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生產者價格指數PPI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21 10:36:38 責編:767股票 人氣:
    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影響匯率指數:★★★★)

    生產者物價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簡稱為PPI,是衡量制造商和農場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價格指數。它主要反映生產資料的價格變化狀況,用于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成本價格變化情況。一般是統計部門通過向各大生產商搜集各種產品的報價資料,再加權換算成百進位形式以方便比較。例如,美國是以1967年的指數當作100進行比較的,該指標由勞工部每月公布一次,對未來(一般在3個月后)價格水平的上升或下降影響很大,也預示著今后市場總體價格的趨勢。

    因此,生產者價格指數是一個通貨膨脹的先行指數,當生產原料及半制成品價格上升,數個月后,便會反映到消費產品的價格上,進而引起整體物價水平的上升,導致通貨膨脹加劇;相反,當該指數下降,即生產資料價格在生產過程中有下降的趨勢,也會影響到整體價格水平的下降,減弱通貨膨脹的壓力。但是,該數據由于未能包括一些商業折扣,所以無法完全反映真正的物價上升速度,以致有時出現夸大的效果。另外,由于農產品是隨季節變化的,而且能源價格也會有周期性的變動,對該價格指標影響很大,所以使用該指標時,需加整理或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才宜作分析。

    對于外匯市場而言,市場更加關注的是最終產品PPI的月度變化情況。由于食品價格因季節變化而發生波動,而能源價格也經常出現意外波動,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體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一般將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化剔除,從而形成“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以便進一步觀察通貨膨脹的變化趨勢。

    在外匯交易市場上,交易員都十分關注該指標。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高,則有通貨膨脹的可能,央行可能會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對該國貨幣有利好影響;如果生產物價指數下跌,則會帶來相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