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全
「理財攻略」美的、格力、海爾,家電三巨頭財報分析,誰更有投資價值?
從印象來看,三家企業里,現在格力最高調,董明珠阿姨頻繁地出現在各種媒體和會議、采訪上,憑借話題效應一直霸占媒體頭條。無疑,有這樣一個明星似的董事長,格力電器也能少花很多廣告費。
海爾成名最早,張瑞敏更是老一輩的企業家。海爾是中國家電企業第一家進世界五百強的企業。由于海爾長期的知名度積累,一舉一動也會成為媒體焦點。但由于在空調行業逐漸落后于格力、美的,海爾的利潤水平遠不如廣東雙雄。
美的是三家企業中唯一的純粹民企,創始人何享健早已退居幕后,現在由職業經理人方洪波掌舵。美的不像格力、海爾那樣是媒體常客,看起來很低調,也很少有和業務無關的八卦新聞,但美的總銷售額已經超過了海爾、美的。
一、2019年報和一季度財報
三家公司2019年收入、利潤、增速如下表:
海爾智家:
2019年公司實現收入2007.62億元,同比增長9.1%,凈利潤82.06億元,同比增長9.7%。
2020年一季度,海爾智家實現營業收入431.41億元,同比下降11.09%;凈利潤10.70億元,同比下降50.16%。
美的集團:
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794億元,同比增長6.7%;凈利潤253億元,同比增長16.8%。
2020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0.13億元,同比下降22.86%,凈利潤48.11億元,同比下降21.51%。
格力電器:
格力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05.08億元,同比增長0.24%;凈利潤246.97億元,同比下降5.75%。
2020年第一季度,格力電器實現營收203.95億元,同比下滑49.70%;凈利潤15.58億元,同比減少72.53%。
二、三家公司營收結構比較
2019年三家公司營業收入結構。
海爾智家電冰箱收入占比29.3%,洗衣機收入占比22.42%,廚電收入14.79%,空調收入14.6%,其他業務收入18.89%。
美的集團暖通空調占營收比例最高,達到43%,其次是消費電器(冰箱、小家電等)與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分別為39%與9%。
格力電器空調收入占比88.38%,生活電器收入占比3.55%,智能裝備收入占比1.36%,其他業務收入占比6.7%。
在三家公司中,海爾的收入結構最為均衡,多元化比較成功。而格力電器幾乎可以完全看成是一家空調企業,雖然董明珠也在不斷投入巨資推進多元化業務,但基本都沒有什么效果。而美的除了空調外,在消費電器尤其是小家電上也成為國內最強的品牌,在機器人業務上更是收購了德國的庫卡,直接躋身世界一流機器人公司。
三、家電行業發展整體情況
2019年,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房地產市場回落、大白電進入以更新需求為主的發展階段,行業增長乏力。同時,空調行業庫存高、電商渠道下沉,導致價格戰持續升級、競爭加劇,第四季度尤其嚴重。
全年家電行業國內市場零售規模為8032億元,同比下降 2.2%;其中空調市場零售額為1912億元,同比下降3.4%。空調全行業都感受到了來自市場的壓力。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國內市場家電行業整體增速繼續下滑,白電整體一季度零售額降幅在45%左右。其中,空調行業規模為149.2億元,同比下降58.1%;整個空調市場行業低迷,銷售嚴重下滑。
疫情使得空調行業終端市場銷售、安裝活動幾乎無法開展,公司及上下游企業不能及時復工復產;一季度,空調行業終端
消費需求萎縮,疊加新能效標準實施預期影響,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
董明珠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是自己在格力30年最難的一個季度。這次疫情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這么嚴重的災情,格力電器一季度少了300個億的銷售,沖擊很大。”
目前國內疫情基本已經控制住了,但是疫情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失。董明珠說,“盡管,4月份復工復產,但是流動性還是非常小,我們一季度受到影響,二季度到目前為止依然是有影響。”
四、誰是空調行業第一?
美的2019年空調業務:收入1196.07億,增長9.34%(毛利率31.75%,同比提升1.12個百分點)。
格力2019年空調業務:收入1386.65億,增長-10.93%,兩者比較相差190.58億。
格力空調的毛利率37.12%,比美的毛利率31.75%,高出5.37個百分點。
而海爾2019年的空調業務收入只有291.28億。在空調行業內,2019年格力仍然穩居第一。
但格力一季度營收下跌幅度遠超其他兩家,按2019年三家公司的收入結構同比計算,一季度美的空調業務收入272.89億,格力空調業務收入180.25億,海爾空調業務收入62.99億。
一季度美的空調收入應該已經遠遠超過了格力空調收入。
五、三家公司的競爭優勢
三家家電巨頭各有其優勢。
海爾智家的優勢:
1、全球布局,海外市場份額高。2019年,海爾智家海外市場實現銷售收入941億元,同比增長22%;海外市場稅前利潤提升30%多。海外市場銷售收入占總營收的46.78%。
海爾在全球已經擁有完善的結構布局,已擁有美國GEA、意大利Candy、日本AQUA、澳洲斐雪派克以及海爾、卡薩帝、統帥七大全球化品牌,品牌矩陣更加強大,協同效應將進一步釋放。在全球共建立了122個工廠,其中有54個海外工廠,以及全球“10+N”的研發布局,把各產業推入了主流國家的主流渠道。
2、COSMOPlat是海爾推出的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全球首家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為15大行業提供軟硬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2019年,海爾COSMOPlat在漢諾威工博會上發布了全球首創的智能+5G大規模定制驗證平臺,通過在5G技術上的破壁,解決了行業內因網速而出現的單點配置、無縫銜接等系列難題。
3、海爾智家14年匠心培育的高端品牌卡薩帝,憑借高科技含量及設計感,持續擴大市場優勢,各品類份額均獨占鰲頭。2019年,卡薩帝銷售同比增長30%。卡薩帝在萬元以上冰箱、洗衣機市場份額分別達到40%、75.5%;在15,000元以上家用空調市場,份額更是達到40%。
格力電器的優勢:
1、2019年度格力電器占據中國家用空調線下市場份額TOP1,零售額占比36.83%。格力仍然在線下渠道上領先競爭對手。
2、格力線上銷售從去年也開始發力。在發難奧克斯后,格力電器線上空調銷售同比增長16%,生活電器品類增長13%。2019年全年,“董明珠的店”注冊分銷店鋪超10萬家,全年銷售額累計突破14億,同比增長達660%。
3、格力的品牌優勢仍然有待延伸。2019年格力電器在廚電、小家電業務上不斷開拓,生活電器營收55.76億元,占營收比重2.81%,同比增長46.96%。
美的集團的優勢:
1、2019年美的在研發上的投入超過了100億元。截至2019年底,美的集團授權維持量5.7萬件,連續4年全球家電行業排名領先;研發人員占比超過10%。借助對庫卡與合康新能等企業的收購,美的對于機器人、工業自動化與電力電子軟件驅動板塊的優勢整合,也將進一步夯實美的產品的實力。
2、2019年在主要家電品類上,美的集團的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占比份額均實現不同程度的提升。家用空調產品在全渠道份額的提升尤為明顯,行業領先。
2019年美的全網銷售規模接近700億元,同比增幅達到30%以上,在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主流電商平臺繼續保持家電全品類領先的行業地位。
3、一季度美的收入和利潤下滑相對都比較少。美的在今年一季度特殊時期后所表現出的高度靈活性與適應力,充分展示了全鏈條數字化協同帶來的價值。
生產端,工業互聯網加持的智慧工廠,以數字化連通人、機器、廠區、上下游供應商等各環節。通過革新數字營銷、渠道庫存與售后服務模式,推出從直播賣貨到“無接觸”配送與售后的“一條龍”服務,確保銷售經營正常有序展開。
六、市值表現與未來發展
截止目前,三家公司的市值,美的集團3755億,格力電器3295億,海爾智家1017億。2019年海爾凈利潤82億,美的凈利潤253億,格力凈利潤約247億。從市盈率上看,美的為14.84,格力13.34,海爾12.40。
市盈率上能看出當前市場對三家公司的認可度。
需要注意的是格力2019年第四季度凈利潤25.8億元,同比下降49.3%,2020年一季度利潤15.6億元,同比下降72.5%。因為疫情,一季度差可以理解,但去年四季度的大幅下滑,就很意外了。
1、格力多元化失敗,大股東換人,市場競爭力下滑,市值存在高估
格力電器當前的表現是長期以來多元化業務開拓不利的必然結果,無論是做手機,投資珠海銀隆做新能源汽車,投資芯片,還是今年疫情初期投產口罩,格力都雷聲大、雨點小,沒有什么成績。
同樣是制造業企業跨界生產口罩,比亞迪的口罩產量已經世界第一,連續成為日本、美國和加拿大三國最大的口罩供應商。而已經沒人再提格力口罩了。口罩上的尷尬表現基本也是格力電器整個多元化戰略失敗的縮影。
疫情讓空調行業受到重創,如果持續下去,格力的處境將會更為困難。格力成也董明珠,敗也董明珠。由于董明珠特過于特立獨行,珠海國資委只能讓出格力電器股權進行混改。高瓴資本旗下的珠海明駿以46.17元/股的價格受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9.02億股股份(占格力電器總股本的15%),合計轉讓價款為416.62億元。
新股東花了四百多億元,肯定會和董明珠爭奪格力電器的話語權。這對于格力電器來說,未必是好事。
格力當前的股價透支了董明珠的社會影響力,今年隨著業績下滑,市值很可能會跌下3000億大關。
2、美的受益于線上銷售領先,和強大的技術投入,將會和格力拉開差距
美的一季度營業收入580.13億元,凈利潤48.11億元。而格力營業收入203.95億元,凈利潤15.58億元。
無論收入,還是利潤,美的一季度都已經是格力的三倍左右。不同于格力的多元化投入巨大,卻毫無成績,美的產品線在市場上都有很強競爭力。空調業務和格力不相上下,消費電器也已經是市場領導者,重金收購的德國庫卡和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瑞士的ABB并稱世界四大機器人公司。
對于美的來說,庫卡的價值無可估量,人工智能時代,機器換人將成為趨勢。未來的美的競爭力將超出家電行業。美的研發投入每年超過百億,遠遠超過格力和海爾,隨著技術實力的凸顯,美的的產品市場競爭力也會不斷加強。預計今年,美的市值就會和格力拉開差距,格力跌下3000億,美的逼近4000億。
3、海爾受益于海外品牌建設,業務線均衡,價值低估
2019年,從收入上看,海爾和格力都是2000億左右,但是因為利潤只有格力的三分之一,海爾智家當前的市值不足格力的三分之一。
但不同于格力主要在國內銷售,在國外幾乎沒有競爭力。海爾的主要業務都進入了國外主流市場,而且都是自有全球化品牌,在海外有54家工廠。海外市場銷售收入占總營收的46.78%。
除此之外,海爾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國內領先,卡奧斯平臺是2019年中國品牌價值報告中唯一的工業互聯網品牌,是中國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國家名片。
海爾在研發投入上,僅次于美的,2019年研發投入67.11億,領先格力電器的60.11億。海爾的高端品牌卡薩帝在萬元以上冰箱、洗衣機市場份額分別達到40%、75.5%;在15,000元以上家用空調市場,份額更是達到40%。
海爾曾經是中國家電行業的王者,甚至在二十世紀初期在空調市場份額上也是國內第一,現在市值之所以落后格力、美的,是因為格力、美的趕上了中國空調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依靠空調的高利潤和規模上的超速增長趕超了海爾。而海爾空調業務只是眾多業務中的一部分,在空調銷量上被格力、美的趕超后,利潤、市值上也逐漸落伍。
但海爾業務線的均衡讓其抵御風險的能力也更強一些,一季度海爾的收入下降幅度就在三家公司中最少。
綜上所述,海爾公司發展亮點很多,市值存在明顯低估,預計今年海爾智家市值將會超過1500億。
-------------------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理財攻略」美的、格力、海爾,家電三巨頭財報分析,誰更有投資價值?”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理財攻略」,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
- 每經18點丨華為Mate305G版本售價49
- 微淼商學院靠譜嗎?微淼商學院就是騙
- 突發!中國駐以大使杜偉因身體健康原
- 抖音、快手重大利空?徹底怒了,70家影
- SAR指標使用方法圖解
- A股這類基金火了!交易系統堵塞,股民
- 2019年世界名校龍舟大賽在貴州綏陽
- "鋼企頻頻"爆喜",分析師:押上所有聲
- 制造業營收拔頭籌產業鏈升級踩油門
- 陜西(漢中)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揭牌成
- [大疆股票002168]每經15點丨香港證
- 順豐董事長王衛道歉!承諾問題不會出
- 割肉的要哭了?行業龍頭最高跌逾30%,
- 今明兩年遭遇惡性通脹概率不大,但若
- “化工茅”獲近10億資金增持 一季
- 二季度如何賺錢?白馬股還能漲嗎?史博
- 泰安股票學習網:員工股是什么意思如
- 絢麗燈光秀點燃烏魯木齊魅力之夜
- 每經12點丨華為新品或為nova5T,與鴻
- 華為Mate 30首推隔空手勢操作功能
- [中國高科股票]這家公司火了,鐘南山
- 銀華基金王華團隊最新觀點:外資提升
- 人民微評:大班月餅,真要冰涼了
- 寶塔線的用法
- 中糧長城葡萄酒總經理因違規違紀被
- 漲跌比率指標ADR入門與應用(圖解)
- 姚景源:我不擔心豬肉價格上漲,我擔心
- 成交量分析運用詳解(圖解)
- 怎么使用生意時間段選股票!
- 運用ASI指標判斷買賣點(圖解)
- 12種底部抄底K線形態(圖解)
- 上漲趨勢中的5種K線買入點(圖解)
- 江恩角度線圖解教程(圖)
- 股指期貨的3種交易模式
- 東京奧運男籃落選賽參賽球隊出爐:中
- 平臺整理突破指標原碼
- 跌市如何選強勢股
- k線圖怎么看
- 「股票api接口」華泰證券是哪些概
- 甘肅首條PPP高速公路通車試運營
- 哪些是儲能股?2019儲能股一覽表
- 如何判斷大盤的強或弱
- 牛市中的買賣點
- [志邦股份股票]7月22日富時中國A50
- 什么是牛市和熊市及周期
- A股、港股繼續反彈 交通運輸板塊大
- 9種K線組合圖形賣出點(圖解)
- 一年12倍,秘藏大智慧經典版公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