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其它經濟指標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21 10:36:35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六、財政預算赤字(Budget Deficit )(影響指數:★★★)

    財政預算赤字(Budget Deficit )主要描述政府預算的執行情況,說明政府的總收入與總支出狀況。若入不敷出即為預算赤字;若收大于支即為預算盈余;收支相等即為預算平衡。外匯交易員可以通過這一數據了解政府的實際預算執行狀況,同時可據此預測短期內財政部是否需要發行債券或國庫券以彌補赤字,因為短期利率會受到債券發行與否的影響。

    一國之所以會出現財政赤字,有許多原因。有的是為了刺激經濟發展而降低稅率或增加政府支出,有的則是因為政府管理不當,引起大量的逃稅或過分浪費。當一個國家財政赤字累積過高時,就好像一家公司背負的債務過多一樣,不利于國家的長期經濟發展,對于該國貨幣也屬于長期的利空消息。且日后為了要解決財政赤字,就只有靠減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稅收這兩項措施,這對于經濟或社會的穩定都有不良的影響。因此,一國財政赤字若加大,該國貨幣就會下跌;反之,若財政赤字縮小,該國貨幣就會上揚。

    美國政府一向以財政赤字而聞名,克林頓時代的赤字曾轉為盈余,但小布什上臺后,適逢經濟衰退,又對外連續用兵,導致再次出現高額赤字。

    七、平均時薪(Average Hourly Earnings)(影響指數:★★)

    平均小時薪金(Average Hourly Earnings)是用平均每小時和每周收入來衡量非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和薪水水平。每小時收入數據反映了每小時基礎工資率的變化,并反映了加班的獎金增長情況,平均小時薪金可以較早地反映出行業工資和薪水成本的變化趨勢,與雇用成本指數相輔相成,共同為衡量總勞動成本提供參考。

    該指標存在著一定的易變性和局限性,但仍然是一個月中關于通貨膨脹的頭條消息。外匯市場主要關注每月和各年隨季節調整的平均每小時和每周工資的變化情況。一般而言,如果預計平均小時薪金能引起利率的上漲,那么每小時工資的上漲對該國貨幣而言將形成利好刺激,反之,則形成利空刺激。在美國,該指標由聯邦儲備委員會進行監控。

    八、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影響指數:★)

    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是指個人從各種途徑所獲得的收入的總和,包括工資、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會福利等收入。該指標是預測個人消費能力、未來消費者購買動向及評估經濟情況好壞的一個有效指標。

    個人收入提升代表經濟景氣,下降則是經濟放緩、衰退的征兆,對貨幣匯率走勢的影響不言而喻。如果個人收入上升過急,央行擔心通貨膨脹,又會考慮加息,加息自然會對貨幣匯率產生強勢效應。

    九、消費者信貸余額(Consumer Credit)(影響指數:★★)

    消費者信貸余額(Consumer Credit),包括用于購買商品和服務的將于兩個月及兩個月以上償還的家庭貸款。在西方國家,貸款消費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在購買大宗商品(比如房屋、汽車)或是購買大宗服務(如接受大學教育等)的情況下,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民眾數量會相當多,從而形成消費者信貸余額。

    外匯市場關注的是隨季節調整的超前凈信貸余額。一般來講,消費者信貸余額增加,表明消費支出和對經濟的樂觀情緒增加,這種情形通常產生于經濟擴張時期;信貸余額下降,則表明消費支出減少,并可能伴隨著對未來經濟活動的悲觀情緒。

    通常而言,如果消費者信貸余額不出現大幅波動的話,外匯市場對該數據的反應并不強烈。同時,投資者不能孤立的解讀消費者信貸余額,要結合其他數據綜合考察。

    十、IFO經濟景氣指數(IFO Business Climate Index)(影響指數:★★★)

    IFO經濟景氣指數(IFO Business Climate Index)由德國IFO研究機構編制,是觀察德國經濟狀況的重要領先指標。IFO是德國經濟信息研究所注冊協會的英文縮寫,1949年成立于慕尼黑,是一家公益性的、獨立的經濟研究所,被稱為德國政府的智庫之一。

    經濟景氣指數來源于企業景氣調查,它是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建立的一項統計調查制度。它是通過對企業家進行定期的問卷調查,并根據企業家對企業經營情況及宏觀經濟狀況的判斷和預期來編制,由此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經濟運行狀況,預測未來經濟的發展變化趨勢。

    IFO經濟景氣指數的編制,是對包括制造業、建筑業及零售業等各產業部門每個月的情況進行調查,每次調查所涵蓋的企業家數在7000家以上,然后依企業評估目前的處境狀況、短期內企業的計劃和對未來半年的看法而編制出的指數。

    經濟景氣指數目前主要通過兩個指標來反映:一個是企業家信心指數,是根據企業家對企業外部市場經濟環境與宏觀政策的看法、判斷與預期(主要是通過對“樂觀”、“一般”、“不樂觀”的選擇)而編制的指數,用以綜合反映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環境的感覺與信心;第二個是企業景氣指數,是根據企業家對本企業綜合生產經營情況的判斷與預期(主要是通過對“好”、“一般”、“不佳”的選擇)而編制的指數,用以綜合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景氣指數的表示范圍為0~200之間。100為景氣指數的臨界值,表明景氣狀況變化不大;100~200為景氣區間,表明經濟狀況趨于上升或改善,越接近200越景氣;0~100為不景氣區間,表明經濟狀況趨于下降或惡化,越接近0越不景氣。

    十一、ISM指數(影響指數:★★★)

    ISM指數(Institute of Supply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Index)是由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公布的重要數據,對反映美國經濟繁榮度及美元走勢均有重要影響。美國供應管理協會(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ISM)是全球最大、最權威的采購管理、供應管理、物流管理等領域的專業組織,該組織成立于1915年,其前身是美國采購管理協會,是全美最受尊崇的專業團體之一。

    ISM指數分為制造業指數和非制造業指數。

    ISM供應管理協會制造業指數由一系列分項指數組成,其中以采購經理人指數最具有代表性。該指數是反映制造業在生產、訂單、價格、雇員、交貨等各方面綜合發展狀況的晴雨表,通常以50為臨界點。高于50被認為是制造業處于擴張狀態,低于50則意味著制造業的萎縮,影響經濟增長的步伐。

    ISM供應管理協會非制造業指數反映的是美國非制造業商業活動的繁榮程度,當其數值連續位于50以上水平時,表明非制造業活動擴張,預示著整體經濟正處于擴張的狀態;反之,當其數值連續位于50以下水平時,則預示著整體經濟正處于收縮的狀態。

    十二、采購經理人指數(PMI) (影響指數:★★★)

    采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簡稱為PMI,是衡量制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雇員、訂單交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八個范圍狀況的經濟指數。

    采購經理人指數以百分比來表示,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即當指數高于50%時,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信號;當指數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有經濟蕭條的憂慮。它是領先指標中一項非常重要的附屬指針,市場較為看重美國采購經理人指數,它是美國制造業的體檢表,在全美采購經理人指數公布前,還會公布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這是全美采購經理人指數的一部分,市場往往會就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的表現來對全國采購經理人指數作出預期。

    除了對整體指數的關注外,采購經理人指數中的支付物價指數及收取物價指數也被視為物價指標的一種。

    十三、耐用品訂單(Durable Good Orders)(影響指數:★★★)

    耐用品訂單(Durable Good Orders)代表未來一個月內,對不易耗損物品的訂購數量,該數據反映了制造業的活動情況。就定義而言,訂單泛指有意購買、預期馬上交運或在未來交運的商品交易。

    該數據包括對汽車、飛機等重工業產品和制造業的耐用品及其他諸如電器等物品訂購情況的統計。耐用品訂單由美國商務部負責,每個月向全美五千家大公司及全球七萬個生產場所搜集必要的資料,再予以公布。耐用品訂單中包括國防軍事設備,扣除其中的國防耐用品訂單后,其余的就可以代表未來的廠商投資支出。

    一般而言,非國防用途的耐用品訂單約等于國內生產投資項目的15%,但是美元如果走強,則可能會使上述的推論打折扣。因為非國防用途的耐用品訂單有一小部分是給國外買主,這部分沒有計算在國內生產的投資項目中,反而被歸類在出口項目中;同時,非國防用途的耐用品訂單排除了自國外購入的部分,這部分雖并入國內生產的投資項目中,但在國外進口增加的部分中往往被忽略了。

    一般來說,耐用品訂單基本上有以下兩個缺點: 一是在數據在公布后,事后修正幅度很大;二是數據的代表性問題,如常有某一個月訂單金額大幅提升而下兩個月卻大幅下降的事情發生,主要原因是美國國防部有時會有大訂單產生。另外市場也注意扣除運輸部門的數據,因為運輸部門如汽車、輪船、飛機等都屬于高單價的產品,該部門數據的變化對整體數據有很大的影響,而使得耐用品訂單的數據失真。

    十四、工業生產指數(Industrial Production)(影響指數:★★★)

    工業生產指數(Industrial Production)是一套衡量美國工廠、礦山以及煤氣和電力等公用事業每月實際產出的指標數據。由于工業和制造業是美國經濟的主導,因此反映工業和制造業狀況的指標備受市場關注。

    工業生產增長表明經濟增長,而工業生產下滑則表明經濟收縮,一個增長的工業指數,意味著繁榮的勞動力市場和擴張的消費需求。工業生產的迅速增長,不僅僅影響到美聯儲的利率政策,也會使得世界各機構在投資組合中加大美國資產的比重。這樣,對美國資產的需求就會大幅增加,進而表現在市場對美元的需求也大幅增加,所以投資人將生產指數提高視為美元的利好消息。

    十五、產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影響指數:★★★)

    產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也叫設備利用率,是工業總產出對生產設備實際生產能力的比率。簡單的理解,就是實際生產能力到底有多少在發揮生產作用。統計該數據時,涵蓋的范圍包括制造業、礦業、公用事業、耐用商品、非耐用商品、基本金屬工業、汽車業及汽油八個項目,代表上述產業的產能利用程度。

    當產能利用率超過95%以上,代表設備使用率接近全部,通貨膨脹的壓力將隨產能無法應付而急速升高,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升高的情況下,對一國貨幣是利好消息;反之,如果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下,且持續下降,則表示設備閑置過多,經濟有衰退的現象,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降低的情況下,對該國貨幣是利空消息。

    十六、零售銷售(Retail Sale)(影響指數:★★★★)

    零售銷售(Retail Sale)是零售銷售數額的統計匯總,包括所有主要從事零售業務的商店以現金或信用形式銷售的商品價值總額。零售數據對于判定一國的經濟現狀和前景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因為零售銷售直接反映出消費者支出的增減變化。在西方發達國家,消費者支出通常占到國民經濟的一半以上,像美國、英國等國,這一比例可以達到2/3。

    在美國,商務部統計局每個月進行一次全國性零售業抽樣調查,其調查對象為各種形態和規模的零售商(均為商務部登記在案的公司)。因為零售業涉及范圍太廣,因而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調查,以取得較具代表性的數據資料。耐用消費品方面的零售商包括汽車零售商、超級市場、藥品和酒類經銷商等。由于服務業的數據很難搜集和計算,所以將其排除在外,但服務業亦屬于消費支出中重要的一環,其消費增減可以從個人消費支出(包括商品零售和服務)這一數據中得出結果。

    在西方國家,汽車銷售構成了零售銷售中最大的份額,一般能夠占到25%,因而在公布零售銷售的同時,還會公布一個剔除汽車銷售的零售數據。此外,由于食品和能源銷售受季節影響較大,有時也將食品和能源剔除,再發布一個核心零售銷售數據。

    一國零售銷售的提升,代表該國消費支出的增加和經濟情況的好轉,利率可能會被調高,對該國貨幣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銷售下降,則代表景氣趨緩或不佳,利率可能調低,對該國貨幣形成利空消息。

    十七、汽車銷售(Auto Sales)(影響指數:★★)

    汽車銷售(Auto Sales)是消費者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能很好地反映出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一般而言,美國的汽車銷售額約占零售額的25%和整個消費總額的8%。

    汽車銷售情況是投資者了解一個國家經濟循環強弱情況的第一手資料,早于其他個人消費數據的公布。因此,汽車銷售為隨后公布的零售額和個人消費支出提供了很好的預示作用。另外,汽車銷售還可以作為預示經濟衰退和復蘇的早期信號。汽車銷售額如果上升,一般預示著該國經濟的轉好和消費者消費意愿的增強,對該國貨幣產生利好影響,同時可能伴隨著該國利率的上升,刺激該國貨幣匯率上揚;反之,情況則相反。

    十八、存貨量(Inventories) (影響指數:★)

    存貨量(Inventories)也叫商業和批發、零售庫存,是指整體銷售行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每個月的存貨量。它們可能是原材料、正在生產中的產品或是制成品。存貨量是生產數額減去銷售量的一個數字。

    如果生產完成之后,銷售快,大眾消費強,存貨量自然就會降低,導致商品流轉速度快,預示著經濟狀況良好,貨幣匯率會呈上升趨勢;相反,存貨量堆積,資金積壓,有生產、無消費,則經濟不景氣,不利于該國貨幣匯率的上升。

    十九、新屋開工及營建許可(Housing Starts and Building Permits)(影響指數:★★★)新屋開工及營建許可(Housing Starts and Building Permits)是指一國新建房屋的開工率和營建許可的增減率。建筑類指標在各國公布的數據體系中一般占有較重要的地位,因為房地產業對于現代化經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一國經濟景氣與否也往往會在建筑類指標上反映出來。房屋的建設屬于投資,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在西方國家,新屋開工和營建許可是建筑類指標中較為重要的兩個,考察的基本上是居民住宅或非工業用途的建筑范疇。住宅動工的增加將使建筑業就業人數增加,新近購房的家庭通常會購買其他耐用消費品,通過乘數效應,使得其他產業的產出和就業增加。建筑業對商業循環非常重要,因為住宅建設的變化將直接聯系著經濟衰退或復蘇。

    在美國,一般新屋開工分為兩種:獨棟住宅與群體住宅。獨棟住宅開始興建時,一戶的基數是1,一棟百戶的公寓開始興建時,其基數為100,依此計算出新屋開工率(Housing Start)。專家們一般較重視獨棟住宅的興建,因為群體住宅內的單位可以隨時修改,波動性較大,數據通常無法掌握。

    通常而言,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的增加,理論上對于該國貨幣形成利好因素,將推動該國貨幣走強;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的下降或低于預期,將對該國貨幣形成壓力。

    二十、領先指數(Leading Indicator)(影響指數:★★★★)

    領先指數(Leading Indicator)也叫領先指標或先行指標,是預測未來經濟發展情況的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之一,是各種引導經濟循環的經濟變量的加權平均數。它主要用來預測整體經濟的轉變情況,及衡量未來數月的經濟趨勢。在美國,由商務部負責搜集一系列相關指標,并加權平均生成先行指標數字發布。

    領先指數由眾多要素構成,涉及國民經濟的諸多方面。美國領先指數的組成部分及其在指數構成中的權重如下:

    (1)生產及制造業工人平均工作周權重:1014

    (2)制造業工人的失業率權重:10141

    (3)消費品和原料的新訂單權重:0973

    (4)59500家大公司普通股股價權重:1149

    (5)庫存的實際變化權重:0986

    (6)M2的貨幣供應量權重:0932

    (7)流動資產總額的變化權重:09

    (8)密歇根消費者情緒指數權重:0892

    (9)成套設備的合同及訂單權重:0946

    (10)新頒發的私人住宅建筑許可證權重:1054

    (11)凈經濟主體的組成權重:0973

    (12)銷售不暢公司的比例權重:1081

    倘若這些要素多數向好,則可提前預期領先指數將會上升。領先指數通常每月公布一次,各國公布時間不盡一致。假如領先指數連續三個月下降,則預示經濟即將進入衰退期;若連續三個月上升,則表示經濟即將繁榮或持續擴張。通常領先指標有6至9個月的領先時間。在美國,一般認為領先指標可以在經濟衰退前11個月預測經濟下滑,在經濟擴張前3個月預測經濟復蘇。二戰后,領先指數已經被成功用來預測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的榮枯拐點。

    通常而言,外匯市場會對領先指數的劇烈波動作出強烈反應,領先指數的猛增將推動該國貨幣走強,領先指數的猛跌將促使該國貨幣走軟。但用領先指數來預測經濟增長率并不完全準確,主要原因有三:一方面,在計算一些成分時,使用的是抽樣調查的方法,而這種方法無法避免誤差;另一方面,有些成分的數據不能得到,只有修正計算方法,而這也會出現誤差;第三個方面,美國政府和美聯儲迅速而明智的調控也是避免衰退預期變成現實的重要原因。雖然領先指數不能百分百的預測將來的經濟,但它的作用和高可信度仍然引起了各國的關注。到目前為止,它仍然是經濟計量學家預測經濟發展前景的主要指標之一。

    綜上所述,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各指標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人們所關注的程度也不同。此外,凡是良性的、溫和上漲的指標都是利好消息,但上漲速度過快,則往往會帶來負面影響從而招致政府調控,進而變成利空消息;凡是惡性的、溫和上漲的指標都是利空消息,但是急劇惡化的情形則往往促使政府采取對應措施,從而帶來利好消息,這就是否極泰來的辨證結果。

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