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600290股票」蔣凡道歉!張大奕身價縮水超4億元,阿里從何啟動調查?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0-04-19 10:55:21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在資本市場上,網紅經濟并非萬能的靈藥。
4月17日晚,美股一開盤,如涵控股股價即大幅下跌8.31%,股價為3.75美元,市值僅為3.15億元。這與其在去年4月8日,上市開盤時的市值超10億美元相比,已經跌去近7成市值。當日,其收盤價回升至3.83美元。
這一反常的大跌與其公司高管、網紅張大奕不無關聯,后者卷入與天貓淘寶總裁蔣凡的緋聞中,并令負面持續發酵。作為中國網紅經濟第一股,如涵控股過去頗受資本追捧。據21世紀經濟報道,從2014年到2016年,三年的時間里,如涵先后從阿里巴巴、聯想等機構,獲得了數億元的融資,估值也一度達到31億元。
21Tech查閱其最新的財報介紹信息顯示,如涵控股董事長馮敏持股占25.7%,擔任如涵控股CMO的網紅張大奕,通過一家名為“喜馬拉雅投資”的公司持股占13.2%,身價一度超過6億元。短短一年時間內,按照目前的股價計算,張大奕身價至少縮水4億元,其最新持股比例為12.97%。
鐵打的電商,流水的網紅。如今的江湖早已變天。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在接受21Tech采訪時認為,如涵抓住了網紅電商的風口,在網紅直播上一定程度上有錯失,沒有及時地完成自我迭代。
雖然如涵有發展直播電商,但面對淘寶直播、小紅書、抖音、快手等平臺,如涵要面對強大的競爭壓力。其瓶頸在于對頭部網紅的依賴性大,將大筆資金押注在集中的網紅上,風險過大。另外,其還面臨尋找流量的瓶頸,面臨其他崛起平臺的瓜分,獲取用戶的難度也有所提升。
難以復制的“張大奕”
傳言四起的同時,蔣凡終于在今日作出回應。一名阿里內部員工向21Tech證實,蔣凡在阿里內網(阿里全體員工的內部討論網絡),就網絡傳言帶來的不好影響對公司和同事道歉,并請求公司對自己展開調查。
他在內網表達了兩個主要觀點:第一因為家人在微博上的言論和一些不實網絡傳言給公司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影響,深表歉意;第二他懇請公司對自己展開相關調查。
對此,阿里巴巴官方并未表態。有消息稱,阿里集團CPO(首席人力官)童文紅在阿里內部論壇回復蔣凡的帖子時表示,蔣凡由于個人家庭問題沒處理好,而嚴重影響了公司聲譽,要認真反思,也應該向大家道歉,對于相關傳言,公司會正式成立工作小組進行調查。
行業觀察人士認為,阿里巴巴的調查主要集中在蔣凡治下的淘寶天貓是否與如涵控股存在利益輸送。蔣凡“請求公司對自己展開調查”的目的在于,表明自己的清白與底氣。
事實上,張大奕與淘寶之間的關系淵源十分深厚。2014年,在微博上帶貨能力一流的張大奕和馮敏聯合開了一家淘寶店,并在一年的時間內摘得銷量冠軍。此后,隨著網紅經濟和直播賣貨的火爆,張大奕淘寶店的業績也不斷創造新的記錄。2016年,這家淘寶店年銷售額突破3億元,從此,張大奕成為了淘寶和微博上的“第一網紅”。
正是看中了張大奕背后的網紅經濟,2016年11月,阿里巴巴以3億元入股張大奕和馮敏的公司如涵控股,公司估值達到31.3億元。如涵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是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網紅孵化與營銷平臺,借助淘寶的力量,如涵已在紅人孵化數上穩居行業第一。
但是,成也張大奕,敗也張大奕。對頭部網紅的過度依賴,使得如涵控股難以突破瓶頸。該公司發布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總凈營收為人民幣4.821億元(約合6920萬美元),同比增長25%;歸屬于如涵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070萬元(約合15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人民幣1550萬元,凈利潤同比下降46.43%。
截至目前,如涵共簽約了159名KOL。其中,頭部KOL共3名(張大奕、大金和莉貝琳),如涵控股腰部KOL有12名,同比增加5名;新晉KOL共144名,同比增加41名。合計下,腰部和新晉KOL實現GMV共6.58億元,同比增長77.12%。
包括張大奕在內的3位頭部KOL的GMV貢獻比,在2017財年-2019財年分別是60.7%、65.2%、54%,截至目前達到了61.43%。而張大奕的收入貢獻占比逐年提升:2017財年50.8%、2018財年52.4%、2019財年53.5%。
而在截至2018年底的9個月里,如涵控股一共簽約113名網紅,按照交易流水分為三個層級:一線網紅、成熟網紅以及新晉網紅。“目前如涵擁有3位一線網紅,分別是張大奕、大金以及莉貝琳。”
兩年過去了,如涵控股并沒有培養出更多的“張大奕”。
錯過的直播風口
目前,張大奕的微博認證仍然為“如涵控股CMO”。不過,該公司一名已離職人士告訴21Tech,自己對這個頭銜也感到難以理解。“如涵之所以走到今天這個低谷,還是團隊的問題。在直播和短視頻的大趨勢下,沒有適應好,反而是后來的一些網紅火了起來。”
疫情期間,為緩解特殊時期經營困難問題,不少實體零售企業也開啟了線上賣貨模式恢復銷售。其中直播電商就是其主要的借助方式。
直播眼數據顯示,淘寶單日所有直播店鋪數從2020年的2月21日的28866家,增加至3月6日的74884家,單日開播場次從30633次增加到46559次,不少企業也通過線上渠道正實現不錯的銷售收益。淘榜單發布的2月“機會”報告顯示,2020年2月淘寶直播新增商家數環比提升719%。其中直播商家獲得的訂單總量,平均每周以20%的速度增長,成交金額比去年翻倍。
國信證券研報認為,目前來看,直播已經逐步成為網紅電商帶貨的最重要渠道之一。根據微播易的數據顯示,直播電商GMV高速增長,2019年總規模或將達到4400億元,同比增長214%。
在短視頻直播爆發的年代,初代微博紅人走紅模式已式微。21Tech注意到,張大奕的抖音粉絲僅27.4萬,2019年迅速走紅的李佳琦、薇婭抖音粉絲分別為4253萬和532萬。據凱度咨詢統計,2019年雙十一期間,90%的品牌開啟了直播,開播商家數量同比增長200%以上,主播李佳琦預售當天直播單場(5.3小時)累計銷售額6.6億元;主播薇婭預售當天直播單場(6.6小時)累計銷售額6.6 億元。
而如涵頭部網紅張大奕、大金等人,每年帶貨GMV也不過1億多。從影響力看,李佳琦、薇婭已經遠遠超過了張大奕。另一方面,營業成本也不斷上漲。如涵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營銷和銷售費用高達1.58億。公告稱,大部分都花在了紅人營銷和服務上,亦即如涵大量投入到了網紅孵化中,但在2017年虧損1532萬、2018年虧損繼續擴大至7235萬的結果下,如涵也并未復制出第二個“張大奕”。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如涵也開始嘗試電商直播,但明顯,在整個淘寶直播電商700多家機構中,如涵的排名并不算靠前。如涵入局電商直播的風口已然晚了。
阿里生態內“洗牌”
對頭部資源的依賴過重是如涵存在的風險。
如涵一直致力于孵化網紅也未嘗不是想要解決公司對頭部網紅的依賴,但傳統網紅孵化模式存在的問題使其難以如愿。對于一家電商公司來說,每個網紅都有生命和流量的周期。正如同爆款的打造過程一樣,很難保證有持續的效應,一旦后續開發跟不上,便會出現斷層。
如涵董事長助理、市場VP程文強曾在去年表示,按照接下來2-3年的規劃,如涵控股將是一個以技術和運營驅動的時尚品牌共創平臺。“在阿里這個平臺上,我們的價值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關于估值問題會有很多模型,但是是一個在新興領域的頭部公司,一方面跟二級市場表達模式不一樣的。對于和阿里的合作點,我們接下來還會持續做,阿里不僅是一個電商,更是一個生態。”
在他看來,數字化最大的難點還是在于算法,必須依托于大的生態組織。阿里概念和阿里生態更像一個土壤,必須自己爭取更多陽光和水分,就會增長大一些。“你自己要增長業務都是靠自己,阿里內部業務也是如此。我覺得還是要物競天擇。”
啟信寶數據顯示,張大奕和蔣凡之間并沒有直接的股權關聯,但是透過如涵股份和阿里系的淵源,雙方有一定的聯系。
目前,張大奕關聯公司2家,分別是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杭州無乃以對貿易有限公司和擔任投資人的大奕(上海)影視文化工作室,不過前者顯示已注銷。
阿里巴巴曾參與如涵C輪和新三板定增兩輪融資,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持有如涵9.5846%的股份,為第三大股東。
即便背靠阿里巴巴,一個機構的成長仍然需要自身的驅動力。在電商行業的激烈競爭態勢下,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流量紅利的流失、后端供應鏈的柔性成本、網紅的不可復制性,如涵的未來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600290股票」蔣凡道歉!張大奕身價縮水超4億元,阿里從何啟動調查?”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600290股票」,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