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二区在线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久久精品99久久_av中文一区

治愈癌癥、穿越時間,全球最牛科學家告訴你這些事目前進度如何

來源:767股票知識網 時間:2019-11-05 09:06:53 責編:767股票 人氣:
決策主力記者:許戀戀 劉春山 決策主力編輯:文多
11月初北京的風雖然不大,但也有蕭索的寒意。11月3日下午,北展劇場入口外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其中還有不少小孩子。在“騰訊科學周”的最后一天,這里正在舉辦騰訊一年一度的WE大會。
外界或許有些難理解,為什么市值幾萬億元的騰訊會連續多年舉辦這樣一場非商業性的大會。今年的活動,權威癌癥免疫學家Carl June、理論物理學家Brian Greene、高能物理學家王貽芳、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權威機器人研究專家Hod Lipson、地質物理學專家Jennifer Jackson、遺傳學家Magdalena Skipper,分享了細胞療法、弦理論、腦芯片、粒子機器人等前沿科學的進展。記者也近距離采訪了這些頂尖科學家,聽他們講述這些或許會改變未來的技術、理論。
癌癥能治好,人類就能實現永生嗎?
要說人們最怕哪些疾病,癌癥肯定是其中之一。
這次騰訊WE大會,邀請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終身教授Carl June,他是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方法CAR-T細胞療法的創始人之一。


Carl June。圖片來源:騰訊提供
CAR-T細胞療法目前對血液惡性腫瘤已取得突破性的療效,Carl June也因該成就被《時代周刊》評為2018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不過,這種療法目前還非常昂貴。Carl June告訴包括《767股票知識網》記者在內的媒體:“現在它的價格是比較貴,但現在中國也有上百家公司通過各種研究,希望能夠降低治療的價格,并且改善它的可行性。”Carl June認為,很多新技術和新產品在出現不久時價格都不便宜,比如說手機剛出現時,很多人是買不起的,但隨著技術進步,現在基本上每個人都能有一部手機,“相信相關的治療方法將來也會是這樣”。
對于CAR-T產品如何低成本實現大規模生產進而造福更多病人,Carl June告訴記者,現在該治療方法在美國已獲得FDA批準,在日本、澳大利亞和歐洲也得到了批準。“我們希望從學術和商業角度都能夠推動合作,從而降低療法的成本,并推動商業化。”他樂觀地表示,“我想,5年之內,應該所有的血液腫瘤都可以通過CAR-T療法進行治愈。”
而針對“人類是否有可能實現永生”這個“腦洞大開”的問題,Carl June也非常認真地回復到,用改變飲食習慣等方式,阻止癌癥這種未老先死疾病的發生,是延長人壽命的方法。“我認為將來人的壽命可以越來越長,但又會引起道德上的悖論,即人如果實現了永生,那地球上就沒有空間來容納新的小孩誕生了,如果沒有小孩誕生,怎么樣去發現一些新的天才呢?整個社會就不會再進步了。所以我認為,人的壽命還是應該有限的。”Carl June談道。
地球長了兩個大“腫塊”!
有的科學家在仰望星空,有的科學家則將目光投向了腳下,給地球做了一次“體檢”。科學家們發現,原來地球里面居然有兩個“大腫塊”。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礦物物理學教授Jennifer Jackson主要研究地球構造,她與團隊運用“地震層析成像法”,對這兩個神秘的“腫瘤”做了一次全面檢查。這些研究或有助于揭開地球早期狀態的秘密。


Jennifer Jackson。圖片來源:騰訊提供
“‘腫塊’一個在太平洋(601099)板塊下,另外一個在非洲大陸之下。大概直徑是1500公里,在地幔和外核的中間。”Jennifer Jackson告訴《767股票知識網》記者。
“地球表面上所發生的大型火山事件,可能和地球內部的腫塊有關系,因為這個腫塊會產生非常大量的熔巖。”Jennifer Jackson說道。人們非常關心她的研究能否準確預測地震的發生,就此,她謹慎地表示,地球結構太復雜,可能也只能在非常遙遠的未來才能夠進行比較準確的判斷、預測。
另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則是,火星上是否有和地球類似的植物,有沒有類似地球的生活環境。
Jennifer Jackson表示,火星的面積是地球的一半,內部結構和地球不一樣,“一般我總是從行星內部結構的角度來回答這樣的問題,地球之所以適宜居住,是因為它的外核所產生的磁場可對行星的表面進行保護。但現在我們并不清楚火星是否也有類似構造,以及火星的構造是否可對它表面進行保護,從而使得它對生物和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
假如機器人有了自我意識,你怕嗎?
《767股票知識網》記者采訪過很多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人員,對于未來AI是否有能力形成自我意識,他們的回答大部分是否定的,并且感慨這在技術上實現不了,即使將來能實現,也會非常遙遠。
機器人研究權威專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Hod Lipson對此卻非常樂觀,他在回答《767股票知識網》記者提問時表示,自己不知道機器人擁有自我意識這件事情將在10年之后發生還是100年之后發生,但比較確信的是,人類后輩所生活的世界里,機器將會有自我意識。


Hod Lipson。圖片來源:騰訊提供
Hod Lipson不僅相信未來AI機器人會有自我意識,并且他的研究有助于實現這一未來。今年3月20日,《Nature》雜志封面報道了新型“粒子機器人”,它能像活細胞一樣集體移動,這就是Hod Lipson的研究成果。
“我們一直試圖從根本上思考改善機器人技術的方法,希望讓機器人不僅只是看起來像一個生物體,實際也能像生物系統一樣運行,功能更復雜強大,但仍是由最基本的部分組成。”Hod Lipson介紹。
Hod Lipson把機器人擁有自我意識看成是“提取人類的創造力”,而創造力是人類自然進化的結果。為此,Hod Lipson的團隊做了大量實驗,通過類似人類演化的方法來設計粒子機器人,通過將物理模擬器加在這個機器上,從而開始它們自己的演化。Hod Lipson希望再加上很多元素,包括關節、神經元,這個機器就能逐漸地完成自我進化。
對于自我意識機器人可能帶來的威脅,Hod Lipson依然態度較為樂觀,他認為,火也非常危險、也非常強大,但它同樣促進了人類的進步,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同樣如此。“人類現在已經發明和運用了很多機器,數量將會越來越多,它們也會越來越復雜,總有一天人類將無法直接照顧這么多、這么復雜的機器人,人類總要想辦法讓機器人自己來照顧自己。”Hod Lipson說道。
穿越到未來真的只是想象?
“也許以后,人類會認為我們的宇宙并不是整個宇宙空間的中心,而只是無數宇宙中的一個。”11月3日,被稱為世界上最擅長解釋深奧理論的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和數學系教授Brian Greene,帶來了最前沿的探索之一——弦理論的最新成果。弦理論是理論物理的一個分支學科,弦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自然界的基本單元不是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類的點狀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線狀的“弦”。


Brian Greene。圖片來源:騰訊提供
Brian Greene著有《宇宙的琴弦》《宇宙的結構》等全球銷量百萬的科普讀物,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眾多粉絲。他曾被《華盛頓郵報》評價為世界上最擅長解釋深奧理論的人。1999年,Brian Greene出版了第一本科普讀物《宇宙的琴弦》,用通俗易懂的筆觸代替嚴謹沉悶的論文腔調,融匯了詩歌、音樂和個人軼事,把多維宇宙的平行時空向大眾娓娓道來。甚至有人說:《宇宙的琴弦》裝飾了很多人的書架,就在霍金《時間簡史》的隔壁。Brian Greene還客串過《生活大爆炸》,在第四季第20集中,Brian Greene走到謝耳朵面前,介紹他的新書《隱藏的現實》。
Brian Greene在接受包括《767股票知識網》在內媒體采訪時表示,回到過去的這扇門在人類看來是關上的,但從個人角度出發看,回到過去的機會之窗還是稍稍打開著的。Brian Greene稱,愛因斯坦的理論已經告訴人類,從物理上來說,戰勝時間、穿越到未來,是大家比較認同的事情。
為什么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只能看到一維的時間和三維的空間?剩下的維度都去哪兒了呢?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Brian Greene腦中。Brian Greene和他的團隊為此進行了大量的理論計算,證明了卡拉比-丘空間存在“鏡像對稱性”,為更進一步研究提供了一條捷徑。
“總會需要那么一些國家能把我們帶到下一個階段。”對于中國,Brian Greene建議,中國可以建設更多更大的對撞機、加速器,壯大中國在粒子物理學方面的研究,當然中國也有這個能力。
767股票知識網