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內因和外因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7 10:11:43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內因和外因

    股市中有平均盈利的法則,當絕大多數人都處于盈利時(可視作內因),市場遲早會朝“平均成本”這個中心軸回拉;當絕大多數人都處于虧損時(可視作內因),市場遲早會朝這個中心軸回拉。只不過前者是從高到低的過程,后者是從低到高運行。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內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外部矛盾,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

股市的內因是指股市的基本面,股市的外因是指題材或者說導火線。每一輪行情的上揚或者下跌都是內因已具備了火候,外因誘發了內因而已。 

(一)從內因和外因的角度看待來去匆匆的“95.5.18”大行情

1、隨時都有“95.5.18”

“95.5.18”的導火線雖然是車債期貨的暫停交易,而本質上應看作是壓抑已久的市場的一種自發調節行為。當時的580區域的股指本身就是一只壓緊的彈簧:中長線投資者開始失去信心、多頭雖見股指遠離上檔密集區,但仍放棄抵搞隨波逐流、證券公司冷冷清清、人人都往下看,但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拒絕斬倉,對利空和利多的麻木,已經具備發動次級行情的條件。也就是說,內因已經呼之欲出,只要外因撩拔一下,隨時都存在“95.5.18”。

2、“95.5.18”行情中沒有利空也需要調整

當許多人還沉醉于“飛來的艷福”之中。不知那冒出的空頭主力三天內就把股指砸下200點,由此感嘆消息害人:要是早知道“95.5.17”公布的“利好”消息,就不致于踏空了;要是早知道“95.5.23”的“利空”消息,“95.5.22”就把籌碼全部拋空。于是乎就得出這樣一條結論:滬市是讓人無所適從的消息市。

果真是這樣嗎?這種定格的思維已經不適合滬市的新潮流了。那么,怎么解釋“95.5.22”那天,許多機警人士全線清倉呢?

(1)從基本面來看

眾所周知,國務院副總理朱熔基1994年就十分強調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從中國證監會主席周道炯的談話中也可以悟出:股市大循環周期的啟動背景就是國家經濟狀況。既然當時緊緊圍繞抑制通貨膨脹從而部署金融工作,那么股市也應服從整體利益,這就是滬市箱形原理的重要依據之一。同時更應清楚地看到,在國債期貨平倉資金還沒有大量介入股市,成交量就屢創天量,甚至出現“儲蓄大轉移”,一旦發展下去,勢必擾亂社會正常的金融秩序,扼殺新興的股市。

(2)從技術面來看

“95.5.19”的5日乖離率達到27.5,5RSI為96,而當初千點的5BIAS也沒有超過30更何況強弱指標貼著天花板,遲早有爆炸的風險。“5.22”的5日乖離率為22,顯示股價創新高,乖離率未創新高,5BIAS為97,難道要讓它打穿天花板嗎?因為5分鐘K、D線可以在高位鈍化,那么,究竟有多少持續的資金讓60分鐘K、D線也產生鈍化呢?

(3)盤口觀察

行情啟動的第一天,“中山火炬和西藏明珠”領漲大盤,第二天這兩個領漲股已一

步到位,其它股開始補漲,第三天,前兩天漲幅較小的個股都排在漲幅的第一版,而這兩個領漲股卻開始下跌,顯然,該輪行情初步完成了領漲股領漲,其它股補漲的循環。一方面,老股民在拋股;一方面新股民正調動資金,表面上看行情遠未結束,但細心的人想一下,撇開其它因素選什么股呢?一方面是黑馬狂奔,另一方面卻又黑馬難尋,沒有某個板塊的持續上揚,大資金的介入就會無所適從。

無論是從基本面、技術面還是盤口觀察,“95.5.23”股指就會開始深幅調整,至少需旗面整理,而不可能持續上攻,只不過主力常常夸大外因的作用,就象“5.18夸大利多題材,而掩蓋了內因的決定性作用。為什么主力要這樣做呢?既然大資金介入短期內已不

可能,那么索性砸盤,砸的越低將來爆發力就越大,于是乎第一天跌147點;第二天下跌換檔;第三天再跌45點。

(二)九六B股市場的驟漲和暴跌是內、外因綜合而成的

九六B股市場也風云乍起,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就拿滬市來說,1996年的B指前十一個月大都在50-54僅4點范圍內運行,深市也忘了B股市場的存在,基本處于有價無市的局面。

1.當時的市場概況(可視作內因):

(1)許多B股跌進發行價,甚至跌進凈資產值,平均市盈率低于10,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2)同日益火熱的A股相比較,股價僅相當于五分之一更低。

(3)境內人士只許賣出,不許買進,最后的短線客和部分長線長線買家被摒出局,造成滬市B指再跌10點到44點。

驟漲的起因(可視作外因)

(1)深圳市政府和深交所為促進B股市場所做的一系列基礎工作率先在深市B股中得以體現,并迅速感應滬市B股。

(2)A股持續高后,部分集團資金見風險已大,退出資金后尋找出路。

(3)經常項目下的人民幣可兌換已經實施。

內因和外因同時存在,致使B股從44點至87點僅用了20個交易日,但也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3下一頁2、暴跌前的市場概況和起因。

(1)以深市為例,除少數幾只的流通股超一億股,其余大部份均在5000萬股以下,這樣,一旦外商很容易的控制B股,就可以間接的控制中國一大批優秀企業。

(2)雖然B股市場有一定的境內集團資金,但由于B股多采取私募的發行方式,幾乎所有的B股股權者高度集中在境外少數大基金財團手中,故一旦B指持續飚升,境外投資機構兌現手中的籌碼,則大量寶貴的外匯就會流失。高樓大廈怎能聳立在沙灘上?僅四個交易日,B指就從87點跌至58點。

從B股的上竄下跳,從中可以看出,事物變化是由事物內部矛盾所引起的,事物內部矛盾決定事物的性質和方向,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源泉,但任何事物發展都離不開外部條件,外因對事物的發展起了加速或延緩的作用。內因既起了決定作用,兩者又必須同時存在,缺一不可。

(三)領頭羊是內因和外因結晶的產物

1、與其說老股民對“聯農”的記憶猶新,不如說,說股是內因和外因,作用與反作用的經典之作

1992年年底,新上市的新股跌進溢價,例如“氯堿”跌進54元的溢價(當時股票面值為10元),相當一部分老股跌進配股價,例如“延中、大飛樂”跌進60元的配股價,甚至部分股票跌進凈資產值。

二級市場的萎靡不振,直接導致了一級市場的發行難及二級市場上市節奏慢,如這種狀況維持下去,怎么“摸著石頭過河”呢?

外因一──讓二級市場的健康發展來帶動一級市場的興旺就成了當務之急。于是,管理層放緩新股上市新奏,有意識地讓小盤績優股“聯華合纖”(當時的小盤績優股)上市來凝聚市場人氣,看看市場的承受能力,起到一個緩沖作用,緊接著又推出小盤績優股“聯農”。

外因二──由于大盤正好走出低谷,“聯農”的多種題材旋即成為主力啟動大盤的突破口。

“聯農”順其自然的充當了領頭羊的角色,從“92.11.17”的開盤價76元僅用了七個交易日就到達248元,不僅自身翻了三倍多,更為可貴的是帶動大盤從386.85-1558.95。

2、階段性領頭羊“西藏明珠”所帶動的新股行情,是滬市內因和外因的結晶。

一方面大量熱錢不是不進來,而是在選突破口,一有風吹草動,由于它們鯨吞似的短期搶線行為使滬股仍將面臨寬幅振蕩;另一方面,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的精髓又在于抑制過度投機,致使短線集團資金試圖從新股中尋求出路。當初國債期貨異常火爆時,“西藏明珠”的原始股中簽率極小,就是明證。

而在二級市場中,多頭防線不堪一擊的重要原因就是沒有階段性的領頭羊,缺少振臂一呼,百股奔騰的人氣股。市場大主力一向以挖掘題材著稱,當大盤題材匱乏之際,把“西藏明珠”當作新股行情的突破口,順應市場潮流,市場也為之喝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