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拋棄“板塊”概念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22 15:37:02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拋棄“板塊”概念

   時下比較流行的一種股票分析方法是將股票分為若干板塊,多是按行業或某種似是而非的概念(如光概念板塊)劃分,然后說此板塊將如何,彼板塊將怎樣。作為一種分析和研究的方便,這無可厚非,但投資者卻經常被不自覺地引入了一個誤區:重板塊而輕個股。結果經常出現的情況就是,在熱門的被一致看好的行業板塊上大伙趨之若騖,例如任何時候的號稱"高科技板塊"上都有大量散戶熱衷持有。但是投資卻決不會是這樣簡單,結果往往難以讓人滿意,甚至最后將你大大套牢的正是屬于號稱不敗的最有成長性的某一板塊的某只高科技股上,而在你被擊沉的破船旁邊,輕舟而過的黑馬卻恰是不入你法眼的另一板塊的某股。事實是,"青山處處埋忠骨",在每個板塊下都有陷阱地雷和吸血鬼讓你完蛋,真正的不敗金身不會附于整個板塊。任何一只股票,重要的是個性,個性高于板塊。 舉個例子來說吧,1962年巴非特和他的合伙人以每股7.6美圓的價格買下了一家紡 織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一部分股份。即使在那個時候,紡織業也并非是高利潤的行業,巴非特看中的是這家紡織公司具有良好的、穩定的現金流,當時,伯克希爾.哈撒的運營資金是它市價的兩倍。巴非特利用它的良好的現金流和回報,進行了一系列的投資。以伯克希爾.哈撒為基地他建立了自己的金融帝國。 1994年伯克希爾的股價是每股20400美圓,32年里2600倍的漲幅,近乎神話。如果當時僅僅把伯克希爾看作紡織板塊里的普通一股,而沒有看到它實際已經發生的變化,管理層和經營方針發生的變化,做夢也不會想到它今天的成就。事實上,良好的現金流+一個金融大師=贏利奇跡。 華爾街另一個傳奇人物彼得·林奇也非常反對過時而又誘人的所謂"現代證券組合理 論",它教人不需要了解你所購買的公司,只要將股票按產業部門分門別類,然后按類別進行交易。林奇不會這么簡單地做他的組合,否則他也不會有他的輝煌。林奇大量地進行了各個公司的調查和走訪。那么,為什么不提倡按板塊劃分而要重視個股呢?因為在任何行業里都有好的、價值被低估的股票,也都有難副其實的被高估的股票。那么又為什么呢?同一個行業里的股票為什么發展潛力不同、價值不同呢? 1、隱藏價值 由格雷厄姆所提出的隱藏價值,經巴菲特和林奇等華爾街的后起之秀繼承了并且發揚,內涵和外延都更加豐富了。它至少包括這樣幾重概念:帳外隱匿的資產;存貨及土地的現市值和帳面值之差;未合并報表的子公司;補虧帶來的稅收優惠;公司具有的特許權;商譽等等。一個公司如果有未被發現的隱藏價值,其實際價值就非常有可能被低估了。 拿商譽來說,這種東西似乎很玄,只有當這個企業出售時才能度量。但是實際上它貫穿于這個企業的日常經營中。比如說,就啤酒來說,我們能接受青島啤酒比別的國產品牌貴;拿家電來說,海爾的售價比別家高;可口可樂比國產汽水價高又銷得好,絕非因為它神秘的7X。這體現出來的其實就是商譽。有商譽的公司,銷售利潤率一般會較同行高,會獲得超出行業平均利潤率的水平。在競爭激烈時,它顯得極其重要。 又比如特許權來說,某電視臺獲得的營業許可當時可能是免費的,但是多少年以后當它出售時卻可能價值數億。這又有多少人事先注意到了呢? 2、經營管理水平 同是服裝行業,我們既有象雅戈爾杉杉這樣的績優股,又有怎么也幸福不起來的ST幸福,和康賽。外貿行業我們既有浙江東方,又有ST九州。 管理混亂、應收帳款高企、投資效率低下、貪污腐敗、非法經營,這種情況下搞公司,無論哪種行業內的公司都搞不好。而象前面所講的巴菲特經營的伯克希爾,優秀的管理和經營,則使一個平凡的公司有了神奇的變化。經營管理人才是公司一筆財富。 3、公司的主導產品屬于不同的細分市場或處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上。 盡管處于同一行業,生產同一類產品,但是這家公司生產的這種產品可能處于早期發展、高速擴張、穩定收益、衰退某個不同的階段上。其產品必須細細分析,不能一概而論。例如,同樣是所謂的通信板塊,中訊科技、中科建、TCL等生產的是通信終端設備--電話機,其業務本質上屬于消費電子產品制造,技術含量不高,利潤微薄,無法和生產系統設備的大佬們50%左右的毛利率相比;而通信系統設備制造廠商中,青鳥華光,原先生產的程控交換機曾經風光一時,但現在則是江河日下,雖同是通訊行業,其科技含量和發展前景,絕不可與大唐、中興等同日而語。 實際上這一點最具迷惑性。眾多投資者對這些所謂科技股到底有多少科技含量難以 讀解,很容易陷入籠統的板塊泥潭,投資一只已是衰退階段的"高科技"股票而套牢。 好股票也有,需要仔細分析才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除了大唐、中興這樣的即將迎來業績高漲的股票之外,還有一些股票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顯現其英雄本色,但回報可能會更大,如新太科技,其業務是,基于個人計算機平臺,整合現在的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通信手段,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交流工具,業務前景廣闊;目前,其在綜合語音服務系統提供領域已有7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該領域是無可爭議的領導企業,贏利能力較強。其投資價值高于其它一些軟件開發企業。

來源:王中魁 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