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全
可口可樂“聯姻”蒙牛 中糧躺贏
5月11日晚,可口可樂及蒙牛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成立合營企業
可口可樂和蒙牛成立的合營企業近日已收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具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不實施進一步審查決定書》,獲準新設合營企業,在國內生產并銷售低溫奶產品。
“新設的合營企業將利用投資雙方在乳制品研發、乳業加工技術、品牌影響力、分銷渠道方面的優勢,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一個新的低溫奶品牌,促進中國乳品消費升級。”可口可樂和蒙牛相關負責人回復北京商報營銷專家路勝貞認為,雙方合作可以實現互贏,對可口可樂而言,可以實現碳酸飲料之外的擴展計劃,并打入發展勢頭良好的中國低溫奶市場,對完成產品結構調整的戰略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今年1月,可口可樂宣布收購了高端牛奶fairlif本網的剩余股份。據了解,fairlife于2012年成立,總部位于芝加哥,主要生產乳制品飲料產品,包括調味乳fairlife YUP!、超濾乳制品fairlife及高蛋白奶昔CORE Power等。
彼時,可口可樂北美區主席Jim Dinkins表示,收購fairlife表明致力豐富其產品組合,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飲料品牌,公司未來將利用其現有的資源及專業技能,更好地打造fairlife品牌。
盡管可口可樂收購了fairlife并有意打造該品牌,但可口可樂目前在中國內地市場并未涉及低溫奶產品。
雖然對于可口可樂是否會將fairlife引入合營公司尚不可知,但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無論可口可樂是否會將fairlife引入合營公司,對蒙牛而言,獲取美式品牌的運作經驗可以在低溫市場與國內乳業拉開競爭維度和高度,擺脫價格互咬。”路勝貞進一步稱。
事實上,在中國市場當中的兩大龍頭乳企伊利和蒙牛的競爭中,蒙牛一直在尋找和伊利的差異性競爭,而低溫奶領域就是蒙牛先入為主的策略。蒙牛2019年成績單顯示,低溫酸奶連續15年行業第一。不過,2019年二者年收入的差距仍超100億元。數據顯示,2019年蒙牛營收790.3億元,伊利則為902.2億元。
低溫奶的坎兒
雖然成立合資公司可以實現共贏,但不可置否的是,低溫奶是各大乳企爭相布局的香餑餑,競爭愈發激烈。
近年來,低溫奶產業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2018年,農業農村部、發展改革委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要以實現奶業全面振興為目標,優化奶業生產布局,創新奶業發展方式,重點生產巴氏殺菌乳、發酵乳、奶酪等乳制品,積極培育鮮奶消費市場,滿足高品質、差異化、低溫產品成實力企業競爭優品。
“隨著冷鏈物流的發展及消費者對于優質乳品的需求,低溫鮮奶品類市場增速保持在15%。此外,在同等產品定位下,低溫鮮奶價格通常比常溫奶高約30%,毛利水平更好,以2019年初新上市的新乳業數據來看,其低溫產品毛利率42.87%,遠高于常溫產品的24.67%。”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朱悅表示。
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低溫奶市場前景雖然很好,但要打開低溫奶市場,還需要邁過多道坎兒。“首先,要邁過奶源地的坎兒。”宋亮表示,目前,蒙牛的整個奶源還未形成全國分布式奶源體系。
據悉,蒙牛系旗下有自營的富源乳業、控股的現代牧業和中國圣牧,3大企業每年對蒙牛的供應量近200萬噸。相較而言,伊利除了自有1500多座牧場,在國內主要的原料奶供應商有輝山乳業、優然牧業、賽科星和中地乳業等奶企,每年原奶供應量約380萬噸。
“其次,三四線城市低溫奶觸達率低也是個問題。”宋亮進一步分析稱,低溫奶從奶源到加工到終端需要全程冷鏈,而中國三四線市場仍然是一個未開發市場,冷鏈進不去。此外,低溫奶市場競爭激烈,新品牌要被市場認可有一定難度。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經營低溫乳制品產品的企業已超過400家,其中區域龍頭乳企的低溫乳制品增速達到了20%左右。相應的低溫奶品牌也已經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面,光明乳業在2019年4月推出減脂肪50%鮮牛奶、優倍濃醇鮮牛奶等新品布局;新希望乳業也于2019年4月收購福建澳牛55%股權,同年7月收購現代牧業9.28%股權,加強低溫鮮奶布局。
除了國內企業,外資乳企也試圖在國內低溫鮮奶市場分一杯羹。去年4月,恒天然旗下安佳品牌推出首款采用中國本土奶源的自有品牌鮮奶;安佳與盒馬鮮生合作的“日日鮮”鮮奶,一直是盒馬店內銷量第一的鮮奶產品。去年9月,日本明治控股公司投資6.24億元成立天津子公司,用于生產冷鮮奶、酸奶、奶油等產品。
在宋亮看來,蒙牛和可口可樂合營做低溫奶,對蒙牛來說可以使得其在低溫的這個競爭實力進一步增強。對可樂而言實現了跨界進入乳制品行業。雙方的都是國際知名快消企業,并且有充沛的資本和完善的渠道。不過鑒于低溫奶的全冷鏈運營風險,一旦控制不好,容易出現虧損。
中糧成大贏家?
值得一提的是,蒙牛與可口可樂之所以可以成立合資公司,是因為兩者背后均有中糧集團的背景。路勝貞認為,中糧集團此前投資蒙牛和可口可樂均獲得了不錯的收益,如今撮合這兩大巨頭合作,中糧集團作為“后臺老板”可以實現“躺贏”。
2019年是蒙牛與中糧集團合作的第十年。2009年,時任中糧集團董事長的寧高寧提出打造“中糧全食品產業鏈”的戰略,同年7月,中糧集團就以61億港元的價格收購經營處于困境中的蒙牛20%股權。中糧集團成為了蒙牛的大股東,并補足了中糧集團在乳業的產業鏈,并創造了當時中國食品行業最大交易。
2019年,蒙牛業績保持持續增長,營收達790億元,同比增長14.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達41億元,同比增長34.9%。其中,中糧集團作為蒙牛大股東,占據了蒙牛已發行股本的31.35%。根據5月11日蒙牛1115.78億元市值計算,中糧集團擁有股本市值已近350億元,這一數字是當初中糧集團投資蒙牛61億港元的6倍。
中糧集團也從依托可口可樂賺得缽滿盆滿。可口可樂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個重返中國的國際品牌。1979年1月,在中糧集團的前身中糧總公司的協助下,第一批可口可樂運抵北京和廣州。可口可樂在中國大陸第一家裝瓶廠也落戶在中糧集團旗下的廠房。2000年4月14日,中糧集團與可口可樂的合資公司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糧可口可樂”)成立,中糧集團控股65%,可口可樂占股35%。2016年,可口可樂又將19個區域市場的業務剝離給中糧可口可樂。
經過20年的發展,2019年,中糧可口可樂利潤超過10億元、9個新并購瓶裝廠全面實現盈利、第20家瓶裝廠落戶貴州。渠道方面,可口可樂在縣城市場覆蓋率已經增長到100%,客戶數量增長到150多萬家,并實現了三年10萬多家的增長速度。這就意味著,中糧集團可以從中得到65%的分紅。更重要的是,中糧集團依托與可口可樂的合作,培養出了一批食品領域的運營人才,開始在高端飲用水、功能飲料等領域布局自有品牌。
業內人士認為,蒙牛和可口可樂對中糧集團而言的重要性不只在數據上,更重要的是站位。“可口可樂是飲料行業中最大的企業,蒙牛是中國第二大的乳企,如果中糧集團失去這兩個企業,不僅是缺失具有持續增長性的乳業和飲料板塊,而是可能陷入構建如此龐大規模產業鏈所造成的的泥潭中”。
路勝貞表示,從中糧集團與蒙牛、可口可樂的關系看,蒙牛和可口可樂合作,一方面借可口可樂拉動蒙牛在低溫制品市場的市場影響力,提高蒙牛在中糧系的資金貢獻率。另一方面,可口可樂與蒙牛兩家優勢資源整合,實現協同效用,倍增可口可樂與蒙牛的市場影響。雙方合作使得三方受益,在原料和品牌上互補短長,中糧集團作為后臺“老板”只賺不賠。北京商報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可口可樂“聯姻”蒙牛 中糧躺贏”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
- 每經18點丨華為Mate305G版本售價49
- 微淼商學院靠譜嗎?微淼商學院就是騙
- 突發!中國駐以大使杜偉因身體健康原
- 抖音、快手重大利空?徹底怒了,70家影
- SAR指標使用方法圖解
- A股這類基金火了!交易系統堵塞,股民
- 2019年世界名校龍舟大賽在貴州綏陽
- "鋼企頻頻"爆喜",分析師:押上所有聲
- 制造業營收拔頭籌產業鏈升級踩油門
- 陜西(漢中)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揭牌成
- [大疆股票002168]每經15點丨香港證
- 順豐董事長王衛道歉!承諾問題不會出
- 割肉的要哭了?行業龍頭最高跌逾30%,
- 今明兩年遭遇惡性通脹概率不大,但若
- “化工茅”獲近10億資金增持 一季
- 二季度如何賺錢?白馬股還能漲嗎?史博
- 泰安股票學習網:員工股是什么意思如
- 絢麗燈光秀點燃烏魯木齊魅力之夜
- 每經12點丨華為新品或為nova5T,與鴻
- 華為Mate 30首推隔空手勢操作功能
- [中國高科股票]這家公司火了,鐘南山
- 銀華基金王華團隊最新觀點:外資提升
- 人民微評:大班月餅,真要冰涼了
- 寶塔線的用法
- 中糧長城葡萄酒總經理因違規違紀被
- 漲跌比率指標ADR入門與應用(圖解)
- 姚景源:我不擔心豬肉價格上漲,我擔心
- 成交量分析運用詳解(圖解)
- 怎么使用生意時間段選股票!
- 運用ASI指標判斷買賣點(圖解)
- 12種底部抄底K線形態(圖解)
- 上漲趨勢中的5種K線買入點(圖解)
- 江恩角度線圖解教程(圖)
- 股指期貨的3種交易模式
- 東京奧運男籃落選賽參賽球隊出爐:中
- 平臺整理突破指標原碼
- 跌市如何選強勢股
- k線圖怎么看
- 「股票api接口」華泰證券是哪些概
- 甘肅首條PPP高速公路通車試運營
- 哪些是儲能股?2019儲能股一覽表
- 如何判斷大盤的強或弱
- 牛市中的買賣點
- [志邦股份股票]7月22日富時中國A50
- 什么是牛市和熊市及周期
- A股、港股繼續反彈 交通運輸板塊大
- 9種K線組合圖形賣出點(圖解)
- 一年12倍,秘藏大智慧經典版公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