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國內生產總值GDP對匯率的影響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21 10:36:39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國內生產總值GDP對匯率的影響(影響指數:★★★★★,影響力大且久遠,但反應慢)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為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它不但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它是宏觀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晴雨表”,是政府和社會各界使用頻率最高、影響最大的綜合指標。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究竟處于增長還是衰退階段,從這個數字的變化便可以觀察到。GDP公布的形式會以總額或百分比率為計算單位。當GDP的增長數字處于正數時,即顯示該地區經濟處于擴張階段;反之,如果處于負數,即表示該地區的經濟進入了衰退時期。

    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共有四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包括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額,用公式表示為:GDP=C+I+C+X 。式中:C為消費;I為私人投資;C為政府支出;X為凈出口額。從經濟學來講,國內生產總值又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的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的進口。

    由于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定時間內所生產的商品與勞務的總量乘以“貨幣價格”或“市價”而得到的數字,即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等于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和),因此,總產量即使沒有增加,僅價格水平上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仍然會是上升的,但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國內生產總值的上升只是一種假象。有實質影響力的是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變化率,所以使用國內生產總值指標時,還必須通過GDP縮減指數,對名義國內生產總值作出調整,從而精確地反映產出的實際變動。因此,一個季度GDP縮減指數的增加,便足以表明當季的通貨膨脹狀況。如果GDP縮減指數大幅度增加,便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是貨幣供給緊縮、利率上升、進而外匯匯率上升的先兆。

    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而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反過來,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于衰退狀態、消費能力降低,該國中央銀行將可能減息以刺激經濟再度增長,利率下降加上經濟表現不振,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隨之降低。因此,一般來說,高經濟增長率會推動本國貨幣匯率的上漲,而低經濟增長率則會造成該國貨幣匯率的下跌。例如,1995~1999年,美國GDP的年平均增長率為41%,而歐元區11國中除愛爾蘭較高外(90%),法、德、意主要國家的GDP增長率僅為22%、15%和12%,大大低于美國的水平,這促使歐元自1999年1月1日啟動以來,對美元匯率一路下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貶值了30%。

    實際上,經濟增長率差異對匯率變動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原因有三:

    一是一國經濟增長率高,意味著收入增加,國內需求水平提高,將增加該國的進口,從而導致經常項目的逆差,這樣,會使本國貨幣匯率下跌。

    二是如果該國經濟是以出口導向的,經濟增長是為了生產更多的出口產品,則出口的增長會彌補進口的增加,減緩本國貨幣匯率下跌的壓力。

    三是一國經濟增長率高,意味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同時也意味著本國產品競爭力得到改善,因而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進口;并且由于經濟增長率高,也使得該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被看好,因而該國貨幣匯率會有上升的趨勢。

    在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由商務部負責分析統計,慣例是每季估計及統計一次。每次在發表初步預估數據后,還會有兩次的修訂公布。國內生產總值通常用來跟去年同期作比較,如有增加,就代表經濟較快,有利其貨幣升值;如減少,則表示經濟放緩,其貨幣有貶值的壓力。以美國來說,國內生產總值能有3%的增長,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經濟發展是健康的;但高于此水平則表示有通脹壓力,而低于15%的增長,則顯示經濟放緩和有步入衰退的跡象。

    在了解GDP時,應該知道GDP是算不精確的。GDP反映的是國民經濟的總體和總量,而現實中國民經濟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中,總是有一些新興行業和新興企業由于產生時間短,統計不規范,很難納入到國民經濟核算中,如當前的技術咨詢業、商務服務業、娛樂業等經濟活動就很難準確納入GDP核算中,所以任何一個時點上的GDP只能是相對準確的數據。由于新興行業、企業的不斷規范,核算條件的不斷完善,GDP歷史數據會經常作出一些必要的調整,這是國民經濟核算的一個特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