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原創高鐵虧損說:18個鐵路局,有12個虧損,只有6個盈利!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11-07 11:58:21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一、火車票調價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鐵路系統企業均發布消息稱,12月1日起,按以公布票價為高限,適應市場需求,實行靈活折扣的差異化定價機制,對所屬部分高鐵動車組列車執行票價優化調整。票價有升有降,最大折扣幅度達5.5折。 不過,有網友表示擔憂,尤其擔心優化調整后的火車票漲價


二、鐵路賺錢不多
如今,高鐵的線路越來越密集,乘坐火車出行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而火車票背后的故事卻鮮有認知……
當然,流傳甚廣的是“高鐵虧損說”!
早在2015年,有公開報道說,中國所有高鐵線路中,只有六條盈利,分別是:京滬、滬寧、寧杭、廣深、京津和滬杭。 全在經濟發達地區
真實情況如何呢?
早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公司的盈利狀況首次公布,其中18個鐵路局,有12個虧損,只有6個盈利。
數據有點出乎意料,原以為三大經濟圈內的鐵路局日子會比較好過,結果是上海鐵路局盈利17.09億元,廣州鐵路局虧損26.05億,北京鐵路局虧損61.39億元,將18個鐵路局的盈虧簡單合計,即可知鐵路運輸賺錢并不容易。


2018年,中國鐵路總公司客運收入3569.78億元,鐵路旅客發送量為33.17億人次。
就此計算,坐一趟火車,人均車票消費為107.62元,差不多100元出頭。
實際上,“鐵總”若非擁有類似火車上賣貨小推車等 純凈水、方便面、零食等 “其他收入” 2018年為3296.74億元 ,只靠賣火車票賺錢,總賬會很難看。


2018年,”鐵總“收入10955.31億,凈利潤僅有20.76億元。當然咯,這是將客運收入、貨運收入、其他運輸收入和其他收入加總在一起計算得出的“結果”。
你買100元火車票,僅被賺了0.19元!


三、巨額投資
為什么手握“獨家生意”的“鐵總"還會如此艱難呢?
《中國鐵路總公司2018年統計公報》顯示,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28億元,投產新線4683公里,其中高速鐵路4100公里。
錢都花到新建鐵路線了!
2019年11月2日上午9點50分,隨著一聲爆破的巨響,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重點控制性工程之一的巴玉隧道成功貫通,這也是全線貫通的第三條十公里以上的特長隧道,為這條雪域高原的天路在2021年通車打下堅實基礎。據悉,巴玉隧道連接西藏山南市加查縣和曲松縣,沿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江邊而建,全長13073米,最高海拔3500米左右,最大埋深2080米,其中94%位于巖爆區。 現在不少新建鐵路都在西部地區,類似川藏鐵路,這種技術難度大,投資大,短期經濟并不明顯的項目。
結果就是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
2018年,鐵總資產總額為80023.39億元,負債總額為52133.7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5.14%,當年還本付息就要4901.43億元。
你買的100元火車票背后:
1、“鐵總”要背1460.43元的債務
2、“鐵總”要付137.30元的利息
3、“鐵總”要完成224.89元的固定資產投資
四、經濟賬
按照一般的經濟邏輯,高投資,需要高收入應對。
全世界最貴的高鐵位于香港,一段僅有26公里的高鐵線路,花費高達733億人民幣,平均一公里就是28億元,差不多是國內單位造價的28倍。
結果,廈門到香港的高鐵票價是258元,而離香港很近的廣州,廣州到香港高鐵票價為215元,二者居然相差無幾。
香港高鐵投資高昂,依照經濟邏輯,只得高票價。然而,我們就沒那么容易了……
中國經濟周刊文章《“鐵總”又要調價 院士:漲幅過高不合理 專家:高鐵票價可能高過機票》的評論破萬,其中的糾結和痛苦就不細說了,大家可自行查看。


如此看來,高鐵是不是真的就不好呢?
其實不然,除開國內各地爭著讓高鐵落戶當地,外國友人對于中國高鐵也是極其追捧!
10月24日,泰國宣布正式將這一項目交給中企——中國鐵建(601186)。不僅如此,最近中泰兩國還就中泰鐵路一期工程進行了探討,泰國將這一項目視為是下半年最重要的基建項目之一。可見,這接二連三的高鐵大單,意味著泰國正在用實際行動來認可中國的基建實力。 鐵路是什么,特別是高鐵是什么?
高效、密集的鐵路網是經濟粘合劑、是國家血管、是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手段,具有極高的經濟正外部性效應。
簡單理解,鐵路使得沿線地區幾乎免費地獲得了巨大的好處!村里的普通農戶都知道,鄉道要是修在自家的田邊,田租都可以蹭蹭地往上漲。
五、斯坦福大學
穿過現實的糾葛,我們可以看一下美國名校斯坦福大學如何充分利用經濟正外部性效應。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斯坦福大學還默默無聞。在美國人眼中,它不過是荒涼閉塞的邊遠西部大學,因為其校園原為培訓優種賽馬的農場,面積高達8000英畝,當時的人們亦稱斯坦福大學為“農場大學”。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才正式騰飛!
騰飛的種子早在1951年種下。當時的工程學院院長特曼提出一個構想: 將1000英畝土地以極低廉、只具有象征性的地租,長期租給工商界或畢業校友設立的公司,再由公司與學校合作,提供各種研究項目和學生實習機會。 今天,斯坦福成了美國西海岸的名校,它培養了眾多高科技公司的創業人才,谷歌、雅虎、惠普、思科等公司創始人均來自于此。 那1000英畝土地虧掉的“地租”,卻讓斯坦福賺的盆滿缽滿!
六、關于個人
最后,大林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些真正因為高鐵獲得大的收益的人總是很少說話。
前不久,大林老家高鐵站邊的大型樓盤熱火施工,買房人早早地定好了房子。人流量大了,周邊的小旅店生意很不錯,餐飲店也多了起來。
我們要學會改變,讓自己從消費者的視角跳出來,以投資者的方式去看待變化,且思考自己能否從中獲益。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小白讀財經 ID:xiaobaiducaijing ,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