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免費股票群」原創巴鐵神車幕后中國第一騙被判無期,但騙老太太們的48個億還不上了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20-01-09 15:41:51 責編:767股票 人氣:


一個是膽大妄為的投機客,一個是小學畢業的的民間發明家,兩人一拍即合。
文 | 華商韜略 曹謹浩
日前,相關部門對著名的華贏凱來案作出二審宣判:公司實際控制人白丹青因非法集資48億,被判無期徒刑,其余33人分別被判三到十年不等。
這也是“巴鐵騙局”事發,白丹青一伙被抓兩年后的最終判決。


一個被《紐約時報》等國際媒體以及國內自媒體、電視臺爭相報道過的明日科技終于落了個諷刺又滑稽的結局。
而故事的開始,則源于一個膽大妄為的投機客與一個小學畢業的的民間發明家。
白丹青原名白志東,改名是為了附庸風雅,彰顯自己是河北一位著名書法家的后人。但附庸風雅的背后也是為了給自己扯大旗,進行資本化運作提供方便。
2000年,白丹青承包了一個小煤礦,但幾年之后,卻由于沒有申請煤礦安全生產許可證而被停業整頓了。2007年,白丹青開始涉足貿易裝飾與房地產,但這些行業比起煤礦,來錢還是慢了點。
于是,白丹青動起了歪腦筋,也開啟了一代民間發明家的創富之路
一份判決書顯示,2009年白丹青與自己的多名員工簽訂“內部福利認購書”,收取了數百萬認購款,但直到如今房產項目卻未實施,最終被員工告上法庭。
盡管第一次不順利,但幾年投融資運作流程玩下來,編造項目騙取投資的手段,白丹青已經駕輕就熟了。
2013年,白丹青來到北京成立華贏凱來投資擔保有限公司,開始了裂變式擴張,短短兩年就孵化出了遍布全國的100家分公司,還有關聯有39多家基金電商互聯網餐飲等企業。
在2015年西安舉辦的金融論壇上,白志明曾經自我介紹說,他在北京擁有75家分公司,涉及到16個縣市區,在全國有45個分公司,從業人員5千人,有3個私募基金公司。在金融領域,他的目標和宗旨是金融互聯網最高領域,用五年時間,讓全球所有銀行為他“打工”。


為什么華贏凱來能夠擴張這么快,原因之一是不斷鼓勵員工拉投資。為了鼓勵員工拿下地方關系,每當成功籌劃大型融資項目,相關員工都能獲得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獎勵。
但最關鍵的還是白丹青的扯大旗與拉關系功夫,讓他總能找到地方政府為他背書,當然其中也少不了公關打點。為了方便運作,他還給自己成立了個山寨協會,自己出任會長。
但最核心的還是找項目,一個好項目往往能帶來天文數字的投資。
從各地政府的“PPP”項目到比肩袁隆平的畝產2800斤的雜交水稻,從拳打麥當勞腳踢肯德基的”山姆大叔”快餐到公共學校建設,華贏凱來的融資項目一個比一個龐大。
極其諷刺的是,某縣多位農民在縣農業局的協調下,試種該“超級水稻”,“最終顆粒無收”。
但為了推銷這些不靠譜的項目,華贏凱來的年化利息高達15%,銷售人員也大打感情牌,以雞蛋糧油為誘餌大搞會議直銷,讓很多老人把一輩子的積蓄都投了進去。
據媒體報道,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把全部積蓄50多萬元投給了華贏凱來,“每月只留下1000多塊錢的零花錢”。即便如此,因為投資額不足100萬,他卻連去秦皇島等巴鐵試點實地考察的“資格”都沒有。
隨著資金越來越大,項目卻總是不夠的,融資“想象力”有限,難免鬧出笑話。比如,有一家政府公立學校項目就被夸張到了300億,償還方式卻是不靠譜的土地置換,引起了很多人懷疑,只好又改稱是“一期5000萬”。
白丹青苦苦尋找項目,直到2015年“空中巴士”讓他眼前一亮,果斷承諾5億拿下了專利。政府相關,市場廣闊,科幻色彩等要素讓“空中巴士”項目迅速成為了華贏凱來的頭牌,一般員工還不能隨便向客戶推薦。
但這個改變交通現狀的“空中巴士”發明人卻是一個連小學還沒畢業的民間發明家——宋有洲。
在巴鐵之前,他還發明過噴氣塑料煙花,立體停車庫以及防盜抓捕網之類的小玩意,并且總是不斷尋求合作,希望轉讓專利甚至成立公司讓發明變現。
2010年,宋有洲的運氣終于來了:他的“立體快巴”模型和視頻亮相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由于號稱能解決城市交通擁堵而被《紐約時報》《時代周刊》報道,然后國內走紅。宋有洲還帶著模型參加了央視主持人王利芬的一檔網絡節目。


但這之后,既沒錢也沒技術的“空中巴士”,在傳出商業化傳聞后便如石沉大海。
2015年,一個是民間發明家,一個是如干柴烈火的兩人一拍即合,白丹青能搞錢,宋有洲有項目,雖然兩人都不懂技術,但還是在秦皇島找到了建設場地。
于是,一場幾乎忽悠全國人的“巴鐵騙局”正式拉開序幕。
2016年,在外界不斷督促中,第一輛空中巴士“巴鐵一號”面世,開始綜合試驗,原定一公里的實驗路段縮短為300米。
投資方華贏凱來予以高調宣傳,稱這是中國原創的一項“重大發明”,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10年世界科學技術領域最佳、最重大突破的發明之一”。
但這次亮相引來的除了一些喝彩上外,更多交通方面的專業人士表達了強烈質疑,甚至有人干脆認為所謂的“巴鐵一號”就是個空殼子,與游樂場的玩具沒有任何區別,是一臺“智商鑒定機”。
但無數的人還是交了智商稅。


面對外界質疑,巴鐵科技無法給出詳細解釋,秦皇島方面干脆表示不太清楚。
但一年之后,巴鐵科技位于秦皇島北戴河區的測試車輛“巴鐵1號”,被人發現已經數月未動,車身積滿了厚厚的灰塵。投資人不愿追加投資,公司資金鏈斷裂,在各地的項目均已停擺。
隨之而來的是,宋有洲與白丹青兩人的矛盾也浮出水面,宋有洲認為白丹青沒有履行5億的專利轉讓承諾,而且投資的錢大部分用于宣傳與營銷,在外面胡吹亂擂,沒有用來搞研發。但白丹青卻認為宋有洲用不切實際的項目讓自己飽受爭議。
曾經一拍即合兩人,最終鬧得不可開交,為利益而來的“和睦”如鏡花水月,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2016年9月份時,華贏凱來投資者到期無法贖回的消息不脛而走,11月,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了華贏凱來理財亂象,巴鐵神車案又一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第二年,也就是2017年,華贏凱來案事發。7月2日,北京東城警方披露稱,已將白丹青等32名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
如今,華贏凱來的非法集資大案水落石出,原來白丹青收到集資款后,將少量資金用于揮霍性投資,大量資金用于還本付息、員工工資及提成。
另有部分資金用于家庭購房和子女出國,同時還存在轉移、隱匿資產的行為,案發前致使3萬余名集資參與人共計48億元的集資款不能返還,甚至還有部分資金因大額取現導致去向不明。
至此,教訓慘痛的巴鐵神車騙局終于告一段落了。
當年風靡全國的《編輯部故事》里就曾揭露過“水變油”騙局,但2019年依舊還有“水動力汽車”的騙局出現。“民間發明家”宋有洲雖然沒能要回5億元專利費,但割韭菜的人那么多,誰又能保證巴鐵騙局不會重出江湖呢?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以上是767股票知識網小編幫你收集整理關于“「免費股票群」原創巴鐵神車幕后中國第一騙被判無期,但騙老太太們的48個億還不上了”的具體內容,了解更多「免費股票群」,請關注767股票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