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500億游戲巨頭火了!馮柳剛走,騰訊28億殺入!成第二大股東,曾暴跌60%!這次意念漲停?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1-03-15 16:26:46 責編:767股票 人氣:

被高毅拋棄之后,騰訊系大舉加倉游戲股世紀華通(002602),一口氣買入5%股份,實現二次舉牌,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世紀華通原實控人轉讓股份后,公司將處于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騰訊系28億元入股

3月14日晚間,世紀華通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浙江華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通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紹興市上虞鼎通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鼎通投資”),與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芝騰訊”)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

500億游戲巨頭火了!馮柳剛走,騰訊28億殺入!成第二大股東,曾暴跌60%!這次意念漲停?

華通控股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55%,鼎通投資將其持有的1.8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45%的股份轉讓給林芝騰訊。合計轉讓公司5%股份,轉讓單價為7.5元/股,轉讓總價款為27.95億元。

天眼查資料顯示,林芝騰訊成立于2015年,是騰訊產業投資基金的全資子公司,后者是騰訊集團的投資部門與核心戰略部門之一,主導集團投資相關業務,長期專注于全球范圍內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相關投資,聚焦文娛傳媒、消費零售、民生教育、金融科技、企業服務及海外投資等領域。林芝騰訊原本持有世紀華通5%股份,為上市公司第五大股東。

此外,華通控股與王苗通擬將其合計持有的公司3.7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股份,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給王佶。王佶系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擔任公司董事、CEO。

本次變動將導致世紀華通變成無實際控制人狀態。轉讓后,鼎通投資不再持有公司股份,華通控股、王苗通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8.63%股份。

王佶及其一直行動人將合計持有公司總股本的14.92%,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林芝騰訊則持有公司10%股份,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公司原控股股東華通控股、王苗通及其一致行動人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轉讓后,林芝騰訊方面將提名2名人士成為公司董事。同時,世紀華通表示,成功引入戰略投資者林芝騰訊后,未來將與其探索在游戲領域的更多合作機會,期望雙方發揮在各自領域的資源優勢、并帶動公司業績增長,優化公司股東結構和治理結構,提升公司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公告還表示,王佶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將有利于公司聚焦游戲戰略,優化公司股權結構,穩定管理層團隊,為公司持續發展貢獻動力;亦有助于增加公司目前的實際控制人王苗通的現金流,緩解資金流動性壓力,有效降低其股票質押業務的風險。

高毅大舉進退

世紀華通是A股上市公司中規模最大的游戲公司之一,主營業務為互聯網游戲和汽車零部件。在游戲業務方面,公司擁有天游軟件、七酷網絡、點點互動、盛趣游戲等下屬游戲公司,實現網絡游戲業務類型全覆蓋、游戲產業鏈全覆蓋及游戲發行全球化的發展格局。

世紀華通官網顯示,旗下運營的現象級游戲包括《傳奇天下》、《傳奇世界》、《泡泡堂》、《熱血傳奇》等。2020年6月,世紀華通宣布參與騰訊AI超算中心建設,該項目現已開工,投資規模達到450億元,是公司進軍數字新基建布局的重要一步。未來將建成集大規模的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科學計算和工程計算任務等于一身的新一代數據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騰訊系大手筆入股之前,知名私募高毅曾一度重倉該股,但在去年三季度末之前已減倉。

去年第一季度,上海高毅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基金通過大宗交易一路加倉并擠進世紀華通前十大股東行列,第二季度通過定增獲配8108萬股后成為公司第五大股東,持股市值一度超過40億元。但第三季度大幅減倉后退出十大股東行列,淡出公眾視野,目前持股情況未知。

但在被馮柳大幅賣出的去年第三季度之后,世紀華通交出的成績單并不俗: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17.69億元,同比增長7.63%;歸母凈利潤24.46億元,同比增長21.73%。

世紀華通股價也隨著高毅的大舉進退而波動巨大,去年上半年累計漲逾30%,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及今年以來綿綿陰跌,期間最多暴跌近60%。目前最新市值為565億元。

500億游戲巨頭火了!馮柳剛走,騰訊28億殺入!成第二大股東,曾暴跌60%!這次意念漲停?

證券時報·e公司App提示了世紀華通四項高風險:1、短期償債風險,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短期負債3.18億元,貨幣資金41.35億元,短期負債環比增速超過30%;2、商譽減值風險,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商譽賬面余額達206億元,占凈資產比例為66.54%;3、股東高管減持風險,過去一年,公司股東及高管凈減持1.5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超過2%;4、機構減持風險,機構持股比例由去年第二季度的43.66%降至第三季度的3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