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600163]美團外賣傭金爭議背后的真相:每單利潤不到2毛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0-04-18 10:26:52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文/金錯刀頻道 張一弛


整個行業都在等待春天。
餐飲行業遭受重創,線下堂食停滯,外賣幾乎成為餐飲行業唯一的出路,重壓之下,商家和平臺間的矛盾不斷被激化。
4月10日,廣東省餐飲協會發布一則《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向美團提出,直接減免整個疫情期間廣東省內餐飲商戶外賣服務傭金5%或以上。
3天后,美團作出了回應,稱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傭金在10%-20%,而傭金收入的八成都被用來支付騎手工資,其中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占收入的2%。
今年以來,美團不斷被質疑傭金過高。
目前存在的一種典型聲音是,譴責美團吸血,“太貪婪了”!
今天刀哥就針對“傭金”聊一聊——美團真的“貪婪”嗎?
1.一問:傭金到底去哪兒了?
其實這幾年,每次美團的盈利能力增強時,質疑聲就會出現,大罵美團的盈利是通過收取高額傭金吸血商家換來的,盈利終不可持續。
但判斷問題不能光靠主觀臆斷,互聯網行業擅長數據拷問,我們就從幾個關鍵數據看看實際情況:
從財報可以看到,美團最大的收入確實是傭金:在2019年里,美團外賣的傭金收入達到496億元人民幣,看起來美團外賣在傭金上真是賺翻了!
這里外界有個誤解,就是只要是平臺收取的傭金,就都讓平臺賺走了。
但外賣傭金是由三部分構成:平臺使用費、技術服務費和配送服務費,最終它留給平臺的,也就是前面這兩項,技術服務費和平臺使用費。


從2015年到2018年,美團每年向騎手支付的費用分別為2.8億、51.4億、183.2億、305.2億。到了2019年,美團餐飲外賣騎手成本為410.4億——這意味著,美團每天需要給騎手發放1.1億工資。
那么美團在全國大約的騎手有多少?
將近400萬!
美團發布的《2019年外賣騎手就業扶貧報告》顯示,2019年在美團平臺就業的外賣騎手共有398.7萬人,其中25.7萬人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這些騎手中已有25.3萬人實現脫貧,脫貧比例高達98.4%。
還有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外賣配送還會受到天氣的影響,在雨雪等極端天氣環境下,美團需要啟用大量的補貼,激勵騎手去接單,才能完成配送任務。


疫情期間,美團外賣配送平臺又新招聘45萬騎手,固定成本沒有減少,對外賣小哥的一系列舉措,隱性增加了成本。
美團配送這套龐大而繁瑣的基礎設施,保障了美團外賣的配送效率和服務體驗,但同時也成為最大的成本項。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美團快速成長的酒旅業務。
2019年,美團經營溢利由2018年的負111億,轉為正27億元,其中美團到店、酒店及旅游的收入僅為餐飲外賣總收入的40%,為222.8億,但到店、酒店及旅游的毛利達197.5億,為餐飲外賣的190%,幾乎是其兩倍。
人人都知道,外賣行業創造了騎手這行業,但維持住騎手生態,美團做出的努力卻很容易被忽視。
2.二問:外賣平臺比餐飲商家更賺錢嗎?
說完騎手,我們不妨將眼光放到整個外賣生態來看。
外賣平臺上的參與方主要為商戶、騎手和用戶。早期為了擴大市場,外賣平臺對三方同時補貼,但市場格局基本形成后,減少紅利和補貼的做法并沒有什么問題。
但當疫情這個不可抗拒又不能先知的因素出現之后,商家和平臺的矛盾很容易就激化了。
如果說,2019年面臨的問題是紅利消失、經營困難,那么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平臺、商家、外賣小哥都踩在了生死線上。
我們拿三家餐飲業上市公司的財報對比來看,外賣平臺為餐飲行業帶來收入增長:
2019年,九毛九外賣收入占餐廳經營收入18.4%,外賣為九毛九(不含太二品牌)貢獻堂食近 20%的收入增量,且外賣節省租金等提升盈利性,九毛九2018、2019的毛利率均在60%以上。
海底撈外賣業務收入從2018年的人民幣323.6百萬元上升到2019年的人民幣448.5百萬 元,增長了38.6%。
海底撈的經營毛利率在近幾年有所下滑的情況下,也仍有接近20%的水平。
外送業務的快速拓展也為呷哺帶來了可觀增長,呷哺推出的食材外送及即食火鍋業務「呷煮呷燙」,銷售收入貢獻本集團收入的5%。毛利率2019年為63.1%,近年都穩定在60%以上。
三家餐飲業上市公司的財報來看,毛利率基本都在60%左右,但美團是低于20%,餐飲行業是弱勢,美團是強勢一方的說法,不攻自破。
其實,產業鏈上的任何一個參與者,都不應該成為競爭對手,外賣平臺和商家是共生關系,在特殊時期,整個生態的健康生存,大于個別個體的存亡。
不得不承認,商家比美團更需要對方。
3.三問:疫情到底在考驗什么?
一個優秀的商業模式,首先是一定要健康,作為一個大平臺,美團自然要兼顧各方的利益和發展。
這次疫情對所有企業都是一次考驗,考的僅僅是“活下來”嗎?絕對不是。
第一,考驗的是大平臺的社會責任;
在春節期間和疫情最嚴重期間,只有美團、京東和順豐三大平臺是照常運營的,真正凸顯了基礎設施的角色。
一邊是想要吃上安心飯的用戶,一邊堂食生意慘淡的餐館,原本可以匹配的供需雙方,由于一場疫情而變得各自苦惱,而此時外賣,成為鏈接用戶和餐館之間的重要橋梁。
疫情期間,美團做出了幾個重要動作:
美團在1月26日,就第一個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隨后迅速推廣全國。2月12日,美團外賣在“無接觸配送”基礎上升級推出“無接觸安心送”。


在流量、返傭以及貸款等層面給予商戶支持的基礎上,美團外賣還與受益商家共同組成“春風伙伴聯盟”,包括木屋燒烤、大鴨梨、京味齋等數十萬商家成為首批聯盟商家,在美團外賣的多維度扶持下,首批聯盟商家平均營業額增幅超過80%。
第二,考驗的是對未來的態度。
這次疫情確實限制了線下的餐飲消費,但換個角度看,突如其來的疫情卻是一個分水嶺。
2003年非典推動電商發展,這次疫情也將推動外賣發展,迎來大外賣時代,外賣小哥在超市幫忙買菜、在小區幫忙遛狗的身影比比皆是,未來不僅可以送餐,而且萬物皆可送。


餐飲協會逼迫發聲,背后其實是兩種思維較量,傳統餐飲要更加擁抱互聯網,只有更注重流量開源價值,而不是一味盯著傭金成本,這才能真正趕上這波新的紅利浪潮。
一家企業在遇到經營困難時,本身就會應激地做出業務聚焦,集中人力在有產出的事:商家靠攏線上,對于餐飲業,外賣平臺,消費者,這肯定是個多贏的局面。
疫情之下,誰也不能再躺著賺錢。
要想在疫情結束后翻盤,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必須更全面整體的考慮問題,外賣抽成提高只是其中一項,線下餐飲要需活下去,平臺也需活下去,僵持不下絕非正解。
畢竟唇齒相依,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600163]美團外賣傭金爭議背后的真相:每單利潤不到2毛”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600163],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