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一天狂賣65億!券商資管也炸了,15年投資老將出馬,可半倉買港股!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1-01-22 11:09:46 責編:767股票 人氣:

公募基金爆款頻出,券商公募化改造產品也賣得不錯。

中信證券又一“參公”產品發行,半小時賣出30億

1月21日,中信證券資管的第七只大集合“參公”產品,“中信證券臻選回報兩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發行。該產品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采取Garp策略,兼顧成長和估值。

為了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并提升投資體驗,該產品還設定了兩年封閉期。根據中信證券臻選價值成長歷史業績進行模擬收益測算,自張燕珍2016年2月16日擔任投資經理以來,在任意時間買入并持有兩年的客戶獲得正收益的概率為100%,最高收益率超過110%。這意味著,兩年封閉期的限制理論上可以大幅提升投資者的盈利概率。

記者從渠道人士處獲悉,正式發行僅半個小時左右,該產品便賣出了30億。發行首日,該產品的募集資金規模達65億。

公開信息顯示,中信證券資產管理業務擁有長達22年的豐富投資管理經驗,截至2020年底,中信證券資管總規模超過1.4萬億,連續12年位列同業首位,同時擁有保險委托、年金、社保、地方養老等資管牌照。

今年以來,券商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繼續穩步推進,今年新發“參公”產品的券商不止中信證券一家。

1月14日,中金公司資產管理部正式推出“中金進取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不同于市場上通常的公募靈活配置型基金,該產品投資目標定位于絕對回報。上周,國君資管發行了業內第一只FOF參公大集合——國泰君安君得益三個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募資規模超70億。

據券商中國統計,從2019年下半年首批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獲得監管批文以來,已經有數十家券商的約90只“參公”產品陸續完成改造并推向市場,資產凈值約1500億元。

收益率方面,券商資管的產品也表現不錯。去年,有8只“參公”產品的收益率超過60%,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和光證資管的產品收益率排名整體靠前。其中,中金新銳A去年獲得了65.72%的收益率,中信證券紅利價值、中信證券成長動力均獲得了60%以上的收益率,光大陽光智造混合型A的收益率也在60%以上。

15年老將擔綱,50%倉位可投港股

作為中信證券資管今年發行的首只大集合“參公”產品,“中信證券臻選回報兩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有不少亮點。

首先,該產品的投資門檻降低到了“一元起投”。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有封閉期的限制,投資者在購入該產品時需要斟酌考慮自身的資金流動性等因素。

該產品還由“老將”張燕珍擔綱基金經理。張燕珍具有多年行業研究經驗,金融證券從業年限高達15年,多年來深耕股票研究和投資。她現任中信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執行總經理,中信證券臻選價值成長、中信證券臻選回報投資經理。2019年至2020年,張燕珍蟬聯基金業英華獎“三年期金牛券商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獎項。

張燕珍還具有一級、二級市場投資經驗,2006-2011年,張燕珍在高瓴資本從事大消費研究,覆蓋家電,旅游,教育,傳媒等行業;2011-2015年,她在中信證券從事大消費研究,覆蓋家電、食品飲料、輕工等行業。

2016年2月16日至2020年12月30日之間,由她管理的中信證券臻選價值成長產品收益率為185.17%,同期滬深300指數收益率為76.85%,中證500指數收益率為12.33%。該產品近1年收益率為51.77%,同類排名59/611;近2年收益率為110.92%,同類排名24/484;近3年收益率為83.28%,同類排名9/417。

此外,該產品的產品設計還“瞄準”了近期大熱的港股,可配置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占股票資產的0——50%。

中信證券近日指出,對于港股市場,2020年港股在全球主流指數范圍內明顯滯漲,今年基本面料將快速修復;當前美國“禁投令”短期導致部分外資受迫性賣出,刺激國內資金南下搶籌,2021年的11個交易日南向合計凈流入1587億元。我們繼續強化對港股的戰略增配建議。

對于不熟悉港股或跨市場投資經驗不豐富的投資者,投資港股基金是更好的參與港股投資的方式,在仔細考慮了基金經理投資風格、資金流動性等因素后,投資可配置港股的基金也是選擇之一。

張燕珍看后市:今年市場有結構性機會,港股性價比略高于A股

在近期舉行的一場直播中,張燕珍就2021年的市場環境、未來的投資機會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張燕珍表示,“2021年起碼不會是熊市,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還是具有結構性機會的”。她還提到,漲幅比較大的股票集中在某些個股中,還有一大堆股票在2020年是沒有漲的。

長期來看,張燕珍認為,中國制造業在崛起,包括消費、互聯網等行業的公司,自下而上地看,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是在提升的。

對于港股市場,張燕珍認為,同板塊和同商業模式的公司對比,港股公司估值低于 A 股公司,港股還存在一些A 股不具備的優秀標的,總體來看,港股性價比略高于 A 股。

她還提到,過去港股的估值隱含一些悲觀的預期,漲幅較小。同時,港股具備一些A股不具備的優勢,比如對流動性收縮的擔憂較小,因為外圍流動性較充裕,2021 年美國資金可能繼續流入香港市場,而 A 股面臨國內穩杠桿,因此在流動性層面港股略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