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第六章逐漸接近真理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6 09:37:36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任何敗下陣來的人不是埋怨游戲不公平,就是認為根本沒有人能贏得這場游戲。因此,他們的失敗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多年來也有許多人曾經打敗了市場。我拜讀過像保爾·庫特能這類學院派人士感嘆價格難測的大作《股價的隨機特性》,他們認為:過去的價格波動與次日、或是次周發生的情況毫無關聯。真的,他和一大群顯然從未進場交易過的作家們都認為,由于市場是有效率的,因此那些被揭露的信息都已經完全公開了,并且反映在當期的股價中。所以,當天的價格之所以會發生變化,只是因為有新的信息(消息)進入市場所致。
這些作者最重要的觀念是:每天所能得到的報酬率都是獨立的事件,因此價格受到隨機變量的影響。亦即價格波動完全是隨機的,所以無法去做預測。如果你相信隨機漫步理論,就表示承認市場是有效率的,而且所有信息是被充分揭露的。顯然你是變化采納這種觀念的,你花了辛苦賺來的錢買下這本書,就是認為我能夠傳授給你大多數交易員或投資人所不知道的秘訣。
你對了!庫特能那票人顯然曾經用單一變數的相關性檢驗,測試未來價格活動的相關性。我猜他們是用移動平均數來測試未來價格變化的。方向是抓對了,但工具卻用錯了。
假如價格活動沒有相關性,長期而言,應該會有50%的市場交易日是以上漲做收,50%的市場交易日以下跌做收。市場應該像擲銅板一樣,銅板是沒有記憶力的,梅重新擲一次,都不會受到過去情況的影響。假如我在星期二擲銅板,出現正反面的概率應該是50/50,而且無論是在星期幾擲銅板,結果都會一樣。

市場不是擲銅板游戲

如果庫特能的理論正確,市場活動是隨機的,那么逐日價格變化的測試是很容易的。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假如價格活動是隨機的,那么不管是星期幾,每日區間價差,也就是每天的最高價減去收盤價,難道不會大致相同嗎?”
一般人應該會問,“假如所有價格都是隨機的,不管是上漲還是下跌,難道你不認為,無論是星期幾,當日價格變化的絕對值應該幾乎都相同嗎?”
最后一個問題,“假如價格是隨機的,那無論是星期價價格都不應該、也不會出現劇烈的上下波動,不是這樣嗎?”如果市場是沒有記憶的,那不論你在哪一天擲銅板或進場交易都無所謂。但事實上它是十分有所謂的。
我沒有聽信這些理論家的意見,而是到市場中了解實際情況。我用上述以及許多其他的問題,來檢驗某一天和隔天某一種價格型態,或是過去某種特定的價格波動是否具有依存性而且會超越隨機漫步的觀點,并持續影響到明天的價格波動。結果很明顯,市場并沒有反映出庫特能的主張。
庫特能及他的伙伴們顯然沒有測試過一星期內各天的相互依存關系。我曾經做過一個研究,讓電腦在每日開盤時進場及收盤時出場。這項測試涵蓋了所有的谷類市場,而由于資料本身與交易系統無關,所以它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窗,并讓我們比那些將本書束之高閣的人收益更大。測試資料明白顯示:所有的谷類市場在星期三的上漲情形比一周內的其他日子更為顯著。
你盡可以去查看那個隨機漫步理論的現況如何。就像它在星期三的谷類市場里踢到鐵板一樣。 然而這里所證明的事實正是我們在這場游戲中的優勢所在。當然,好處并不大,在隨機賭局中僅有1.5%到4%的可能性取勝,賭場靠那些優勢就能夠經營。雖然這個比例微不足道,但只要賭客來的夠頻繁,他們就可以聚沙成塔地累積起興建旅館以及提供免費餐飲的費用。

雖然谷類,尤其是黃豆,會有一些值得進行短線交易的機會,但值此世紀之交,還有許多具有爆炸性行情的市場值得我們注意:標準普爾500指數、國債、英鎊及黃金。前兩項尤其適合我們這些短線投機者。
我最喜歡的短線交易利器之一就是每周交易日法則。運用這種方法時,我會專注于開盤價到收盤價之間的變化,而不是只注意每天收盤價之間的變化。你該清楚我為什么這么做,身為短線交易員,至少是當日沖銷的交易員,一定會每天從開盤時開始工作,一直到收盤才結束。
股票被證實在星期一有上漲的傾向,債券則時在星期二,所有谷類價格在星期三則幾乎會大漲。為了證實這個論點,我們的研究資料遠溯自1968年起的谷類價格(30年的資料),1977年起的債券(21年的資料),以及標準普爾500指數自1982年開始的交易資料(17年)。簡言之,我們擲骰子的次數多到能夠歸納出足以置信的結論,而我們所觀察的資料也充分到足以決定它們是否可信,價格并不是在《華爾街日報》里喝醉的水手的隨機漫步中產生的。
經過這項研究,我們比其他交易員更超前了一步,這就是競爭的優勢,是在交易時必須要瞄準的機會之窗。并不是交易次數多就會贏,畢竟傻瓜也會每天都進行交易。只有像我這種老賭徒才會懂得,要了解如何不必經常進場交易、要如何選擇交易機會,只有這樣你的事業才會成功。
機靈的交易員可能會問我現在要回答的下一個問題,“假如每周交易日可以找出偏離,那么可不可能會出現產生偏離值的每月交易日?”
答案是肯定的,證明如下:在每月的每個交易日開盤時進行買賣,標準普爾500指數設定2500美元作為止損點,國庫券以1500美元作為止損點,或者在進場后的第三天出場。
這里的進場日不是指一般月歷上的日期,而是每月交易日。一個月可以有22個交易日,但因為碰上假日、周末等等,不見得一定會有22天。我們的進場規則是在線圖顯示的每月交易日開盤時買進或賣出。這表示你必須計算該月已經過了幾個交易日,以便安排交易。
這個每月交易日的觀念和與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很類似。大多數研究市場活動的作家及學生都把焦點擺在日歷日期上,但這樣做本身會有問題:假如電腦顯示某月的15日是最佳買進點,但今年這天剛好是星期六,隔天又是假日,那我們該在哪天進行交易呢?在星期三、星期四,還是下星期?每月交易日就沒有這種困擾,它能讓我們注意這個特定的交易日。
我不會只挑揀每月交易日進行交易。我會以每月交易日做為布局,做為何時采取何種行動的領先指標。我不見得一定在每月交易日做交易。當可以交易的時間來臨時,我會對該筆交易的最后決定稍作保留。我會留意其他狀況,因為這是一場有頭腦的人真槍實彈的競技,而不是機器人虛擬實境的試驗。我的研究顯示,所有的市場都會有一段每月交易日的布局期間,在這段期間內的漲跌機會對我們絕對有幫助。假如你交易的市場和本書所討論的不一樣,你就應該準備一臺電腦,或是請一位程序設計師,來提供你不同市場的信息。
的確,每年、每月、每星期都會有耕耘期和收割期。有些日子會比其他日子的收成更好,但只有少數有經驗的交易員才能瞎碰到這樣的交易機會。我的策略是找出像是每周交易日及每月交易日這類的偏離日,然后再結合另一種偏離的因素來提高對我有利的機會,這才是我真正想進行的交易方式:也就是盡量推高贏的概率。假如天平沒有大幅傾斜到對我有利的一方,我干嘛要交易呢?每年都會有很多偏離堆疊在一起的交易機會,我要等到它們出現為止。

每月價格路線圖

我得承認,預測錯誤的可能性永遠存在,這就是我仍然會采用止損點策略的原因。我只是會依照我手邊的信息做一些調整。這原本就是一個花腦力的行業。這個原則自古不變,未來亦然。所以我才樂此不疲地傳授可以創造成功因素的基本要素。我獲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每月交易日以及每周交易日的觀念。我真的不大確定是誰先發展出這個觀念的:不知是人品一流、期貨研究功力也一流的夏爾敦·耐特,還是我自己。但我相信我十分依賴這套技術。
我有幾位同行很排斥每周交易日的觀念,并且堅持一個星期內的每一天都不會有什么差異,我強烈地反對這個觀點。這是我決定明天行動的基石。本章中的數據顯示,一個星期內的每一天的確有差異現象存在。身為交易員的責任,就是要善用這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