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礦產行業]37行業跌了,4個逆襲…前兩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全解讀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0-03-27 19:13:33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新冠肺炎疫情對工業企業造成多大沖擊?3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8.3%,達4107億元。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65.4億元,同比下降32.9%;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158.8億元,下降33.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96.3億元,下降53.6%;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08.3億元,下降36.6%。
分類別來看,1~2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僅有煙草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這4個行業的利潤總額同比增加,其余行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汽車制造業下降幅度均超七成。
首創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對本網訊


跌勢
企業停工生產時間壓縮,四大原因致利潤明顯下降
關于今年前2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跌的原因,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張衛華進行了詳細解讀。
他表示,原因之一是工業生產銷售顯著下降。據悉,為防控疫情蔓延,今年全國春節假期延長3天,20多個地區推遲10天開工復產,企業正常生產時間普遍大幅壓縮,同時,2月份復工復產企業受各種因素制約,生產水平尚未恢復正常,導致企業生產銷售均出現明顯下滑,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下降13.5%。
其次,成本費用上升擠壓利潤空間,由于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未恢復正常,但用工、折舊等成本及各項費用剛性支出不減,同時防疫成本卻在增加。前2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費用為94.19元,同比增加0.85元。
此外,工業品價格下降也是一大原因。1~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2%,重點支柱行業產品出廠價格不同程度下降,如煤炭開采下降4.1%、電子下降2.2%、汽車下降0.6%等。
張衛華指出,絕大多數行業利潤下降也是主要原因,1~2月份,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7個行業利潤下降。其中,電子、汽車、電氣機械、化工等重點行業利潤分別下降87.0%、79.6%、68.2%和66.4%。
值得關注的是,分企業性質來看,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的利潤總額幅度最大,達53.6%。王劍輝對“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可能會面臨全球產業鏈中的一部分外移至其他地區,因為跨國企業可能會希望自身的產業布局更為分散、多元,以避免單一地區的突發事件對自身造成過多影響。”王劍輝稱。


亮點
民生保障行業“逆襲”,醫療防疫產品大幅增長
張衛華稱,應當看到,雖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體明顯下降,但部分連續生產行業以及民生保障行業利潤仍然保持增長態勢。1-2月份,煙草、有色、油氣開采、農副食品加工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1.5%、28.3%、23.7%和2.2%。此外,醫藥行業利潤同比下降10.9%,降幅明顯小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
同時,部分高技術產品增長也較快,1~2月份,3D打印設備、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電子產品產量同比大幅增長,增速分別為101%、119.7%、45.1%。單晶硅、多晶硅、半導體分立器件、集成電路等上游高技術產品也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分別為44.8%、35.5%、31.4%及8.5%。
此外,生活必需品仍保持增長,1~2月份,凍肉、方便面產量分別增長13.5%、11.4%;制糖業、肉制品加工、食用植物油、米面制造等食品類行業保持增長或降幅較小。水、燃氣、電力熱力等基本民生行業增加值同比降幅小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
追問
復工復產加速,疫情沖擊將逐步緩解?
近期,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好轉,工業企業也正在有序復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于3月1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全國除湖北外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企業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80%。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則表示,這次疫情沖擊了我國產業鏈,影響了經濟循環暢通,部分產業或企業庫存積壓,如鋼鐵、汽車等。也有些行業因疫情防控或復工復產需要而加快了去庫存步伐,如醫藥、防疫消毒用品以及部分紡織、化工原材料等。隨著企業加快復工復產,一些行業將加快去庫存,另一些行業會加快補庫存,進而推動企業生產反彈。
對此,張衛華解讀數據時稱,當前,國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達產進度逐日加快,經濟社會秩序正在有序恢復。下階段,隨著企業復工復產進程加快,疫情造成的短期沖擊將逐步緩解,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將得到有效改善。
王劍輝告訴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外貿企業會更難?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已至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已有近50萬人感染新冠肺炎,超過2萬人喪生。有業內人士擔憂,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蔓延將對我國外貿工業型企業再次造成沖擊。
王劍輝表示,與內需相比,外貿型的工業企業利潤受到的威脅、面臨的風險都可能更大。目前,內需正在恢復,但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導致個別領域的外需開始出現下跌,盡管這種下跌不是周期性的,也不是結構性的,而是短期事件導致的,但疫情持續的時間至少有1個月左右,后期影響可能要2~3個月,如此來說,外貿型企業面臨的困難明顯比內貿型企業更多。
目前,商務部已采取多項措施,保障外貿企業的復工復產,包括提高進口便利化水平,進一步簡化進口審批流程,縮短通關時間,不斷降低通關環節制度性成本。此外,落實近期出臺的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信貸等合規性政策工具,幫助外貿企業解決面臨的風險和成本上升、資金鏈緊張等突出問題。
本網訊記者 潘亦純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礦產行業]37行業跌了,4個逆襲…前兩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全解讀”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礦產行業],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