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中信銀行私自泄露藝人流水!下一個遭殃的會是你嗎?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0-05-09 13:13:59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中信銀行私自泄露藝人流水!下一個遭殃的會是你嗎?
投稿 近日,中信銀行(601998)伸出“攪屎棍”,因未經授權就將個人賬戶流水提供給“大客戶”,再度將個人金融信息泄露的話題挑到了風口浪尖。
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行流水的重要程度不亞于個人征信信息,一旦泄露,尤其是落入了不法之徒的手中,很容易形成“電信詐騙”、“金融詐騙”等違法犯罪的現象。
然而,中信銀行(601998)一句“配合大客戶要求”,真的是點燃了金融消費者的怒火,微博上“中信銀行(601998)向池子道歉”的討論熱度已達到1.9萬次,閱讀量突破4億。
雖然中信方面已發《致歉信》辭退鄭重道歉,并稱“我行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并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
但這道歉行為也意味著,銀行界“確實存在”個人金融信息泄露的情況。業內人士直言,這或將再次掀起金融機構在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方面的整頓熱潮。
01
中信凌晨致歉,吃相難看
此前瞭望消金報道過,有不少金融數據在暗網被 “白菜價”兜售的情況:46萬條銀行信用卡客戶資料標價不到100美元,90萬條金融用戶數據標價僅3999美元。 回顧:大數據行業再拉警報,51信用卡或將徹底淪陷?
當時各大銀行 包括興業銀行(601166)、平安集團等 紛紛站出來判了數據資料真實性“死刑”,但作為金融界風控建設最強的銀行業都陷入數據泄露泥潭,著實拉緊了金融消費者敏感的神經。
時至今日,中信銀行(601998)被曝出“為配合大客戶要求,未經員工授權,就向大客戶提供該員工個人銀行流水”的行為。雖其在凌晨緊急發出《致歉信》,但金融消費者們并不埋單。
有網友怒斥:道歉就完了?什么叫“未嚴格按照規定”?那叫違法。什么叫“提供了收款記錄”,那叫違法泄露個人信息! 這不是“內部紀律”就可以糊弄過去的。

中信銀行私自泄露藝人流水!下一個遭殃的會是你嗎?

中信銀行私自泄露藝人流水!下一個遭殃的會是你嗎?
還有細心網友翻出條例:據刑法第253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顯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們出售或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是要從重處罰的,“一條的半夜公關微博就完了?”

中信銀行私自泄露藝人流水!下一個遭殃的會是你嗎?
對此,有律師向媒體表示,未經用戶授權,銀行直接泄露用戶個人銀行流水的確是違法行為,侵犯了公民信息和個人隱私。如果提供多人的公民信息,且達到一定數量的,還會構成犯罪。
在瞭望消金看來,中信銀行(601998)這波凌晨操作算是“栽了大跟頭”,不管這次事件屬不屬于“情節嚴重”范疇,一張罰單是吃定了。
不得不說,此次事件涉及公眾人物和傳統股份制大行,社會輿論熱度不小,影響范圍甚廣。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或將成為行業一個標志性事件。
另一方面,由于中信銀行(601998)伸出的“攪屎棍”,肯定了金融機構“確實存在”個人金融信息泄露的現象,或將掀起監管嚴查金融機構在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方面的問題。
那么,在這場即將到來的行業整頓中,誰或將遭殃?
02
行業整頓預警,這些企業注意了
個人金融信息泄露有多可怕?瞭望消金曾報道過,有用戶莫名其妙“被貸款”,背上幾十萬的還款債務不說,還因逾期未還影響到征信成了黑戶,無法通過銀行貸款買房買車。
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行流水等個人金融信息的重要程度不亞于個人征信信息,一旦泄露,尤其是落入了不法之徒的手中,很容易形成“電信詐騙”、“金融詐騙”等違法犯罪的現象。
近年來,國家層面越來越重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先后制定了《個人金融信息 數據 保護試行辦法 征求意見稿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等相關文件。
除了金融機構本身,通過大數據獲利的公司也是整頓重點。去年大數據行業歷經“大地震”,摩羯、新顏等多家大數據風控公司被查,51信用卡等涉及大數據業務的服務商也未能幸免。
經過大半年的調整,瞭望消金注意到,那些在大數據行業地震中留下的“幸存者”,依舊漏洞百出。
就拿51信用卡來說,其曾因違規爬取用戶郵箱信息;通過與合作銀行獲取用戶持卡信息,并作為“置換”訴求,向合作行提供用戶在其他銀行的信息等行為,變成坊間 “八卦”對象。
被查余波后的首份年報更是“慘淡”。數據顯示,51信用卡2019年全年營收為20.45億元,同比減少27.3%,扣非后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虧損11.29億元,同比大幅轉虧。
目前,51信用卡正在準備全面清盤網貸業務,并爭取申請互聯網小貸牌照,同時將業務重心偏向金融科技輸出。
然而,受此前嚴重違規違法的“1021事件”影響,51信用卡的轉型之路并不輕松,股價跌去超九成飄飄欲“仙” 徘徊在0.5港元附近 不說,全網輿情狀況也很是糟糕。

中信銀行私自泄露藝人流水!下一個遭殃的會是你嗎?
此外,瞭望消金也曾在大數據專題中提到飛貸與百融云創兩家“現象級企業”。不難發現,他們都是打著金融科技旗號,實則像一家“助貸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存在違規行為,今年開年飛貸就因不給權限不讓用而被工信部點名。如今四個月過去了,瞭望消金下載飛貸APP發現,登錄時仍因不同意授權設備信息、位置等隱私信息被強制退出。

中信銀行私自泄露藝人流水!下一個遭殃的會是你嗎?
而據飛貸隱私政策顯示,在注冊平臺賬戶時,會被收集電話號碼;在申請貸款產品時,除身份信息要素外,還會收集用戶個人敏感信息、撥打電話和管理通話的限權等;在用戶使用借款服務時,還會采集用戶個人通訊錄及相關聯系人信息。

中信銀行私自泄露藝人流水!下一個遭殃的會是你嗎?
其實,超范圍索取用戶個人隱私信息,飛貸并非個例。
像百融云創 大數據營銷“劊子手”,百融金服花式收割用戶 、拉卡拉 用戶注意!拉卡拉“盈利魔方”里潛藏的巨大風險 、卡牛 隨手記涼涼,卡牛還好嗎? ,甚至是興業消金等持牌“正規軍” 揭秘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潛規則” ,都涉嫌超限索權的情況。
面對即將到來的新一輪整頓,上述企業都應及時整改違規業務及經營手段,注重用戶個人信息保護,避免成為行業 “典范”。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中信銀行私自泄露藝人流水!下一個遭殃的會是你嗎?”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