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股票配資有什么風險]不到兩個月狂銷2681億揭開爆款基金背后的秘密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0-02-28 15:50:49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決策主力記者:黃小聰 任飛
塵封12年的基金銷售紀錄,2020一開年就被打破。單只基金超過1200億元資金的瘋狂追捧、不到5%的超低配售比例,再次讓公募基金成了理財市場的絕對焦點。實際上,不到2個月時間,即便是配售之后,整個新發公募基金規模也已達到驚人的2681億元。
一邊是瘋狂的基金銷售,一邊是a股市場春節后的絕地反彈,成交量站穩萬億元且不斷放大,市場人氣似乎一時無兩。而就在這群情激昂的時刻,《767股票知識網》記者不得不提起一句投資老話——“風險總在人聲鼎沸處”,3000點之上資金瘋狂的背后,是否會再次敲響警鐘?究竟誰是爆款基金的幕后推手?眼下的基金投資究竟該如何進行?
爆款基金背后金主大曝光
陳光明攜睿遠基金重返公募后,第二只權益產品睿遠均衡價值三年A/C火速引爆市場,認購當日 2月18日 便有超過1200億元資金搶購,一舉打破了上投摩根在2007年10月創下的單日募集超過1100億元的紀錄。
公告披露,睿遠均衡價值三年募集有效認購戶數37.68萬戶。A類份額55.78億,C類份額3.86億,申請認購比例為4.90%,平均每戶初始認購金額為318.47萬元。
錢從哪里來?據《767股票知識網》記者采訪了解,陳光明團隊早在去年就已同銀行、券商和第三方財富公司等渠道溝通產品發行事宜。不少投資人在年前就開始打探睿遠新發基金的情況,認為到時候一定會超募、配售,提前就預備資金盡可能多地搶占先機。
一位公募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雖然陳光明及睿遠公司的定位是面向個人投資者做專業投資理財,但部分渠道的大額資金來源也直接指向機構,此次代銷的19家券商機構中,有一家貢獻超過50億元,其中9億元來自機構投資。記者也向該券商內部人士求證,確實有這筆錢來自機構資金。另據該公募人士透露,招商銀行(600036)或為整個渠道貢獻力度最大的一方,不排除其中有委外理財的資金打入。其表示,銀行的KPI考核要比債券收益高,“放貸現在風險大,所以需要其他渠道獲得高收益。”
不過,據來自上海的一位券商渠道人士介紹,投資人結構中仍以散戶居多。記者也從深圳各大銀行網點了解到,該基金在推介路演階段就已有客戶上門預訂。部分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前來預訂的大多是個人高凈值客戶,以20萬~100萬元認購預算為主。”
至此,多方渠道的資金來源各執一詞,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市場出現系統性行情之前,散戶的認購沖動會有一定的滯后性。“散戶應該沒有這么快,更多的應該還是機構或銀行的錢。”華南某券商資管人士如是分析道。
實際上,銀行或機構資金的委外需求一直沒有停過,特別是在央行流動性不斷釋放的環境下,商業銀行的信貸壓力大幅提升。前述公募人士表示,錢越多貸款利率越低,但是中小企業放貸風險太高,銀行理財子公司也難以消化,就要進行委外投資。記者也發現,部分機構資金主導配置的基金里,固收類產品早已不是遷就的對象,也投向權益類產品。部分去年上半年新成立的權益類產品中,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占比過半的不在少數。
綜合來看,A股市場行情發酵,趕上基金發行旺季,銀行、券商等代銷渠道對那些明星基金經理的新產品會格外關照,加之個人系公募基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銷售渠道及信托項目對接優勢,形成萬眾翹首以盼之勢就不足為奇了。
新基金規模依然是硬指標
實際上,資金基于權益類配置的熱度早在去年就開始升溫。767股票知識網統計顯示,2019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規模分別較2018年同比上漲了56.92和39.21%,規模達到12704.68億元和20707.99億元。究其原因,長量基金分析師王驊曾公開表示,一方面來自A股市場的估值優勢,另一方面也在于利率下行等流動性寬松等因素的刺激,權益類資產在規模增長帶動下具有明顯的賺錢效應。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標準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達到46.98%,而混合偏股型基金的收益也達到了47.83%,大幅跑贏同期滬指22.30%的全年漲幅。
今年以來,各大基金公司對于權益類資產的配置繼續加碼。據767股票知識網統計,截至2月22日,已有117只基金成立,其中權益類基金 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 數量已達76只,占比超過64%;共有19只基金啟動配售計劃,“日光基”已達到13只。這意味著爆款產品在所有新發基金的比例為11.11%,權益類新產品的比例也不到20%。顯然,市場并非見“新”就搶。
那么,基金公司的新產品發行能力究竟應該怎樣來考量呢?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石宇在接受《767股票知識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新產品的總募集份額是能代表基金公司新產品發行能力的綜合指標。截至2月22日,今年以來新產品募集總份額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廣發、易方達、華夏,募集總份額分別為217.97億份、199.68億份、196.6億份。
可見,老牌基金公司背靠強大的股東優勢和品牌效應,新發產品的效率靠前,且在今年新發行的基金中,權益類產品數量占到所有新成立基金數量一半以上的不在少數。然而,權益產品常有,爆款卻不常有,前述13只“日光基”有12只系權益類產品,分屬于10家公募,其中數量最多的是交銀施羅德基金 3只 ,市場最火爆的當屬睿遠基金 1只 。市場總體的認購意愿依舊是被個別的明星機構或個人帶著節奏走,而過往業績和投資風格當屬投資人擇基的判斷依據。
石宇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實際上已經開始摒棄頻繁擇時的理念,注重長期投資邏輯,與投資人期許形成強烈共鳴的同時,也加速其通過權益配置完成規模上的超越。
眾祿基金首席研究員王晶向記者表示,公募基金目前數量多,但業績持續性一般,因此品牌效應比較突出,業績表現能力更為突出的品種更能對市場有吸引力。
3000點買爆款基金穩賺?
爆款基金不斷出現的時候,經常能從渠道的理財經理那兒聽到這樣的分析:目前的點位這么低,放幾年時間,收益肯定不會差。甚至近期在睿遠均衡價值的營銷上,有銀行的客戶經理向客戶推薦時,就用3年期定存來進行比較,認為投資者如果能夠安心地放上3年,收益率大概率遠超定期存款。
雖然不知道未來3年資本市場會發生什么,行情會如何演繹,爆款基金會取得什么樣的收益,但從過往市場來看,市場也是多次穿越3000點,而那些在3000點附近成立的爆款基金,在此后1年、3年時間里,業績回報并沒有那么亮眼。
如果從滬指走勢來看,歷史上穿越3000點的情況可以分為上穿3000點和下穿3000點,上穿3000點主要發生在2007年3月、2009年7月和11月、2010年11月、2014年12月、2016年7月和2019年3月;下穿3000點主要發生在2008年6月、2010年4月、2011年4月、2016年1月、2018年6月、2019年5月。
先來看上穿3000點爆款基金的表現。上穿3000點往往意味著行情正處于較熱的氣氛中,此時發行新基金,一般都會收獲比較好的認購規模。
記者統計上述時間段基金的成立情況發現,規模接近百億或在百億元以上的爆款基金1年期、3年期的業績表現來看,成立之后持有1年的業績,竟然大多都比持有3年的業績要好。
另外,在2009年7月、2009年11月~2010年4月15日、2010年11月,雖然指數運行在3000點上方,但是有的剛好達到了行情的階段頂點,有的則是長期在3000點附近徘徊,在沒有持續上攻的情況下,這段時間的爆款基金表現也大多不是很好。
而在規模方面,雖然部分爆款基金在首個年度的業績表現還比較不錯,規模也繼續攀升,但是在3年后業績滑落的同時規模也開始不斷縮水。
再來看下穿3000點爆款基金的表現。剛剛下穿3000點的時候,此時發行新基金,雖然市場的熱度還在,不至于陷入冰點,但是卻已經很難有百億元規模。記者統計了上述下穿時間段基金的成立情況,成立規模在百億元以上的爆款基金只有零星幾只,從這些基金1年期、3年期的業績表現來看,如果持有這兩只爆款基金3年,竟然都是虧的。雖然由于百億元基金的樣本比較少,不能完全覆蓋全市場基金的表現,但也足以管中窺豹。
而在規模方面,爆款基金規模縮水跡象更為明顯,不管是1年之后還是3年之后,由于業績持續沒有較好的表現,規模不斷滑落,甚至縮水近八成。
當然,記者統計的只是在3000點附近發行的爆款,其1年期和3年期的表現,并不代表全市場基金的表現,只是希望借助過往數據告訴投資者,至少從過往來看,扎堆在規模很大的基金并不是太明智的選擇,從中也可見爆款基金實行配售的必要性。
怎么從爆款當中選新基金
從過往3000點的爆款基金表現來看,并沒有太多能夠讓投資者動心的地方,記者也經常聽到,“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湊熱鬧”。甚至有分析人士直接建議,“不建議買新基金,爆款基金同樣不建議選擇。”
而對于普通的基金投資者來說,面對一些熱門主題,面對績優基金經理的產品,想不心動也很難。既然如此,那么怎么從這些爆款中去選新基金?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投資者為什么要去追爆款基金?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投資者追爆款的現象愈加普遍,最直觀的感受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這兩年在結構性行情下,不少投資者的體會是,買基金獲得的收益經常要好于自己炒股的收益,使得“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觀念進一步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是現在不少新基金都設置了募集上限,促使渠道在營銷時總會鼓勵投資者多投入,才能獲得更多的配售,而反過來也進一步推升了基金的規模,使得爆款層出不窮。再加上這些新基金又大多契合目前市場的熱門主題,比如近期的科技主題基金,熱點疊加限額,最終的結果也是爆款一個接著一個。
767股票知識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不到兩個月時間,新基金的發行規模已達到2681億元,其中很多還是按比例配售。如果不是按比例配售,剛剛過去的發行“超級周”,就已吸引了近1500億元的認購資金。
接下來1個月時間等待發行的新基金還有30多只,其中同樣有不少具備爆款的潛質,比如科創主題基金、績優基金公司發行的新基金。面對越來越多的爆款產品,顯然只有選對才能對資金前景無憂。
對此,基煜基金研究團隊建議:“首先要分析基金經理的風格特點,判斷這種風格特點在未來的市場行情中是否會占優。比如,近一年以來科技風格明顯占優,擅長科技領域投資的基金經理業績靚麗,但是其未來業績的持續性可能很大程度要看市場風格是否配合。另外,一般而言,基金規模和預期收益是互損的兩個方面,尤其是自下而上深挖個股的基金經理,管理基金規模短期快速增長會帶來更多選股和流動性管理壓力。建議投資者不要盲目跟風,應分析基金經理投資風格進行理性投資。”
記者對此深有體會。比如在近期發行火爆的基金中,就有基金經理在跟渠道分享觀點時談到,以前他管產品的時候,有一段時間規模上得非常快,給他的投資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因此深知規模太大,其實反而處處受困。
此前業內一位業績不錯的基金經理,也是在發了一只規模比較大的基金之后,業績明顯下滑。因此,對于新基金的選擇,正如上述建議,如果這位基金經理在管的規模已超百億元,那么這時候再來百億元的資金,其實壓力只會更大,投資者對這類新基金應該謹慎。
此外,對于主題風格型的爆款,要分兩方面來看。一方面,市場的風格如果剛好與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相契合,確實是可以在一段時間內讓基金沖到市場非常前面的位置。一旦市場的風格不再是基金經理所擅長的領域,那么很可能投資者也會受傷。因此在對績優基金經理分析時,要全面了解其過往的整體表現,業績好是因何而起,如果風格過于極致,經常出現業績大幅波動,顯然這樣的基金也需要謹慎參與;另一方面,“有些主題型產品其實是放在關注度上,比如5G概念,大家的關注度很高,其邏輯可能還沒有跟企業的盈利掛鉤,只是提供一種工具,這時候很大程度上博弈的占比較大。這種博弈也不是說不能參與,但是大部分的投資者可能做得不好,除非你認為自己能成為做得好的少數人,要不然還是不建議。”曾令華指出。
“如果爆款基金的優勢是靈活配置于不同市場、有著過往長期穩定管理經驗的績優基金經理掌舵,適合投資者做資產配置,那么配售后,擁有適當規模的爆款基金,其實可以長時間堅定持有。”業內人士建議道。
記者手記
無所謂爆款 投資要有自己的節奏
決策主力記者 黃小聰 任飛 決策主力編輯 肖芮冬
過去的爆款基金是稀有品,一年幾個或者幾年一個,且帶著特殊的時點標志和符號。而從去年底以來,爆款基金開始密集生長,規模之大,數量之多,不斷讓市場側目。尤其是春節之后行情火熱,爆款基金更像是助推劑,自身熱度也更上一層。
這也使得爆款基金逐漸常態化了。未來市場是否還會為爆款基金而激動?理性來看,爆款只是敲門磚,對于我們普通投資者而言,要追尋的“爆款神話”必須是且只能是業績,巨大的規模往往并不能與業績劃上等號。
要得出這個結論不容易。我們經過多方論證,不僅歸納了歷史上所有爆款基金的短期、中期、長期業績和規模變化;也圍繞眼下“深V”爭奪的3000點進行研究,考察了所有誕生于3000點的爆款基金的業績和規模變化,結論并不盡如人意。爆款基金1年期業績好,3年期表現卻非常平凡,且很難守住最初的規模。
因此,到底要不要追爆款基金,你心里應該已有答案。買基金并不一定只買新基金,有優秀過往歷史業績的老基金同樣值得參考;買新基金也并不一定要追求爆款,和大家一起配售,而是選擇自己資產配置所需的、符合自己風險偏好和持有區間以及資金量的產品。
767股票知識網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股票配資有什么風險]不到兩個月狂銷2681億揭開爆款基金背后的秘密”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股票配資有什么風險],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