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什么叫權證」德必文化大額采購金額異常 多處物業出租率出現下滑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0-03-15 14:37:10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并不缺錢的德必文化在報告期內的業績表現是不穩定的,長期以來一直背負高額長期待攤費用,經營過程中,公司的營收和采購方面數據存在一定疑點,讓人懷疑其有帶病沖刺a股的嫌疑。
近日,一家文化創意領域的上海公司德必文化向A股發起沖擊,據其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主要經營模式是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進行定位、設計、改造、招商和運營管理。報告期內,德必文化主要營收


不過,翻閱德必文化業績變動情況,可發現其表現是并不穩定的,2017年時曾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狀況,歸母凈利潤下滑了5%,而到了2018年,在其凈利潤突然增長87%的情況下,營收增速僅有27%。那么,是什么因素導致德必文化業績忽上忽下,這種不穩定因素又會否影響到其上市之后的表現?除此之外,德必文化的資產狀況、財務結構情況同樣讓人存在疑問。
背負高額長期待攤費用
招股說明書披露,德必文化2016年至2019年1~9月的營收規模分別為5.05億元、6.06億元、7.72億元和6.7億元,歸母凈利潤表現分別為2893萬元、2744萬元、5140萬元和7031萬元,相較于營收的持續增長,其歸母凈利潤表現是起伏不定的,其中,2017年下滑了5%,2018年卻上升了87%。這種不規律的經營業績表現,公司在招股書中沒有做出明確解釋,只是簡單提到“發行人凈利潤主要受營業收入及毛利率影響,發行人營業收入和毛利率的變動原因請參見本節‘十三、盈利能力分析’之(一)營業收入分析及(三)毛利及毛利率分析。”然而《紅周刊》仔細查看招股書,此外,在公司提到可能導致2017年利潤縮水的原因時,有一點則是長期待攤費用出現了減值損失,據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解釋,此次減值是因為德必文化全資子公司德莘文化從上海儀華服飾有限公司承租該物業后,儀華服飾陷入債務危機被債權人訴訟,已被抵押的七星園區物業后續承租權存在被解除的風險,因此德莘文化對已發生的改造支出計提減值損失1090.01萬元。
要知道的是,對于德必文化來說,長期待攤費用一直以來占其資產的很大一部分比重,2016年至2019年1~9月,分別達到3.8億元、4.9億元、5.5億元和5.1億元,占其總資產比例約為54%、51%、42%和36%。這部分費用主要包括初期改造園區的成本以及運營過程中專項、局部改造成本。若未來某個園區在某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會導致長期待攤費用的損失,比如2017年租賃方出現債務危機園區被抵押,又比如德必文化一直被擔憂的土地使用資質問題(截至2019年9月30日,德必文化40個承租運營園區中有25個的土地實際使用情況與規劃用途不一致,若不符合國家和地方關于劃撥土地管理的規定,可能存在相關風險),一旦某個園區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再使用,“二房東”德必文化前期的投入就可謂“打了水漂”。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待攤費用除了可能會出現減值“黑天鵝”之外,也并不會因為日后經營不好而有所減少。據公司會計政策,不同項目的攤銷期限不同,最長可至15年,假設攤銷期限均為15年,那么目前5.13億元的攤銷費用每年還要攤銷約3400萬元。也就是說,即使日后園區招商、租賃都不佳,德必文化“頭頂上”至少還壓著3400萬元“甩不掉”的費用,這部分費用肯定會占用一部分利潤空間的。
《紅周刊》這些信號是否意味著公司近期的經營已經出現不良信號,還需公司做更多解釋。
采購數據大額異常
除了上述問題外,《紅周刊》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1~9月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情況以及占采購總額比例,2017年至2019年1~9月,分別為1.24億元、1.39億元和1.23億元,占比為30%、25%和26%。由此可以推算出同期采購總額分別為4.19億元、5.46億元和4.69億元。
在2017年至2019年1~9月的現金流量表中,公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3.71億元、4.87億元和4.1億元,剔除當年預付款項新增的1152.68萬元、613.92萬元和21.76萬元影響之后,則與采購相關的現金支出分別達到了3.6億元、4.8元和4.1億元。將采購總額(未計算增值稅)與現金支出相勾稽,可發現2017年至2019年1~9月,采購總額比現金支出分別多出了5879.28萬元、6464.83萬元和5865.32萬元。理論上來說,當年的應付款項應該相應增加這些金額。
可事實上,德必文化2017年至2019年1~9月的應付款項分別為2.54億元、2.22億元和2.01億元,其中,2017年僅比上一年新增3027.61萬元,而2018年和2019年1~9月,則未增反減少了3206.37萬元和2052.48萬元。
如此情況意味著,在未考慮增值稅的情況下,2017年至2019年1~9月,就分別有2851萬元、9671萬元和7917萬元的采購金額存在異常,若考慮增值稅率影響,則實際差額還會擴大許多。如此情況下,其采購數據中出現的數據差異是需要公司解釋的。
營收數據“失真”
除大額采購數據異常外,德必文化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的營收數據同樣存在疑點。
2017年、2018年、2019年1~9月,德必文化營業收入分別為6.06億元、7.72億元和6.7億元,根據招股說明書介紹,其營收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分別為租賃服務、會員服務以及其他服務,若租賃服務的增值稅率以9%計算、會員服務及其他服務的增值稅率按6%計算,則2017年至2019年1~9月,德必文化的含稅總營收大約為6.57億元、8.37億元和7.27億元。
據德必文化2017年至2019年1~9月的合并現金流量表數據顯示,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6.66億元、8.46億元和6.99億元,此外,同期公司預收款項新增金額分別為2606.51萬元、3282.8萬元和18.75萬元。對沖同期與現金收入相關的預收款項影響,則與2017年、2018年、2019年1-9月營收相關的現金流入達到了6.4億元、8.14億元和6.99億元。
將這兩年一期的含稅營收與現金收入數據勾稽,則2017年至2019年1~9月,含稅總營收比現金收入分別多出1673.68萬元、2297.91萬元和2719.9萬元。理論上,同期的應收款項應該也要新增這些金額。
然而,在這兩年一期的資產負債表中,德必文化的應收賬款(包含壞賬準備)、應收票據合計分別為513.87萬元、384.82萬元和834.68萬元,與上一年年末相同項數據相比,這兩年一期的應收款項變化并不大,其中,2017年僅增加94.43萬元,2018年未增反減129萬元,2019年1-9月也僅略增449萬元。很顯然,這兩年一期的數據差異都不符合理論上新增金額,分別存在1579萬元、2426萬元和2270萬元的差額。
因德必文化并未披露其有票據背書情況,那么上述營收數據差異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就需要公司對各部分產品增值稅率等信息做更多披露和解釋了,若沒有合理解釋的話,則其招股書披露的營收數據真實性就值得考量了。■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什么叫權證」德必文化大額采購金額異常 多處物業出租率出現下滑”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什么叫權證」,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