然虧損,套牢一大幫人,而細究起來,光鮮的表面下里面其實早已爛掉。著名的鄭百文就是典型的例子,還有廈新電子,康賽集團,湖北興化等等。

另一方面,也有人家財不露。比如有家公司99年下半年上市,緩緩走升,讓人感覺有莊入駐。但是年終卻一頭栽下,年報業績也平平。2000年春我們去公司調研的時候,感覺公司經營很好,產品市場也不錯,為什么業績一般呢?公司老總最后向我們透露,年報每股少報了1毛多,而且,公司已經通過高新認證,可以減稅。實際上,2000年中報出來后,是99年全年的1.5倍還多,而高新的消息也是幾個月后才宣布,當然了,股價此時已是年初的2倍多。

所以,市盈率我們要看,但是,決不能太看重。重要的還是要對公司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真正的成長潛力才會產生真正的牛股。很多投資者可能會抱怨,要對滬深兩市1000多家上市公司進行細致深入的分析談何容易,最好的辦法是依靠專業人士,閱讀優秀的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在美國,幾乎每一個投資者都有一家或幾家研究機構作為其投資顧問。另外,在中國社會環境下,高成長的明星企業的產生有一定的規律,循著這些規律去找尋,可以撥云見日,找到真正的成長股。目前,中國大多數企業所處的層次,是為一個區域性市場生產一種產品或提供一種服務,市場多這一種產品也不顯多,少這一種產品也不顯少,企業采取隨行就市的態度混口飯吃。這一層次依據企業所服務的"區域市場"的區域大小,可細分為三個檔次,即服務于地區市場者、服務于全國市場者和著眼于全球市場者。目前的上市公司大多數處于第一個檔次即服務于某一地區市場,這種企業不知地區市場外的世界是怎樣的,某一天被來自圈外的企業擠跨還以為是天災。比如,雙鹿電器,該公司是我國最早的冰箱生產廠家,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其市場越來越小,最終其所占據過的上海市場完全被海爾、科龍等做全國市場的企業瓜分殆盡。目前服務于全國市場的企業在滬深股市已有數量可觀的一批,他們的經營風險要比那些地區性企業低、投資價值要高。比如,深萬科,在眾多的地產股中,它是全國性經營的企業,它的每一元資產的含金量要比其它地區性房地產企業(魯潤股份、陸家嘴、外高橋等等)高得多。服務于全球市場的企業,在滬深兩市還是鳳毛麟角,深科技、生益股份等算是處于這一檔次的企業,它們的價值又高于那些只盯著國內市場的企業。當一個企業積累了一定的實力,其市場區域由一個層次向另一個層次邁進的時候,這個企業就將高速增長,當年四川長虹之所以有三年內股價上漲17倍的驕人業績,原因不是別的,而是四川長虹由一個著眼于地區市場的企業變成了一家著眼于全國市場的企業的緣故。應該指出,一個企業的成長不僅僅是這個企業的個人行為,而是上下游企業與之共同成長的一個群體行為,研究那些有較好的上下游產業基礎的行業中的領頭企業,它們最有希望成為高成長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