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成交量基礎知識(圖解)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7 14:53:55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一、成交量的含義 

    一般來說,股票買賣反映在價量、關系上,往往呈現價增量增,價跌量減的規律,根據這一規律,當價格上升時,成交量不再增加,意味著價格得不到買方的確認,價格的上升趨勢就會改變;反之,當價格下跌時,成交量萎縮到一定的程度不再萎縮,意味著賣方不再認同價格繼續下降了,價格下跌的趨勢就會改變。

    成交量催化股價漲跌:一只股票的成交量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當更多的人或更多資金對股票未來看好時,他們就會投入資金;當更多的人或者資金不看好股票未來時,他們就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引起價格下跌。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也就是說,不會所有的人對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壞。當然,這是一個比較單純的看法,更深層的意義在于:股票處在不同的價格區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數量會產生變化。比如市場上現在有100個人參與交易,某股價格在10元時可能有80個人看好,認為以后會出現更高的價格,而當這80個人都買進后,果真引起價格上升;股價到了30元時,起先買入的人中可能還有30個人認為價格不會繼續上升,因此會賣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個人可能改變了觀點,認為價格還會上升,這時,價格產生了瞬間的不平衡,賣出的有30人,買入的只有20人,則價格下跌。

    而股價不論怎幺漲跌,和剛才一樣,看好,看淡的人數會重新組合并決定下一步走勢。

    大多數人都有一個錯誤的看法:股票的成交量越大,價格就越漲。要知道,對于任何一個買入者,必然有一個相對應的賣出者,無論在任何價格,都是如此。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的放大,只能說明在這個區域的人們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個人看漲,50個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則說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們對股票毫不關心,比如5個人看漲,5個人看跌,90個人無動于衷或在觀望。

    那么分析成交量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幺呢?這主要體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首先,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說明越有吸引人,以后的價格波動幅度可能會越大
    其次,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的價格壓力和支撐區域。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說明該區域有很大的壓力或支撐,趨勢將在這里產生停頓或反轉。    再次,可以觀察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域的方向。當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說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暫進的統一,如果是向上走,那價格傾向于上升;若向下走,則價格傾向于下跌。    最后,可以觀察成交量在不同價格區域的相對值大小,來判斷趨勢的持續性。隨著某股價上升,成交量應呈現階梯性減弱,一般來說,股票相應的價格越高,感興趣或敢于參與的人就相應越少。不過這一點,從成交額的角度來看,會更加簡單扼要。

    二、成交量的基本法則  

    一般來說,成交量分析有以下幾個基本法則
    1、成交量是股價的先行指針,量增時,價遲早會跟上來;價增而量不增時,價遲早會掉下來    2、價格形態的有效性,需得到成交量的確認    3、在一波段的漲勢中,股價隨著遞增的成交量而上漲,突破前一輪的高峰,創下新高價,繼續上漲,然而此波段股價上漲的幾個成交量水準卻低于前一波段上漲的成交水準,則此輪價漲缺乏成交量基礎,有反轉的可能。    4、在一波段的長期下跌中,形成谷底后股價回升,成交量并沒有因股價上漲而遞增,股價上漲欲振乏力,然后再度跌落至先前谷底附近,或高于谷底,當第二谷底的成交量低于第一谷底時,是股價上漲的信號。    5、股價下跌,向下跌破股價形態趨勢線或者移動平均線,同時出現大成交量,是股價下跌的信號,強調反轉信號得到成交量的驗證。    6、股價跌落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出現恐慌賣出,隨著日益擴大的成交量,股價大幅度下跌,繼恐慌賣出之后,預期股價可能上漲,同時恐慌賣出所創的新低,將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跌破。隨著恐慌大量賣出之后,往往是(但也有例外的時候)空頭市場的結束。    7、股價連續下跌之后,在低檔出現大成交量,股價卻沒有進一步下跌,價格僅小幅波動,表明有資金吸納,股價將止跌上揚。

    我們可以上證指數為例,2006年的5.19行情成交量急速放大,導致其后連續7個交易周的上漲,而且,經過以后幾個月的調整,隨著07年初的成交量放大,走出一波更為持久的行情,這與06年的5.19行情的成交量放大迅猛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說,06年5.19行情中量增較大,且價增相應不足,隨著短線獲利浮籌的洗出,發展出一波更大的行情,而06年八月底開始出現的調整,則是因為大盤突破2000點后,向上展開斜線上攻,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使得大盤需要通過調整來重新積累量能。而九月底兩市成交量萎縮至100億元左右,也使調整階段性到位,賣方已無力再將股價進一步推低。(附圖1)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三、市場成交量與價格的關系

    了解市場成交量與價格的關系能找到價格短線運行的有用線索
    1、當前價格運行趨勢:市場上行或下探,其趨勢可以用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進行確認,逆趨勢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縮減或清淡成交量進行確認。

    2、呈弱勢的警告:如果市場成交量一直保持銳減,則警告目前趨勢正開始弱化。尤其是市場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斷的準確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應該值得懷疑。    3、突破的確認:市場失去運行趨勢時即處于區間波動,創新高或新低即實現對區間的突破將隨著成交量的急劇增加。價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預示市場尚未真正改變當前運行區間,所以應多加謹慎。     四、成交量的四種基本形態      1、放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后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這里面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市場人士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賣,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二是市場人士都對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賣,所以又急劇縮量。
    當然,任何問題我們都應該有辯證的思維,對待縮量也是如此。如果個股或大盤在大幅放量之后縮量陰跌,顯然是壞事,顯示預示著一輪跌勢的展開。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5月21日,滬市成交量放大至200億和217億,之后量能再也無法放大,開始橫向整理,至6月14日大盤見頂后,大盤明顯縮量,6月27日開始放量下跌,7月23日加速下跌,至10月22日跌至1514點,始于6月27日的此輪跌勢共跌去700余點,持續時間長達4個月,是典型的放量之后縮量導致的下跌。但千萬不能忘記,下跌初始階段的股指是處于長期牛市之后的高位2200點之上。(見附圖2)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與此完全相反的實例是,2002年3月8日和11日,滬市成交放大至238億和213億,經縮量回落整理后,終于爆發6.24行情。不可否認,6.24行情的爆發,消息面的利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6月21日,滬市成交就大幅放大,預示著新一輪漲升即將開始,只不過停止國有股減持的重大利好大大加強了漲升的爆發力,但也大大縮短了行情的持續時間,急劇放大的成交量和場外資金的蜂擁而入使得資金面難以為繼,結果導致了行情的夭折。短短5個交易日,滬市成交1650多億,然后大盤縮量下跌,至2003年1月6日,股指創出自1999年下半年以來的新低1311點,此輪跌勢共跌去400余點,持續時間超過半年。這又是一個典型的放量之后縮量導致的下跌,但是這里大家也必須注意,下跌初始階段股指是在創出2002年年內新高1748點之后。當時股指處于階段性的高點,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見附圖3)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縮量陰跌表示市場處于弱勢,極小的成交量就能打低股指,陰跌之后必然有放量大跌,這對于多方是極為不利的。反之,縮量上漲表示市場處于強勢,較小的成交量就能推動股指上揚,之后必然會放量大漲。個股方面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這個時候大家基本都對后市走勢有較大程度的認同,下跌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同樣,上漲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買進,坐等獲利,等股價上沖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2、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后市分歧逐漸加大,在一部分人堅決看空后市時,另一部分卻對后市堅決看好,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卻在大筆吸納。放量主要有以下兩種基本形態:

    1)補倉性放量:其實質是莊家為了回補在較高位置拋出的籌碼,而在較低的位置進行回補,以保證自己持有固定的倉位,保持自己對該股的相對控制地位;并非是為了發動攻擊性行情。而在實戰中,往往表現為放量后的第二天該股股價沖高無力且成交量比昨日萎縮,說明莊家沒有投入更多的資金維持攻擊走勢的持續。在技術體系上,其往往是周期要素或圖表,指標系統矛盾,不能形成共振。對待補倉性放量的辦法可以是短線在其無法放量超過昨日的量時按照交易系統出局。

    2)攻擊性放量:其實質是莊家有計劃、持續地投入資金推動自己做高股價的攻擊性行為。實戰中,具體表現為巨幅放量后的第二天,莊家繼續投入資金對可能拋盤進行攻擊,說明莊家繼續持行攻擊計劃的決心。如果該股處于目前的熱點,則其快速攻擊的意圖就更加確定無疑了。像攻擊性放量在技術體系上,應該表現為多周期,多要素的和諧共振。

    3)迅速測算成交量:開盤10分鐘的成交量*24。如果大于昨日的量,則短線可以繼續持倉,不為盤中洗盤震蕩所迷惑;否則短線可逢高先出局,不參與洗盤調整,避免陷入短線牛皮拉鋸而喪失其它短線獲利機會。

    放量相對于縮量來說,有很大虛假成份,控盤主力利用手中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簡單的事,但我們也沒有必要因噎廢食,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將計就計,借力打力的“咬他一口”。

    3、堆量:當主力意欲拉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有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堅決退出,不要幻想再有巨利獲取了。

    4、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妖莊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后又沒有后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五、量價關系中的八個基本形態  

    1、量價關系是成交量分析中重要組成部分,學會看量價關系的變化是看盤的一項重要本領和基本功。
    1)量增價平,轉陽信號: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成交量增加股價企穩現象,此時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于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有時候也會在上升趨勢中途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后仍會有行情。    2)量增價升,買入信號: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該積極進場買入與莊共舞。    3)量平價升,持續買入: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上升,可以在期間適時適量地參與。    4)量減價升,繼續持有: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升,適宜繼續持股,即使鎖籌現象較好,也只能是小資金短線參與,因為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的漲幅,接近上漲末期了。有時在上漲初期也會出現“量減價升”,則可能是曇花一現,但經過補量后仍有上行空間。    5)量減價平,警戒信號:成交量顯著減少,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上漲之后,進行橫向整理不再上升,此為警戒出貨的信號。此階段如果突發巨量天量拉出大陽大陰線,無論有無利好利空消息,均應果斷派發。    6)量減價跌,賣出信號:成交量繼續減少,股價趨勢開始轉為下降,為賣出信號,此為無量陰跌,底部遙遙無期,所謂多頭不死跌勢不止,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斬倉認賠,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趨勢逆轉,應及時止損出局。    7)量平價跌,繼續賣出:成交量停止減少,股價急速滑落,此階段應繼續堅持及早賣出的方針,不要買入當心“飛刀斷手”。    8)量增價跌,棄賣觀望: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下跌之后,出現成交量增加,即使股價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對待極度恐慌的“殺跌”,所以以此階段的操作原則是放棄賣出空倉觀望,低價區的增量說明有資金接盤,說明后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彈的產生,適宜關注;有時若在趨勢逆轉跌勢的初期出現“量增價跌”那應更應果斷地清倉出局。 

    2、從量價關系的角度選股的時候要注意以下要點:
    從價格方面分析,當股價處于相對低位或大底部區域的個股,其上漲空間較大;或者股價雖在強勢向上,但并未出現連續收陽的組合形態的個股,顯示主力資金仍然在吸籌階段。    從量能變化上分析,連續多日成交呈現持續溫和放大的特點,股價目前位于突破之時,成交量出現快速放大的態勢    例如:深圳華強(000062),該股為深圳本地科技概念重組股,2005年下半年隨大盤回落,形態超跌之后,在低位構筑大圓弧底形態,2006年持續溫和放量,到今年便出現了一輪上升的行情(附圖4)。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