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全
「博彥科技 股票」潛望丨從跨年晚會到《后浪》:B站數次刷屏,準備破圈了嗎?
5月3日,B站一則《后浪》的演講視頻出現在B站首頁。剛做完一條短視頻的章潔,隨手打開鏈接,但卻沒有看完。兩年前,95后的章潔從廣州一家互聯網公司辭職,從素人到簽約MCN,她一直常駐B站。作為B站早期用戶,《后浪》中提及的故事原型,她早已耳熟能詳;反倒是視頻中對主人公的拔高,讓她格外別扭。
但讓她沒想到的是,這則視頻意外在朋友圈被瘋狂刷屏。那些從未試圖真正了解過年輕人的“社會中流砥柱”,宛若發現新大陸般,一夜之間就“明白”了年輕人究竟在做什么、想什么。
只是,《后浪》在B站站內,可能并未如人們想象中那樣深受用戶歡迎。截至5月4日15時,《后浪》雖然在B站全站排行榜第一名,播放次數達到603萬,但彈幕僅10.1萬條;同一時間段,全區排行榜第二名、B站UP主小艾大叔的一條視頻,雖然播放量僅215.9萬,但彈幕數卻有16萬條。
這就是B站。
不知不覺間,“破圈”已經成為2020年B站的主旋律。回溯五個月前,B站一場名為“最美的夜”的晚會力壓五大衛視,意外成為元旦跨年的最大贏家,正式吹響了B站“破圈”的號角。
根據當時的相關統計,晚會共收獲203萬直播人氣值、超5829萬點播播放量、191萬彈幕數。播出五天后,晚會在豆瓣上收獲6000余個評論,評分高達9.3分;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往年受關注度最高的湖南衛視,今年僅有400多個評論,評分甚至不到6分。
進入2020年,人們越發發現,無論人們是否接受、是否看懂,無論故事多么荒誕不經,這個被認為最懂年輕人的網站,正在改變中國互聯網乃至中國商業及社會的版圖。
隨之,資本也對其越發狂熱。除卻此前騰訊阿里同時對B站的入股,4月9日,B站所在泛二次元賽道上游的重量級選手索尼,也出乎人們意料,以4億美元獲得B站約4.98%已發行股份。與此同時,從去年12月31日起,截至發稿,B站已經累計上漲超50%,市值達到百億美元上下。
無論主動或被動,2020的B站,在人們眼中,宛如新生。
B站究竟為何被推上了風口?這些年B站究竟發生了什么?狂歡背后,踏入2020年的B站真的將一飛沖天嗎?
“Z世代”的網站
時間退回到2018年3月28日。
當日,首次公開募股的B站僅以9.80美元開盤,較11.50美元發行價下跌14.8%。盤中,B站股價一度下探至9.69美元,較發行價跌15.7%。
雖然B站董事長、CEO陳睿在上市連線中重點強調美國投資者對B站理解很快,但堪稱糟糕的開盤成績,還是證明了華爾街并沒有真正理解陳睿口中“Z世代”的價值。
但在市場看不到的地方、大洋彼岸的中國,“Z世代”們卻陷入狂歡。無數“Z世代”在B站直播、朋友圈、微博等一切能發表心情的地方,近乎狂熱的表達著對B站的支持。
“Z世代”,是B站創造的新名詞。按照B站的解釋,“Z世代”是中國出生在1990年至2009年之間的一代人;他們通常接受過高質量教育,對科技很感興趣,同時對文化產品有強烈需求,希望獲得自我表達和社交互動的途徑。
但“Z世代”的擁護,并未在當年產生足夠的商業價值。由于“Z世代”尚在讀書的學生居多,消費力偏低,其在主流輿論環境中的發聲并不足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B站在大部分從業人士眼中,只是一個“非主流小網站”。
而在商業層面,華爾街對B站的看衰自然有他們的道理。深究B站的盈利模式,規模小且營收結構單一,同樣無法讓人樂觀。
根據B站當時的招股書,上市的前一個完整自然年2017年全年,B站凈營收為人民幣24.68億元(約合3.79億美元),運營虧損為2.24億元。其中,在近25億元營收中,手游營收占到了83.4%;而一款名為《Fate/Grand Order》的手游,又貢獻了B站手游營收的71.8%。
簡言之,B站之所以能上市,營收的大部分功勞就得放在《Fate/Grand Order》身上。
單一的營收結構,幾乎是高風險的代名詞;況且,B站還是單一游戲下的單一營收結構。這種并不健康的營收構成,外加公司虧損,正是華爾街當時不看好B站的原因。
但有意思的是,兩年過去,B站的財務面其實沒有出現本質性改善。
在營收結構上,雖然陳睿曾告訴騰訊新聞《潛望》,直播和廣告等其他業務的營收總和,將有可能在未來超過游戲,但直到去年三季度,這一目標才勉強實現,四季度的游戲營收占比仍然達到了43%。游戲依然是B站的絕對營收主力。
在虧損層面,在去年三季度,B站凈虧損已經高達5680萬美元,同比擴大65%。到了制作跨年晚會的四季度,B站的凈虧損更是達到3.87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1.91億元,同比擴大103%。
2019年全年,B站凈虧損近13億,虧損同比擴大108%。在今年3月發布財報當日,華爾街震驚之下,B站就曾大跌13.72%。
但即便如此,B站所講的年輕人故事,卻絲毫沒有褪色。
B站做對了什么?
什么在支撐著B站?這需要從B站這些年寧可虧損也堅持在做的事情說起。
在騰訊新聞《潛望》接觸的多位UP主眼中,B站一直在打造調性,且為了使這些調性可以自然出現、自然滋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B站甚至在有意隔離熱錢的進入。
這使得B站自2010年成立以來,誕生或者籠絡了大量“自嗨”的小圈子文化。除了B站起家的二次元文化,鬼畜、游戲、宅舞、翻唱、MAD等自制內容,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B站以一種極其自然的方式完成自我進化。
從2012年就開始在B站投稿視頻的九歌告訴騰訊新聞《潛望》,做鬼畜視頻是他從大學時就開始的愛好,惡搞明星、影視劇在B站是一項流行的運動,“沒有人向你說’不’,在這里沒什么特別的規則,無論是UP主還是觀眾,圖的都是個樂子,至于賺錢,真的沒想那么多”。
事實上,他確實也沒從B站賺到錢。九歌的第一個視頻有8000多播放量,彈幕和評論加起來也不過一百個,談不上火,但他卻因此收獲了50個粉絲。自此,幾乎每次發新視頻,都會有新粉絲關注,老粉也經常會出現在評論區與其交流,這讓他產生了持續的動力。
“人總是要有個愛好的”。直到現在,已經工作的九歌,仍然會抽時間剪個視頻,即便播放量依舊上不去,也樂此不疲。
如果說這是普通UP主的生存狀態,一些UP主則在其中獲得了紅利。在游戲區知名UP主逍遙散人看來,沒有B站用戶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自己可能在中途的時候就放棄了。
“在做第八期的時候,有一個地方特別難,需要特別高的操作技巧過一個特別難的難關。我當時過不去了,就放棄了,也不上B站了。一個月之后重新看這個視頻,發現居然有彈幕和評論一直鼓勵我,我突然發現做這個視頻真的有人喜歡,于是就繼續堅持了下去”。
這也是逍遙散人被人熟知的契機。在這個系列中,他總共“死”了1萬一千多次,視頻也第一次上到了首頁。
最終,被小眾愛好聯結起來的高粘度社區特質,如此歷經數年,在B站終于得以形成,并不斷完善。不少用戶將其視為“精神家園”一般的存在,直到現在,還讓大量圈外人十分費解。
一位業內人士曾表示,B站長期以來在盈利上極其克制,尤其是拒絕貼片廣告,就是擔心得罪自己的用戶,“他們多不容易讓自己用戶把這里當家,這時候再出現用戶不樂意看到的,便是前功盡棄了”。
B站賭的從來都不是商業模式,而是一代人。
在2017年初一次采訪中,陳睿曾說,是否擁有社會話語權是亞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唯一區別-----當B站花費數年時間“籠絡”的亞文化小眾群體,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社會主流群體,一切,就變了。
抖音負責0-1,B站負責1-∞
變的是用戶,B站沒有變------在UP主眼中,近兩年的B站不僅在財務層面沒有發生本質變化,在運營模式上,也沒有產生過于明顯的變化。
“我不覺得B站變了,如果非要說變化,大概是‘B小將’變更多了吧”。一位UP主戲謔道。
“B小將”是一些B站老用戶對部分B站新用戶的稱呼。在他們眼中,新老用戶存在一些不可調和的矛盾,無腦、無知的“B小將”有時候會讓老用戶反感。但即便如此,新用戶逐漸成為B站的主流用戶,是無法改變的趨勢。
根據B站三季度財報,其MAU(月活躍用戶)達到1.3億,同比增長40%。對比2018年2月月末QuestMobile的數據,當時B站月活躍用戶總數僅為7640萬,可知B站一年半時間,用戶規模就擴大了將近一倍。
在高粘度年輕人社區的旗號感召下,B站用戶迅速變多;與此同時,年輕人喜好的UPGC內容也在變多。二者幾乎同時發生,并相互促進。
其中,B站的創這一預言,隨著B站核心用戶逐漸掌握社會話語權,變得愈加有說服力。
此前一直以抖音為主陣地的“網紅”侯悅告訴騰訊新聞《潛望》,不僅是自己簽約的公司開始將主陣地轉移到B站,很多同行都在2019年都顯著提升了B站的權重。
“B站的年輕人太多了,粉絲粘度足夠高,很適合運營粉絲社區”。這促使侯悅在去年年中就將自己微博的粉絲直接向B站進行導入,直到現在,短視頻也是第一時間發在B站,而不是抖音。
MCN從業者小紅則告訴騰訊新聞《潛望》,坦率講,B站并不適合從0到1,因為流量紅利并不明顯,草根內容創“抖音的社區屬性太弱,對于建立粘度、建立品牌很不利,相比之下,B站雖然算法弱,不適合一開始快速起量,但一旦有一定量之后,高質量用戶的留存要好得多”,小紅說。
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瞄準B站。這促使B站的內容生態擴容的同時,也使得其內容結構也在發生顯著變化。
在今年1月18日晚間的B站百大UP主頒獎禮上,共有34位來自“生活區”的UP主上榜,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
這也是百大UP主評選中,“生活區”歷史上第一次登頂。不同于以往的動畫、鬼畜、舞蹈、游戲等相對小眾的文化,“生活區”一開始就承載著大眾喜好,美食、寵物、時尚、旅行等內容,明顯與其他短視頻平臺出現了重合。
出現這一現象,并非都是B站“外來戶”的功勞。一位B站用戶說,一旦形成了刷B站的習慣,如果自己想創作新的內容、或者尋找某一個大眾喜好的內容,也希望能在B站解決。
最終,B站成了一個反應當代年輕人喜好的網站。無關大眾、小眾,因為年輕人本身,正在成為大眾。
B站的商業奇跡
在B站的年輕擁護者眼中,正是得益于“精神”層面的降維打擊,B站在代表年輕人層面,已經成為這一代互聯網網站的翹楚。
在番劇領域,B站的“恐怖”早已被同行領教。大約在2016年前后,由于二次元群體的迅速壯大,一些長視頻平臺也寄望于通過高價購買動畫番劇版權分得一杯羹。
但結局并不理想。一家主流視頻平臺的負責人曾告訴騰訊新聞《潛望》,無奈的地方在于,即便通過一部熱播獨播劇將用戶拉了過來,討論劇情的環節還是會發生在B站,“我們很沮喪,劇播完了,用戶又重新回了B站”。
在其他類目通過買版權拉用戶的規律,不再奏效,使得番劇的版權大戰最終偃旗息鼓。
如今,這種“精神”層面的凝聚力,雖然隨著用戶壯大有所稀釋,但依舊是用戶數量并不算占優的B站,有別于其他平臺的顯著差異點。
即便是商業層面,這種“精神”帶來的加持,也出現了一些令人驚異的現象。
以B站的支柱產業“游戲”為例,大部分同類平臺都是將平臺視為導流渠道,導入到游戲,B站卻是將游戲當作內容本身在運作。“我們做游戲并不是當成變現的手段來做的,我們做游戲是把它當成內容來做的,也就是說,我們對游戲的運營和我們對視頻的運營思路是一樣的”,陳睿說。
這使得B站運營游戲,并不是純粹的消耗流量,反倒成為流量本身。
如同B站各個版區之間的聯動,游戲也作為一個社區運營的模塊,成為聯動的一部分------即用戶看完動畫,就想玩和動畫類似的游戲,滿足這一需求后,可以提升用戶對社區的整體黏性。
而B站選擇的游戲題材,大多是二次元游戲,無論是《Fate/Grand Order》,還是《碧藍航線》,都明顯與B站用戶的興趣點有著較多重合。
即便目的不在于導流,但從結果上看,B站還是無形中成為一個高效的導流平臺;相對于其他導流平臺,目標人群高度精準的B站有著出色的導流效率。
這在近期B站新上的手游《公主連結Re:Dive》上可見一斑。根據七麥數據,《公主連結Re:Dive》從4月15日預下載開始,連續霸占iOS游戲暢銷榜第一達6天。
而具備社區屬性的產品,往往有成為平臺級大入口產品的潛質------這才是B站真正的長期價值。在中國,目前還有沒有第二家公司能在年輕人的問題上具備與B站一樣的優勢。
但如同硬幣的正反面,這也成為掣肘B站盈利的關鍵問題。
硬幣另一面:盈利困境的解法,只有蛻變破圈
對于B站而言,如果貿然變現,極有可能會破壞社區調性,如此,便是前功盡棄。
在這種考慮下,能真正成為內容和流量本身的盈利模式并不多。二次元游戲已經得到了論證,下一個,B站認為是直播。
但直播之路,B站走的頗為坎坷。在經歷2015年到2016年的初期高速發展后,B站直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進入了平穩發展期。根據騰訊新聞《潛望》當時拿到的數據,這一階段直播業務的增速約為20%上下,遠不及翻數倍增長的游戲業務。
一位B站直播競品公司高層當時曾向騰訊新聞《潛望》表示,B站直播的受眾群體不大,其天花板就是B站APP本身;這種先天不足,決定了B站直播無法進入主流平臺行列。
這就意味著,如果想讓直播扛起大梁,更為首要的任務是讓B站獲取更為廣大的用戶群體----換言之,就是破圈。
用戶規模與直播業務的發展,息息相關。尤其是近一年半月活規模的快速增長,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直播業務重新快速增長。
根據去年四季度財報,四季度B站直播和增值服務業務收入達5.7億元,同比增長183%;相比之下,游戲業務營收為8.7億元。二者的差距已經在不斷縮小。
但這還遠遠不夠。按照此前B站公布的目標,2021年要實現月活2.2億------這是虧損日益擴大的B站未來實現盈利的關鍵。
在這樣的壓力下,無論是5000萬簽約前“斗魚一姐”馮提莫,還是8億元拿下《英雄聯盟》總決賽未來三年獨家直播權,還是大手筆辦出的跨年晚會,其首要任務均是引起更大范圍年輕人乃至非年輕人群體的注意。
畢竟,一個小眾的網站,不可能承載起一個平臺級公司的野心。
而從近幾個月的成績來看,成功“破圈”的B站確實在不斷向好。根據36Kr報道,疫情期間,B站主播出現爆發性增長;小葫蘆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B站共有247萬活躍主播,同比大增133%。
雖然當前B站直播各項數據均與主流平臺尚有距離,但獨特的用戶基礎,在公司積極“破圈”的大背景下,使得B站直播的想象空間仍然較大。
調性之困
不過,“破圈”的同時,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張,又將直指B站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當用戶越來越多,B站原先的調性,還能維持住嗎?
陳睿一直對此頗為警惕,“B站在運營方面不是流量優先,甚至很多運營手段是反流量的”,陳睿曾告訴騰訊新聞《潛望》,B站對UP主原創的推廣,往往不能對流量產生正面影響,而是出于調性和鼓勵上的考慮。而在新增用戶上,B站此前甚至拿出100道題擺在新用戶面前,回答過關才能成為正式會員。
這體現了B站的焦慮:隨著越來越多用戶的涌入,原先的小圈子文化極有可能在流量潮中被沖淡;而喪失這種氛圍所帶來的高忠誠度加成,B站即與普通視頻網站別無二致,其營收主力游戲業務也會喪失社區屬性的加成。
這也意味著,即便B站本身代表著年輕人的喜好,但這群喜好高度多樣化的年輕人,想要滿足他們更為多樣化的需求,依舊不容易。
為此,B站對于彈幕的精細化運營也頗為小心翼翼:不僅禁止游客發布彈幕,在彈幕處理上,也推出了小黑屋、仲裁所等多種機制。
這并非杞人憂天。一位B站內部人員告訴騰訊新聞《潛望》,B站剛“爆紅”時,整個網站的二次元群體一度被空前稀釋,但所幸當時沒有開放注冊,可發言的人依舊是核心二次元群體,社區氛圍才沒有受過多影響。
然而,經過近一年多的高速擴張過后,即便B站自身的運營策略沒變,新用戶的過度涌入,還是大大改變了B站的社區調性。
一位B站老用戶告訴騰訊新聞《潛望》,近幾年B站的整體氛圍還是變了很多,如果是突然發生這種轉變,可能B站會面臨嚴重的用戶流失;但時間周期拉長到數年后,新舊文化逐漸融合,結果已經大為緩和。
即便如此,隨著用戶群體的飛速擴張,B站還是形成了明顯的用戶分層。熱衷動畫的核心二次元群體,與熱衷生活娛樂音樂等視頻的“泛二次元群體”,同時聚集在B站。考慮到圈層文化的排他性,其中的摩擦在所難免。
更為緊迫的問題是:如果說過去幾年,“調性”轉變的問題,還算勉強過關,那么接下來,將是挑戰的開始。
可以看到,致力于破圈的B站,已經不再滿足二次元群體進化到“泛二次元群體”。目前,B站已經在試圖簡化“正式會員”的答題門檻,甚至市場上多次出現傳言,B站答題的篩選機制將取消。
如果真的這一切放開,B站還會如此受到歡迎嗎?
不過,從年初的這場跨越了各種亞文化又回歸大眾文化的跨年晚會,到剛剛落幕的“后浪”,B站多少還是可以讓人們多一點信心。
注:文中章潔、侯悅、九歌、小紅均為化名。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博彥科技 股票」潛望丨從跨年晚會到《后浪》:B站數次刷屏,準備破圈了嗎?”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博彥科技 股票」,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
- 每經18點丨華為Mate305G版本售價49
- 微淼商學院靠譜嗎?微淼商學院就是騙
- 突發!中國駐以大使杜偉因身體健康原
- 抖音、快手重大利空?徹底怒了,70家影
- SAR指標使用方法圖解
- A股這類基金火了!交易系統堵塞,股民
- 2019年世界名校龍舟大賽在貴州綏陽
- "鋼企頻頻"爆喜",分析師:押上所有聲
- 制造業營收拔頭籌產業鏈升級踩油門
- 陜西(漢中)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揭牌成
- [大疆股票002168]每經15點丨香港證
- 順豐董事長王衛道歉!承諾問題不會出
- 割肉的要哭了?行業龍頭最高跌逾30%,
- 今明兩年遭遇惡性通脹概率不大,但若
- “化工茅”獲近10億資金增持 一季
- 二季度如何賺錢?白馬股還能漲嗎?史博
- 泰安股票學習網:員工股是什么意思如
- 絢麗燈光秀點燃烏魯木齊魅力之夜
- 每經12點丨華為新品或為nova5T,與鴻
- 華為Mate 30首推隔空手勢操作功能
- [中國高科股票]這家公司火了,鐘南山
- 銀華基金王華團隊最新觀點:外資提升
- 人民微評:大班月餅,真要冰涼了
- 寶塔線的用法
- 中糧長城葡萄酒總經理因違規違紀被
- 漲跌比率指標ADR入門與應用(圖解)
- 姚景源:我不擔心豬肉價格上漲,我擔心
- 成交量分析運用詳解(圖解)
- 怎么使用生意時間段選股票!
- 運用ASI指標判斷買賣點(圖解)
- 12種底部抄底K線形態(圖解)
- 上漲趨勢中的5種K線買入點(圖解)
- 江恩角度線圖解教程(圖)
- 股指期貨的3種交易模式
- 東京奧運男籃落選賽參賽球隊出爐:中
- 平臺整理突破指標原碼
- 跌市如何選強勢股
- k線圖怎么看
- 「股票api接口」華泰證券是哪些概
- 甘肅首條PPP高速公路通車試運營
- 哪些是儲能股?2019儲能股一覽表
- 如何判斷大盤的強或弱
- 牛市中的買賣點
- [志邦股份股票]7月22日富時中國A50
- 什么是牛市和熊市及周期
- A股、港股繼續反彈 交通運輸板塊大
- 9種K線組合圖形賣出點(圖解)
- 一年12倍,秘藏大智慧經典版公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