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全
貝殼的上市答卷:一年賣房2萬億,三年虧損30億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貝殼的上市答卷:一年賣房2萬億,三年虧損30億”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
歷經兩年,貝殼找房這個年輕的公司,站在18歲的鏈家肩膀上,在上周五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上市資料。
雖然到現在為止,除了房地產和中介行業的從業者,很多人都不知道貝殼和鏈家的區別在哪里,為什么非要大費周章弄個貝殼來上市。
但在貝殼的話語體系里,創始人左暉創建貝殼,是鏈家由中介走向平臺的關鍵,其目的在于打造一個房產經紀的合作網絡,撮合聯合成交。
這段話的背后,藏著左暉的巨大野心。
左暉的邏輯
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曾經評價左暉:“基本上,老左是一個想問題很周密的人,輕易不會推一個東西出來。推一件事情的時候,很多事情他基本上已經想明白了。”
貝殼自2018年問世之后,廣告鋪天蓋地,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這個來勢洶洶的平臺到底要做什么?在很多人眼里,貝殼被認為是鏈家為上市換的馬甲。
其實,貝殼是一個平臺,各家房產中介均可入駐。而鏈家是貝殼旗下的房產中介品牌,做二手房買賣和租賃業務。
有網友做了一個通俗易懂的概括:貝殼相當于京東,鏈家相當于京東自營。
從做中介到做平臺,這一想法可能很早就植根于左暉的頭腦中,但卻不是一蹴而就的。左暉
1992年,左暉從北京化工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后,在北京干過客服、銷售,賣過保險。直到2004年在北京買下第一套房子之前,他一直租房居住。
回憶起租房的時光,他曾對媒體表示,“換過10個房子,也曾被騙得一塌糊涂”。房產交易信息的嚴重不對稱,讓他想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
2000年8月,他成立了北京鏈家房地產展覽展示中心,開始了自己的中介生涯。
那時候,大家看到的房屋出租廣告,價格大都是假的,目的是先把人吸引過去再說。
但左暉不愿意那么干,他覺得優秀的組織都懂得放棄短期看起來不錯、長期看起來很麻煩的事情。
后來,鏈家成為行業里第一家簽三方約的公司,各方面信息公開透明;鏈家還開展“真房源行動”,推出用戶手冊,教用戶如何防范購房過程中的風險。
后來的事實也證明,縱使用戶對于鏈家有百般怨言,但其“真房源”的Flag沒有倒,這也成為后來鏈家的“核心資產”。
雖然干的是中介的活,但作為一個計算機系畢業的學生,左暉一直很重視信息化。
2008年之后,左暉請來IBM,讓他們提供咨詢服務,并讓他們來幫自己建立真房源數據庫——“樓盤字典”。鏈家為此付出了5000萬元。
左暉當時對媒體表示,從現金流的角度而言,5000萬可以開300至500家門店,但他愿意花這筆錢。
貝殼找房現任CEO彭永東,就是那時候左暉從IBM咨詢團隊中挖過來的。彭永東(中)
當年,IBM曾經給鏈家總結了8種生意模式,其中一種叫“收費站模式”,雖然本身路很窄,但只要經過一輛車就要繳費。從現在回過頭看,就是貝殼找房平臺的雛形。
2011年,鏈家實現了“真房源”。左暉和彭永東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采訪時候表示,當時已經覺得鏈家具備了往線上走的能力。
但左暉后來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但實際情況和他的想法大有出入。當時鏈家入駐了幾個城市后發現,中介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在增加。這說明市場上沒有本質的競爭,大家都活得挺好,有沒有競爭力也無所謂。
既然條條大路通羅馬,“真房源”也不具備競爭力,那這個收費站存在的意義就不大。如果想要別人經過這個收費站,就需要把其他的路“堵死”。
而后,鏈家的中介業務于2015年啟動全國擴張,陸續收購的中介品牌包括上海德佑、深圳中聯、成都伊誠等,短短一兩年便做到了全國第一。
后來,在做中介還是做平臺這件事情上,鏈家內部其實想了很久。
對比之下,中介是一個線下資產比較重的生意,龐大的傭金以及租金注定讓中介大不起來;而平臺的問題是交易額提點率非常低,行業一般只有2%-3%。即便達到15萬億元的交易規模,其實也只有兩三千億的市場。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選擇全部都要。2018年4月,貝殼問世,鏈家被左暉裝到了貝殼里。
進入下半場
貝殼這種既做平臺、又做中介的行為,一度讓貝殼成為眾矢之的。
業界指責貝殼“又當裁判,又當選手”,破壞了行業規則。
2018年6月,就在貝殼上線兩個月后,58同城便與中原地產、我愛我家、21世紀不動產等多家房地產經紀公司聯合召開全行業大會,外界將之解讀為“反貝殼聯盟”正式成立。
但最終,貝殼的渠道太強大,沒人愿意和錢過不去,討伐陣營中的21世紀不動產、中環互聯投誠了貝殼找房。
正如大家所見,如今的貝殼,規模已經變得很龐大。
截至今年二季度,貝殼平臺上有超過45.6萬位房地產經紀人和超過4.2萬個門店,代表265個房地產經紀品牌,入駐了103個城市。房產中介正在介紹樓盤
2019年,貝殼的GTV(平臺的成交金額)2.1萬億元,促成了超過220萬筆房屋交易,成為中國最大的房屋交易和服務平臺。
2.1萬億元是什么概念?
阿里巴巴、美團、貝殼、攜程分別為衣、食、住、行領域中最具代表性的互聯網企業,另三家企業在2019年的GMV(成交總額)分別為7.07萬億元、6821億元、8650億元。
也就是說,在成交總額上,比貝殼大的只有阿里巴巴,而貝殼大約相當于3個美團、2個半攜程。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貝殼的營收分別為255億元、286億和460億。
相對于日益提升的營收,貝殼在盈利方面,卻處于連年虧損之中。因為自2018年正式成立以來,貝殼一直在急速擴張過程中,花錢也花得很兇。
隨著貝殼的擴大、訂單的增多,貝殼要付給代理商和經紀人們的傭金是一筆大開支。
以至于其成本在2018年為218億元,在2019年增長到347億元,一下子就干掉了大半營收。
由于尚處于平臺建設期,貝殼集團對于人力投入成本較高。2017-2019年,貝殼集團的總務和行政支出分別為42.8億、49.3億及83.77億。這其中就包括了對于高管的股權獎勵,在2018年、2019年分別為3億元、25億元人民幣。
最終,高收入不敵高成本和高支出。2017-2019年,貝殼凈虧損分別為5.38億、4.28億和21.8億,三年累計虧損超30億元。
左暉在招股書中將其稱之為“在實現長期增長和更好結果之前,通常會伴有經濟利益的短期犧牲。”
但460億年營業額,45.6萬業務員,人均年業績約10萬,月均單人業績只有8000多元,怎么看,這樣的盈利能力都太差。
貝殼在招股書中還出具了一份調整后的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通常來說,EBITDA擠去非主營業務收入和非經常性收入的水分,更加接近真實的主營業務利潤。
2017-2019年,貝殼的EBITDA分別為10.71億元、6.07億元和29.17億元。貝殼的主營業務持續盈利,并且增幅還在不斷擴大。
或許,也正是這持續的核心業務的持續盈利,讓投資者們堅信貝殼處于正確的前行軌道上,堅定不移地給貝殼打錢。
根據天眼查顯示,2014年,鏈家啟動A輪融資,復星銳正資本參與投資;2016年B輪融資,鏈家得到了華興資本、百度、騰訊、新希望、高瓴資本等的投資;2017年,融創、萬科、騰訊等成為其投資方。
鏈家升級成貝殼之后,2019年,得到了騰訊領投的D輪投資;甚至,貝殼還在微信支付九宮格里拿到了一個位置。同期,原投資方在鏈家的股份,將通過協議鏡像平移到貝殼找房。
根據本次招股書,貝殼找房的最大機構股東為騰訊,持股3.76億股,持股占比12.3%;軟銀愿景基金旗下公司持股為10.2%;高瓴資本持股為5.3%。
由于融資渠道通暢,貝殼一直不差錢。2017-2019年,貝殼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82億元、128億元和319億元。
只不過,投資人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貝殼的錢,能燒到什么時候?
接下來怎么走?
貝殼的上市,意味著中介行業上半場的跑馬圈地已就此結束。
那么,下半場會怎么樣呢?
貝殼的一通操作,讓中介行業集中度大大提升,讓同行從反對到“歸順”,同時,也讓消費者警覺了起來——跑馬圈地完,貝殼想要擺脫虧損的現狀,會不會對下游的消費者下手?
中介行業本來就是一個高危且奇怪的行業,自身抗風險的能力不強,規模越大風險越大,越可能賠錢。
以新冠肺炎給貝殼帶來的影響為例,根據招股書顯示,貝殼2019年第一季度收入人民幣82億元,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其收入下降了12.7%,到71億元。
在市場方面,貝殼的市場大部分集中在北京和上海。2017年-2019年,貝殼收入來自于這兩個市場的總收入分別為47.9%、47.4%、35.1%。這其實也意味著,一旦這兩個城市出現住房上的政策變化,對于貝殼的傷害就會很大。
撇去自身的性質所帶來的風險,口碑也是中介行業敬畏的一個因素。
但目前,貝殼在下游已經積累了很大一股怨氣。
2018年,上海鏈家地產中介費上漲事件,就引起過一陣輿論討伐。當時,上海鏈家將服務中介費由房屋成交價的2%上調至3%。其中,買方為2%,賣方為1%。之后,各家中介紛紛跟風上調中介費。
房產本來就是一件非常昂貴的東西,一線城市的房子更是動輒幾百萬。如果一套房子按500萬元計算,2%的中介費就是10萬元,再上調1個百分點就是15萬元。
如果說中介費能匹配相應的服務,自然沒話說,但貝殼的服務真的值那么多錢嗎?
更讓消費者氣不打一處來的是,貝殼還代理新房銷售,一度直接抬高了房價。有報道指出,在有些地區,因為貝殼系市占率過高,開發商不得不主動上門談合作。但是貝殼仰仗著自己的渠道,渠道傭金從2%一路飆升。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這些傭金都可能轉化成為購房者的購房成本。
這股怨氣,放大了貝殼在工作中存在的任何失誤。以至于當貝殼找房準備上市的消息傳到社交平臺之后,引起罵聲一片。
中原地產創始人施永青曾說,房產經紀人身上背負著買賣雙方的利益,卻要靠出賣兩者的利益來促成交易,所以,無論他們如何努力,都難以贏得尊重與信任。
從商業模式上來說,貝殼可能已經形成了一個閉環。問題在于,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貝殼旗下鏈家的收費有點“過于昂貴”。如果貝殼不采取其他措施或者手段來增加收入,而是把消費者當作最后的“韭菜”來收割,這種模式最終可能會引發消費者強烈反彈。
在此之前,已有不少人指責左暉,由曾經旨在改革中介行業的屠龍少年,變成了那條惡龍。
當中介行業進入下半場,擺在貝殼面前的可能有兩條路:一條是提供更完善的服務,讓客戶心甘情愿掏錢;另一條是壓低自己的成本,能夠真正給客戶帶來實惠。
但通往正確方向的路,往往很難走。
- 每經18點丨華為Mate305G版本售價49
- 微淼商學院靠譜嗎?微淼商學院就是騙
- 突發!中國駐以大使杜偉因身體健康原
- 抖音、快手重大利空?徹底怒了,70家影
- SAR指標使用方法圖解
- A股這類基金火了!交易系統堵塞,股民
- 2019年世界名校龍舟大賽在貴州綏陽
- "鋼企頻頻"爆喜",分析師:押上所有聲
- 制造業營收拔頭籌產業鏈升級踩油門
- 陜西(漢中)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揭牌成
- [大疆股票002168]每經15點丨香港證
- 順豐董事長王衛道歉!承諾問題不會出
- 割肉的要哭了?行業龍頭最高跌逾30%,
- 今明兩年遭遇惡性通脹概率不大,但若
- “化工茅”獲近10億資金增持 一季
- 二季度如何賺錢?白馬股還能漲嗎?史博
- 泰安股票學習網:員工股是什么意思如
- 絢麗燈光秀點燃烏魯木齊魅力之夜
- 每經12點丨華為新品或為nova5T,與鴻
- 華為Mate 30首推隔空手勢操作功能
- [中國高科股票]這家公司火了,鐘南山
- 銀華基金王華團隊最新觀點:外資提升
- 人民微評:大班月餅,真要冰涼了
- 寶塔線的用法
- 中糧長城葡萄酒總經理因違規違紀被
- 漲跌比率指標ADR入門與應用(圖解)
- 姚景源:我不擔心豬肉價格上漲,我擔心
- 成交量分析運用詳解(圖解)
- 怎么使用生意時間段選股票!
- 運用ASI指標判斷買賣點(圖解)
- 12種底部抄底K線形態(圖解)
- 上漲趨勢中的5種K線買入點(圖解)
- 江恩角度線圖解教程(圖)
- 股指期貨的3種交易模式
- 東京奧運男籃落選賽參賽球隊出爐:中
- 平臺整理突破指標原碼
- 跌市如何選強勢股
- k線圖怎么看
- 「股票api接口」華泰證券是哪些概
- 甘肅首條PPP高速公路通車試運營
- 哪些是儲能股?2019儲能股一覽表
- 如何判斷大盤的強或弱
- 牛市中的買賣點
- [志邦股份股票]7月22日富時中國A50
- 什么是牛市和熊市及周期
- A股、港股繼續反彈 交通運輸板塊大
- 9種K線組合圖形賣出點(圖解)
- 一年12倍,秘藏大智慧經典版公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