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葉檀:7000億元人民幣火速進場馬上會有一個大牛市?!想多了!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10-23 17:38:44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文/葉檀? 財經女俠 | 毒舌善心
資金火速進場!
10月2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公布數據,截至9月底,18個省 區、市 政府跟社保基金會簽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9660億元,7992億元資金已經到賬,已經開始投資。 三季度末,委托投資合同金額1030億元,環比6月底的863億元增加了167億元,到賬投資運營資金新增到賬資金930億元。
按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基本養老金投資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可以達到30%。我們樂觀計算,30%全部進入股市,可以進入股市“前線”的資金規模將近2400億元。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已有山西、安徽、上海、福建、河南等20多個省市推進了職業年金基金投資相關工作。
被震蕩市震得耐心全失的投資者,需要一個預示牛市的刺激信號,盡快擺脫半夜想一想就哇哇哭的嬰兒底。
從社保到外資,長期資金一再被強調,穩定市場的心十分迫切。
從市場預期看,房地產是下午3點的太陽,熱力十足,卻日薄西山,股市是早上8點的太陽,熱力不足,卻擁有未來。


養老金入市 造出超級大牛市
長期資金入市,可以造出一個大牛市。
美國養老金入市,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是金融開放外資入市,現在,我們兩者兼備:既有養老金入市,也有對外開放,牛市將來。
看看美國的養老金怎么造出牛市的。從1978年入市算起,到2000年泡沫崩潰,22年、12倍。典型的牛市。
原因何在?
養老金有三大特色,長期、規模大、不能虧,這就意味著政府必須維持股、債等市場長期穩定上升,萬一出現1929年的大蕭條,遍地跳廣場舞的老人變身蹲橋洞,社會前景不堪設想。
從上世紀70年代以后,貨幣體系巨大變化,兩次石油危機,摸索下一個技術風口。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靠政府基本養老金,無法體面養老。就在這時,養老第二支柱、第三支柱起來了。
三支柱體系是公共養老金 OASDI 、雇主養老金計劃 DB及DC 及個人養老儲蓄計劃 IRA賬戶 ,可以這么理解,第一支柱是公共養老,第二支柱是企業養老,比如我們這里的企業年金,美國的401K計劃,主要由企業投錢、政府稅收優惠,第三支柱可以理解為個人養老,比如商業養老險,個人養老帳戶投資。
多數人靠退休金是無法體面養老的,中國必須向其他國家學習,三根柱支撐養老,我們現在拿著一點退休金跳廣場舞,第二、第三根支柱軟趴趴的。
從2000年以來,美國第一支柱規模占比維持在10%左右,第二支柱占比約55%,第三支柱占比接近30%。第二、第三支柱占比超過80%,是養老大頭中的大頭。
美國的第二、第三支柱起來的時候,也就是最近這輪幾十年的大牛市起來的時候。
養老金入市,是牛市火箭上的最大一個點火器,養老基金入市與證券貨幣市場放松恰好同期,M5、M6等快速上升,這絕對不是一個巧合。養老基金入市是政策推動牛市的信號,相當于北歐海盜在分割戰利品之前發出的狂呼。
中國以前是全國社保基金早已入市,現在是地方養老金入市,勉強可以理解為類似于美國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加州退休教師基金等。
美國雇主養老金里的401 K 計劃,最主要的資金去向偏是股型共同基金。2018年,共同基金管理的401 K 資產占比約為63%,股票型基金規模占總體共同基金投資的58%。
20世紀80年代,養老金大規模入市,機構投資者數量直線上升,股市比例高達34%,到90年代升到48%,占據半壁江山。養老基金在整個機構投資者中所占的比例近50%,在股市中的資產占總市值的20%以上,是美國股市第一大機構投資者。
90年代初,美國養老基金投資于股市的總市值為8682億美元,到90年代末,增加到2萬多億美元,十年時間增長兩倍多,同期,納斯達克股指上揚了1180%,科技股泡沫就在那個時候發生。
有長期資金,有高科技概念加持,有克林頓和布什時政府期的低赤字,一切看上去太完美了。
當時甚至發明了一個詞,股權民主。上市公司經營收入由大眾分享,美國人民擁有了美國公司,硅谷的高科技企業得到了資金,就像古羅馬黃金時代進入酒神節狂歡,嗨了。
1976年,德魯克出版《養老金革命》,對美國養老基金入市這件事給予高度評價。“美國企業的雇員通過養老基金至少擁有了美國企業25%的股權,自我雇傭者、公務員、教師的養老基金持有另外10%的股權。因此,美國的勞動者已經持有美國企業1/3以上的股權。” 一個發展速度被敬畏的工業國家中一個備受尊重的企業家、管理專家發表的評價,可見當時雇員養老金所受的高度推崇。甚至有人認為,通過雇員入市,貧富差距就此消除。
市場沒有永動機,世上沒有便宜事,貨幣大寬松時代的惡果到2008年爆發,美國政府負債上升、美國貧富差距加大,當時種下的因,收獲了今天川普煽動民族主義這顆惡果。


中國這兩年不會出現養老金大牛市!
養老金牛市在中國會出現嗎?
長期,有;短期,沒有。
養老金帶來大牛市,是個半神話,幾個因素疊加的幸運結果,光靠養老金,沒用。而且,我們的養老金入市規模被夸大了,沒那么邪乎。
美國養老金入市,是1978年。當時疊加的因素是,70年代末期,經濟開始復蘇,歐洲和墨西哥產油量大漲,可以應對中東的石油封鎖。
1979年8月,總統卡特任命沃爾克為美聯儲主席,史上最嚴厲的美聯儲主席走馬上市,鐵腕抑制通脹。到了1981年里根時期,通脹被控制,減稅,經濟大漲,牛市顯形。養老基金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入市的。
然后,股市估值回升。從1974年的500多點,上升到1987年8月的2746點,直到1987年10月19號,出現可怕的黑色星期一,但市場總體還是在上升區間。
中國未來必然出現牛市。
盤整的時間足夠長。一座鬧鐘,如果鐘擺停在中點幾年,不是鐘壞了,就是要尋找一個大的擺動方向。現在,中國股市在中點的震蕩期太長了,這意味著未來會有大行情。何時來,不知道。
股市5000大跌,差點崩盤,然后進入以3000點為中軸的震蕩期,徘徊3年左右,現在看來會更長。一震暈三年,兩震暈六年,這次震蕩足以洗去所有賺快錢的夢想,洗去所有輕松的樂觀情緒。
市場在理性的中點維持了太長時間,一個極端的人過于冷靜,反而可怕。
養老金入市,機構代替散戶。這是好事。
但市場的估值還不夠低,投資者還不夠絕望。
10月,滬深300動態市盈率21倍左右,處于均值附近,從2010年以來,市場情緒穩定到可怕。中證1000市盈率處于低位,中小企業受到重創。
6%的GDP增速,意味著很大一部分公司會被洗出局,這些公司將帶走很大一部分財富,成為沉沒成本。
一些高科技企業市盈率仍然在百倍以上,甚至高達500倍。市場兩極分化,一些企業退出,一些企業被高估。從大麻概念到電子概念,投資者用一絲余勇追逐零散的熱點。
大家看上去太理性,沒有極端的樂觀或者悲觀,面面相覷、沉默不語。
一個熬字,道盡目前的市場心態。
地方養老金入市,是個水磨功夫,不是想像中的一夜之間1萬億資金入市,改天換地。
從社保基金入市,到現在地方養老金逐步入市,一年幾百億、一千多億資金,在一天交易量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的市場,九牛一毛。
去年6月,地方基本養老金委托投資的資金到賬3716.5億元,今年三季度末是7992億,一季度新增到賬資金335億元,二季度新增到賬資金650億元。
以前測算過,總量大概2萬億左右,按照規定,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按30%計算,入市規模最多6000億元,從公布辦法到確定基金管理機構大概需要一年左右。這有什么可以影響市場的。
而且,投資基金力求穩健,不可能一次性入市,不是救市的國家隊,是不能虧的、小心翼翼的養老錢。
更重要的一點是,貨幣政策是一面降準,一面戳泡沫,各方債務各自認領,在最后的決戰之前,把可怕的后方金融漏洞給牢牢堵上。看看最近的51信用,湖南山東,大規模去糟糕信用的杠桿,還有誰認為,現在會發生一個大變化嗎?
短期的杠桿牛不會發生。
全球經濟都在發生大變化,中國股市也在發生大變化,機構取代散戶,公司投資洗牌——所有的這些變化都在證明:
這次變化意在創造一個未來的巨大成果,絕不會劍指出現一個短期的牛市,也不可能出現一個短期的牛市。
養老金入市,如同沙漠下了一陣雨,沙漠變了嗎?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