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2021春季行情到來 A股黃金十年開啟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1-01-04 12:05:21 責編:767股票 人氣:

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A股市場正式邁入新的一年。2021年A股將會有怎樣的走勢?2020年末的好兆頭能夠帶來2021年的“開門紅”嗎?

從歷史經驗看,只要是流動性充裕的年份,其春節前后的走勢都是不錯的。根據2011年至2020年行情數據發現,除了2014年和2016年,A股主要股指在元旦假期后開市首日以及開市后5個交易日內均有不錯表現,各年份也會出現一波不小的春季躁動行情。在多數券商看來,A股市場大概率能實現“開門紅”,2021年春季躁動值得期待。

一年之計在于春

記者統計2011年至2020年行情數據發現,除了2014年和2016年,A股主要股指在元旦假期后開市首日以及開市后5個交易日內均有不錯表現,各年份也會出現一波不小的春季躁動行情。數據顯示,開市首日,上證指數上漲概率總體偏高,達到60%。開市后5個交易日內,三大指數上漲概率都明顯較高,上證指數、深證成指上漲概率達70%,創業板指也達60%。

一年之計在于春,A股市場大概率能實現“開門紅”,2021年春季行情又能否到來?

分析認為,春季行情之所以在2月份明顯上漲,一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創業板1月31日之前強制披露年報預告的規定,使得部分投資者選擇規避業績雷的風險。不過在去年低基數的影響下,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復蘇預期增強。這也就意味著,今年的春季躁動行情可能會提前開啟。

實際上,從年末幾個交易日大盤表現來看,市場可能已經形成一致預期。

國泰君安認為,“春季躁動”背后的兩大驅動因素。1、風險偏好階段性抬升,國內有3月將至的全國兩會,政策預期總體偏高。2、盈利預期上修博弈,一月底披露年報業績預告,預喜比例的偏高,疊加盈利的超預期引發資金博弈。

天風證券表示,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的表態出發,下一階段宏觀政策難以出現大開大合,仍將以不斷加強“預調微調”為主(雖然今年一季度降準的預期可能低于往年)。在“盈利擴張+資金面中性不差”的情況下,2021年春季躁動仍然值得期待。

券商:權益投資的黃金十年已經開啟

A股市場多個指數相繼創階段新高,是否預示牛年牛市行情?

展望2021年,中信證券指出,A股慢漲將經歷三個階段。2020年四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是“輪動慢漲期”,市場上行動能較強。2021年二、三季度是“平靜期”,其間基本面預期上修比較充分,國內政策回歸常態成為關注重點。2021年四季度是“共振上行期”,其間發達經濟體基本走出疫情陰霾,內外循環充分修復,全球權益市場正向共振。

如果將投資時限拉長,中信證券預計未來十年將是中國資本市場蓬勃發展的黃金時間窗口。在優質企業不斷涌現、資本市場更有效率、增量資金持續入市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國權益投資的黃金十年已經開啟,預計2030年末A股上市公司將超過6200家,總市值規模達到210萬億。

海通證券通過對比歷史上最近幾輪牛市上證綜指的年化漲幅后認為,本輪牛市年化漲幅只有22%,以時間換空間,即牛市幅度變緩,時間拉長。

中信建投認為,2021年A股最主要行情在一季度,從跨年直到2021年二季度,市場將處于輪動慢漲期;2021年二季度中至三季度,市場整體處于平靜期;2021年四季度,市場將進入共振上行期。

不過,在部分券商看來,2021年A股可能會呈現出前高后低的走勢結構,市場整體的預期收益率可能不如2020年。經濟快速恢復后,很多應對疫情而發布的短期刺激措施可能會退出,政策上的變化被認為是需要觀察的重要因素。

順周期、科技、金融被看好

回到當前布局上,海通證券表示,資源、金融板塊都屬于后周期的“滯漲板塊”。但資源板塊在市場上的表現與外部經濟復蘇相關。相比之下,目前金融板塊確定性更高,大金融板塊整體漲幅低、配置低、估值低、基本面回升,投資者可特別留意。

開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牟一凌也表示看好金融板塊。在他看來,A股當下股債風險溢價已經回落至歷史均值下方,考慮到流動性的邊際收緊,估值驅動將是負貢獻。2021年一季度的流動性預期可能會進一步收緊,這將抑制北上資金對高估值資產的買入,與實際利率負相關的核心資產可能出現調整。

在此基礎上,牟一凌也提到了順周期板塊在“春季躁動行情”中或將有所表現。他認為,美國經濟走向復蘇后,由于供應恢復將會慢于需求,美國的房地產、制造業補庫和財政刺激法案落地,將繼續拉動經歷了長期出清和轉型升級的中國制造業產業鏈的擴張。

中信建投則表示,1月金股的配置主題是“從總量到結構來把握戰略科技”。沿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投資方向,重點把握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國防軍工、工業機器人等細分行業的龍頭公司。

粵開證券認為,緊握順周期、新能源、先進制造三條主線,投資者可留意有色、采掘等上游原材料的板塊的投資機會。此外,下游汽車、家電等可選消費以及服務業也將得到進一步提振,具備估值提升空間。未來先進制造方向的政策紅利及發展機遇可期,可重點關注新基建、醫藥、軍工等行業細分領域的國產替代投資機會。

(文章來源:投資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