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社?;鹨渤鰟?!聚焦“碳中和” 機構密集調研!影響幾何?機構這樣看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1-03-24 09:36:41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上周(3.15~3.19)滬深股市整體下跌。上證指數全周累計下跌1.40%,深證成指全周累計下跌2.09%,創業板指全周累計下跌3.09%。

統計數據顯示,兩市上周共有82家上市公司披露調研報告。近日,中國提出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圍繞這一熱點,機構調研人員齊齊出動,希望了解碳中和對對公司的影響。

另外,從被調研企業的行業分布來看,被調研公司集中在電子、化工、機械設備等行業。這些也是今年以來機構重點關注的行業。

電子行業成機構調研重點

社?;鹨渤鰟樱【劢埂疤贾泻汀?機構密集調研!影響幾何?機構這樣看

按行業分類看,被調研公司中,電子行業被調研的公司數量位列首位,有11家公司被調研,化工行業被調研的數量緊隨其后,有9家;另外機械設備、計算機、醫藥生物等行業被調研的企業數量也較多。

近日,中國信通院發布的《2021年2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2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2175.9萬部,同比增長240.9%;1-2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累計6187.9萬部,同比增長127.5%;1-2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4234.9萬部、上市新機型48款,占比分別為68.4%和59.3%。華西證券表示,伴隨著疫苗的推廣等,全球疫情將有望走向控制,全球經濟也將有望走向復蘇,在經歷了2020年的低谷后,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在5G手機的帶動下將有望恢復同比增長,5G手機的滲透率也將進一步提升,預計相關如射頻、元器件等產業鏈業績確定性較高。

碳中和究竟對化工行業帶來哪些影響呢?華安證券表示,未來40年化工行業在碳中和背景下預計經歷3個階段:第一階段分步達峰。化工產品眾多,每種產品的能耗和碳排放量不同,其碳達峰的要求或不同。理解對于高耗能的產品或產業不代表沒有發展,只是會優先達峰,低耗能的產品或產業有望獲得更長成長窗口。另外,化工行業已從單純的資本密集型行業,變為人才和資本密集型行業,后來者無法通過資本反超,只能瞠乎其后,化工行業的周期性也因此變弱。優秀的公司憑借有效的激勵、卓越的管理和持續的創新,打造出難以撼動的技術迭代優勢、低成本優勢和高效服務優勢,在全球市場中攻城略地。

機構調研聚焦“碳中和”

社?;鹨渤鰟?!聚焦“碳中和” 機構密集調研!影響幾何?機構這樣看

數據顯示,個股方面,中科創達上周累計接待機構達309家,位居首位;一心堂接待301家調研機構,排名第二,兆易創新接待261家機構,排名第三位。

上周,A股碳中和行情爆發,隨著市場的關注度提升。機構調研也重點聚焦“碳中和”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

三鋼閩光相關負責人表示,“碳中和”的影響深遠重大。其指出,鋼鐵行業碳排放占到全國碳排放總量的比例很高,鋼鐵行業在未來的碳減排領域承擔的責任很重、壓力很大。碳中和、碳達峰不是僅僅針對一個行業,這是國策,要將國家作為一個整體,放在一起看,一起匯總計算。碳達峰是共識,國家對粗鋼需求達到一定水平,通過工藝優化改造等措施一定會實現。碳中和有難度,需要深度思考,科學謀劃。目前來說還是在探討交流,需要國家層面出臺相關行動計劃或管理辦法。

前述負責人也指出,為了碳中和,鋼廠去做光伏發電、風能發電、核電等來對沖碳耗不合適,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去做。鋼鐵各工序減碳脫碳工作不是鋼鐵一個行業能完成的,需要各行業一起研究,協同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首鋼股份相關負責人在調研會上表示,碳達峰、碳中和“不僅是國家重要戰略,也是企業的重要責任,公司已經開展相關工作,預計不久后集團公司會出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規劃。首鋼股份已經在碳減排方面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碳減排成果和具有自身特點的優勢。如大比例球團冶煉技術應用,與傳統70%燒結礦為主的工藝比較,噸鐵二氧化碳排放可降低10%以上;套筒窯二氧化碳回收用于煉鋼冶煉;加大廢鋼利用率;參與工業煤氣制乙醇燃料技術開發及應用;光伏發電等。

上述兩家公司的調研名單中也出現不少知名機構。其中,一向低調的社?;鹪俣痊F身,調研首鋼股份。今年3月初,社?;鹫{研華陽集團,此外,招商基金、中銀基金、千禾資本均出現首鋼股份的調研會上。三鋼閩光則獲博時、嘉實、諾安等基金集中調研。

各類機構調研名單一覽

從具體調研機構來看,私募淡水泉調研了景嘉微、開潤股份、兆易創新等,高毅資產調研了中科創達,千合資本調研了漢威科技,星石投資調研了兆易創新。

公募基金方面,博時基金調研了富瀚微、中科創達、景嘉微等,華夏基金調研了中航機電、賽微電子、景嘉微等,嘉實基金調研了富瀚微、中科創達、順豐控股等,南方基金調研了海康威視、牧原股份、兆易創新等,易方達調研了萬達信息、順豐控股、科順股份等,招商基金調研了世紀華通、一心堂、兆易創新等。

海外機構方面,富達國際調研了兆易創新,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調研了中航機電,高瓴資本調研了順豐控股、兆易創新,紅杉資本調研了中科創達、兆易創新、超華科技,三星資產調研了賽微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