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巴菲特的合伙公司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5 15:28:02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在那些日子里,他的家里人經常找他征詢投資方面的建議。于是,他在1956年成立了巴菲特合伙公司,他告訴他的股東們說“我將像經營自己的錢一樣經營這個公司。我會承擔相應的損失,也應獲得我相應的利潤。我不會告訴你們我是怎樣經營的。”
巴菲特管理這個合伙公司,而其他成員都是有限股東,他們不做出任何決策。在公司的收益報告歸檔之前,巴菲特的投資者沒有人會知道他都做了些什么。

他從他的朋友們和親戚們那兒共籌集了105100美元創建他的合伙公司。除了經常到城里游說別人,主要是醫生,加入他的合伙公司外,巴菲特記錄下來的只有幾筆很小的花費。收取租金是正當的。巴菲

特非常珍視他那低成本的經營習慣。

他在離他樓上臥室不遠的由玻璃所圍起的走道里經營他的合伙公司。如果說曾經有人居住在店鋪的上面――確切地說應該是店鋪的里面的話――巴菲特在開始其資金管理方面無人可敵的事業時,就是住在那里的。 
1956年的一個夏日,本 .格雷厄姆的朋友,佛蒙特州諾威奇大學的校長,物理學教授荷馬 .道奇聽說了這位有巨大成就的青年人后,在駕獨木舟旅行回來后,來到了奧馬哈。道奇找到了巴菲特,從而成為了巴菲特合伙公司第一個來自于圈外的合伙人。

巴菲特穿著襪子打開了門,并邀請道奇進來隨便聊聊。道奇把12萬美元交給了巴菲特,讓巴菲特幫助他的家庭進行投資。

巴菲特在接受《財富》雜志的采訪時說,“荷馬告訴我說,‘我想讓你來管理我的錢。’我說‘我現在正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和我的家人一起搞了個合伙公司。’他說‘好吧,我也想和你搞一個合伙公司。’這樣,我和荷馬,他的妻子,孩子們還有他的孫子們也成立了一個合伙公司”。

道奇在巴菲特合伙公司里為他的家庭進行了投資,當他于1983年去世時,他所投資的金錢數已經增加到了幾千萬美元。

道奇的兒子諾頓是馬里蘭大學社會經濟學方面的專家。他曾捐助了4萬美元。《福布斯》雜志說,諾頓 .道奇決定用他的財富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在他經常去前蘇聯旅行的途中,道奇得知許多有才華的藝術家,因為沒有贊美共產主義國家的光榮而無法使他們的作品展出時,道奇賣掉了一些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并用賣股票的錢買下他們的作品,并對它們進行大肆宣傳,引起了公眾的注意。后來,道奇把價值2 000萬美元的藝術品捐贈給了魯特格斯大學。他曾經說過這些藝術品將被稱作是“巴菲特收藏品。”

道奇說過,“我父親一眼就看出,沃倫在金融分析方面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是,還有很多東西是他沒有看到的。”

老道奇見到的是世界上最具天賦的藝術家,他酷愛投資過程并掌握了所有的投資技巧。《財富》雜志上的同一篇文章中引用了伯克希爾公司的副主席查爾斯 .芒格的話,“巴菲特的大腦是一臺超級推理機器。因為他發音清晰、表達力強,你可以看到那個大腦在運轉。”

20世紀60年代早期到中期這段時間,一個叫做勞倫斯 .特奇,后來成為洛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主席的年輕人,給巴菲特寄來一張30萬美元的支票,還附有一張便條,上面寫著“把我算作你的合伙人。”

特奇作為一個投資者絕不是一個懶惰,缺乏雄心或能力的人,他后來把巴菲特描述成一位“當代最偉大的投資者。”邁克爾 .阿塞爾補充說,“那種說法太含蓄了。隨著伯克希爾公司財富網以冪的方式不斷擴張,沃倫 .巴菲特將會被看做是自由社會知名的、經濟價值方面最偉大的建筑師之一。”特奇后來告訴《福布斯》雜志的記者說,他賣掉了他的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以避免作為巴菲特合伙公司的投資者,因為他們兩個可能都對同一種股票感興趣而受到批評。

在巴菲特合伙公司創業早期,一些投資者和巴菲特一起在雇傭契約上簽字,但其他一些投資者則不這么做。約翰 .瑞恩寫道:“當我第一次見到巴菲特時,我做出了相反的決定,當時我想為我的錢找一個好的投資方向。在合伙公司創業的最早期,他連個辦公的地方都沒有,只得在離臥室不遠處的過道里操作公司的業務――沒有秘書、沒有計算器。當我發現股票的經營狀況不為人所知時,我決定不在雇傭契約上簽字。”

到1961年,31歲的巴菲特已是一位百萬富翁了。但是,當微軟公司的比爾 .蓋茨31歲時,已經是一個億萬富翁了。喜劇演員杰伊 .利諾在談到蓋茨時說:“這個人是如此的成功,他的私人司機是羅斯 .皮若特。”

1965年,巴菲特通過他自己的合伙公司,獲取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多數股權,那是馬薩諸塞州新貝德福德市一家擁有大約1400萬美元資產的紡織廠。

1969年,巴菲特認為,他不會再發現真正的價值,即以大大低于其內在價值的價錢廉價購買一家公司或部分公司,他決定解散經營得非常成功的合伙公司。

巴菲特合伙公司已擁有1億美元的資產,在13年的經營中,平均年增長率為30%;巴菲特的個人資產大約有2000萬美元。當時,年僅38歲巴菲特在給有限股東的信中寫道:

對于目前的情況,我有些跟不上形勢了。當游戲不再按照你的方式進行時,只有人類才會說新的方法是錯誤的,它肯定會使人們陷入麻煩之中,等等……但是,有一點我是清楚的,那就是我不放棄原來的方法,盡管這意味著在獲取豐厚的,唾手可得的利潤之前要高高興興地接受這個我完全不理解的方法,對此,我沒有成功地實踐過,但是,它可能會導致永久性的大量資產的損失。

他把合伙公司的資產分發給他的投資者們,把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權也按比例分配下去。

在《金錢的主人》一書中,約翰 .淳恩專門有描寫巴菲特的一章。關于巴菲特合伙公司,他這樣寫道,“在他漫長經營過程中,從未有一年出現不景氣的時候,即使在1957年、1962年、1966年和1969年嚴重的熊市狀況下,也未出現過。這個業績在現代投資組合管理上是非常卓越的,是別人無法超越的紀錄。”

巴菲特合伙公司解散后的第3年,股票市場經歷了幾十年中最糟糕的時期,即1973年―1974年的經濟癱瘓。

猜想一下,誰會在1973年買進股票,就像我們后來看到的那樣,在1973年的春天和夏天,巴菲特以最低的價格購進了大量的媒體和廣告公司的股票,包括價值1600萬美元的《華盛頓郵報》公司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