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美聯儲允許大銀行重啟股票回購,高盛、花旗等率先行動,這次能否走出疫情陰霾?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0-12-22 09:26:46 責編:767股票 人氣:

美聯儲宣布允許大型銀行恢復股票回購!

日前,美聯儲在其官網公布今年第二輪銀行壓力測試結果。結果顯示,在兩種假設全球經濟嚴重衰退的情況下,美國大型銀行擁有較強的資本水平,能夠抵御新冠疫情和經濟衰退所帶來的沖擊。

與之一同公布的,還有美聯儲宣布允許大型銀行明年一季度恢復股票回購的決定。消息一出,華爾街的大型銀行們股價應聲而漲,18日盤后,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集團盤后漲幅均超5%,分別為5.81%、5.55%和5.40%。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月10日,英國央行也宣布,將允許英國銀行恢復部分派息及派發獎金。市場有聲音認為,歐美金融監管種種舉措意味著銀行業逐漸走出疫情影響。“對銀行業來說,真正的利好是美聯儲放松這些約束,那時候銀行股才算真正走出疫情影響。”某國際投行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

此外,亦有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國內銀行業開始恢復常態化經營,“現在實體經濟已經開始復蘇,銀行業經營也將回歸到常態。”分析人士說。

壓力測試顯示美國大型銀行能抵御疫情沖擊

“在過去的一年中,銀行系統一直作為力量之源,而今日的壓力測試結果證實,即使未來經濟形勢急劇惡化,大型銀行仍然可以向家庭和企業提供貸款。”美聯儲金融監管副主席蘭德爾·夸爾斯(Randal K.Quarles)日前表示。

美聯儲18日在其官網公開今年第二輪銀行壓力測試報告。具體來看,壓力測試假設的全球經濟嚴重衰退的情景有兩種:一是失業率飆升至12.5%,然后下降到約7.5%;二是失業率達到11%的峰值,然后再略微下降到9%。

測試結果顯示,大型銀行在假設全球經濟嚴重衰退的情況下,今年第三季度至明年第三季度期間,接受壓力測試的33家美國大型銀行虧損總額將超過6000億美元,高于今年6月份首輪壓力測試的損失額。同時,大型銀行整體一級普通資本充足率最低將從12.2%降至9.6%,仍高于美聯儲4.5%的最低標準。

市場有聲音認為,這意味著銀行業開始走出疫情影響,不過有國際投行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這次的壓力測試只能算是“復查”,較首輪測試結果并沒有什么太大不同。

實際上,早在今年6月份,美聯儲就在疫情期間做過銀行業首輪壓力測試。彼時測試結果顯示,大部分銀行資本水平充足,但也有數家逼近“紅線”。“首輪壓力測試過后,美聯儲對銀行的行為提出一系列要求,比如限制股票回購,提高保證金比率以及減少派股息等基于巴塞爾協議的風險控制的條款,以確保銀行能夠保留資本。”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據了解,美聯儲主導的銀行業壓力測試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被保留的有效常態監管措施。作為一種強有力且能穩定金融市場的監管工具,壓力測試有助于確保大型銀行能夠在經濟衰退期間支撐經濟。

而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面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美聯儲年內已對大型銀行進行過兩輪壓力測試。通過評估大型銀行的損失、收入和資本水平來評估銀行的彈性,為未來假設情景下的損失提供了緩沖。

美聯儲允許大型銀行恢復股票回購

與壓力測試結果一同公開的,還有美聯儲允許大型銀行恢復股票回購的消息。美聯儲表示,鑒于目前的經濟不確定性,為保持銀行業的實力,正在擴大目前對分配的限制,將允許大銀行在一定條件下于2021年第一季度恢復股票回購。同時,股息派發將繼續受到限制。

此次允許大型銀行恢復股票回購的消息一出,華爾街的大型銀行們股價應聲而漲。18日盤后,美國銀行(NYSE:BAC)盤后漲4.36%,富國銀行(NYSE:WFC)盤后漲3.41%;摩根大通(NYSE:JPM)、摩根士丹利(NYSE:MS)和花旗集團(NYSE:C)盤后均漲超5%,分別為5.81%、5.55%和5.40%。

業內人士表示,重啟股票回購確實可為銀行股股價帶來新一輪提振。

“對銀行業來說,真正的利好是美聯儲放松這些約束,那時候銀行股才算真正走出疫情影響。”美國某投行人士向記者指出,考慮到美聯儲比較保守,出于避免金融危機的顧慮,所以可能疫情確定結束了才會整體放松銀行監管,“因而,短期內對于放松監管的預期就比較重要。”其表示,允許恢復股票回購本身就是一種利好信號,“特別是對銀行來說”。

在今年首輪壓力測試結果出來之后,美聯儲便要求大型銀行采取三季度暫停股票回購并限制股息支付等措施,以確保其資本充足。“雖然銀行業有能力在面對最嚴峻情況時保持充足資本,但經濟復蘇軌跡及其對銀行機構的影響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蘭德爾·夸爾斯在彼時美聯儲聲明中稱。

據法新社報道,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首次做出上述限制措施,旨在限制銀行使用資金的途徑,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經濟下行。

早在今年3月份,美國金融服務論壇就曾公告稱,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富國銀行等在內的8家銀行將暫停股票回購至6月底,節省下來的資金將被用于向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的個人和企業發放貸款。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聯儲發布上述消息的一周前,英國央行就發布聲明稱,由于當地銀行業的資本充足情況可以進一步應對疫情的沖擊,將允許英國銀行恢復部分派息及派發獎金。

不過對比來看,美聯儲對于派息的限制仍然是相對嚴格。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這可能與美聯儲自己的風險偏好有關,“派息還是可以派的,不是不讓派。但是不能發以前那么多了,銀行都在存現金。”美國某投行人士表示,銀行把發的股息都存著作為自身現金儲備,以應對當下還沒有完全控制住的疫情。

多家國際投行宣布回購計劃

據金融界,在美聯儲宣布壓力測試結果后,摩根大通即宣布其董事會已批準一項300億美元的新股票回購計劃。摩根大通計劃將2021年第一季度股息維持在每股90美分。摩根士丹利董事會授權該行在2021年回購至多100億美元股票。

花旗集團也計劃重啟股票回購,并繼續支付每股51美分的季度股息。集團首席執行官Michael Corbat表示:“我們很高興在進入2021年之際有機會考慮全面的資本行動。最新的壓力測試結果進一步表明,即便在不確定時期,花旗也具有一定彈性。”高盛表示計劃于下季度重啟股票回購。

“向股東返還資本仍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富國銀行首席執行官Charlie Scharf表示,“盡管我們預計明年第一季度的資本分配能力不會太大,但我們仍有大量超出監管要求的剩余資本。”該行計劃在2021年1月15日的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提供更多關于資本分配計劃的信息。

國內銀行業恢復常態化經營

那么國內的銀行業是怎樣的表現?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向記者表示,疫情對銀行業本身并沒有沖擊和影響,其影響的主要是實體經濟進而間接影響到銀行業的經營,“現在實體經濟已經開始復蘇,銀行業經營也將回歸到常態。”

“其實A股銀行已經回調很多了,本身經濟復蘇對銀行就是大利好,并且中國現在整體的外貿出口很高,因為中國疫情控制得好。”有行業研究人士向記者表示。

也有某大行資深從業人員告訴記者,通過疫情,實體經濟也算是進行了一輪優勝劣汰的選擇,“能挺過來的也算是有競爭力的企業,銀行也會加快對這些有競爭力的企業的支持。”其表示,當前來看,銀行的經營已經開始恢復常態化。

“現在臨近年底,好多指標特別是貸款指標已經停了。和往年情況差不多,現在很多銀行也都籌備許多項目。”記者從某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銀行現在按部就班地又恢復到以前的常態下發展,“年底存款的競爭、銀行產品的推出發行、支付手段的競爭等,像往年這個時候一樣,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另外,也有業內人士提示,銀行業要真正走出疫情的影響要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大家都有資金,然后開始進行借錢、消費、還錢等行為,貸市場重新轉起來,銀行才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市場普遍關注的,還有明年銀行資產質量的表現情況。對此,唐建偉指出,經濟衰退與銀行業資產質量會有一定時差,今年全球經濟衰退可能會導致明年銀行業資產質量可能會有階段性下降,但不會非常明顯且持續時間也不會太長。

“因為其實今年在全球超級寬松的救助政策支持下,各國企業破產和個人失業的情況都并不是非常糟糕,且隨著經濟復蘇,情況還會繼續改善,所以銀行業的資產質量并不會有明顯的惡化的趨勢。”唐建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