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道氏理論-4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7 11:02:15 責編:767股票 人氣:

道氏理論入門之四
  道氏理論是所有市場技術研究的鼻祖。盡管他經常因為“方應太遲”而受到批評,并且有時還受到那些拒不相信其判定的人士的譏諷(尤其是在熊市的早期),但只要對股市稍有經歷的人都對它有所聽聞,并受到大多數人的敬重。但人們從未意識到那是完全簡單的技術性的,那不是根據什么別的,是股市本身的行為(通常用指數來表達),而不是基本分析人士所依靠的商業統計材料。道氏理論的形成經歷了幾十年。1902年,在道去世以后,威廉·P·哈密頓和羅伯特。

雷亞繼承了道氏的理論,并在其后有關股市的評論寫作過程中,加以組織與歸納而成為今天我們所見到的理論。他們所著的《股市晴雨表》《道氏理論》成為后人研究道氏理論的經典著作。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理論的創始者——查理斯·道,聲稱其理論并不是用于預測股市,甚至不是用于指導投資者,而是一種反映市場總體趨勢的晴雨表。大多數人將道氏理論當作一種技術分析手段——這是非常遺憾的一種觀點。其實,“道氏理論”的最偉大之處在于其寶貴的哲學思想,這是它全部的精髓。

雷亞在所有相關著述中都強調,“道氏理論”在設計上是一種提升投機者或投資者知識的配備或工具,并不是可以脫離經濟基本條件與市場現況的一種全方位的嚴格技術理論。根據定義,“道氏理論”是一種技術理論;換言之,它是根據價格模式的研究,推測未來價格行為的一種方法。

在雷亞的著作《道氏理論》一書中,他論述了“道氏理論”中極其重要的三個假設和五個“定理”,基本上仍是適用于今天。但是,我們不能以表面的意思解釋它們。

道氏理論由五個“定理”組成:

定理1--道氏的三種走勢(短期,中期,長期趨勢)

定理2--主要走勢(空頭或多頭市場)

定理3--主要的空頭市場(包含三個主要的階段)

定理4--主要的多頭市場(也有三個主要的階段)

定理5--次級折返走勢(也稱“修正走勢”,多頭市場中的下跌走勢,或空頭市場中上漲走勢)。

19世紀20年代福布斯雜志的編輯理查德。夏巴克,繼承和發展了道氏的觀點,研究出了如何把“股價平均指數”中出現的重要技術信號應用于各單個股票。而在1948年出版的由約翰·邁吉、羅伯特·D·愛德華所著《股市趨勢技術分析》一書,繼承并發揚了查理斯·道及理查德·夏巴克的思想,現在已被認為是有關趨勢和形態識別分析的權威著作。

道氏理論的形成過程

我們一般所稱的“道氏理論”,是查爾斯·道,威廉姆·皮特·漢密爾頓與羅伯特·雷亞等三人共同的研究結果。

查爾斯·H·道(1851-1902)出生於新英格蘭。紐約道·瓊斯金融新聞服務的創始人、《華爾街日報》的創始人和首位編輯。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新聞記者,早年曾得到薩繆爾·鮑爾斯的指導,后者是斯普林菲爾德《共和黨人》杰出的編輯。

道曾經在股票交易所大廳里工作過一段時間,這段經歷的到來有些奇怪。已故的愛爾蘭人羅伯特·古德鮑蒂(貴格會教徒,華爾街的驕傲)當時從都柏林來到美國,由于紐約股票交易所要求每一位會員都必須是美國公民,查爾斯·H·道成了他的合伙人。在羅伯特·古德鮑蒂為加人美國國籍而必須等待的時間里,道把持著股票交易所中的席位并在大廳里執行各種指令。當古德鮑蒂成為美國公民以后,道退出了交易所,重新回到他更熱愛的報紙事業上來。

后來,道氏設立了道瓊斯公司,出版《華爾街日報》,報道有關金融的消息。1900年到1902年,道氏充任編輯,寫了許多社論;討論股票投機的方法,事實上,他并沒有對他的理論作系統的說明,僅在討論中作片段報道。

查理士。道爾在1895年創立了股票市場平均指數--“道瓊工業指數”。該指數誕生時只包含11種股票,其中有九家是鐵路公司。直到1897年,原始的股票指數才衍生為二,一個是工業股價指數,由12種股票組成;另一個是鐵路股價指數。到1928年工業股指的股票覆蓋面擴大到30種,1929年又添加了公用事業股價指數。道本人并未利用它們預測股價的走勢。1902年過世以前,他雖然僅有五年的資料可供研究,但它的觀點在范圍與精確性上都有相當的成就。

道的全部作品都發表在《華爾街日報》上,只有在華爾街圣經的珍貴檔案中仔細查找才能重新建立起他關于股市價格運動的理論。但是已故的S·A·納爾遜在1902年末完成并出版了一本毫不偽裝的書——《股票投機的基礎知識》。這本書早已絕版,卻可以在舊書商那里偶爾得以一見。他曾試圖說服道來寫這本書卻沒有成功,于是他把自己可以在《華爾街日報》找到的道關于股票投機活動的所有論述都寫了進去。在全書的35章中有15章(第五章到第十九章)是《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文章,有些經過少許刪節,內容包括“科學的投機活動”、“讀懂市場的方法”、“交易的方法”以及市場的總體趨勢。

1902年12月查爾斯。道逝世、華爾街日報記者將其見解編成《投機初步》一書,從而使道氏理論正式定名。

威廉姆·皮特·漢密爾頓在道氏的指導下進行研究,他是當時“道氏理論”最佳的代言人。
道氏過世后,漢密爾頓在1903年接替道氏擔任的編輯工作,直至他于1929年過世為止,他繼續闡明與改進道氏的觀念,這些內容主要是發表在。后來在1922年,出版了《股票市場晴雨表》一書,書中集中論述了道氏理論的精華,并使“道氏理論”具備較詳細的內容與正式的結構。

漢密爾頓在許多問題中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其中包括市場操縱行為(“在一次重要的牛市或熊市時期積極向上的力量將壓倒市場操縱行為,這是后者無法比擬的”);投機行為(“投機行為消亡之時就是這個國家消亡之日”)甚至包括政府的管制(“如果說過去的十年中有什么值得公眾牢記的教訓,那就是當政府干預私人企業的時候,既使這個企業的宗旨是發展公用事業,其結果也將是無法估量的損失和微乎其微的收益。”)。

羅伯特·雷亞是漢密爾頓與道氏的崇拜者,他由1922年開始至1939年過世為止,在病榻上勉強工作,利用兩人的理論預測股票市場的價格,并有相當不錯的收獲。雷亞對于“道氏理論”的貢獻極多,他納入成交量的觀念,使價格預測又增加一項根據。一書是由巴倫氏雜志于1932年發行,目前已經絕版,雷亞在此書摘取威廉姆。皮特。漢密爾頓的研究成果,并提出許多有助于了解“道氏理論”的參考資料。稍后,在一書中,雷亞顯示“道氏理論”可以穩定而精確地預測未來的經濟活動。

雷亞在所有相關著述中都強調,“道氏理論”在設計上是一種提升投機者或投資者知識的配備或工具,并不是可以脫離經濟基本條件與市場現況的一種全方位的嚴格技術理論。根據定義,“道氏理論”是一種技術理論;換言之,它是根據價格模式的研究,推測未來價格行為的一種方法。

道氏理論在30年代達到巔峰。那時,《華爾街日報》以道氏理論為依據每日撰寫股市評論。1929年10月23日《華爾街日報》刊登“浪潮轉向”一文,正確地指出“多頭市場”已經結束,“空頭市場”的時代來臨。這篇文章是以道氏理論為基礎提出的預測。緊接這一預測之后,果然發生了可怕的股市崩盤,于是道氏理論名嗓一時。

道氏理論最早用于股票市場,以此判斷股市的升跌,看經濟的興衰,其后他的繼承人威廉彼德.咸   美頓再將著名的道氏理論發揚光大,作為推測投資市場走勢的一種工具。

道氏提出一個目前成為現代金融理論之公理的命題,即:任一個別股票所伴隨的總風險包括系統性與非系統性風險。其中,系統性風險是指那些會影響全部股票的一般性經濟因素,而非系統性風險是指可能只會影響某一公司而對于其它公司毫無影響或幾乎沒有影響的因素。

由于道氏理論反映了投資市場受益與風險的一般客觀規律,近年越來越多的人將該理論用于投資市場上,已經在成熟的金融市場上驗證的結果表明,道氏理論對于價格走勢的預測是有效的。

為了慶祝道氏對投資市場研究的貢獻,美國市場技術家聯會頒給道瓊斯公司一份哥翰銀碗,

以表揚查理士。道爾對投資分析界的貢獻,道氏理論,被今日的權威人士視為反映股票市場活動的晴雨表,在道氏去世100年后的今天,這個不朽的理論仍留給市場技術分析師們一個有力的工具。

道氏的理論基礎

道氏理論有極其重要的三個假設,與人們平常所看到的技術分析理論的三大假設有相似的地方,不過,在這里,道氏理論更側重于其市場涵義的理解。

假設1:人為操作——指數或證券每天、每星期的波動可能受到人為操作,次級折返走勢也可能到這方面有限的影響,比如常見的調整走勢,但主要趨勢不會受到人為的操作。

有人也許會說,莊家能操作證券的主要趨勢。就短期而言,他如果不操作,這種適合操作的證券的內質也會受到他人的操作;就長期而言,公司基本面的變化不斷創造出適合操作證券的條件。總的來說,公司的主要趨勢仍是無法人為操作,只是證券換了不同的機構投資者和不同的操作條件而已。

假設2:市場指數會反映每一條信息——每一位對于金融事務有所了解的市場人士,他所有的希望、失望與知識,都會反映在“上證指數”與“深圳指數”或其他的什么指數每天的收盤價波動中;因此,市場指數永遠會適當地預期未來事件的影響。如果發生火災、地震、戰爭等災難,市場指數也會迅速地加以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