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滬市公司監管銳評第三十六期 現金分紅再盤點:變化與前瞻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0-07-28 10:27:17 責編:767股票 人氣:
談到現金分紅,每年市場都會有聲音呼吁上市公司多分紅,增加投資者回報。如果把時間維度拉長一些,5年前甚至10年前對現金分紅的討論比現在熱烈得多。10多年間,監管層先后出臺了一些引導和鼓勵分紅的政策。這些工作“潤物細無聲”,今天來看,境內市場上市公司分紅狀況已大有改觀。但隱約之間,分紅的現狀好像還有點不盡如人意。分紅公司家數和金額都不少,投資者卻不是那么有感覺,高分紅公司得到的市場認可也比較有限。在注冊制深入推進、市場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的時點上,也許可以再盤點、再出發,來看看這些年分紅發生了哪些變化,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面上來看,上市公司分紅金額連年累增,兩市合計分紅總額從10年前的3800多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36萬億元。這其中,滬市主板公司歷來是分紅的主力,占比在八成左右,2019年即分紅近1.07萬億元。比例上看,滬市公司整體分紅比例已長年穩定在30%以上。具體分布上,實施分紅的公司占比從10年前的約50%增長至今天的70%以上,其中分紅比例超過30%的公司也由當年的50%左右增長到超過70%。這些變化充分體現出,滬市公司的分紅意愿和分紅能力大大增強。
分紅公司的結構也值得一看。金融業歷來被認為是分紅大戶,但實體經濟也表現不俗。還拿滬市主板2019年的數據看,金融類公司分紅5795億元,實體企業分紅也高達4855億元。大市值公司是分紅主力,上證50、上證180公司的分紅金額屢創新高;中小市值公司整體盈利規模不大,但分紅的熱情也未示弱,百億元市值以下的公司整體分紅比例達到35%。這些變化的背后,是滬市已經涌現出一批長期穩定分紅的優質企業。近3年連續分紅率超30%的公司有574家,超50%的有95家,有23家公司連續3年的分紅總額都在50億元以上。
按說,這些長期穩定分紅的公司該是市場追捧的寵兒、長期資金價值投資的重點標的。但從實際情況看,好像只說對了一半。這些公司的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確實比較高,但估值水平還是總體偏低,甚至有些公司股價經常低于凈資產。跟那些網紅股、概念股一比,就更不好看了。這背后到底原因何在?還得追本溯源,看看現有的分紅能給投資者和上市公司帶來什么。
第一個問題,分紅能給投資者帶來什么?我們都知道,分紅是對投資者的回報。但實際上,投資者在考慮自己的投資回報時,是要掙短期的股票差價還是追求長期回報,就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在我們的市場上,有不少投資者本身就只想掙大錢、掙快錢,而對分紅不太感冒,他們更希望股價能快速上漲。要是投資者本身也不需要分紅,那分紅這件事也就明珠暗投了。解決這個問題,根本上還得靠市場估值體系的均衡。當公司的股票價格更多地回歸到它的實際價值,那些虛有其表的“噱頭”就興不起多少風浪,掙短錢、掙快錢也不那么容易,投資者可能就會回過頭來覺得分紅更加可靠了。那些沒什么分紅,靠著概念引得股價上躥下跳的公司,其追捧者自然也就慢慢變少了。
另外,對投資者來說,現金分紅獲得感不強,也還有一些制度的原因,一個是分紅所得稅,還有一個是交易機制上的分紅除息。稅收這個問題上,按持股期限不同已經有一些優惠安排。大體上,持股1年以內還得按一定比例交稅;持股1年以上的,可以免除20%的紅利所得稅。但這與股票交易的價差利得無需交稅相比較,其吸引力還是打了折扣。影響更大的是除息,投資者常常會抱怨,公司分紅的時候,雖然賬戶上獲得了一筆分紅現金,但股價除息后,實際等于左口袋進,右口袋出。打個比方,一家公司每股分了1元,股價是10元,原本投資者賬戶里該有11元,除息后股價調整為9元,賬戶里的錢還是最開始的10元。若是再算上分紅還要交稅,那對投資者可能還是個虧錢的買賣。對其而言,唯一能期待的是股價走出填權行情。
再來看上市公司,多數時候都在講分紅是上市公司的義務和責任。這話當然是對的,但如果僅有義務,沒有激勵,一件事情就難以長期堅持和普遍推廣,在實際執行中也難免會效果不佳。成熟市場上,穩定的分紅和回購能給市場帶來穩定的預期,對二級市場估值形成支撐。這樣,分紅和回購就能成為上市公司進行價值管理乃至估值管理的重要工具,也就是其積極分紅的動力所在。境內市場上,可能還經常不是如此。分紅大頭的銀行、基建、傳統制造、公用事業等板塊,年年都拿出真心誠意反哺市場,但其估值水平往往還比不過那些花樣翻新卻業績孱弱的“鐵公雞”。長此以往,公司分紅的積極性自然受到影響。
當然事情也在發生變化。一些公司堅持扎實經營、穩定回饋,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福耀玻璃,長期堅持穩定分紅,近10年平均派現比例超過50%,吸引了一批忠實的追隨者,成為其股價的穩定器。還有貴州茅臺,雖然對其估值有市場分歧,但其長期的穩定分紅也還是對市場的有力支撐。另有家公司曾表示5年不分紅,次年真沒分紅,股價卻立即跌停,公司在下一年即恢復了分紅。這背后,是市場投資文化的悄然改變,穩定回報的公司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青睞。
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意見,認為分紅是公司自己的事,制度上無需過多干預。對這個觀點也要辯證地看。一方面,對于公司分紅該分多少,確實不能一刀切地強制要求。但是光靠市場約束可能不夠。很多時候市場并不是完全有效,尤其是我們這樣一個從平地建起來而不是自發形成的市場,機制上的短板如果沒有制度上的引導安排,可能要走很長的路才能到達目標,甚至達不到目標。現金分紅也是這樣。如果開始的時候公司都不分紅,制度上做些引導讓公司能適當分紅本身無可厚非。這樣制度安排在海外早已有之。實際上,美國、韓國、巴西等市場也都有半強制甚至強制的分紅要求,有些至今還在沿用。
之所以現金分紅這么重要,是因為有了一個長期穩定分紅的基礎,可以使得資本市場更加穩健、有效。這也有過實證分析。有分析師測算,2010年至2019年,標普500上漲了190%,其中,盈利貢獻了106%,回購和分紅則貢獻了56%。推動指數長期上行的核心仍然是盈利,但分紅與回購對指數的上漲也有顯著的正面作用。回看我們境內市場,現金分紅也取得了明顯進展,不僅形成了一批長期穩定分紅的群體,也有機構投資者看重分紅了。但還要在這些理念深化認識基礎上,解決一些難題,一是在分紅稅收和除息機制上做一些研究改進,讓分紅的錢真正成為投資者口袋里的錢,提高投資者分紅獲得感;二是推動市場估值回歸藍籌公司和真正有成長性的科技股,引導現金分紅成為上市公司的自主選擇。我們的市場也就能在這樣的過程中成熟起來。
更多內容詳見滬市監管銳評專題

滬市公司監管銳評第三十六期 現金分紅再盤點:變化與前瞻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滬市公司監管銳評第三十六期 現金分紅再盤點:變化與前瞻”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