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均線入門及技巧教程(圖解)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05-17 14:37:02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均線入門圖解教程

       所謂移動平均線,是指一定交易時間內(日、周、月、年)的算術平均線。如以5日均線為例,將5日內的收盤價逐日相加。然后除以5,得出5日的平均值,在將這些平均值在圖紙上依先后次序連起來,這條繪出的線就叫5日移動平均線。其它的均線也是以此類推。取樣的天數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參數,通常取5天、10天、30天、120天、250天等等。 (見下圖)

均線的種類

        1)短、中、長期均線的分類:
        人們常把5日、10日均線稱為短期均線。時間短的均線要比時間長的均線對價格或指數的波動要來的靈敏,起伏變化比較快。在短線操作中或弱勢里,人們常把10日均線作為短線買賣的依據。
        人們常把20日(月線)、30日、60日(季線)均線稱為中期均線。其中以30日均線使用頻率最高,也常被人們稱為股市的生命線。在強勢時,常把股價跌破30日均線或30日均線向下彎曲作為股票最后的止損位。也常把60日彎曲向上或向下作為牛、熊分界線!
       人們常把120日(半年線)、250日(年線)均線稱為長期均線。

       2)普通組合的均線
      目前,股市上常用的均線組合有以下幾種:短期均線組合為5、10、20日,5、10、30日兩組;中期均線組合為10、30、60日,20、40、60日兩組;長期均線組合為30、60、120日,60、120、250日兩組。
        短期均線組合。最常用的有5、10、20日和5、10、30日兩種組合。短期均線組合主要用于觀察股價短期運行的趨勢,例如1—3個月股價走勢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一般來說,在典型的上升通道中,5日均線應為多方護盤中樞,不然則上升力度有限;10日均線則是多頭的重要的支撐線,10日均線被有效擊破,市場就有可能轉弱。在弱勢市場里,人氣低迷時,弱勢反彈阻力位應是10日均線;20、30日均線是衡量市場短、中期趨勢強弱的重要標志,20、30日均線向上傾斜時可短期看多、做多。20、30日均線向下傾斜時 ,則要短期看空、做空。
        中期均線組合。最常用的有10、30、60日和20、40、60日兩種組合。中期均線組合主要用于觀察大盤或個股中期的運行趨勢,例如,3—6個月大盤或個股走勢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一般來說,中期均線呈多頭排列狀態(tài),說明大盤或個股中期趨勢向好,這時投資者中期應看多、做多;反之,中期均線呈空頭排列狀態(tài),說明大盤或個股中期趨勢向淡,這時投資者中期應看空、做空。從實戰(zhàn)角度說:用中期均線分析研究大盤或個股的趨勢比短期均線組合來的準確可靠。例如,在大盤見底回升時,如你對反彈還是反轉無法把握,中期均線組合就會幫你的大忙。當30日均線上穿60日均線時,會出現一次級別較象樣的中級行情,當中期均線組合粘合向上發(fā)散常預示著大行情的來臨;反之,當30日均線下穿60日均線時,會出現一次較大的下跌行情,當中期均線組合粘合向下發(fā)散常預示著大跌行情的來臨。可見了解和懂得中期均線組合的使用和技巧,對投資者來說是很重要的。
       長期均線組合。最常見的有30、60、120日和60、120、250日兩種組合。長期均線組合主要用于觀察大盤或個股的中長期趨勢,例如,半年以上的股價的走勢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一般來說,當長期均線組合中的均線形成金叉,成為多頭排列時,說明市場對大盤或個股中長期趨勢看好,此時投資者應保持長多短空的思維,遇到盤中震蕩或回調,就要敢于逢低吸納;反之 ,當長期均線組合中的均線形成死叉,成為空頭排列時,說明市場對大盤或個股中長期趨勢看淡,此時投資者應保持長空短多的思維,遇到盤中震蕩或反彈,就要堅持逢高減磅。

15678下一頁 均線的作用

       1)揭示股價的趨勢
       均線的最主要功能是揭示股價波動的方向,是人們判斷大盤和個股處于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最好的工具。判斷的方法是:均線向下,則趨勢向淡;均線向上,則趨勢向好。短期均線反映的是短期趨勢的好壞,中期均線反映的是中期趨勢的好壞,長期均線反映的是長期趨勢的好壞。
        2)揭示當前市場的平均成本
        當股價跌破30日均線時,則說明在這一個月內買進股票的投資者全部被套,如果股價跌破年線時,就說明這一年買進股票的投資者也全部被套。
        3)均線有助漲助跌的作用
        在多頭、空頭市場中,均線朝上或朝下移動,通常將持續(xù)幾個星期或幾個月之后才會發(fā)生反轉,改朝另一方向移動。因此,在股價的上升趨勢中,可以將均線看作是多頭的防線,具有助漲的作用。而在股價下跌趨勢中,可以將均線看作是空頭的防線,具有助跌的作用。
       當股價走出盤整上升時,它就會發(fā)揮很強的助漲作用,即使股價偶爾回檔,也會受到均線的支撐、止跌向上。當股價走出盤整下跌時,它就會發(fā)揮很強的助跌作用,即使股價反彈,也會受到均線的壓制而在創(chuàng)新低。

  趨勢特性 -- 移動平均線能夠表示股價的波動趨勢,它在自有周期范圍內,濾除了 K 線圖上雜亂的日常波動(日間雜波)讓我們更能看清趨勢(不同周期均線看到的趨勢級別不同)。(見下圖)

345678下一頁   滯后特性 -- 由于是平均值的連線,所以股價原趨勢反轉時,移動平均線的反映比較遲緩,掉頭速度滯后于趨勢(均線周期越大,滯后性越強)。滯后性與穩(wěn)定性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見下圖)

345678下一頁  助漲助跌的特性 -- 由于均線是平均成本的趨勢線,所以有很強的支撐(上漲的均線有支撐)和阻力的作用(下跌的均線有阻力)。(見下圖)

345678下一頁  作為短期趨勢研判來講,3 天平均線是最重要的均線了。

  一般股指的短期態(tài)勢有三種:
  一種是3天均線向上的時候,被稱為短期向上攻擊態(tài)勢(角度越大,攻擊力度越強,45度角是強弱界線)
  一種是3天均線走平的時候,被稱為短期盤整態(tài)勢。(股價的漲跌轉化,都由明顯的或不明顯的短期盤中態(tài)勢作為中轉站)
  一種是3天均線向下的時候,被稱為短期下跌態(tài)勢。(角度越大,攻擊力度越強,45度角是強弱界線)

345678下一頁   操作上,除了上面對3天均線的基本認識之外,還有很多技巧,最精彩的就是短線的追漲方法。記住追漲不是追高。我們追的是漲勢!
  有這樣一句股諺:底價百日,天價三天。
  那些由緩升轉化成快速拉升的股票,一般早盤都給3天均線附近買入的機會(不是大家常用的5天均線)。由于3天均線是加速上揚的,那第二天即使走壞,等三天均線掉頭的時候,一般股價也在你當時買入成本以上。要領是加速的股票才能用,并且三天均線掉頭必須出局。實戰(zhàn)成功率很高,效果很好。多體會成功和失敗的例子,你會想通很多道理...

345678下一頁 用均線來判斷大盤(個股)是強勢還是弱勢狀態(tài)

       1)強勢、弱勢判定的依據
       弱勢階段轉為強勢階段時往往有個過渡時期,即:當大盤日K線上的20日均線彎曲向上與30日均線形成金叉時,意味著大盤開始轉強;當20日均線繼續(xù)上攻與60日均線形成金叉時,說明大盤進一步轉強;當30日均線彎曲向上與60日均線形成金叉時,說明大盤已經轉強了;20日、30日、60日均線都呈多頭排列時,才標志著大盤已進入了強勢階段。需要提示的是,大盤轉強過程中也時常有夭折的時候,當轉強過程中,5日、10日短期均線掉頭向下,導致20日均線也彎曲向下時,轉強的過程就有可能前功盡棄,此時我們應該密切關注局勢的發(fā)展變化,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
       強勢階段轉為弱勢階段時往往也有個過渡時期,即:當大盤日K線上的20日均線彎曲向下與30日均線形成死叉時,意味著大盤開始轉弱;當20日均線繼續(xù)下滑與60日均線形成金叉時,說明大盤進一步轉弱;當30日均線彎曲向下與60日均線形成死叉時,說明大盤已經轉弱了;20日、30日、60日均線都呈空頭排列時,才標志著大盤已進入了弱勢勢階段。需要提醒的是,大盤轉弱過程中也有夭折的時候,當轉弱過程中,5日、10日短期均線掉頭向上,導致20日均線也彎曲向上時,轉強的過程就有可能前功盡棄,此時我們應該密切關注局勢的發(fā)展變化,做好相應的措施。

        2)強、弱狀態(tài)相互轉化的過程
        切記:大盤的強、弱階段始終處在一種動態(tài)的相互轉化之中。
       當短期(5、10日)、中期(20、30、60日)、長期(120、250日)均線都呈多頭排列狀態(tài)時,那么我們就說大盤已進入了最安全、最健康的階段,也是大盤指數處在完美的“上升通道”之中。不過大盤運行到高位、量能跟不上時也要有風險防范意識!
       當短期均線先后彎曲向下,中、長期均線還呈多頭排列時,那么我們就說此時的大盤已進入調整狀態(tài),這個時候我們認為大盤的強勢狀態(tài)還沒有改變,可以采取短期看空、中長期繼續(xù)看多的應對策略。如果經過小幅調整,短期均線又開始呈多頭排列,那么我們就說此時的大盤又重新回到了上升通道之中。
       當短期均線彎曲向下,接下來中期均線也先后跟著彎曲向下,這個變化提示我們:危險已經來啦!此時我們必須高度關注形勢的發(fā)展變化,特別是20日均線彎曲向下與30日均線死叉,30日均線也彎曲向下與60日均線形成死叉,20日、30日、60日均線先后呈空頭排列時,那么我們就說:大盤已完成了由強勢狀態(tài)轉為弱勢狀態(tài)的過程。一般來說:止贏止損不能遲于指數穿過60日均線,再不跑就徹底晚啦!這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K線圖形就是我們常說的“破位”圖形,也可稱為處于“下降通道”的圖形!
        隨著形勢的進一步惡化,當短、中、長期均線都呈空頭排列時,那么我們就說大盤已進入了最危險、最脆弱的階段。由于股價完全被短、中長期均線所壓制,所以這個時候最好做法就是空倉觀望,而決不能急著去抄底!
       從辯證的角度去看問題,大盤最脆弱、最讓人絕望的時候往往也意味著轉機就要來臨了,行情往往在絕望中產生嗎!但憑感覺操作不行,最后還要看技術信號行事。
       有一天當你發(fā)現:短期均線先后彎曲向上(中、長期均線此時還呈空頭排列),那么我們就說此時的大盤已有好轉跡象,但切記這個時候的大盤還是處于弱勢狀態(tài),可以采取短期看好、中長期繼續(xù)看空的應對策略。如果指數經過小幅拉升后,短期均線又回到空頭排列,那么我們就說此時的大盤只是弱勢反彈罷了!。
       當短期均線彎曲向上,接下來中期均線也先后跟著彎曲向上,這個變化提示我們:建倉買股的時候到了。此時我們必須高度關注形勢的發(fā)展變化,特別是20日均線彎曲向上與30均線金叉,30日均線也彎曲向上與60日均線形成金叉,20日、30日、60日均先后呈多頭排列時,那么我們就說:大盤已完成了由弱勢狀態(tài)轉為強勢狀態(tài)的過程。如果說大盤處于弱勢狀態(tài)我們都是采取短期操作的策略,那么到了這個階段就應該轉變思想,即看多做多、分批買進、可中長期持有股票了。因為這時的大盤已處于“上升通道”之中了!
       強調一下,上述強弱轉化過程的描述只是理想化的模型,實際大盤指數的演繹是復雜多變的,有時可能是演繹了上述模型的大部分內容,有時也可能演繹了上述模型的部分內容,我感覺這不很重要,關鍵是要掌握強弱轉化的原理和精髓。然后做到融會貫通!另外上述判斷大盤強弱的標準也基本適用于個股強弱判斷的標準。

        3)再提醒幾句話
       知道了上述判斷大盤強、弱的標準之后,就是要求自己養(yǎng)成每天對大盤的走勢所處的階段有個明確的判斷,即:是弱勢階段還是弱勢轉強的過程,或者是已經進入了強勢階段了。注意:弱勢轉強的過渡時期可按弱勢階段把握。強勢轉弱的過渡時期也按弱勢階段把握,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更好的保證操作的安全性。知道了自己當前所面臨的是強勢還是弱勢,才能對癥下藥更好地為股票的具體買、賣操作提供依據!
       另外,強勢里要敢于做多。弱勢里要盡量少做。絕不買(抄底)大盤和個股同時處于下降通道中的股票(10、20、30、60日均線空頭排列)。
       強勢里也有調整,在沒有止損信號發(fā)出之前,要敢于持股 ,別被莊家給洗出去; 弱勢里也有反彈,在沒有轉強信號發(fā)出之前,做也一定要按短期操作思路去做,不能戀戰(zhàn)!

345678下一頁         5、月、周、日、分鐘K線的聯系和區(qū)別
       月K線是幫助你看長期趨勢的,就是讓你從大的時間段去看大盤或個股上升趨勢或下跌趨勢。注意,月K線上的5月均線相當于日K線上的100日均線,和半年線120日均線接近。10月均線相當于200日均線,和年線250日均線接近。經這么一比較,你就會明白當5月、10月均線彎曲向上、向下或金叉、死叉時意味著什么!也因如此,當月K線的5月、10月均線頂背離或死叉時,往往意味著一波較大的下跌行情已經開始了,此時如還沒有止損的要堅決斬倉離場!反過來說,當月K線的5月、10月均線出現底背離或金叉時,往往意味著一波較大的上漲行情已經開始了,此時如還沒有建倉的應該買股入場了;周K線是幫助你看中期趨勢的,是每天必看的、最實用的K線。注意,周K線上的5周均線相當于日K線上的25日均線,10周均線相當于日K線上的50日均線,所以5周、10周均線彎曲向上及金叉時,意味著大盤或個股已經進入了強勢狀態(tài),會有一波較好的行情。反過來說,5周、10周均線彎曲向下及死叉時,意味著大盤或個股已經進入了弱勢狀態(tài),往往會有一波較大的下跌行情,為此這個時候要及時停損離場,不能再抱有僥幸心理。另外,每一波較大的牛市或熊市在它身上都會留下非常明顯的痕跡,所以是觀察、判斷牛、熊的最好的工具之一。周K線出現一波較大的上升或下跌通道的時間一般需要1年左右的時間,不像月K線完成較大一波上升或下跌通道需要2年以上的時間,也不像日K線完成較大一波上升或下跌通道需要3個月的左右的時間。判斷牛熊的方法是:一是MACD要跨0軸上下強弱兩個區(qū)域。二是大盤指數上漲或下跌了30-50%。三是時間跨度1年左右。另外,穩(wěn)健的投資者買股時要是參考周K線來操作,勝算率要在80%以上;日K線是幫助你看短期趨勢的,是每天看的最多的、最實用的K線圖,如用短、中、長期均線很容易判斷大盤或個股所處的強弱狀態(tài),用日MACD再配合均線、成交量的變化能比較好的確定買股時的切入點。強勢時在日K線上也能比較好的確定出賣出點;分鐘K線是幫助你看超短期趨勢的,有60、30、15分鐘等K線圖,它可以幫助你看到周、日K線上無法看到的下跌或上升的細節(jié)變化情況,是炒短線必看的K線圖。60分鐘K線的10小時均線相當于日線的3日均線,20小時均線相當于日線的5日均線。所以,短線操作時以參照60、30分鐘K線圖比較好。

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