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指標與實戰(2)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5 15:50:34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實戰與指標 六 
朋友們好,先說點題外話,很久沒有爬格子了,一直有朋友問為何不再寫點 
什么,我都推說沒有好的思路,其實是因本人水平實在有限,實戰與指標系列寫 
到五也實在是寫不下去了,近日空倉后得閑,想起曾答應YD兄給他的壇子寫點東 
西,就寫點東東交帳,算是表達我對YD兄一直以來對我在技術上的幫助的謝意,多 
謝YD兄。 

大家喜歡分析家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因為它的平臺比較開放,開放的平臺能 
為我們平時的*盤提供方便,此文就說說利用分析家平臺建立簡單的指標系統來 
識破主力騙線一些思路。 

大多數的人看盤都用錢龍,營業部里大多按裝的也是錢龍,就算不是,其指標 
系統也類似于錢龍。這是因為錢龍集成了大多數經典指標,依此推理,主力常用 
的騙線手法大多建立在錢龍指標系統上,最常用的是K線,MA均線,變種均線MAC 
D和EMA,隨機指標KDJ,RSI,量能VOL和AMOUNT這幾種,量能指標在一般系統上 
只是采集了當日的成交信息,從成交信息上判斷判斷騙線有很大的難度且不易* 
作,以下只是簡單介紹一下。 

成交信息騙線只能是通過對倒,判斷對倒騙線的難度很大,在盤后很難判斷當 
日是否有對倒可能,只能靠經驗和當日股價所處的位置來進行推理主力是否有對 
倒的可能或必要,盤中常盯的話會好一些。最近的0510是很好的例子,說換莊的 
也有,說對倒出貨的也有,個人頃向于后者,因該股所處位置出貨的可能性大些, 
新莊要進的話它并不是很好的選擇,當然因幕后交易而去當解放軍的可能性也存 
在,但可能性小于出貨。我個人對這類出貨可能性》=50%的股是從來只是欣賞而 
決不會去碰的。(本不想舉這個例的,有點馬后炮的感覺,但我實在是懶得去翻 
票舉例了,只好憑印像寫了)。 
有人喜歡LHB,參靠交易席位成交等,也是一種較好的方法,當是如你不能直聯 
交易所主機取數據,又沒有內外盤的完整數據,那直接參考價值等與0。(當然去參考 
交易席位中一些高手*盤的話還是可行的) 

隨機指標破騙線,個人較喜歡KDJ,KDJ因用的人最多,無論是科班的還是實戰 
出來的盤手也經常喜歡用,本人對此研究了很久,介紹大家一個思路吧。 
新建二個KDJ指標,把缺省參數9改成50和90,加上自帶的一個就共有3個KDJ指標 
了,意義在與短中長周期分析,騙線一般都是短期行為,表現在短周期內較多, 
所以短期指標的反應和中長期指標的聯動反應可為我們做出較有價值的參考。 
把分析家畫面組合調到4圖,可把3個KDJ一齊顯示出來,通過日線,分時線的聯 
動判斷較為有效。以前我有個實戰回顧的貼是說2001年3月14的600173的,是一個 
經典的案例,有興趣的朋友可看一下。原貼上有圖,這貼我不知傳不傳上,如傳 
不上,那就只好說抱歉了。 

原貼,有刪節。 實戰回顧 

買進理由,此股可在低市值籌碼集中度上排序初選,可用公式 
市值:=CAPITAL*c/1000000; 
集中度:=(((cost(95)-cost(5)))/cost(95))*100; 
排序:市值*集中度; 
進行排序,效果還算佳,我一般一二周就會排一次進行價值低估類選股放到 
自選股里觀察.這是我觀察了很久差點忘了的一個票。 
3月13日大盤調整,此股收出放量長上影,進入我的視線范圍,收盤后細看KDJ, 
發現有騙線的可能,但不很確定,中長線能量已足夠,趨勢向好。定計劃為明 
日不破5日線,開盤后不放量震蕩就買進。當天開盤后該股二次在 
5分鐘線120周期得到支撐,5分鐘120線趨勢向上未改。且并沒有碰到5日線, 
判斷昨日為主力洗盤,目的是給前期二次頭部套牢盤微利解套出局。再推理 
主力解放前期套牢盤的目的,判斷主力意在長遠,拉升在即。于3月14日10.45 
分后搶盤介入,成交均價11.42元。定計劃為買入后破當日10.25分之低點11.3, 
此判斷錯誤,殺跌出局。20余天后在股價有效擊穿20日線后出局。 


通過4圖不同周期進行直觀觀察可以看出很多股中短期KDJ聯動的必然性,一 
旦聯動反向破裂,而股價又在關鍵位時,可起到較好的參考作用,分時周期用6 
0和30較好些。分時的聯動和日線的聯動往往可互相驗證,如何有效的結合我也 
在不斷的學習中,也希望與有興趣的朋友探討。 (2)、指標的使用 
技術指標本身并沒有太多好與不好的因素,主要還是看你怎么樣運用。但我覺得,選股與交易指示類的指標在當前軟件中雖然可以簡化分析量,但最好只作為輔助的指標,線性化的技術指標應該作為重點,因為這樣可以發揮人腦的優勢。而在指標的分類上,你最好有中長短不同周期分別適用的指標,也應有強市或弱市不同市況下分別適用的指標,還應該分出成交量或價格不同因素的分別指標。當然,也許到一定程度后,你可以用盡量少甚至無須再做指標,也能很好的作出正確判斷。 
(3)、公式與條件
《分析家》為所有用戶開放了公式源碼--分析家公式函數表,并且十分出色的提供了公式開發平臺--公式
編輯器,使眾多高手爭相競技,通過這個工作母床制造出成千上萬的公式來,使《分析家》被裝扮得千姿百態,但這種再創作卻讓《分析家》與用戶更為貼近,并使其具有了極強的生命力!
我們編寫公式指標是為了對股票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并且想準確的反映和捕捉其規律及共性的,并且力圖使股票下一步的運行趨勢具有可預測性。要達到此目的,可想而知,這對公式編寫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我覺得在編寫公式時要十分重視條件的定義。因為條件是編寫公式的基礎和依據,公式是條件的反映和體現;如果條件沒有設定好,那么編出來的公式也就牛頭不對馬嘴的!而我們有的朋友就并未意識這一點,甚至
好象以為公式能創造出條件來,如此的概念倒置實不應該。 
我在“共商疑難”欄目里曾經提出過一個公式的條件:
{昨天跌幅大于4.8%并且換手率小于4.8%,今收盤漲幅在2%以下} 
這是三個市場現象組成了一個公式的條件,此條件的組合我是想反映一個止跌反彈信號!那么它是否符合
我的想象呢?或者說是否反映止跌反彈信號呢?首先讓我們來對這三個市場現象分析一下:
1.昨天跌幅大于4.8% -->很大的跌幅 -->上漲的空間是跌出來的!
2.換手率小于4.8% -->越小越好!跌幅很大換手率卻很小,說明在此價位不愿割肉或是有人故意打壓。
3.今收盤漲幅在2%以下 -->如果定義的漲幅很大,你買進去就難保還有沒有空間!
那么用這個條件寫的公式可行嗎?下面的測試圖說明基本上是符合要求的。我并不是說止跌反彈信號就非此條件不可,也不是為了證明這一個公式就100%的捉住了所有的止跌反彈信號,我僅僅是想說明條件是編寫公式的依據!應當十分重視條件的選取和定義!并且要盡可能準確抓住市場現象的規律和共性來作公式的條件,這樣的公式才能準確反映和預測股票的運行趨勢!

(4)、一般不要用移動平均或成本均線
平均線是個統計學術語,用平均線最大的遺憾是指標滯后,雖然它能夠看到市場的成本區,但是忽視了股市其實是由人的行為構成的,一旦人們喪失信心,可以不計成本,另一方面,莊家也不是百戰百勝,因此觀察莊家成本毫無意義,君不見去年有幾個莊家盈利!
傳統技術分析基本秉承于平均計算,如滑動平均、加權平均、移動平均,最多再加上一個布林線方差,這些統計既不能分析出來當前股市是正態分布或是t分布,而且即使分析出來了統計分布也是毫無意義,因為那畢竟是概率,而股市只要一次失敗,就可以把多次的盈利喪失殆盡!
正確的分析方法是應用現代市場經濟原理,分析股市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分析股市的振動規律(蛛網規律)采用理性預期的方法預測,就某只個股而研究要分析該個股所面臨的市場結構,是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寡頭壟斷、還是完全壟斷,在此基礎上研究市場的均衡點。這才是科學的。
而不是非理性的應用所謂天體周期、艾略特波浪、道瓊斯趨勢、甚至所謂的菲波朗切數列、黃金分割。
一些人寄給我的公式中居然出現了經驗數據如:Var1:=MA(CLOSE,3);
Var2:=REF(CLOSE,2)*0.865;
Var3:=REF(CLOSE,13)*0.772;
Var4:=MIN(Var2,Var3);
Var5:=100*VOL/CAPITAL;
Var6:=MA(CLOSE,13);
Var7:=CLOSE>0.894*REF(CLOSE,1) AND CLOSE<0.901*REF(CLOSE,1);
買點CLOSE-Var4)/CLOSE<2/100 AND sum(var5,5)<4.1 AND NOT(Var7);
等這是不準確的

(5)、0AMV的思路
去年夏天,我按裝了指南針,即開始了對指南針的研究。令我對指南針感興趣,也是指南針最突出的長處就是:“0號指數.活籌指數OAMV.死籌指數.流通盤指數.平均股價指數”等主圖指標以及“籌碼峰度CYQPL.立體K線”等。其它大部分指標我都已經仿制到分析家里了。但最重要的這幾個指標,我卻難已實現。我嘗試了很多辦法,最終都還是不得要領。我想這原因主要有兩個:(1)軟件本身的缺欠;(2)本人學識的不足與思路的狹窄。 
請看我去年在分析家中編制的指標:鄭氏活籌指數OAMV。公式如下: 
ZSOAMV.鄭氏活籌指數(鄭氏自創,2001,10,03) 
Var1:=SMA(("1a0002$AMOUNT"+"399107$AMOUNT"/1.3,10,1)/10000000; 
Var2:=REF(Var1,1); 
AA:STICKLINE(Var1>Var2,Var1,Var2,8,1),COLORRED; 
BB:STICKLINE(Var1 M5:MA(Var1,5); 
M10:MA(Var1,10); 
M20:MA(Var1,20); 
M30:MA(Var1,30); 
M60:MA(Var1,60); 
M120:MA(Var1,120); 
M240:MA(Var1,240); 

思路也許是對的,但不足之處有三點: 
(1)圖形和指南針大體相似,但總體上還是不如指南針; 
(2)指南針是K線形態,有上下影線與跳空缺口,但我的活籌指數沒有; 
(3)高低點位置相差很大。 

而張大嘴先生發表的活籌指數OAMV相差的就更大了。 
股海獵人(ZSY)寫于2002年3月30日夜 
有必要一模一樣嗎?指南針教材也提出寶塔線比k線更好用.并且k線也好模仿 
var0:=c*AMOUNT/10000000; 
ah:=sma((h)*AMOUNT/10000000,n,1); 
al:=sma((l)*AMOUNT/10000000,n,1); 
a=sma((o)*AMOUNT/10000000,n,1); 
Var1:sMA(var0,n,1),pointdot,colorred; 
Var2:=REF(Var1,1),pointdot,colorgreen; 
STICKLINE(Var1>ao,ao,var1,6,0),COLORRED; 
STICKLINE(var1>ao,al,ah,0.1,0),colorred; 
STICKLINE(Var1STICKLINE(var1

var0:=c*AMOUNT/10000000; 
ah:=sma((h)*AMOUNT/10000000,n,1); 
al:=sma((l)*AMOUNT/10000000,n,1); 
a=sma((o)*AMOUNT/10000000,n,1); 
這樣的寫法大有問題,因為amount中已經包含了價格因素怎么又再乘一次,我已對活籌做了優化,大盤和個股都可以用,而且去掉了(("1a0002$AMOUNT"+"399107$AMOUNT"和類似的東西。這里想說的是:活籌的關鍵在sma函數;只是做出K線的模樣能有什么用呢,至于大盤活籌和個股活籌數值相差懸殊的問題也已經完美解決,決不是簡單除以1000000的事情

(6)、對公式的一點理解
1成功率問題,有人說高好也有人說60%就行,舉例來說:kdj金叉大家都知道,有人也許測試過它的日線成功率不高,可如果我們把它放到周線測試可能就能提高不少,其實即使在日線當不同的時間段測試成功率也會差別很大,為什么?原因很簡單公式就是公式,用不用的好還的看人,在說明白點就是看經驗,經驗是需要長期的訓練大腦產生的直接反映。不要夢想用一個公式就能怎么怎么樣,能在股市了長期獲利的不是靠公式,而是靠有經驗的人。
2不要為了做公式而做公式。這樣你會和我一樣走不少彎路的,一個真正的為你所用的公式是能真實體現一定市場含義的東西,它不一定告訴你現在該買該賣,但它能告訴你現在怎么了。如:v》ref(v,1)*2 
3要說的太多,不懂的太多,要學的也太多。

(7)、
公式好壞體現在能準確表達市場事實,這樣的公式無論過多久,顏色再單調形式在簡單也是有價值的。

(8)、公式破解
分析家軟件特色之一就是開放了公式管理,用戶可以自由的修改和創建公式。有些高手創作的公式在與朋友交流時,作了時間限制。并在公式輸出時作了完全加密或定向加密;完全加密表示輸出公式時不將公式內容輸出,該公式輸出后不可能再被編輯,解密幾乎變得不可能;定向加密表示該輸出的公式只能被指定序列號的用戶使用。
用目前流傳的萬能公式瀏覽器可以解除4.0以下版本輸出的公式加密保護,將公式的代碼還原出來。但分析家4.0以上版本的代碼改了,用目前流傳的公式瀏覽器讀4.0以上版本輸出的公式是亂碼。
但是分析家4.05專業版提供了3.0 和 4.0兩種格式的公式輸出方法。所以解決輸出公式受密碼限制的問題后,“高進低出”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所以我保留了一個分析家4.05.0006專業版(4.05專業版最高版本),放在同一個目錄下就行了。
去除的密碼加密和定向加密的方法:用WinHex打開公式找00000020的A-F和00000030的0-1把值改為0就可以了。

(9)、
遠程解剖了數千流行的分析家公式,整整花掉了一年多的時間,發現很多公式一直追求成功率,但忘記了一個事實,就是被套的概率!比如一條公式,20天做多頭賺10%的成功率測試是85%,看來很成功! 
首先、做空頭測試一看,20天賺10%的成功率也有35%!有的高達47%!兩者相比不到2.5:1。這說明股票已經進入最后瘋狂階段了,大幅震蕩出貨!也就是每月賺10%的夢想被失敗的機會沖掉一個很重的比例!除非您是炒股高手,否則您被套的機會相當高!炒股高手當然不需要公式了。 
第二、讓我們看看這些公式的買入點,這得改寫成交易系統,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公式的買入點幾乎都出現在最高點!之后就一路下跌!如果您讀過《短線是銀》這本書,傻瓜也知道是買出點,公式偏偏叫您買入!顯然,如果您賺10%后跑得不快,很少的幾次失敗會讓您永遠不得翻身! 
第三、再看其中一部分公式,20天做多頭賺10%的成功率測試是42%,但做空頭測試一看,20天賺10%的成功率只有3.5%!兩者相比高達12:1。顯然這是一條很好的公式。再改寫成交易系統公式看看,他們失敗的信號不是信號發錯了,而是發早了!在不久的將來又重復發出買入信號!散戶拿到這條公式,可以說得心應手!輸掉時間總比輸掉金錢好吧! 
我們不是在說別人的公式不成,他們其中有很多很好的公式。但我們強調考察一條公式的價值應該從多方面去看。 
第一、遠程認為是多空成功比率,就是多頭測試成功率除以空頭測試成功率。具體數值只有比較才能下結論,有長短線之分。 
第二、遠程認為是多空利潤比率,就是多頭測試平均利潤率除以空頭測試平均利潤率。具體數值只有比較才能下結論,有長短線之分。止賺點和止損點也由這里設定的。 
第三、遠程認為分析買入信號,就是改寫成交易系統,觀察歷史的失敗買入點和成功買入點分布情況。只有這樣才能讓散戶對買入股票后心中有數,炒股水平慢慢提高。不至于匆匆砍倉出局,也不至于高位套牢。 
給大家一個公式看看: 

var0:=capital/1+1;{var0不應該為零,所以加一} 
準備買入理由:MA(COST(50)/(VOL/var0),8)/(C+0.01);{除數不應該為零} 
理由充足程度:= MA(COST(100)/(VOL/var0),8)/(C+0.01);{除數不應該為零} 
參考:MA(準備買入理由,150)*1.414; 
紅色警戒:if(count(理由充足程度>1.5*參考,120)>10,max(理由充足程度,參考),參考); 
最佳買入點hhv(紅色警戒,20)>(2*ma(參考,80)) and cross(參考,準備買入理由))*參考*2; 
參考; 

(10)、指標編寫《成本分布的秘密〉
分析家從3.0起,增加了移動成本分布,受到了很多投資者的青睞。

我個人把分析技術分成三代:第一代是價格分析,從西方傳入,原五大技術流派大都屬于此代,中國股市早期發揮重大作用,后由于常被莊家用來騙線而大大貶值;第二代是成交量分析,諸如“價虛量實”、“量先于價”、“量大非頭但盡頭,……”等理念,成交量分析使散戶能洞察先機,加大了莊家偽裝的難度;而掌握了第三代分析方法——成本分析之后,呵呵,莊家的蹤跡就一目了然了。

但成本分析的算法沒有公開,也不能用它進行選股(價格昂貴的指南針除外),就讓很多朋友覺得神秘和疑惑。它是怎么遞減歷史籌碼的?能自編公式用來選股嗎?下面就針對這兩個問題進行研討。

比如說,1000萬的盤子,前天均價為10元,成交量為200萬,也就是20%換手率;昨天以均價11元又成交300萬,也就是30%換手率;那前天的200萬成交量怎么樣了呢?成本分析假定,前天的200萬在昨天也以11元被30%換手了,那么,前天以10元成交的成交量還剩了200*(1-30%)=140萬;若今天以均價12元又成交了400萬,同理可算,現在的籌碼分布是:10元籌碼為200*(1-30%)*(1-40%)=84萬,11元的籌碼為300*(1-40%)=180萬,12元的籌碼是400萬。

但一條日K線不是一個價格,而是4個價格。成本分析假定,當天的成交量是從最低價到最高價均勻分布的。按此假定,均價=(H + L)/2,而這與真正的均價=Amount/Vol常常不符。這是造成成本分析不精確的另一個原因。

怎樣自編公式用來選股呢?按常規方法進行成本分析要用到迭代,但我們知道,分析家現有公式系統不支持迭代,怎么辦呢?用API?太專業而且麻煩。呵呵,胡呵有一小技巧,愿與大家分享:請對此感興趣的朋友認真把 DMA 函數吃透,用他可解決一些迭代問題,詳見“自編公式中迭代問題的解決辦法”一貼。

現把我去年編的“成本價”拿來獻丑,望能拋磚引玉!沿此思路,其它的成本分布指標應可輕松編出。

CostMA(AMOUNT/VOL/100, VOL/CA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