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圣萊達股票」《紙牌屋》制作公司的千億美金市值進化史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0-04-05 12:07:53 責編:767股票 人氣:


說起Netflix(奈飛)這家美國公司,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要說到他出品的劇集——《紙牌屋》《黑鏡》《皇冠》《怪奇物語》《局外人》《無神》等——相信很多人奉為神作。
這家1997年成立的公司起家于DVD租賃,卻在視頻訂閱領域逆襲了根紅苗正的美國有線電視、迪士尼旗下Hulu及亞馬遜等互聯網玩家,成為市值千億的流媒體巨頭。


奈飛的市值起飛史,充滿了傳奇色彩,是熬過多次失敗、歷經幾次轉型,才實現的逆襲。
公司組建:程序員的40美元不能隨便罰
1995年的一個尋常夜晚,程序員Reed Hastings去DVD租賃店歸還電影《阿波羅13號》的光碟,店員說他逾期了,要付40美元罰款。作為一名有實力的程序員(實際上此時他已經是上市軟件公司Pure Software的CEO了),Hastings不是付不起,而是煩心妻子肯定會滔滔不絕地責怪他……,咽不下這口氣的Hastings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決定自己成立一家DVD租賃公司,以全新的服務模式,解救廣大租碟人群。于是,在1997年,奈飛誕生了。
上面這段由Hastings口述的奈飛傳奇誕生史隨后被證實是宣傳噱頭,但這個故事卻將美國DVD租賃行業的痛點直白地展示出來。天下苦DVD逾期費久矣,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是奈飛的立身之本。
事實上,奈飛在成立初期沒敢直接觸及逾期費問題,而是將重點放在改革DVD租賃模式上,開創了O2O租碟模式,即建立網上DVD列表庫,用戶在網上下單,奈飛將DVD郵寄到家,這個模式顯然沒有解決DVD租賃的核心痛點,而且當時互聯網普及率并不高,這直接導致了奈飛虧損。
2000年,已經虧損5740萬美元的奈飛找到當時美國DVD租賃界的大哥“百視達”,希望被收購,百視達一口回絕,大哥根本沒將奈飛放在眼里。如果大哥知道,再過10年自己要被奈飛打到破產保護,相信他一定不會錯過2000年那個天賜的機會。
賣身不成,奈飛痛定思痛,決定背水一戰,徹底放棄DVD逾期費收入,改為月度訂閱模式,用戶每月支付19.95美元,就可無數量限制、無時間限制地租賃DVD。具體來說,用戶將想看的DVD排序,奈飛按表中順序先給用戶寄2-4盤DVD,用戶看過后可隨時將DVD寄回(免郵費),奈飛再按順序寄送新的2-4盤,只要用戶按月繳費,寄送循環就一直持續。
就這樣,摸準了痛點的奈飛起死回生,2003年初用戶數突破100萬,但放棄逾期費收入使奈飛持續虧損,直到2006年,奈飛用戶漲到630萬時,才轉虧為盈實現8000萬美元利潤,這是奈飛成立后的第9年。
發展線上:鴻鵠的志向也要順風飛
奈飛雖然身處DVD租賃這個“古董行業”,但程序員出身的創始人一直懷揣著科技夢。他于2000年就在網上DVD列表庫中使用了Cinematch智能推薦算法,為用戶做個性化展示、智能化推薦,這個想法領先今日頭條12年。
但好的程序員不會滿足于這一點點成績,奈飛一直想做在線視頻,但彼時電腦設備昂貴,網速也不如人意,幾家冒頭的在線視頻網站均以倒閉收場,奈飛自己推出的奈飛Box也以失敗告終,奈飛的抱負還需要一陣東風。
時間來到2006年,這一年發生的四件事兒告訴奈飛轉型的時機到了。
第一件:奈飛第一次實現盈利,手里有錢了;
第二件:2005年成立的在線視頻網站Youtube在2006年全球用戶數達到3000-4000萬,是奈飛的5倍,同年被谷歌以17.6億美元收購;
第三件:2006年,美國家庭的寬帶普及率大漲40%,覆蓋超過8000萬人;
第四件:雖然奈飛的DVD訂閱收入在上漲,但美國整體DVD租賃市場出現萎縮。
面對新市場的召喚,2007年,奈飛毅然決然踏出了轉型的步伐,當年即投入超4000萬美元(超過其2016年利潤的一半)搭建在線視頻平臺。
奈飛此舉不為賺錢,只為賺吆喝,他的在線平臺向已有的DVD訂閱用戶免費開放,彼時奈飛最低的DVD月度訂閱費只有5.99美元。
無論是公司管理層還是投資人、分析師都對此舉能否成功持懷疑態度,但創始人的倔強支撐住了這次命運的轉型。
除了賠錢,奈飛開啟在線視頻業務還面臨兩座大山:
一是用戶體驗問題,有限的寬帶速度需要在視頻清晰度與視頻傳輸速度兩者間找平衡;
二是在線內容問題,有平臺沒內容等于圈人空忙活,2007年奈飛在線平臺剛上線時只準備了1000個內容,如何滿足630萬用戶呢?
為解決這兩個問題,奈飛投入了巨大技術資源,不辭辛勞地精細化影片編碼以保證觀影體驗。同時開始與索尼、迪士尼等內容制作商合作,好在當時在線視頻剛起步,沒人意識到在線內容版權的巨大價值,2008年奈飛以3000萬美元低價與美國有線電視公司Starz簽訂了4年合約,由Starz為奈飛提供超過2500部在線電影及電視節目。
利潤的誘惑:一次拆分引發的血案
在線視頻業務帶動奈飛的訂閱用戶數由2006年末的630萬上漲至2011年末的2300萬,股價也是一路上揚。奈飛思索了一下,決定乘勝漲價,隨即宣布將原有的9.9美元DVD租賃+在線視頻訂閱套餐拆分為7.99美元DVD租賃和7.99美元在線視頻訂閱兩個套餐。此舉讓大約80萬奈飛訂閱用戶粉轉黑,華爾街分析師們也趁機開啟吐槽模式,公司股價一路狂跌,創始人先生即使心理苦也不得不公開道歉,并在提價計劃推出一個月尚未執行時就宣布擱淺。但這些舉動沒有解決投資人對奈飛盈利模式的擔憂,奈飛股價由2011年7月末的38美元狂跌到2011年12月末的9.9美元,可謂一次拆分引發的血案。
奈飛經此一役吸取了教訓,決定低頭做人,低調提價,一直忍到2014年,這一年奈飛新增用戶中有75%只選擇了在線視頻訂閱,奈飛感受到在線視頻的熱度,漲價之心再次萌生,將新用戶的在線視頻月度訂閱費上調2美元,老用戶在2年內仍維持原價。與前次提價相比,此時的在線視頻市場環境有了巨大變化,投資人已充分認可奈飛的商業模式,在宣布提價當天奈飛股價大漲6.7%。
同樣的提價,不同的結局,僅僅相隔三年,市場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科技時代的魔幻現實,做正確的事兒也要恰逢其時。
自制內容:是誰卡住了我命運的咽喉
前面說到,在線視頻業務中,內容版權是重要一環,隨著奈飛越來越成功,原來和他簽約的內容商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午夜夢回就后悔當初報價太低。到了2012年,美國有線電視公司Starz與奈飛的4年合約期滿,Starz一口氣漲價10倍,要價3億美元。
奈飛心想,我訂閱服務費漲個幾美金都那么費事兒,你一口氣就要漲10倍,簡直是搶劫!不蒸饅頭爭口氣的奈飛,決定和Starz硬磕,最終導致合作破裂,Starz的幾千部影視內容一夜之間在奈飛下架。
再倔強的奈飛也懼怕內容下架可能引發的用戶流失,與Starz的決裂不可避免,奈飛不得不在與其他內容商的談判中妥協,2012年其在內容版權方面的總支出達到20億美元。
一邊是張開貪婪之口的內容廠商,一邊是幾千萬嗷嗷待哺的訂閱用戶,面對此情此景,奈飛深吸一口氣,再次決定孤注一擲——自制內容!這不是一個輕松的決定,影視制作行業本來就很殘酷,巨額的投資成本加上觀眾反饋的不確定性,讓老牌內容商都不免深陷巨坑,每年總有幾部虧損千萬甚至上億美金的電影。
奈飛深知這個決定的風險,但影視內容作為在線視頻平臺的核心資產,總是抓在別人手中,讓奈飛夜不能寐。
奈飛是幸運的,其在2013年推出的第一部原創劇集《紙牌屋》一炮而紅。在播出方式上,奈飛改變了美劇一周一更的傳統,選擇將《紙牌屋》第一季內容一次性對訂閱用戶開放,正所謂我的版權我做主,這個模式獲得了用戶盛贊,更有效帶動了新用戶轉化。
奈飛將此次成功歸因于大數據分析,實際上現在的影視制作行業,基于數據分析拍劇已不是新鮮事兒,巨額投入才是成功的秘訣。2019年奈飛在原創制作方面投入153億美元,占其當年總營收的76%(2019年營收201.56億美元),2020年計劃投入173億美元,投資規模幾乎是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的2倍!
現在,奈飛的自制內容除美劇外還涉及電影(屢獲奧斯卡、金球獎等提名)、紀錄片(講述曹德旺的《美國工廠》就是其中之一)、真人秀、脫口秀、動畫等等。
但即使如此,奈飛的自制內容數量仍遠遠趕不上千萬訂閱用戶的觀看需求,其訂閱用戶觀看時長中自制內容僅占30%左右,大部分還需要外部版權支撐。可以說訂閱用戶愿意付費的根本主要在于奈飛劇集的口碑。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奈飛眾多高口碑劇集的背后也不乏失敗之作,《光靈》《副本》《永不滿足》等口碑撲街,投入動輒數千萬美金也拉不動用戶增長。
自制內容的獨木橋不好走,但奈飛已將“原創能力”塑造成自身的重要品牌及核心競爭力之一,這條路即使再難,奈飛也不能退縮。
模式思考:科技時代的護城河怎么挖?
奈飛一路走來,勤勤懇懇、不計投入,打磨原創能力,最終目的是要拉動訂閱用戶增長,并通過用戶規模攤薄邊際成本、提高附加價值,形成良性循環,打造自己的展業護城河,這是互聯網平臺模式的慣用套路。
面對美國本土的有限市場,奈飛開啟了海外拓展之路,通過與當地有線電視運營商、視頻網站合作,上線版權劇集、聯合制作本土原創內容等,現已在美洲、歐洲、亞洲多個國家推出訂閱服務。奈飛2019年財報顯示,當年訂閱用戶新增2783萬,其中2527萬來自海外,全球訂閱總用戶達到1.67億(美國6100萬,海外1.06億)。
客戶數雖然持續增長,但奈飛希望獲得的規模效應并未達成,以內容制作投入/用戶數為例,2018年奈飛為每位訂閱用戶付出的內容制作成本是80.8美元,到了2019年,這一數字上升到91.6美元。如果這一數值無法縮減,護城河只能是空談。
亞馬遜、迪士尼等都推出了自己的流媒體在線平臺,在原創內容領域緊緊追趕,Youtube等靠外購版權的視頻平臺也與奈飛在用戶爭奪方面火花四濺。僅靠大手筆投入維持住的領先規模,讓奈飛加速失血。
奈飛的現金流廣受資本市場詬病,2019年雖然奈飛實現了18.67億美元的凈利潤,但其經營性現金流卻是負的28.87億美元。利潤和現金流的吊詭,主要是由于內容制作的成本不計入當期費用,而是作為資產在后期逐年攤銷,所以這些切切實實花出去的真金白銀在利潤中沒有扣除。
辛辛苦苦做到千億市值,奈飛的日子卻依舊苦哈哈。持續不斷地擴大投入展現出了奈飛的焦慮,找到降低邊際成本的有效手段是奈飛持續發展的關鍵。
但這也不是一勞永逸的,科技時代,技術創新一日千里,大眾的生活娛樂方式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變革。今天的“領頭羊”可能明天就變成“老古董”,用戶規模、原創能力在科技時代的大環境下都有可能被快速顛覆,護城河的挖掘也變得更加動態,企業要維持領先地位,需要持續保有對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的敏銳嗅覺,并且具備能夠支撐創新變革的靈活組織及快速反應能力,最重要的還要有自我革新的巨大勇氣。
這些可能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畢竟自我革命不是簡單的事兒,還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但這是科技時代下企業為了持續發展不得不做的事兒,就像當年奈飛的幾次轉型一樣,有孤注一擲,有失敗懊悔,有流血犧牲,也有成功逆襲。
到如今,奈飛仍然在內部成本與外部競對間苦苦掙扎,但他持續奮進的勁頭和不斷自我革新的努力,讓人看到了他認認真真搞事業的誠意。
本文由“蘇寧財富資訊”原創,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圣萊達股票」《紙牌屋》制作公司的千億美金市值進化史”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圣萊達股票」,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