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600829]今日最具爆發力六大牛股推薦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0-03-27 11:49:51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楚江新材(002171) :內生外延并舉發展 打造軍民融合新材料龍頭
類別:公司機構:招商證券(600999)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劉文平/王超/岑曉翔日期:2020-03-26
公司是國內板帶龍頭企業,近年來先后收購頂立科技和江蘇天鳥,打造基礎材料+軍工新材料雙輪驅動的軍民融合型企業,并引入國家軍民融合產業基金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6.854%。傳統領域受益于5G拉動和需求升級,處于量價齊升的階段,而新興軍工材料領域下游需求旺盛,保持高速增長。首次覆蓋,給與"強烈推薦"評級。
  板帶量價齊升。公司是國內板帶龍頭,國內的市占率穩步提升,預計2020年有望成為全球龍頭。2019年板帶產量19.5萬噸,國內市占率10.4%。受益于公司產品結構升級、成本管控和行業集中度提升等原因,公司板帶單噸毛利從2015年的1130元提升到2018年的3074元。
  優勢明顯,產能持續大幅擴張。公司在板帶領域競爭優勢明顯: 1 廢利用技術高,利用比例為行業最高,廢價格低于精; 2 營銷模式優勢; 3 規模化優勢等。按照目前的產能規劃,預計公司在2023年板帶產能達到35.5萬噸 增長78% ,導體材料產能65萬噸 增長183% ,精密合金線產能達到6萬噸 增長50% 。
  板帶受益5G拉動和需求升級。受中美貿易摩擦和經濟增速放緩影響,2019年國內板帶產量187萬噸,同比增長1.08%。板帶主要下游集中在電子、通訊、汽車、電力等工業領域,未來伴隨5G投資興起,板帶需求增速有望提升。制造業升級推升高端板帶,楚江新材(002171)高精度板帶占比提升,有望提升單位盈利能力。
  公司積極外延式發展,布局軍工材料領域。公司2015年收購頂立科技100%股權進入高溫熱處理領域,2018年收購江蘇天鳥90%股權進入碳基預制件及碳纖維織布領域。實現了碳纖維產業鏈中下游加工領域的部分閉環,配套融資。江蘇天鳥承諾18-21年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6000、8000、10000、12000萬元。
  江蘇天鳥主營業務可分為碳基預制件 約90% 及碳纖維織物 約10% 兩大類,碳基預制件可進一步細分為碳剎車預制件、航空航天用碳纖維預制件及碳纖維熱場材料預制件。公司碳剎車預制件產品是國內領軍者,受益于航空機型迭代驅動增長,同時在高鐵領域替代市場潛力廣闊。
  盈利預測和投資建議:預測2019-2021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64、5.54和6.48億元,對應估值24、20、17倍,首次覆蓋,給予"強烈推薦-A"評級。
  風險提示:價大幅波動,行業競爭環境惡化,下游需求低于預期。
滬電股份(002463)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5G/IDC/車載多線布局
類別:公司機構:招商證券(600999)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鄢凡/張益敏日期:2020-03-26
事件:
公司發布2019年年報,營收71.3億元,同比+29.6%,歸母凈利12.1億元,同比+111%。扣非歸母凈利潤11.5億元,同比+122%。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點評如下:
評論:
1、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結構優化配合良效率管控、及黃石復蘇是主因。
  2019年利潤增速大幅超過收入,全年毛利率29.5%,同比+6.1個pct,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26.7%,同比+11.3個pct。利潤率提升最大動力來自華為等客戶5G基站訂單前期較高的盈利性,而華為有線設備訂單、海外數通客戶高階訂單盈利能力亦有提升。另一方面,在高端產品占比提升背景下公司良品率依然微增 93.6%,微增0.1個pct ,疊加黃石和昆山產區的自動化改造,整體良效率有所升級;黃石滬士凈利潤從2018年的約166萬元大幅增長至1.0億元也提高了整體公司盈利水平。Q4單季度毛利率環比下滑2.33個pct,因5G基站導入新方案、新進入者搶單后訂單盈利性有所下降。此外,滬利微電全年實現營收16.1億 -2% 、凈利潤2.3億 +6% 。據此估計青淞全年營收約43億 +33% ,凈利潤約8.0億 +150% ,認為19年高增長主要是青淞廠產品迭代帶來的。
  2019年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9817萬元,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各計提1081/6829/1906萬元,其中存貨在20年會有所轉回。
  分業務看,企業通信板收入51.0億元,同比+46%,毛利率31.5%,同比+6.8個pct,來自華為收入同比+90%,且5G無線和有線類訂單利潤率較往年明顯提升;汽車板收入13.2億元,同比+3.6%,毛利率25.7%,同比+1.7個pct,四季度需求有所復蘇導致收入增速回正,且ADAS訂單逐步導入;辦公及工業設備板收入4.2億元,同比-18%,毛利率32.9%,同比+10.9個pct,放棄了低毛利訂單,面向西門子等工控客戶;消費電子板收入0.25億元,同比+11%,毛利率24.5%,同比+10.3個pct。近年增長來自通信,但汽車板高端化前景也可期待。
  2、Q1供給端有一定抑制,疫情或影響汽車板中期需求。
  根據我們產業調研了解,公司目前青淞廠稼動率已經逐步恢復常態,黃石廠也在加快恢復,滬利微電Q1則保持相對較高產出狀態。短期看,因前期產業鏈擠壓訂單回補,通信和IDC需求正旺、汽車板新客戶導入,公司目前訂單呈現飽滿狀態,但因新冠疫情在海外快速蔓延,海外終端整車廠/Tier 1客戶已經開始受疫情影響停工,3月以來包括大眾、戴姆勒、寶馬、FCA、PSA、特斯拉等在內,已關停或計劃關停的整車工廠數量超過100家。滬電汽車類訂單結構比較優質,歷史上有一定下行抗性,但本次停工面積較大,中期需求影響還需進一步跟蹤。但考慮汽車板業務僅占公司總收入約18%,且有ADAS等新品導入、疫情下行業格局優化邏輯作為對沖,公司營收和利潤大部分來自疫情下受益的無線、有線網設備和IDC設備,我們認為公司今年需求端景氣度整體無憂。
  3、政策加碼望致通信賽道動能超預期,IDC客戶發展前景亦可期。
  中移動報告顯示2020年5G相關投資約1000億元,占總投資的55.6%,比2019年增長316.7%,中國電信、中國聯通(600050)、中國移動2020年5G無線網主設備集采合計涉及超過48萬個基站,從中標結果來看華為、中興為主要供應商。滬電2019年來自華為收入同比+90%、中興亦近年來首次進入前五大客戶,該等客戶在5G建設加碼驅動下將有望延續19年以來良好的景氣需求,且有效規避海外的疫情風險。19年來看公司來自大陸地區收入同比+63%,占比約52%,非大陸地區收入同比持平,該結構也能一定程度抵御海外需求風險。
  有線和IDC業務層面,思科、juniper、Arista、星網銳捷(002396)等網絡設備客戶19年均獲得穩健增長,在疫情催化下全球高速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有望持續加快,帶來網絡側設備需求的快速增長,服務器、交換機等通信接口標準的升級,通信鏈路從400G端口、56Gbps升級到未來800G端口、112Gbps過程中,配套的高速材料升級和電路板制作工藝的改良,將為公司的高速多層技術帶來更大發揮空間。此外,公司下一步計劃將2-12層為主的5G基站訂單轉往黃石一廠制作,而青淞廠專注于更高層數的網絡設備訂單,產線匹配度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對沖基站側訂單價格下降的壓力。
  4、深耕行業三十載,持續投入研發布局未來。
  我們曾在去年的深度報告中指出,滬電的業績和股價彈性來自于自身前期在高多層PCB的技術積累,以及對通信和汽車兩大塊業務的前瞻布局,全球領先客戶的導入帶來的訂單結構的優化。2019年公司研發費用3.16億元,同比+30%,在5G接入網高頻通信基站部分增強了在國產材料替代、設計工藝流程優化;在承載網、核心網數字通信領域,56Gbps關鍵技術已順利落地;在IDC領域,400G交換機、HPC等產品已實現批量交付,下一代的交換機產品目前也在與客戶合作預研中;在汽車電子領域,新能源汽車的電源控制器 BCM ,48V啟動控制器 BSG ,自動駕駛 ADAS 主控制器等加快研發,部分產品已量產;研發車用埋入式散熱元件及埋入式電感元件PCB,相關產品有望在2020年量產。我們認為滬電除了通信強周期的驅動,后續在高端汽車PCB領域也有望獲得成長。
  5、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在5G建設政策加碼、數據流量傳輸需求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公司在高性能連接傳輸設備、計算存儲設備,通信有線設備上的高端客戶和產品卡位拉動公司業績增長,長期看汽車板也有望成為另一增長引擎。預估2020-2022年營收88/107/126億,歸母凈利潤15.7/19.5/23.1億,對應EPS為0.91/1.13/1.34元,對應當前股價PE為28.9/23.3/19.7倍,維持"強烈推薦-A",目標價32.0元。
  風險提示:5G進度低于預期,宏觀經濟波動風險,競爭加劇風險

數據港(603881) . :云化趨勢不改 定增擴張享數字基建紅利
類別:公司機構:東興證券(601198)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劉慧影/李美賢/李娜日期:2020-03-26
數據港(603881)2019年營業收入7.27億元,同比下滑20.12%。歸母凈利潤1.10億元,同比下降22.76%。其中,IDC業務營收約7.00億元,同比增加7.77%;IDC解決方案539萬元,同比減少97.75%。
  受客戶退租影響四季度營收下滑,但長期增長趨勢不改。2019Q4單季營收1.70億元,同比下降59.30%。全年業績下滑主要系由于:1 原客戶于去年10月退租185數據中心。185數據中心2018年營收約1.42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約0.83億元,全年營收預計減少約58.45%。如剝離185數據中心的影響,2018年IDC業務營收約5.08億元,2019年公司IDC業務營收約6.17億元,同比增長約21.46% 剝離185數據中心影響 。2 IDC解決方案業務大幅下降。雖然4季度業績短暫下滑,但公司機柜數增長趨勢不改。2019年,公司新增折合5kW標準機柜約1.46萬個,同比增長107%。
  云化趨勢不改,大客戶綁定,與IDC行業共同成長。2019Q4,中國云計算增長66.9%。目前,我國約43.9%的企業使用了云服務,較2017年增長8.9%。
  隨著云計算滲透率加強,數據中心客戶將呈現集中化的趨勢,大型數據中心將持續受益。公司作為批發型數據中心,業務的客戶均為阿里巴巴、百度等國內大型互聯網公司,合作穩定。未來中國IDC市場復合增長率將達26.9%,公司綁定互聯網大客戶,有望與中國IDC行業共同成長。
  定增募集資金加速擴張,公司積極布局數字基建。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數據中心,IDC作為新時代數字基建已成共識。公司于今年3月定向增發新股,計劃募資共17.3億元,70%用于新建數據中心。預計定增項目將提升公司可運營機柜數,顯示擴張信心,未來有望享受數字基建紅利。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20-2022年營收分別為10.19、14.72、23.8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46、2.48、4.20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58、0.98、1.66元。當前股價對應PE值分別為94、55、32倍,對應EV/EBITDA分別為40、28、18倍。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IDC上架速度不及預期,客戶退租帶來短期業績波動,疫情持續時間超預期影響項目建設進度。
魚躍醫療(002223) :海外疫情全面爆發 防疫產品加速市場滲透
類別:公司機構:東興證券(601198)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胡博新/李勇日期:2020-03-26
報告摘要:
事件:海外疫情全面爆發。截至3月25日,海外 除中國外 已經累計確診342089例新冠肺炎,累計死亡15652例。受海外疫情影響,目前公司額溫槍、呼吸機等產品海外訂單與往期相比有較大增長,相關產線在全力生產。
  短期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刺激公司防疫類產品放量。公司防疫類產品涉及3大類,包括呼吸類、消毒類、體溫檢測類,在2019年的收入占比約40%。
  疫情期間,公司防疫類產品供不應求,尤其是醫用呼吸機、制氧機、額溫槍、潔芙柔等多種主營產品持續供應緊張,基本是零庫存或負庫存。
  中期來看,醫院ICU病房建設將有望拉動公司醫用級醫療設備需求。醫院在疫情應對中顯露出ICU病房的供給薄弱,搶救能力不足等問題,預計在后疫情期,全國將強化醫院應對突發疫情的能力,促進ICU病房的建設,加大相關醫療設備的配置,尤其是醫院將擴大床位數與無創呼吸機的配置數量,滿足醫院的應急能力與患者的轉運等。后疫情期,我們測算中國的ICU床位有望擴增8.4萬張,公司的醫用呼吸機有望因此受益。
  長期來看,公司品牌影響力擴大,加速產品滲透市場。①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公司防疫類產品在醫用和民用市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加快了公司產品在兩個市場的戰略發展進程。疫情期間,公司迅速調整生產線以滿足一線醫用,大量醫用級呼吸機、制氧機、除顫監護儀AED等銷往湖北地區,在滿足臨床需求的同時,提高了醫用產品滲透率與知名度。再者,公司的手用消毒液潔芙柔等產品不僅向醫院供貨,也在全國復工之際,大量供貨民用市場,加快推動公司產品推廣民用市場的計劃實施。②非防疫類產品。
  隨著慢性病知曉率、治療率的提高,居家治療方式的不斷完善,公司家用醫療設備將有望進入增長快車道。公司血壓儀、血糖監測儀等家用醫療產品有望進一步升級換代,不斷鞏固市場地位。同時,公司已經完成收購上械、中優、普美康等醫用臨床產品生產公司,加速推動醫用臨床產品在醫用市場的滲透,拓寬公司發展渠道
中國亟需國家級公共衛生應急儲備應對重大疫情,環ICU醫療設備鏈中無創呼吸機需求大。無創呼吸機為救治重癥患者的必需設備,疫情爆發后,武漢地區重癥監護資源急速擴張7.6倍。假設應對全國范圍內的武漢級別新冠疫情,估計全國范圍所需重癥監護床位數將達到23.5萬張,合計擴張床位數為18.2萬張,估計至少急需新增無創呼吸機約88261臺以滿足國家級公共衛生應急儲備。
  海外疫情爆發,防疫類產品訂單大幅增長,持續拉動公司業績彈性。目前公司額溫槍、呼吸機等產品的海外訂單與往期相比有較大增長,相關產線在全力生產。其中,3月25日海外 除中國 確診感染人數34.2萬人,估計海外防疫急需70.8萬張重癥監護床位儲備,無創呼吸機儲備約需34.3萬臺,海外市場亟需進口儲備。
  公司無創呼吸機產量達250臺/天,產能峰值為400臺/天,公司已經開始接收海外訂單,目前,公司產品訂單已經排至4月底。假設以每日出貨量250臺,單價約1.5萬元計,截至4月底,估計呼吸機出貨量可達2.5萬臺,累計貢獻收入約3.8億元。
  疫情期間,公司額溫槍的生產已經達到極限生產能力,每天大連班20小時生產,估計疫情期間額溫槍月度銷量是過往的5年的銷量總和。額溫槍為耐用產品,因為受環境溫度影響較大,平時不作為體溫監測儀的主要品種,但額溫槍具有測溫高效、非接觸的特點,在疫情期間可有效減少接觸傳播。目前,全國約有28家企業可生產額溫槍,魚躍醫療(002223)是中國最大的額溫槍生產企業。額溫槍屬于二類醫療器械,產品元器件供應鏈比較長,生產上量慢。
  疫情期間,公司主要向武漢方艙醫院發貨10L規格的大型制氧機,以滿足臨床的大劑量供氧。公司制氧機的毛利率約43%-46%,越高端的產品毛利率越高。公司向醫院提供的9F-5,、8F-5大型制氧機,產品可靠性要求更高,跟普通民用產品相比產量小,價格高。同時,5L以上的制氧機能夠拉動呼吸機并用,發揮公司呼吸支持類產品的協同作用。
  疫情期間,公司消毒產品供貨緊張,每天三班24小時生產。其中,手用消毒液潔芙柔供貨也更加緊張,在三級醫院主要使用3M與潔芙柔兩個品牌,疫情期間,手用消毒產品需求加大,公司主要生產滿足臨床醫院需求,實現臨床市場的不斷滲透。同時,隨著民品市場需求的提升,估計2020年公司的潔芙柔將更加順利地推進在民品市場的銷售。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19年-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8.70億元、61.74億、71.3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44億元、11.08億元和13.13億元;EPS分別為0.84元、1.11元和1.31元,對應PE分別為24.15X、28.09X和23.72X。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產品銷售、市場推廣不及預期

紫金銀行 601860 年報點評:ROA保持穩健 資本補充持續推進
類別:公司機構: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郭其偉日期:2020-03-26
一、事件概述
公司披露年報:2019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3.03% 前三季度增速15.22% ,增速較業績快報提升11bp。營收同比增長10.54% 前三季度增速22.22% ,增速較業績快報提升2bp。全年年化加權ROE 10.80% 前三季度ROE 11.68% ,較業績快報提升1bp。
  二、分析與判斷
凈利潤增速有所回落,ROA較為穩健
2019年凈利潤增速較前三季度有所回落,主要是由于凈息差下降和成本費用上升所致。
  但整體來看,2019年凈利潤增速仍然較2018年提升2.82pct。全年年化累計凈息差較前三季度下降8bp,主要是由于生息資產收益率下降所致。通過對比年報和半年報數據,我們推測下半年零售貸款收益率下降是主要原因。為避免季節性影響,我們采用TTM口徑觀察公司盈利能力。2019Q4公司ROE TTM 10.88%,較Q3下降42bp。其中,權益乘數較前三季度下降3.57%,主要是由于公司2018年底完成募資、2019年初上市所致。Q4ROA TTM 0.70%,較Q3基本持平,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保持穩健。
  不良率環比略有上升,資本補充持續推進
2019Q4末不良貸款率1.68%,較Q3末上升3bp。根據測算,Q4不良貸款年化生成率較Q3下降28bp,但Q4核銷力度大幅下降推動不良貸款率環比上升。Q4末撥備覆蓋率237%,較Q3末提升12.21pct,抵御風險能力有所提高。因不良率和撥備覆蓋率同時提升,未來仍需關注不良貸款生成情況。2019年資產同比增長4.22%,增速較前三季度下降84bp。
  隨著資產增速放緩,Q4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Q3末提升38bp至11.07%。2019年初董事會審議通過了發行可轉債、減記型永續債等議案。其中可轉債項目擬發行不超過45億元,已處于反饋意見回復階段,我們預計該項目將于2020年落地,公司資本充足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三、投資建議
公司核心盈利能力相對穩健,按照大零售業務主推器、公司業務穩定器、金融市場業務助力器的戰略定位有序推進板塊轉型。未來隨著可轉債發行與轉股、永續債等項目有序推進,資本補充有望帶來規模快速擴張。我們預測公司2020-2021年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3.09%和13.14%,2020年靜態PB為1.08倍,首次覆蓋給予"謹慎推薦"評級。
  四、風險提示:
資產質量波動,利率中樞下降。
藥明康德(603259) 2019年業績點評:境外"長尾客戶"、CDMO業務奠定增長基礎
類別:公司 機構: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孫建/郭雙喜 日期:2020-03-26
一、事件概述
2020 年3 月24 日,公司發布2019 年業績:營業收入128.72 億元,同比+33.9%,實現歸母凈利潤18.55 億元,同比-18.0%,經調整Non-IFRS 歸母凈利潤24.07 億元,同比+38.2%,利潤率持續提升。2019Q4 實現收入35.94 億元,同比+33.5%,連續11 個季度環比增長。2019Q4 歸母凈利潤0.93 億元,同比-73.8%,主要是投資收益虧損拖累,經調整Non-IFRS 歸母凈利潤5.65 億元,同比+39.16%。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29.16 億元,同比增長77.76%,顯示較好的經營質量。
   官網鏈接:https://static.wuxiapptec.com/b4/20200324/b47ae24de5f410fe.pdf 二、分析與判斷
客戶:境外長尾客戶收入同比增速40%左右,提供2019 年業績主要彈性①子業務收入分析:境外客戶遠好于境內客戶。2019 年業務板塊中國區實驗室服務、CDMO/CMO、美國區實驗室服務和臨床研究及其他CRO 服務收入占比分別為50.3%、29.2%、12.1%和8.3%,其中,境外客戶收入占比分別為73.5%、88.0%、100%和26.6%。
  
中國區實驗室服務境內增速9.2%vs 境外增速34.3%,臨床研究及其他CRO 服務境內增速71.9%vs 境外增速116.1%,CDMO/CMO 境內增速10.1%vs 境外增速44.2%,可以看出公司3 大業務板塊的境外增速都要明顯快于境內增速,這表明公司業績主要還是靠境外客戶驅動的,我們認為這也體現了公司全球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勢必帶來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②全球"長尾客戶"收入占比快速提升。2019 年公司全球"長尾客戶"
和國內客戶的收入同比增長35% TOP20 藥企收入同比增速31% ,占比提升0.7 個百分點至67.5%,同時我們考慮如上核心業務的境內外客戶增速的差異,估計境外"長尾客戶"的收入同比增速40%左右,提供了2019 年收入端的主要彈性。③客戶數量維度驗證。公司年報演示文稿披露:"長尾客戶"戰略,新增超過1200 家客戶,活躍客戶3900家,2016-2019 年全球"長尾客戶"和國內客戶的收入復合增速到33.5%,遠高于TOP20藥企客戶的增速19.3%,我們估計新的技術平臺的拓展也為長尾客戶的加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細胞、基因治療、Pharmpace 收購 ,隨著臨床試驗的中美雙報能力提升、無細胞和基因治療研發生產基地落成、"藥明腫瘤臨床研究服務部"的成立等舉措,對增量客戶的吸引,我們認為全球"長尾客戶"和國內客戶將持續成為公司業績的最主要拉動。
  
業務:CDMO/CMO 產品升級、產能持續拓展,成為重要彈性業務①中國區實驗室和CDMO 業務成為業績增長的基石和彈性點,新業務規模效應逐步體現。2019 年公司核心業務板塊中國區實驗室、CDMO、美國區實驗室服務、臨床試驗服務的收入占比分別為50%、29%、12%、8%,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6.6%、39.0%、29.8%、81.8%,考慮各業務板塊毛利率的差異 Non-IFRS 毛利率分別為45.3%、41.0%、26.0%、30.5% 及變動幅度 Non-IFRS 毛利率變化幅度分別為:+1.08、-1.57、+6.49、-3.60 個百分點 ,我們認為中國區實驗室、CDMO 兩部分核心業務成為業績最主要拉動,特別是CDMO,而新興業務 美國區實驗室、臨床服務 處于產能及客戶拓展期,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特別是美國區實驗室毛利率的明顯提升說明這種效應已經開始體現。②CDMO 業務產品端"漏斗效應"和產能拓展,奠定該業務高速增長的基礎。CDMO/CMO業務產品方面,公司目前服務約1000 個新藥分子,40 個III 期臨床、21 個商業化項目;新技術/新產能方面:公司流體化學平臺開展首次商業化生產、擴大了高效API 生產產能,原料藥分離純化產能、生物催化產能、寡核苷酸API 產能均得到明顯提升,外高橋(600648)
新制劑生產基地首次通過歐盟藥品管理局GMP 認證。新技術/產能投入運營以及后續新產能拓展將會繼續奠定公司在CDMO/CMO 領域的龍頭地位,我們預計公司未來業績也有望伴隨著產能的釋放而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同時,公司最新發布的定增公告顯示公司擬定增69.28 億元,其中60.9%用于CDMO/CMO 相關平臺和產能建設。通過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 有助于公司實現產能擴充, 強化全產業鏈服務能力尤其是CDMO/CMO 的服務能力。
  
戰略:跟隨"長尾客戶"創新,新技術平臺打造可持續的"工具包"服務平臺公司大幅投入新技術/新平臺研發,打造可持續的"工具包"服務平臺。公司2019 年研發開支達到5.90 億元,同比增長35.2%,這種體量的研發投入在CRO 公司中比較少見,公司主要是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開發一些新技術平臺,以便更好地服務客戶,增加對客戶的滲透,實現從藥物發現到藥物合成再到臨床服務等系列導流。公司在2019 年搭建了DEL 藥物篩選平臺、合成化學AI 藥物篩選平臺、新的藥物機理研究和動物模型搭建、新工藝合成技術研究、以及寡核苷酸類、多肽類、酶催化、基因治療工藝研發等多領域的研發活動,我們也欣喜的看到公司這些研發投入正在逐步轉化為公司收入,比如DEL藥物篩選平臺已經服務110 個客戶,細胞和基因療法業務也在快速放量,已經完成了多個寡核苷酸類和多肽類臨床用藥API 生產項目,我們認為公司在新技術/新平臺上的大幅投入正在逐步兌現業績,未來通過不斷打造自身多樣化組合形成的高壁壘α屬性將不斷增強公司在CRO 領域的差異性和領先性優勢,為未來業績的穩定增長提供動力。
    財務分析:內生增長強勁,經營質量較高
2019 年公司表觀凈利潤同比增速下滑主要是因為投資標的公允價值變動導致虧損1.80 億元 2018 年盈利6.16 億元 。經調整Non-IFRS 歸母凈利潤24.07 億元,同比增長38.2%,顯示出較好的內生盈利能力。公司毛利率38.9%,同比下降0.4 個百分點,主要是股權激勵導致的成本增加以及低毛利率的臨床研究及其他CRO 服務轉付收入有所增加導致,上述業務分析中國區實驗室、CDMO 業務的毛利率仍保持比較穩定的水平,考慮人力成本的提升,我們認為公司的產業定價能力較強,中國的工程師紅利持續體現。2019 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29.16 億元,遠高于凈利潤水平,同比增長77.76%,主要是經營性應付增加 激勵繳款 導致,扣除該因素后,與利潤端基本匹配,顯示較好的經營質量。
  
三、投資建議
我們持續看好公司全球競爭力持續提升,基于離岸外包的優勢,服務鏈的持續拓展及中國市場紅利的逐步體現都將提升公司市場天花板。由于公司中國區實驗室服務以及CDMO/CMO 業務收入略超我們前次預期,我們對公司收入端略上調。受到投資損益等因素影響導致歸母凈利潤出現下滑,我們對公司2019 年凈利潤進行下調,但考慮到公司多項新產能逐步投入使用,預計后期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提升。綜合考慮,我們預計2020-2022 年EPS 分別為1.14、1.48、1.91 元,按2020 年3 月25 日收盤價對應2020 年85 倍PE,參考可比公司估值及公司行業龍頭地位,維持"推薦"評級。
  
四、風險提示:
不確定的宏觀環境變化導致全球創新藥研發投入景氣度下滑的風險;國際化拓展不順造成相關業務下滑或增長不順的風險;各事業部間協同效應差造成新業務增長乏力的風險;匯兌風險; 交易不確定性風險。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600829]今日最具爆發力六大牛股推薦”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600829],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