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600808股票」黃河新合唱,四座城市誰領頭?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12-20 10:07:05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決策主力記者:程曉玲 決策主力編輯:劉艷美


作為我國第五個重大國家戰略,近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個話題,頻頻在“重要場合”出現。
最近一次是12月16日的《求是》重要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新的區域發展戰略。下一步,我們還要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
時間回到今年9月,在鄭州舉行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它與另外四大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首次“同框”,被明確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
一個月前的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式,國家領導人在主旨演講中再次提到:“將制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的國家戰略,增強開放聯動效應。”
如此短時間內被頻繁提及,足見其重要程度。
眾所周知,國家戰略是區域發展的重要信號。雖然此前黃河流域在我國區域版圖中一直沒有太多“存在感”,但一旦有了這個官方利好“加持”,勢必意味著會有源源不斷的各類發展要素涌入。
區域發展需要“中心”帶動。在沿黃9省區諸多城市中,誰最有可能“征服”黃河,實現“進位”?
基本格局:上游落后、中游崛起、下游發達
“黃河寧,天下平。”作為我國僅次于長江的第二大河,黃河是名副其實的“能源之河”。
中科院院士、經濟地理學家陸大道撰文指出,黃河所經區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一次能源 煤炭 與二次能源 電力 最主要的生產基地與供應基地。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區域發展的關鍵在于協調發展。2018年底,沿黃9省區總人口4.2億,占全國30.3%;地區生產總值23.9萬億元,占全國26.5%。不過,一直以來,發展不平衡都是黃河流域的一大“痛點”。簡單來說,就是“上游落后、中游崛起、下游發達”。
以2018年數據為例,各省份經濟總量呈現出山東和河南獨大,陜西、內蒙古、山西3個萬億級省份次之,甘肅、寧夏、青海墊底的明顯梯度分化。 注:四川境內黃河流域面積僅占全流域2.4%,這里不作對比。下文提到沿河流域省區及城市均不包含四川在內,特此說明。


制圖:城市進化論
具體而言,下游山東、河南同為經濟和人口大省,GDP分別位居全國第三、第五,人口排名全國第二、第三。作為黃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山東經濟總量遠超其他省區——不僅比河南高出2.8萬億,更超過山西、陜西、寧夏、甘肅、內蒙古、青海六個省區總和。處于深度貧困帶的甘肅、寧夏、青海三省,則在全國31個省區市GDP排名中常年倒數。
城市排名中,這種差距依然突出。一個最直觀的對比,位于黃河源頭的青海玉樹與入海口的山東東營,兩地人均GDP相差超過10倍。
2018年,黃河流域GDP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共有7個:青島、鄭州、濟南、西安、煙臺、濰坊、淄博。其中,山東一省就占了5席。
制圖:城市進化論 濟南數據含萊蕪
9月的座談會上明確,“區域中心城市等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要集約發展,提高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其中,青島、鄭州、西安、濟南,顯然是最受關注的“種子選手”。
青島作為沿黃省區經濟體量最大的城市和第一大港,擁有區域內對外開放的特殊優勢;
鄭州和西安,同為國家中心城市和黃河流域內陸樞紐城市,顯著的交通區位優勢,為其在缺乏航運之利的黃河流域“加分”不少;
濟南不僅在吞并萊蕪后實力大增,近年還積極規劃實施跨黃河發展,在國家戰略上反應迅速。
面對這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沒有哪座城市愿意錯過。
鄭州西安:兩座國家中心城市的較量
今年8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強調,“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中心城市的發展,日益成為未來決定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
提到“中心”,高居中國城鎮化體系頂端的國家中心城市自然是重點關注對象。
截至目前,全國共批準建設9個國家中心城市,沿黃省區中,鄭州和西安在列。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后,鄭州和西安的優勢顯然更加突出。
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任曉莉看來,地處中部腹地的“樞紐優勢”、肩負帶動中原城市群和中部崛起的區域發展使命,以及作為華夏文明發源地的歷史文化因素等,均可成為鄭州機遇的發力點。
在諸多利好疊加之下,近年鄭州發展有目共睹。作為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中唯一的地級市,鄭州綜合實力已超越長沙,位居中部第二。如今,鄭州更絲毫不掩飾其“變黃河為內河”的野心,大有拉伸城市骨架、跨黃河發展之勢。
當然,說到區位優勢和歷史地位,西安也不弱。得益于此,西安曾多次獲得戰略垂青,但在機會的把握上卻表現得不盡人意。
20年前,西部大開發動員令在西安發出,一度被視為“橋頭堡”,最終乘勢走入發展快車道的卻是成都;其后,“量身打造”的關天經濟區還未等來“柳暗花明”,中原經濟區又獲批復。
對此,人民網(603000)曾評價,“前腳還在西部大開發里和成都競爭的西安,又遇到了鄭州這個對手。”上世紀90年代,西安和鄭州實力基本相當,而如今,鄭州GDP已比西安高出1700多億元。
不過,作為西北“龍頭”,西安近年也緊緊抓住“一帶一路”機遇,在門戶經濟和科技、軍工產業上發力。
不久前,陜西省委書記胡和平在《求是》雜志上發文表示,要以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引領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深化軍民融合,抓好原始創新,做大做強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培育新的發展動能。
濟南青島:誰能抓住新的國家戰略?
前文已經分析,沿黃省區中,無論從經濟總量、人口規模還是開放機遇看,山東半島的集群優勢都最為明顯。其中,濟南和青島,一個是黃河流域唯一的沿海省份省會,一個自古就是黃河流域出海口,最受關注。
先說濟南。近幾年,從山東到濟南,做大省會的意圖日益明顯。自去年吞并萊蕪后,濟南整體實力大增。不過,夾在泰山和黃河之間的濟南,一直受地形限制,伸展不開。
為此,早在2003年,濟南就提出北跨戰略,希望進一步拓展城市空間。近年,濟南更喊出由“大明湖時代”向“黃河時代”邁進的口號。
濟南“一體、兩翼、多點”空間格局示意圖 不久前,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再度明確表態,必須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典范樣板”。
相較濟南,青島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的行動同樣急切。
由于黃河缺乏通江達海的航運條件,要提升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加強航空、鐵路及高等級公路等交通大通道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10月,《青島日報》發表評論稱:
當我們站在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這個更大的時空坐標下來看,未來青島基礎設施將要支撐的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要在全省、全國乃至全球的格局中承擔戰略使命。我們就會更清楚地看到,目前的基礎設施不是建得差不多了,而是差得太多。
“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此前,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這樣說。
曾在黃河流域的山西運城、呂梁先后擔任一把手的王清憲,此前曾分析,從黃河流域往北,普遍呈現改革開放程度不高、市場化程度不夠現象。為什么北方的開放不足?用他的話說,“不是北方人不想改,是沒找到開放的窗口,沒有窗口就沒有改革的內生沖動,就不足以打破舊經濟的束縛。“
那么,青島能否成為這個“窗口”?
767股票知識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600808股票」黃河新合唱,四座城市誰領頭?”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600808股票」,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