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不戰而屈人之兵——靠跌出來的空間博取利潤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22 15:37:05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不戰而屈人之兵——靠跌出來的空間博取利潤

最近我做了一個2000年個股的流通市值變動統計,數據采樣分別是2000年頭尾兩個交易日(即1月4日、12月29日)的個股流通股本、收盤價,努力從流通市值波動的角度解析2000年大勢,并產生對今年行情的一些認識。
流通市值的總升水
兩市的總流通市值在2000年內已達到15570億元,相當于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六分之一,其增長情況如下:深市流通市值年度內增長了3361億元,增長率為85%,其中上市新股增長669億元,占新增流通市值的20%;滬市增長額為4015億元,增長率為95%,其中上市新股增長1161億元,占新增流通市值的24%,剔除上市新股增加流通市值的影響,兩市老品種的流通市值增幅為65%。
在衡量股民實際投資收益方面,平均股價(總流通市值÷總流通股本)更有說服力。年度內深市平均股價從9.93元上升到14.6元,滬市從10.27元上升到14.28元,兩市投資者理論上的年度平均投資收益率在40%左右。
流通市值的增長結構
從期內流通市值增幅的明細情況看,深滬兩市增幅居前的前60位(下面稱為成長組)基本上均與股本擴張有關,擴張前平均股本為1.28億股,平均股價為9.34元,平均流通市值為5.96億元;擴張后平均股本為2.39億股,平均股價為17.97元,平均流通市值為21.51億元,市值上漲三倍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兩市2000年初扣除新上市品種的平均流通股本為0.88億股,平均股價為10.10元,平均流通市值為8.89億元;年末分別上升至1.06億股、14元和14.89億元;成長組的流通股本起步規模較高而股價和平均流通市值均較低,期內股本擴張能力則遠高于市場水平(市場流通股本擴張度為21%),這說明2000年市場開始重視大盤股的投資機會,而絕對價格低廉和流通市值規模較小仍然是股價提升的原動力,股本擴張也仍然是上市公司做大流通市值的主要手段,并且很能夠得到市場歡迎。與之相應,增幅后60位(下面稱為滯漲組)在年初的平均流通股本為1.29億股,股價為15.81元,平均流通市值為20.37億元,并且年度內基本上沒有進行股本擴張,因此在年度內遭到市場的拋棄,平均股價反而比年初下降了10%之多。
在成長組中基本為重組品種所占據,約有半數左右流通股本在6000萬股以下;而滯漲組主要為基金前期的持倉品種,以科技網絡類、藍籌類、1999年度爆炒過的老莊股品種為主,證實在非實業成長基礎的市場中,只有重組仍是不朽的成長想象力;同時基金從一些長期持倉品種中撤退,固然企業自身的成長性已無法支持過高的流通市值,也似乎預示著市場新的輪回即將開始:畢竟從基金管理人運作的歷史上看,受美國證券市場的影響較大,納市科技股受冷落和傳統產業的復興也許能夠給我們一個信號。
事實上如果按股價的絕對年度漲幅排序,2000年市場的十強為深南玻(0012)、泰山旅游(600756)、泰山石油(0554)、ST深安達(0004)、金路集團(0510)、飛樂音響(600651)、天興儀表(0710)、川投控股(600674)、粵華電(0532)、ST港澳(0504),絕大多數是股價在10元以下、流通市值在5-7億元之間的品種,即流通市值、股價“雙低概念”,啟動之前均被市場長期冷落;而在前三十強中1999年以來屢被政策打壓的ST、PT類品種竟有八個之多,正所謂“壓迫愈緊,反抗愈烈”。有趣的是曾被列為1999年十大傷心股的品種如活力28(600703)、ST粵海發(600647)、武漢中百(0759)、輕騎海藥(0566)之類,年度漲幅均超過同期大盤平均漲幅;而連續多年盤底的傷心概念如深南玻(0012)、金路集團(0510)、山推股份(0680)、ST中華(0017)、深寶安(0009)之類更是士氣如虹,晉入百強之列。市場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家之道演繹得行云流水,只是投資者往往當局者迷,未必能夠有“心如井中之月”的定力。
此外從流通股本規模角度考慮,兩市年初流通股最小的一百只個股平均流通股本為0.22億股,流通市值為3.04億元,平均股價14.06元,至年末分別上升為0.32億股、6.53億元、20.13元,板塊平均漲幅超過100%,這說明小盤股仍然是超越市場平均收益率的良好工具,雖然期初的起動價格相對較高,平均股價上漲幅度也接近市場水平,但由于整個板塊的擴張性超過市場水平近四倍,最后其流通市值提升速度仍然遠遠跑贏大勢。返觀流通股本最大的一百只個股,年初平均流通股本為2.66億股,平均流通市值為2.22億元,平均股價8.34元,至年末分別上升為3.07億股、3.22億元、10.72元,但流通股本擴張能力僅為13%,遠低于市場水平,因此相應地板塊平均漲幅在30%左右。
2001年的市場機會
按照歷史的經驗,市場做大一個品種的流通市值的主要手段是靠股本擴張和股價炒作,這兩者的起點(流通市值、股價)越低,向上的張力就越大。因此小盤股跑贏大市的經驗屢試不爽,而只要不是惡炒過數年的品種,上一年度的傷心股至少在當期可以獲得平均漲幅,超過平均漲幅的機會也比比皆是。在實戰中有必要結合基本面對上年流通市值增幅較小的“安全品種”予以一定的關注。
從流通市值滯漲個股的情況看,可注意屬于基礎周期性產業的沉默股和傷心股,如鐵龍股份(600125)、湖北宜化(0422)、欣龍無紡(0955)、東方熱電(0958)、天津汽車(0927)、江泉實業(600212)之類,這部分個股本身在流通市值上就有擴張的原動力,而由于基礎周期性產業的復蘇,一旦在業績上有所提高,原本較小的流通股本和較低的股價很容易成為市場借機炒作的理由,使流通市值上一個臺階。其中流通盤中等偏小、具有產業優勢者更值得關注,如江泉實業(600212)。
此外,由于小市值品種具有更強的擴張性,在小市值板塊中上年度滯漲的中低價個股如隆源實業(0835)、深天馬(0050)、ST深大通(0038)、深圳西林(0065)等也可能蘊藏著一定的投資機會;何況市場還會產生新的傷心股如預虧、ST、PT之類。
2001年大盤向上拓展的空間可能不會太高,那么靠跌出來的反彈空間博取利潤是否是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操作思路呢?

來源:陳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