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重磅!銀保監會發文肅清汽車金融行業亂象汽車經銷商等未經批準不得經營汽車消費貸款擔保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10-25 11:36:41 責編:767股票 人氣:
10月23日,中國銀行(601988)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下稱“中國銀保監會” 發布《關于印發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補充規定的通知》 下稱《通知》 ,規定將從嚴規范融資擔保業務牌照管理,做好融資擔保名稱規范管理工作。
10月23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官方網站顯示,該文件的出臺時間為10月9日。
《通知》規定將從嚴規范融資擔保業務牌照管理,做好融資擔保名稱規范管理工作。這其中汽車金融行業成為了監管的重點之一。
汽車金融行業研究員、汽車金融大全APP創始人匡志成告訴我們,結合近期國家頒布實施的《關于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等文件,可以看出國家有意加強了對金融行業的監管。讓能力與業務相匹配,讓有兜底能力和資質的公司做風控管理的事。
在他看來,汽車金融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亂象,諸如亂收金融服務費、不規范貸款、貸后暴力拖車等等,強監管的模式更加有利于減少違規行為,防范風險,維護汽車金融行業的穩定和安全。
監管趨嚴
防止發生系統性風險
根據《通知》,未經監督管理部門批準,汽車經銷商、汽車銷售服務商等機構不得經營汽車消費貸款擔保業務,已開展的存量業務應當妥善結清;確有需要開展相關業務的,應當按照《條例》 即《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規定設立融資擔保公司經營相關業務。
顯然,未來只有取得融資擔保許可才可以開展汽車消費貸款業務。
一位在銀行從事汽車資產業務投放工作的人士告訴我們,強監管的導火索應該是金融行業特別是p2p行業暴雷頻發所致,政府在嚴管金融行業的同時,汽車金融行業也被納入其中。
據悉,目前汽車金融領域的參與方包括銀行、AFC、融資租賃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等,這些資金及產品的提供方為了降低業務成本和降低風險,會通過代理商的模式開展業務。
“事實上,代理商的情況質量參差不齊,這類群體中公司無完善架構,內部分工不明,人員專業能力有限,對風險及監管的要求不清晰,潛藏著諸多危機,例如亂收費、套路貸,砍頭息,暴利催收等等。”上述人士告訴我們。
據悉,目前由汽車經銷商直接參與貸款擔保的并不占多數,主要是由第三方的代理商和中介機構從事兜底業務,這不僅滋生了一系列行業亂象,相關的公司也缺乏風險管控能力。
一位汽車金融行業資深專家向我們透露,一旦發生系統性風險,這類公司基本沒有抵御能力,但是目前這種模式在業內還比較普遍,特別是在非金融機構的汽車金融運營方有蔓延的趨勢。
因此,肅清行業亂象,規范汽車消費貸款的擔保業務,已成為行業的共識訴求。
按照《通知》中的要求,對存在違法違規經營、嚴重侵害消費者 被擔保人 合法權益的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部門將加大打擊力度,并適時向銀行業金融機構通報相關情況,共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助貸模式、融資租賃
或受沖擊
除了加強了對汽車經銷商、汽車銷售服務商等機構消費貸款擔保業務的監管外,《通知》還指出,為各類放貸機構提供客戶推介、信用評估等服務的機構,未經批準不得提供或變相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對于無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證但實際上經營融資擔保業務的,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條例》規定予以取締,妥善結清存量業務。
匡志成認為,此條規定或將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助貸機構。今年以來助貸模式是汽車金融行業內的重要“玩法”,如果《通知》的監管力度直抵助貸業務,那么將會引起整個行業的“大地震”。
據了解,助貸模式之所以在汽車金融行業日漸普遍,主要是因為不少汽車金融行業的融資租賃公司與銀行合作,給銀行提供兜底,相當于變相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但《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對融資性擔保公司的融資性擔保責任余額有嚴格規定:融資性擔保責任余額不得超過其凈資產的10倍。因此,不少融資擔保公司會與銀行合作兜底型助貸業務,以放大自身的杠桿。
“現在參與助貸模式的很多運營方是缺乏風險管控能力的,他們參與市場會形成惡性競爭,擾亂市場。”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金融從業者認為,助貸模式的興起,是資金方的強勢帶來的結果,那些擁有金融牌照的機構,為了獲取低成本的資金,同時降低自身的風險,是比較樂見于將風險“甩鍋”給融資擔保公司的,但長此以往會導致市場作業不規范,進而引發連鎖危機。
除了助貸模式將受到影響外,也有銀行界人士判斷,未來對汽車金融行業的監管將逐步延伸至融資租賃領域。
監管奏效后行業會怎樣?
“政策的導向應該是要引導持牌機構在業務開展中,特別是業務落地環節,要去中間化,直面客戶。在篩選合作機構環節中需要與體系健全、有風控能力,在監管監督下進行經營開展業務。”在《通知》發布后,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我們。
對此,匡志成也深表贊同,他認為,歸根結底,就是要讓相關機構的能力與業務相匹配,讓有兜底能力和資質的公司做風控管理的事。
在他看來,隨著監管的奏效,未來行業內會出現幾種變化,其中整車企業的汽車金融公司、財務公司不會受到影響,部分銀行將采取直管模式,另一部分銀行則將通過融資性擔保公司做業務。最受影響的還是融資租賃公司,它們會逐漸縮小,甚至停止兜底助貸業務。
相反,對于資金方而言,也會對合作伙伴進行重新篩選,對于不符合要求的作業模式會終止合作,嚴謹的資金方在業務環境中會在放寬前期滲透到客戶端,也會持續關注終端的落地情況。
來源: 第一電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