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推進上市公司分類監管還需五方面補短板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8-14 10:08:40 責編:767股票 人氣:
熊錦秋
近日,深交所微信號發文稱,深交所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思路,深入探索推進分類監管,區分情況、突出重點、精準監管,持續提升監管效能。筆者認為,對上市公司實施分類監管,給優秀企業以實惠、給高風險企業以約束,才能激發市場向上動力。
所謂分類監管,是指相關部門在對監管對象進行評價分類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類別的監管對象,采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近幾年來,a股上市公司數量增長較快,監管工作量不斷增加,但無論是交易所,還是證監部門,監管人員數量卻不能同比例增長,監管資源難以滿足監管工作量快速增長的需要,分類監管、對優質上市公司投放較少的監管資源,就成為處理這種矛盾的一個理性選擇。
目前深交所建立的分類監管評價體系,基于信息披露、公司治理、規范運作、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等維度,涵蓋40余項財務和非財務風險指標,將上市公司分為正常、關注、重點關注、重點監管四類。在此基礎上,一方面深交所積極支持持續規范經營的公司做優做強,另一方面深交所向“重點關注”類、“重點監管”類公司集中監管資源。
在筆者看來,上市公司分類監管的核心就是區別對待,尤其對“重點關注”類、“重點監管”類等具有高風險公司要嚴格監管、持續監管,大幅提升違法違規成本。而分類監管的實施主體,不僅包括交易所層面,更為重要的其實是證監部門層面,因為只有證監部門才能在行政許可時體現區別對待的分類監管精神。
事實上,早在2001年證監會就發布《關于加強派出機構上市公司監管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建立上市公司風險分類監管制度”,但其中尚未明確行政許可時按上市公司分類予以區別對待;2002年制訂下發《上市公司風險分類標準指引 試行〉》 目前該文件似已廢止 。
為落實上市公司分類監管制度,推動A股形成爭先創優的積極向上氛圍,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制定科學的上市公司分類標準體系。目前深交所建立的分類監管評價體系,其中指標主要是上市公司自身的各項指標,筆者想補充的是,上市公司風險,往往是大股東等不規范運作所產生,建議將此納入上市公司分類標準評價指標,包括控股股東增持等承諾執行情況、信用記錄、占用上市公司資金、違規擔保、關聯交易標的資產估值公允性等。交易所與監管部門建立的分類監管評價體系既可相同,也可各具特色。
其次,按上市公司分類在資產重組、再融資、資金使用等方面予以區別對待。優質公司當然應該獲得市場資源更多配置,要讓其并購重組享受快速通道、再融資享受綠色通道、資金使用擁有相當大自主性。相反,對高風險公司,這些方面都應從嚴控制,尤其是并購重組,高風險公司自己一畝三分地都種不好,又怎么有能力去整合經營新的資產;而若讓場外企業借殼高風險公司,一方面滋生風險的“病毒基因”可能復制傳播,另一方面若搖身一變成為高富帥也有悖于市場的“三公”原則,這將引導投資者追捧高風險公司。
其三,要在監管措施方面予以區別對待。在日常監管、現場檢查、風險處置等監管領域,根據上市公司不同分類,設置相應的差異化監管措施,要為優質公司創造寬松的監管環境,允許公司更大程度自治;對高風險公司,證監部門可采取約見談話提醒、例行檢查、專項核查等方式監控風險,要求上市公司及時向投資者揭示風險,督促上市公司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逐步化解和消除風險。
其四、在信息披露方面予以區別對待。上市公司監管分類,其中評價指標當然包括信息披露,但一家上市公司雖然信息披露評級為A級 優秀 ,并不表明該公司監管分類評級就是優秀,因為可能在其他方面存在高風險。目前上交所信息披露直通車業務適用于股票在上交所上市的所有公司,深交所對除信息披露考核為D的公司之外公司允許直通披露,建議對于監管分類為高風險的公司,在一定時期內不得適用直通車披露。
其五,在退市方面予以區別對待。高風險公司需要監管部門配置更多監管資源,市場從它身上得不到什么,甚至仍可能在公眾市場傳播風險,浪費監管資源,此前建立了重大違法退市制度,體現維護公共利益的監管導向,同理,應強制讓極高風險公司退市,防范公眾利益被卷入高風險。
作者為財經時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